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摘要:目的探讨肝癌中核基质结合区结合蛋白-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TRIZOL提取102例肝癌组织及对应的癌
旁组织,并将其逆转录为cDNA。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肝细胞肝癌中SATB1 mRNA的表达,并分析SATB1基因
的表达程度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术后复发与转移的关系。结果肝细胞肝癌组织中SATB1的表达是癌旁组织的3.27倍
(P<0.001),有统计学差异。癌组织中SATB1 mRNA表达的高低与肝硬化、AFP、肿瘤大小、癌栓、病理分化、TNM分级、术
后复发转移有关系(P<0.05)。与性别、年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丙型肝炎抗体、肿瘤的数目、包膜无关(P>0.05)。SATB1
mRNA显著高表达组、高表达组、低表达组的复发率分别为82.68%,0,0;而三组的一年累计生存率分别为0,52.63%,
100%。结论SATB1 mRNA的表达与肝癌的复发转移有关,SATB1有望成为肝癌复发与转移的一个新的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Galeetin-9 mRNA在肝细胞肝癌(简称肝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TRIZOL法从89例肝癌患者手术切除的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提取总RNA并反转录成cDNA,荧光定量PCR检测其Galetin-9 mRNA的表达量。结果:癌组织中的Galectin-9 mRNA表达较癌旁组织表达下降,仅为癌旁组织的0.504倍,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癌组织中的Galecin-9 mRNA表达的程度与肿瘤的大小、术前转移、病理分化、TNM分级、术后复发存在相关性(P〈0.05);而与性别、年龄、HBsAg、AFP、肝硬化、包膜完整性无相关性(P〉0.05)。结论:Galectin-9 mRNA的表达水平与肝癌的病理分化、转移、复发有关,可能成为诊断肝癌及判断预后的新生物学指标或治疗肝癌的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3.
观察microRNA-193b(miR-193b)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qRT-PCR)检测40例肝癌组织及相应的癌旁非肿瘤组织标本中miR-193b表达,分析miR-193b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分化程度、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并比较miR-193b高、低表达患者5年生存率。结果显示,相对于癌旁非肿瘤组织,肝癌组织中miR-193b 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miR-193b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无相关性(P>0.05);与miR-193b低表达组患者相比,高表达组患者5年生存率明显增加(P<0.05)。MiR-193b在肝癌组织呈低表达,可作为评估肿瘤恶性程度及判断预后的分子标记物。  相似文献   

4.
孙振华  卜平 《广东医学》2012,33(7):987-989
目的研究胃癌及对应癌旁组织中PRL-3(phosphatase of regenerating liver-3)及Bmi-1(B-cell-specific moloney murine leukemia virus insertion site 1)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及差异,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116例胃癌手术切除标本及相应癌旁组织中的PRL-3及Bmi-1 mRNA表达水平,分析其表达的差异;研究其表达水平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TNM分期、组织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等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两者的相关性。结果 PRL-3、Bmi-1 mRNA在胃癌及癌旁组织中均可检出,胃癌组织中相对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P<0.01)。PRL-3及Bmi-1 mRNA在肿瘤患者中的相对表达水平均与肿瘤大小、TNM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有关,与患者年龄、性别无关;PRL-3mRNA相对表达水平还与肿瘤组织分化程度有关,Bmi-1 mRNA与肿瘤组织分化程度无关。结论 PRL-3及Bmi-1 mRNA的高表达与胃癌的侵袭和发展相关,其联合检测结果可作为早期诊断胃癌、评估胃癌发展、了解胃癌转移及预后的分子水平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5.
