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刘晋仙  林永强  郭东晓 《药学研究》2016,35(11):635-638
目的:建立抗感颗粒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测定方法。方法采用 Kromasil 100-5C18色谱柱,以乙腈-0.4%磷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波长切换模式进行检测(检测波长为327 nm 和230 nm),建立抗感颗粒的对照指纹图谱,并对66批抗感颗粒进行质量评价。结果通过《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年版进行评价,66批抗感颗粒中18批相似度结果偏低,不足0.90。金银花多个指标成分含量偏低是相似度测定结果偏低的主要原因。结论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具有良好的精密度、重复性和稳定性,适用于抗感颗粒批间均一性的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2.
几种抗感冒制剂的体外抑菌作用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对比医院制剂与其同类药抗感解毒颗粒的抑菌作用。方法 以呼吸道常见致病茵为受试菌,抗感解毒颗粒为对照药,采用连续倍比稀释法,观察它们的最低抑菌浓度和最低杀菌浓度。结果 本院自制岗梅感冒灵颗粒与板兰根蒲公英颗粒抑菌作用优于市场上的抗感解毒颗粒。结论 从微生物角度看:医院制剂岗梅感冒灵颗粒和板兰根蒲公英颗粒与抗感解毒颗粒相比效果好,抗菌作用强,国家应当保护有特色的医院制剂。  相似文献   

3.
韦桂宁  周军  何飞 《中国药师》2010,13(8):1098-1100
目的:研究抗复感颗粒对脾气虚症小鼠抗应激反应的能力和急性毒性。方法:给小鼠皮下注射利血平制成脾虚模型,灌胃给予复感颗粒(12.14,9.10,6.83g生药/kg),观察抗复感颗粒对脾虚小鼠体重、体温、带负荷游泳时间、耐低温能力的影响;观察抗复感颗粒对小鼠经灌胃给药的急性毒性。结果:抗复感颗粒能显著提高脾虚小鼠的体温和体重,能显著延长小鼠负重游泳时间及提高耐寒能力(P〈0.05,P〈0.01);小鼠灌服抗复感颗粒的急性毒性实验未观察到明显毒性反应,最大给药量为267.48g生药/kg。结论:抗复感粒颗可改善脾虚小鼠的体温和体重,具有抗疲劳、耐寒作用,可增加小鼠抗应激反应的能力,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抗感颗粒中绿原酸的含量。方法采用Hypersil C18(250mm×4.6mm,5μm)色谱柱;以乙腈-0.4%磷酸溶液(13∶87)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 in-1,柱温为室温,检测波长为327nm,以外标法测定了金银花药材及抗感颗粒中绿原酸的含量。结果绿原酸在2.24~26.88μg.mL-1内呈线性关系。绿原酸在制剂中的平均回收率(n=5)为99.3%(RSD=0.99%)。结论该方法准确、简便、重现性好,可用于抗感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5.
《抗感染药学》2017,(8):1470-1472
目的:建立抗感解毒颗粒中连翘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方法。方法:采用色谱柱C18(250 mm×(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22∶78),检测波长为277 nm,进样量为20μL,采用HPLC法测定连翘苷的含量。结果:连翘苷浓度在10.02~100.20μg/m L范围内与峰面积响应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2.14%,RSD=0.92%(n=9),抗感解毒颗粒中连翘苷平均含量为0.627 2 mg/g。结论:该方法简便实用,结果准确可靠,可作为抗感解毒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6.
抗感颗粒中绿原酸的超声提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设计正交实验,对抗感颗粒中绿原酸的超声提取条件进行优化。方法:超声提取,RP—HPLC测定绿原酸含量。结果:提取液为20%甲醇、温度为60℃、超声15min时,提取效果最佳。绿原酸在5.6~110.0μg/ml(R2=9993,n=6)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8.9%,RSD均小于3%。结论:优化的实验条件简单、易操作,结果稳定、可行。为抗感颗粒的质量标准制定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对抗感颗粒中牛蒡子、黄芩、连翘、甘草等药材进行薄层色谱(TLC)鉴别、对有效成分黄芪苷和牛蒡苷进行含量测定的研究,建立科学合理的抗感颗粒有效组分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牛蒡子、连翘和甘草药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方中牛蒡苷和黄芩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有效成分黄芩苷和牛蒡苷分别在88.76~887.6、33.68~336.8 m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1%、100.3%,RSD分别为1.3%、1.5%(n=6)。薄层鉴别图谱斑点圆整且分离度好,阴性对照无干扰。结论 该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专属性强,可用于抗感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感宁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金银花、栀子进行定性鉴别,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的含量。结果:总黄酮的含量在4.0-24.0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7),平均回收率为98.1%,RSD=0.36%。结论:本法可用于感宁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小儿抗感颗粒的解热、镇痛、抗炎作用。方法采用皮下注射干酵母造成大鼠发热模型,观察其解热作用;采用醋酸扭体法观察其镇痛作用;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观察其抗炎作用。结果小儿抗感颗粒能明显降低大鼠发热模型的体温,提高小鼠痛阈值,抑制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结论小儿抗感颗粒具有显著的解热、镇痛、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0.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一枝黄花抗感颗粒中黄芩苷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一枝黄花抗感颗粒中黄芩苷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色谱柱为C18柱(1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一水一磷酸溶液(47:53:0.2),流速为1mL/min,温度为30℃,检测波长为280nm。结果黄芩苷进样量在0.358~3.23斗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2%,RSD=1.56%(n=9)。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可靠、重现性好,可用于一枝黄花抗感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1.
刘同华  蒋学文  卫薇 《中国药房》2007,18(9):682-684
目的:建立补肾消石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处方中的元胡、泽泻、山药进行定性鉴别;采用薄层色谱扫描法测定延胡索乙素的含量。结果:在TLC中均能检出元胡、泽泻、山药的特征斑点;延胡索乙素进样量在0.408~2.04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75),平均回收率为95.94%(RSD=1.85%)。结论:所建标准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带状疱疹颗粒剂的制备及临床应用。方法:对带状疱疹颗粒剂的处方组成、制备方法、质量控制及临床疗效进行总结。结果:用该制剂治疗一疗程后,痊愈率58.3%,总有效率80.6%。结论:该制剂临床使用简便易行,药物疗效切实可靠。  相似文献   

