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对中国不同类型铀矿床气体原生及次生晕进行了尝试性研究。不同类型铀矿床上方气体原生晕和次生晕所表征的Rn,CO_2,Hg呈现高浓度特征,而O_2呈现低浓度特征。以Rn,CO_2,O_2,Hg四种气体为手段,通过不同地质条件及气候条件的应用实验,确认并实现了以Rn,CO_2,O_2三个参数综合应用作为铀矿勘探中气体地球化学方法的最佳组合。壤中气次生晕与地表岩石中气体原生晕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为壤中气次生晕在找矿中  相似文献   

2.
本文阐述了壤中气CO_2、O_2、Rn和Tn的野外分析方法。在非洲热带雨林到广阔荒芜的沙漠地区,应用该方法对铜硫化物和金或硫化物矿化进行了勘探。含硫化物矿脉上覆的壤中气中CO_2浓度高,而这种现象在沙覆盖增加到几十米深时才能出现。在基岩填图中放射性气体主要显示含金矿化主岩。值得注意的是在热带雨林中CO_2的分布受季节的影响较大,其绝对含量在多雨季节及以后要高的多。  相似文献   

3.
二连盆地铀矿床放射性水文地球化学异常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铀矿勘查的一种有效方法 ,20世纪放射性水文地球化学找矿发展迅速并取得了良好的找矿效果。以二连盆地中东部地区放射性水化学资料为基础,通过解析努和廷铀矿床及赛汉高毕铀矿床的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及放射性水化学异常特征,探讨了二连盆地沉积成岩型及古河道砂岩型两种不同成因类型铀矿床的放射性水化学异常晕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4.
傅成铭 《世界核地质科学》2007,24(3):136-141,160
以产铀盆地所处大地构造位置、形成演化及铀矿化成因特征为基础,将中央亚洲活动带及邻区主要砂岩型铀矿床分为5种类型,分析了不同类型铀矿床的分布规律,对其产出构造地质背景和铀矿化特征进行了讨论,指出了我国西北地区盆地动力学的特征、主要找矿类型和含矿层位。  相似文献   

5.
伽玛能谱测定方法和氡探测技术的研究成果已应用于铀矿勘探。在各个国家之间,应对标定设施及伽玛能谱仪的标定方法进行改进,以便统一岩石中K、U、Th含量的记录数据。使用航空和地面多道分析仪方法可在污染地区将天然气体与降落的放射性核素分隔开来。增进对空气中氡的知识的了解,以便用于对其伽玛辐射进行校正。伽玛能谱仪的稳谱作用可消除野外测定铀时出现的那些不应有误差。对壤中气里采集的氡样、由于气候改变引起的壤中气里氡的变化、~(222)Rn和~(220)Rn的区分方法、氡探测仪的标定及氡在不同性质的土壤中垂直分布特征的研究都会对找铀方法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6.
在3个角砾岩筒目标上花了一年多时间定期收集了壤中气样品,来评价亚利桑那州北部干燥环境中用于勘探硫化物的壤中气CO_2异常的有效性。它的异常与现代氧化程度、取样时节和氧化深度密切相关。异常在大雨几天以后和初春土壤潮湿时是最强的。这时,土壤潮湿对CO_2有屏蔽作用。壤中气样品可以探测到200多米深的氧化硫化物。显然,如果能考虑到季节的变化,壤中气CO_2法是勘探亚利桑那州北部含硫化物角砾岩筒的一种可行的地球化学方法。  相似文献   

7.
在热液条件下水溶液中晶质铀矿溶解度的定量估算是采用已报道的热力学数据进行的,并用来研究阿萨巴斯卡铀矿田不整合面型铀矿化的控制因素。溶解度计算结果表明,UO_2CO_3~0、UO_2(CO_3)_2~(2-)和UO_2(CO_3)_3~(4-)等碳酸铀酰络合物在相对氧化和弱酸-弱碱条件下占主导地位;在酸性条件下氯铀酰络合物(UO_2Cl~+)占优势_在温度200℃以上和一定的二氧化碳分压(P_(co_2))和盐度的范围以内,上述特征是可以预测的。因此,像氧活度(a_(O_2))和pH这样的物理-化学参数被认为是控制晶质铀矿溶解度的最重要因素。从阿萨巴斯卡地区大多数不整合面型铀矿床中所观察到的矿物共生序次判断,上述变量的适度降低出现在矿床的主成矿阶段。这种变化可能是由于“成岩热液”活动所伴随的流体混合现象所致。 近30年一批主要铀矿床在一些大陆区被陆续发现。近10年人们作出很大努力以便查清这些矿床的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特别是在与不整合面有关的典型热液铀矿区,如加拿大阿萨巴斯卡地区铀矿田和澳大利亚阿尔盖特河地区,进行了系统研究。虽然有关不整合面型矿化的各种模式,包括铀矿勘查的有利性评估系统,已经提出,但是关于铀矿形成机制和化学条件没有进行充分的讨论。本文的任务就是提出重要的铀水溶化合物和利用发表的热力学数据计  相似文献   