黄蓉  夏朝霞  杨峂  任舟辉 《浙江医学》2018,40(17):1922-1925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纺锤体和动粒相关蛋白2(SKA2)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新鲜乳腺癌及癌旁冷冻组织标本40对,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SKA2mRNA表达水平;选取乳腺癌石蜡包埋标本160例,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SKA2蛋白表达水平,并分析SKA2蛋白表达水平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TNM分期、组织学分级、病理分型、分子分型及淋巴结转移状况等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乳腺癌组织中SK2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KA2mRNA在乳腺癌中的高表达率为70.0%。SKA2蛋白表达与患者TNM分期和淋巴结是否转移均有关(均P<0.01),而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病理分型、分子分型均无关(均P>0.05)。结论SKA2蛋白在乳腺癌中的高表达与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SKA2可作为反映乳腺癌转移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检测人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标本中神经纤毛蛋白1(NRP1)mRNA和miR-9的表达水平,并探讨二者表达与NSCLC患者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 在患者知情同意下,收集2010-2011年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匹配的NSCLC患者组织标本,包括45例正常组织、45例癌旁组织及45例肿瘤组织。采用qRT-PCR法检测不同组织中NRP1 mRNA和miR-9表达水平,分析二者表达水平与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与正常组织比较,癌旁组织中NRP1 mRNA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而肿瘤组织中NRP1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正常组织比较,癌旁组织miR-9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而肿瘤组织中miR-9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男性癌旁组织中miR-9表达水平低于女性(P<0.05)。NSCLC患者肿瘤组织中NRP1 mRNA表达水平与性别、年龄、分化程度、TNM分期及临床分期无关联(P>0.05),但与病理分型及淋巴结转移有关联(P<0.05);NSCLC患者肿瘤组织中miR-9表达水平与年龄、肿瘤病理类型、淋巴转移、分化程度、TNM分期及临床分期无关联(P>0.05),而与性别因素有关联(P<0.05)。结论: NSCLC患者肿瘤组织中miR-9表达水平显著升高,而NRP1 mRNA表达水平明显下降,NRP1 mRNA检测有助于判断NSCLC的分型及转移。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肝癌缺失基因1(deleted in liver cancer-1,DLC-1)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与肝细胞肝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50例肝细胞癌患者术后的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的石蜡包埋病理标本及其临床病理资料,另选取10例正常肝组织标本作为对照。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上述组织中DLC-1表达情况。结果:DLC-1在肝细胞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为44%(22/50),显著低于癌旁组织的72%(P=0.005)和正常肝组织的100%(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LC-1的表达与癌组织病理分化程度、侵袭倾向高低及肿瘤TNM分期有关(P0.05),而与患者的性别、年龄、HBsAg、肿瘤大小、AFP浓度、纤维包膜及肝硬化程度均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DLC-1在肝细胞癌组织中低表达,且与肿瘤TNM分期、侵袭倾向高低及病理分化程度有关,是肝癌预后的不良因素。  相似文献   

8.
郭金伟 《海南医学》2012,23(4):132-133
目的 通过检测整合素β1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原发性肝癌临床病理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32例肝细胞癌手术标本,运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整合素β1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肿瘤临床病理资料和复发的关系.结果 整合素β1在肝细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5.62%,阳性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等因素无关,而与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有关.肿瘤直径越大,分化程度越低,阳性表达率越高.复发组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未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整合素β1与原发性肝癌的发生、复发密切相关,有望作为原发性肝癌早期诊断和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定量检测LIM和SH3蛋白1(LASP-1)mRNA和乙酰肝素酶-1(HPA-1)mRNA在原发性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探讨二者与肝癌发生、侵袭和转移的关系。方法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法分别检测62例原发性肝癌癌组织、配对癌旁组织(距癌2cm)和正常肝脏组织(距癌大于5cm)中LASP-1mRNA和HPA.1mRNA的表达水平,并分析二者与肝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肝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肝组织中HPA-1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47.25±16.65、23.15±14.89、7.56±5.15,LASP-1mRNA的表达水平分别为51.66±20.12、35.73±15.07、10.17±8.29。HPA-1mRNA及LASP-1mRNA在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P均〈0.05)。HPA-1及LASP-1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密切相关(P〈0.05,P〈0.01),与患者年龄、性别及肿瘤大小无关(P均〉0.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LASP-1mRNA和HPA-1mRNA的表达呈正相关(OR=0.421,P〈0.05)。结论肝癌组织中LASP-1mRNA与HPA-1mRNA的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等密切相关。二者联合表达水平的增加可能促进肝癌的侵袭转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C-IAP2 mRNA和蛋白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和免疫组化方