13.
钱坤  陈绚  匡琪  董伟 《抗感染药学》2008,5(2):74-76
目的:探索苦黄颗粒的最佳制剂工艺。方法:根据苦黄颗粒的物料特点,结合正交法优选调整流化制粒的工艺,筛选出制剂的最佳生产条件。结果:选用正交法,以CB(C2H6O)为0.75,在风温θ〈85℃时,以4Hz流速流化制粒3h。结论:最优制粒工艺方案(A3B2C2D3)较为合理,并且制粒时休止角α=37.40(°)时,颗粒的流动性最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考察3组典型中药药对(黄连-吴茱萸、桂枝-白芍、白芍-甘草)配方颗粒与共煎液的成分差异。方法:采用红外光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不同制法成分对比分析,并利用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组药对红外指纹图谱对比分析相关性为,合煎液:配方颗粒=1:0.976 024(黄连-吴茱萸)/1:0.967 559(桂枝-白芍)/1:0.950 687(白芍-甘草)。建立了黄连关键成分(小檗碱、表小檗碱、黄连碱、巴马汀)、吴茱萸关键成分(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桂枝关键成分(肉桂酸)、白芍关键成分(芍药苷)和甘草关键成分(甘草酸、甘草苷)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经t检验,合煎液与配方颗粒中各成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结果表明,3组药对的配方颗粒与合煎液成分分析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清暑解毒颗粒的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建立清暑解毒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清暑解毒颗粒中的薄荷、甘草、夏枯草进行定性鉴别,以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主药金银花中的绿原酸进行含量测定。结果:清暑解毒颗粒的薄荷、甘草、夏枯草薄层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绿原酸进样量在0.091μg~0.53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16%(RSD=1.15%)。结论:本方法准确可行,可用于本品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制备头孢克肟颗粒剂。方法筛选头孢克肟颗粒的处方工艺,建立质量控制方法,进行稳定性考察和人体相对生物利用度试验。结果样品的装量差异、粒度、干燥失重及含量等均符合质量标准要求;经加速试验(40℃,RH75%)6个月和室温(25℃,RH60%)留样考察24个月,各项考察指标(性状、粒度、微生物学检查、含量测定、有关物质)符合质量标准规定。与日本藤泽药品工业株式会社进口的世福素颗粒相比,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5.6%。结论本品的制备工艺简单,质量稳定,与进口产品世福素生物等效。  相似文献   

17.
2种不同方法制备六味地黄丸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制丸机-微波干燥法与泛丸法-烘箱法制备六味地黄丸的质量。方法以丸的重量差异、崩解时限、马钱苷的含量及溶出度为指标,比较2种方法制备六味地黄丸的质量。结果制丸机-微波干燥法制备的六味地黄丸含量高、崩解时限短、重量差异更易于控制。结论采用制丸机-微波干燥法制的六味地黄丸的质量优于泛丸法-烘箱法制备六味地黄丸的质量,过程简单可控。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制订复方痔外洗颗粒的制备方法及质量标准.方法:按照处方工艺制备复方痔外洗颗粒,建立性状、鉴别、检查等质量标准.结果:复方痔外洗颗粒各项质量标准符合药典项下有关规定,鉴别试验重现性好,操作简便、易行.结论:该制剂制备方法可行,质量稳定,质量标准符合药典规范.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目前市场上不同厂家的大黄配方颗粒企业标准和全检结果,对质量差异进行分析,并对质量标准和市场监管提出建议。方法:对比各企业间大黄配方颗粒质量标准的差异,采用企业标准,对9家企业109批大黄及炮制品配方颗粒进行全检。结果与结论:各企业大黄配方颗粒批间质量稳定,但不同企业间质量差异较大;建议在全国范围内,统一中药配方颗粒质量标准,加强监管。  相似文献   

20.
复方酸枣仁汤颗粒的制备与质量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制备酸枣仁颗粒,建立质量控制标准.方法:优化制备工艺,采用薄层扫描法测定酸枣仁皂苷A,B的含量.结果:制备的酸枣仁颗粒成型性及溶化性均符合要求,含量测定方法准确可靠.初步稳定性考察结果表明该制剂较稳定.但在高湿条件下易吸湿,应在干燥条件下保存.结论:酸枣仁颗粒符合质量要求,质控方法简便、准确、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