8.
本文概括论述了波西米亚地块的地质构造和演化历史,其中发育的铀矿床类型和区域分布;重点介绍储量达236 000 t U_3O_3,产于碳硅泥岩系中的复成因Runneburg铀矿床的地质特征、控制因素和成因,对比了我国碳硅泥岩型铀矿与该矿的异同点,并对我国今后碳硅泥岩铀矿找矿工作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9.
光石沟铀矿床是我国典型的花岗伟晶岩型铀矿床,矿体呈透镜状及脉状断续产于壳幔混源黑云母花岗伟品名÷脉中,铀矿物以品质铀矿为主。通过该矿床矿化黑云母花岗伟晶岩及铀矿化特征研究,提出了该矿床形成于加里东期拉张动力环境,成矿岩浆属于温度≥700℃、富铀、含F及CO_2、低氧逸度的岩浆-热液过渡性流体体系,铀以氟羟基络合物形式迁移富集,岩浆-热液体系沸腾、去气作用是晶质铀矿沉淀成矿的主要成矿作用,形成品质铀矿环边的黄铁矿、方解石、铀石等矿物是热液成矿阶段产物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10.
室内氡气(~(222)Rn)的高含量与众多的人类肺癌有关.目前通过大范围内居室的概率取样进行了Rn危险性估计,但尚未探测到富氡的子区. 在加利福尼亚南部,结合航空放射性测量数据、壤中气Rn及壤气渗透性的地质勘查,已圈定了一条意外的室内Rn异常带。建在Rincon页岩上约74%的房屋和母岩为Rincon页岩的土壤Rn含量均超过了美  相似文献   

11.
热液型铀矿床是最主要的工业油矿类型。前苏联、东欧国家的一些热液铀矿床的储量达几万吨、甚至几十万吨金属铀。通过对这些铀矿床的矿化特征和产出条件分析对比发现,它们之间虽然形成时间、矿石组分和具体赋矿条件不同,但却具有一些共同点:(1)都产于古老地壳发育区。(2)矿化区构造岩浆活动强烈发育。岩浆活动具多期多相、演化程度高、岩石铀丰度值随岩浆演化而增高。断裂构造发育,具多期活动特征。深大断裂发育区,特别是构造结往往是成矿有利部位。(3)发育有与铀矿化有关的热液活动,其热液特点是富含Na~+(K~+)、Ca~(2+)、CO_3~(2-)、F~-等离子,氧逸度高,温度为100—350℃。这些共性就是大型、巨型热液铀矿床形成的地质条件。我国古老地壳发育、构造岩浆活动强烈,并已发现了一批热液铀矿床,所以完全具备形成大型、巨型铀矿床的条件。  相似文献   

12.
TMS铀矿床为巴音戈壁盆地最大砂岩型铀矿床,是我国重要的后备铀资源聚集地。在详细分析矿床铀矿体不同类型的基础上,总结了铀矿体的空间展布特征,并提出了具体找矿预测判据。TMS铀矿体类型按岩性可划分为砂岩型、泥岩型和混合型3类;按控矿因素又可划分为物性转换面控制矿体和化学转换面控制矿体2类。总结出TMS铀矿床矿体的4种空间分布样式以及不同岩性矿体在平面上的分布特征。最后,结合砂岩型铀成矿系统,总结了找矿预测的具体工作内容,对在矿床外围和邻区开展铀矿找矿工作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铀矿勘探中,测量壤中气氡~(222)能间接指示隐伏矿体的存在。对这种勘探方法的兴趣使得各种直接或间接探测壤中气氡的测量方法得到了发展。为了确定这些新型氡测量方法的相对优点,Bendix野外工程公司在怀俄明中南部红沙漠地区的铀产地内试验了各种氡测量方法。所试验的壤中气氡测量仪器如下:微处理机控制的原型射气仪、市场上可以买到的射气仪、α径迹探测器。试验了两种类型的探测器  相似文献   

14.
怎样运用壤中汞蒸气晕来预测深部的层控硅灰岩型铀矿?这是当前汞法应用中的一个重要问题。1977年在02地区运用壤中汞蒸气晕预测的深部铀矿,经三年多的揭露验证工程,证明是成功的。验证结果丰富了用伴生元素找铀矿的理论。本文就以02地区为例进行讨论。一、矿区地质简介 02地区位于复背斜的北翼。地层主要是下古生代的志留系,呈单斜产出,走向NWW-  相似文献   