法检测肝细胞癌组织及对应的非癌组织中C-IAP2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并分析肝癌组织中C-IAP2的表达和临床病理特征
之间的关系。结果肝细胞肝癌中C-IAP2 mRNA的表达是非癌组织的2.70倍(P<0.001)。C-IAP2蛋白在肝癌组织阳性表达率
为70.8%,显著高于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27.8%(P=0.001)。C-IAP2 mRNA和蛋白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术前有无癌栓、
有无淋巴结转移、甲胎蛋白水平、肿瘤病理分化类型、TNM分期以及术后复发转移时间有关(P<0.05),而与患者性别、年龄、乙型
肝炎表面抗原、肿瘤大小、肿瘤数目、肝硬化以及包膜完整性无关(P>0.05)。结论C-IAP2表达水平与原发性肝癌的转移、复发
有关,可作为原发性肝细胞癌预后的新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检测肾透明细胞癌中特异AT序列结合蛋白1(SATB1)的表达,分析SATB1的表达与肾透明细胞癌的发生、进展及转移的关系及意义.方法 以RT-PCR法检测30例成对肾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5例非癌肾组织、肾透明细胞癌786-O细胞株中SATB1 mRNA的表达,分析SATB1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SATB1在肾透明细胞癌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均有表达,癌组织中SATB1 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SATB1在非癌肾组织中有微弱表达,SATB1 mRNA的表达随临床分期的升高而增加,并且在淋巴结转移组高于未转移组(P<0.05).结论 SATB1 mRNA的表达水平增高与肾透明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特异AT序列结合蛋白1(SATB1)、E-钙黏蛋白(E-cad)表达水平与乳腺癌患者组织学分级的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4月在郑州美康盛德医学检验所进行检测的119例乳腺癌患者,均接受SATB1、E-cad表达水平检测,分析E-cad、SATB1表达水平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E-cad表达水平与乳腺癌患者是否绝经、年龄无关(均P>0.05),与乳腺癌患者组织学分级、TNM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肿瘤个数有关(均P<0.05);SATB1表达水平与乳腺癌患者年龄无关(P>0.05),与乳腺癌患者是否绝经、组织学分级、TNM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肿瘤个数有关(均P<0.05)。结论 E-cad表达水平与乳腺癌患者组织学分级、TNM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肿瘤个数有关,SATB1表达水平与乳腺癌患者是否绝经、组织学分级、TNM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肿瘤个数有关,两者联合检测能为乳腺癌患者靶向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Smad7和IL-6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56例肝细胞癌患者术后肝癌组织及癌旁肝硬化组织,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Smad7转录情况,免疫组化方法检测Smad7蛋白的表达水平,对比Smad7表达与患者一般临床病理特征如年龄、性别、肿瘤大小、肿瘤计数、组织病理分化、TNM分期、是否存在包膜、门静脉系统侵犯、血清甲胎蛋白(AFP)浓度以及血清HBs Ag阳性率的关系。术前采用ELISA法检测肝癌患者血清中IL-6表达水平,与36位健康体检者血清IL-6水平对比。结果肝癌组织中Smad7转录水平低于对应癌旁肝硬化组织,肝癌组织中Smad7蛋白阳性表达率均低于癌旁肝硬化组织(P<0.05)。肝癌组织Smad7阳性表达组与阴性表达组在肿瘤大小、组织病理分化、TNM分期、门静脉系统侵犯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癌组血清中IL-6水平高于健康组(P<0.05)。结论原发性肝细胞癌中存在Smad7和IL-6的异常表达,Smad7和IL-6可能是评估患者病情新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Src蛋白在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取 HE染色和半定量RT-PCR检测c-Src基因在BTCC、癌旁组织及正常膀胱组织中的表达。[结果]BTCC(分浅表性膀胱癌和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两组)组织中c-Src基因在mRNA表达水平上明显增高,而在癌旁组织及正常膀胱组织中表达较低。c-Src mRNA的表达水平与BTCC患者肿瘤临床分期、病理分级,以及肿瘤有无复发具有相关性;其表达的强度与膀胱肿瘤的分化和分期密切相关,分化越低、临床分期越晚以及复发患者,其过表达越明显。[结论]c-Src的过表达或高表达与BTCC的侵袭、复发和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食管鳞状细胞癌中促肝细胞再生磷酸酶-3(PRL-3)和整合素β1(Intβ1)mRNA的表达水平及差异,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食管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中PRL-3和Intβ1 mRNA的表达水平,分析其表达的差异;研究其表达水平与性别、年龄、肿瘤直径、TNM分期、肿瘤组织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等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两者的相关性。结果 PRL-3、Intβ1 mRNA的表达癌组织中均高于癌旁组织(P<0.05),正常组织中表达最低。 PRL-3及Intβ1 mRNA在肿瘤患者中的相对表达水平均与肿瘤组织分化程度、TNM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有关,与患者年龄、性别无关;PRL-3 mRNA相对表达水平还与肿瘤直径有关,Intβ1 mRNA与肿瘤直径无关。结论 PRL-3和Intβ1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表达增高,其联合检测结果可作为参考指标来了解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浸润、转移和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端粒锌指相关蛋白(ZBTB48)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 年12 月90 例在湖南省肿瘤医院接受手术切除的乳腺癌标本及配对正常组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ZBTB48 的信使核糖核酸(mRNA)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检测ZBTB48、Ki-67 的蛋白表达水平,分析ZBTB48 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利用网络公共数据库,分析ZBTB48 的表达水平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ZBTB48 mRNA的表达水平在癌组织中比正常组织中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29);ZBTB48 蛋白的表达水平在癌组织中比正常组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0);ZBTB48 蛋白的表达水平与Ki-67 蛋白的表达水平呈负相关(P =0.0005);ZBTB48 的mRNA 表达水平与年龄、肿瘤大小、分化程度及TNM分期相关;ZBTB48 的表达水平低则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差。结论ZBTB48 低表达与乳腺癌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分化程度及TNM分期有关,是乳腺癌患者预后差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右江医学》2017,(3):274-279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CC)术前CT表现与术后癌组织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表达水平、病理分级的关系。方法搜集2013年7月至2015年8月经病理证实为HCC的患者62例,所有病例术前行CT平扫及3期增强扫描,通过对比患者术前CT表现与术后癌组织GPC-3,HSP70的表达水平、病理分级,统计分析其是否存在相关关系。结果本研究62例HCC患者中肝癌的大小、动脉期血管强化及肝癌的供血类型与GPC-3表达水平存在相关性,不同供血类型的肝癌HSP70的表达水平存在差异;肝癌的大小、边缘、瘤内出血坏死与其病理分化程度相关;肝癌的病理分化程度越低GPC-3及HSP70的表达水平越高。结论肝癌的CT征象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癌组织GPC-3及HSP70的表达情况及肝癌的病理分化程度,GPC-3和HSP70表达水平与肝癌的病理分级相关。  相似文献   

18.
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H19和沉默信息调节因子6(SIRT6)在人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月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96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胃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距离胃癌组织>5 cm)标本,比较人胃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lncRNA H19、SIRT6表达情况,并分析lncRNA H19、SIRT6表达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人胃癌组织中lncRNA H19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人胃癌组织中SIRT6 mRNA表达水平和SIRT6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lncRNA H19 mRNA表达水平与胃癌患者分化程度、浸润深度、肿瘤TNM分期以及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SIRT6 mRNA和SIRT6蛋白表达与胃癌患者分化程度、浸润深度、肿瘤TNM分期以及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P<0.05)。结论 lncRNA H19在人胃癌组织中上调表达,SIRT6在人胃癌组织中下调表达,lncRNA H19、SIRT6表达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检测肝癌组织中富含脯氨酸的酪氨酸蛋白激酶2(proline-rich tyrosine kinase-2,Pyk2)、Twist和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的表达,并分析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80例肝癌组织及癌旁肝组织中Pyk2、Twist及MMP-7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Pyk2在肝癌组织及癌旁肝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1.3%、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wist在肝癌组织及癌旁肝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6.3%、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MP-7在肝癌组织及癌旁肝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8.8%、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yk2阳性表达与肝癌病理分级、分化程度、血管侵犯及TNM分期明显相关(P0.05),Twist阳性表达与肝癌病理分级、分化程度、血管侵犯及TNM分期明显相关(P0.05),MMP-7阳性表达与肝癌病理分级、分化程度、血管侵犯及TNM分期明显相关(P0.05)。肝癌组织中,Pyk2与Twist表达呈正相关(P0.05),Pyk2和MMP-7表达亦呈正相关(P0.05),Twist和MMP-7表达亦呈正相关(P0.05)。结论:Pyk2、Twist和MMP-7蛋白的表达水平在肝癌组织中与肿瘤组织的分化程度、病理分级、血管侵犯及临床TNM分期等均有关。因此,临床联合检测Pyk2、Twist和MMP-7对肝癌患者的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刘旭伟  缑文斌 《农垦医学》2012,34(2):105-109
目的:探讨癌基因Her-2、抑癌基因nm23和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8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ER、PR、Her-2和nm23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肿瘤大小、肿瘤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指标的相关性。结果:(1)ER表达与癌组织分化、肿瘤TNM分期及肿瘤大小呈负相关,与患者年龄及淋巴结转移无显著相关性;(2)PR表达与癌组织分化、肿瘤TNM分期呈负相关,与肿瘤大小、患者年龄及淋巴结转移无显著相关性;(3)Her-2表达与肿瘤TNM分期、组织学分级、肿瘤大小及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与患者年龄无显著相关性;(4)乳腺癌I期nm23表达阳性率及阳性强度明显高于II、III期乳腺癌,nm23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与肿瘤大小及患者年龄无显著相关性;(5)ER与PR表达呈正相关,nm23表达与ER、PR表达呈正相关;与Her-2表达呈负相关;癌组织中Her-2与ER表达呈负相关,与PR表达无显著相关性。结论:ER、PR、Her-2和nm23的联合检测能较好地反映乳腺癌病理生物学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