15.
对中国东南部中新生代伸展构造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提出研究区内存在裂陷、热隆和重力等三种基本伸展构造类型,并对不同类型伸展构造在构造样式、组合形式、运动方式、同构造期岩浆作用及形成作用等方面的特征进行了归纳;在此基础上,应用华东南地区不同类型铀矿床已有的成矿年龄资料,研究了伸展构造活动与区域铀成矿作用之间的联系,不同类型伸展构造与不同类型铀矿床之间在空间分布和时间演化上的对应关系。认为由于伸展构造活动对区域铀矿化的这种明显控制关系,本区不同类型铀矿化成矿机理具有统一性。  相似文献   

16.
简要介绍了综合找矿模型的内涵及其基本特征,提出了砂岩型铀矿综合找矿模型的构建流程;深入研究了DS铀矿床的地质特征、水文地质特征及区域地球物理场特征;建立了DS铀矿床的多源信息描述模型,从中归纳总结出DS式铀矿田和铀矿床的综合找矿模型,并应用该模型完成了东胜—榆林地区砂岩型铀矿成矿潜力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7.
光石沟铀矿床大地构造位置处于秦岭造山系东部的北秦岭加里东褶皱带,丹凤三角铀成矿区的东南部,矿床赋铀主岩为黑云母花岗伟晶岩。铀矿体严格受伟晶岩脉控制,矿石矿物主要为晶质铀矿,硅钙铀矿及铀黑等次生铀矿物仅见于地表以下20 m范围内的氧化带中。光石沟矿床石英中发育大量流体包裹体和少量熔融包裹体。流体包裹体可划分为富液相水溶液包裹体(Ⅰ型)、 CO_2包裹体(Ⅱ型)、含CO_2的三相水溶液包裹体(Ⅲ型)和含子晶包裹体(Ⅳ型)四类。包裹体测试结果表明,光石沟铀矿床形成于融体-流体过渡阶段,流体包裹体以富气盐水包裹体为主,含少量CO_2包裹体和含子晶包裹体,矿床均一温度范围为152~308℃,平均为233℃,盐度范围为7.2%~26.5%NaCleqv,平均10.0%NaCleqv,指示光石沟铀矿床成矿流体为中-高温、中-低盐度的NaCl-H_2O(-CO_2)流体体系。岩矿石的结构构造表明光石沟花岗伟晶岩型铀矿是典型的岩浆型同生矿床,即岩浆结晶分异形成的。在岩浆冷凝结晶晚期形成高挥发分、富流体的伟晶岩浆流体,侵位形成黑云母花岗伟晶岩脉。伴随着流体中的黑云母和磷灰石等富氟矿物的大量结晶,导致熔浆中氟大量减少,引起氟铀酰络合物遭到破坏,最终铀以晶质铀矿的形式结晶成矿。  相似文献   

18.
本项研究给出了在印度贾杜古达铀矿化带222Rn的贡献潜能的定量评估和气象参数对于天然土壤222Rn流量的影响.壤中222Rn流量的特征是(1)几何平均值(xg)为0.05 Bq·m-2·s-1,几何标准偏差(бg)为1.97;(2)下午比上午高出30%~58%;(3)在夜间和日出前的早晨呈现出一个有代表性的值;(4)显示出无规律的季节变化趋势;(5)与周围温度呈现正的线性相关(相关系数r=0.76);(6)降雨使222Rn流量显著降低.222Rn流量与环境222Rn水平之间存在正相关(r=0.79).大气222Rn浓度与222Rn流量的比值xg取为1 090 Bq·m-3/Bq·m-2·s-1,可以作为邻区环境中总的大气222Rn浓度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9.
本报告讨论次生铀矿物直接从天然水中形成的过程。证明,甚至在没有原生(铀Ⅳ)产出的情况下,也存在能形成有利于次生铀矿物沉淀条件的某些地球化学过程。试验表明,至少有两个水文地球化学过程与次生铀矿物的沉淀有关,即(1),在湿热气候地带的特殊侵蚀和风化条件下,结晶岩(甚至具正常含量的岩石)发生淋滤,例如在意大利卡拉布里亚地区的西拉高原,该处的钙铀云母仍在沉淀;(2),干旱气候条件下内陆水的蒸发过程,西澳大利亚州钙质结砾岩中的钒钾铀矿床就是一例。本报告提出了在西拉高原和西澳大利西州进行水文地球化学研究过程中所获得的结果。讨论了在多阶段成矿过程中,作为形成铀矿体一个阶段的次生铀矿物沉淀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系铀矿预测和普查工作规范,详细论述了铀矿地质勘探工作中比例尺为1∶200000和1∶50000的地质预测阶段及在这些阶段中根据不同地质环境和不同类型铀矿床所采用的不同预测普查方法,并列表说明了铀矿预测和普查各阶段各种方法应用的有效性及各阶段各种方法工作应提交的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