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中心近期获取无心跳供体小肠1例,移植给1名短肠综合征患者,取得了较好的近期效果.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供肠获取及保存:取经脐大十字形切口进腹,进腹后即倒入少量冰屑,将肠管轻柔推向上腹部,暴露髂总动脉分叉处,游离出腹主动脉,于左右髂总动脉分叉处结扎腹主动脉,近心端剪开并插入Foley导尿管,插入深度以带气囊尖端超过腹腔干以上为宜,向气囊内注入15 ml水,阻断灌注液流向心脏,经导管灌注0℃~4 ℃高渗枸盐酸盐嘌呤溶液1500 ml(为重力灌注,高度100 cm,以下同);于腹主动脉插管相应位置游离出下腔静脉,插管开放流出道,管的另一端接无渗漏塑胶袋盛装引流液;自肠系膜下静脉插管灌注嘌呤液1500 ml;用50 ml注射器穿刺胆囊,抽吸胆汁,剪开胆囊底插入灌注管,灌注嘌呤液500 ml,冲洗胆道;迅速游离肝周部分韧带及打开肾周脂肪囊,查看肝、肾灌注情况,肝、肾周围放入适量碎冰屑;腹主动脉及肠系膜下静脉各灌注1500 ml嘌呤液后,分别再灌注0 ℃~4 ℃ UW液1000 ml.  相似文献   

2.
我中心近期获取无心跳供体小肠1例,移植给1名短肠综合征患者,取得了较好的近期效果.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供肠获取及保存:取经脐大十字形切口进腹,进腹后即倒入少量冰屑,将肠管轻柔推向上腹部,暴露髂总动脉分叉处,游离出腹主动脉,于左右髂总动脉分叉处结扎腹主动脉,近心端剪开并插入Foley导尿管,插入深度以带气囊尖端超过腹腔干以上为宜,向气囊内注入15 ml水,阻断灌注液流向心脏,经导管灌注0℃~4 ℃高渗枸盐酸盐嘌呤溶液1500 ml(为重力灌注,高度100 cm,以下同);于腹主动脉插管相应位置游离出下腔静脉,插管开放流出道,管的另一端接无渗漏塑胶袋盛装引流液;自肠系膜下静脉插管灌注嘌呤液1500 ml;用50 ml注射器穿刺胆囊,抽吸胆汁,剪开胆囊底插入灌注管,灌注嘌呤液500 ml,冲洗胆道;迅速游离肝周部分韧带及打开肾周脂肪囊,查看肝、肾灌注情况,肝、肾周围放入适量碎冰屑;腹主动脉及肠系膜下静脉各灌注1500 ml嘌呤液后,分别再灌注0 ℃~4 ℃ UW液1000 ml.  相似文献   

3.
我中心近期获取无心跳供体小肠1例,移植给1名短肠综合征患者,取得了较好的近期效果.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供肠获取及保存:取经脐大十字形切口进腹,进腹后即倒入少量冰屑,将肠管轻柔推向上腹部,暴露髂总动脉分叉处,游离出腹主动脉,于左右髂总动脉分叉处结扎腹主动脉,近心端剪开并插入Foley导尿管,插入深度以带气囊尖端超过腹腔干以上为宜,向气囊内注入15 ml水,阻断灌注液流向心脏,经导管灌注0℃~4 ℃高渗枸盐酸盐嘌呤溶液1500 ml(为重力灌注,高度100 cm,以下同);于腹主动脉插管相应位置游离出下腔静脉,插管开放流出道,管的另一端接无渗漏塑胶袋盛装引流液;自肠系膜下静脉插管灌注嘌呤液1500 ml;用50 ml注射器穿刺胆囊,抽吸胆汁,剪开胆囊底插入灌注管,灌注嘌呤液500 ml,冲洗胆道;迅速游离肝周部分韧带及打开肾周脂肪囊,查看肝、肾灌注情况,肝、肾周围放入适量碎冰屑;腹主动脉及肠系膜下静脉各灌注1500 ml嘌呤液后,分别再灌注0 ℃~4 ℃ UW液1000 ml.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腹主动脉联合门静脉快速灌注法在器官捐献供体肝肾联合获取中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至2014年6月在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完成的43例中国心脏死亡供体器官捐献肝肾联合获取的临床资料。43例供体中,中国心脏死亡供体分类一类(脑死亡供体)(C-Ⅰ类)15例,中国二类(心脏死亡供体)(C-Ⅱ类)1例,中国三类(脑-心双死亡捐献供体)(C-Ⅲ类)27例。器官灌注采用腹主动脉、门静脉快速插管联合灌注法。结果开腹至腹主动脉插管时间约1.5~2.0 min,43例供体共获得肝脏43个,肾脏86个。C-Ⅰ类供体热缺血时间全部为0,其余供体热缺血时间范围为3~21 min,平均10 min。2例供肝分别因肝门部严重损伤和重度脂肪肝弃用,18例供肾分别因肾结石、肾萎缩、术前血清肌酐水平较高、肾动脉粥样硬化严重、肾微小血管血栓、多发肾囊肿、外伤性肾破裂等原因弃用,供体器官总弃用率为16%。结论腹主动脉联合门静脉快速灌注法是器官捐献供体肝肾联合获取的简单、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改良法快速肝肾供体联合切取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快速肝肾供体联合切取的可行性。方法总结 2 0 0 1年 1月至 2 0 0 3年 9月共 138例快速肝肾联合切取的技巧及评价移植后近期效果。快速切取技术采用原位腹主动脉 肠系膜上静脉灌注加下腔静脉引流 ,分离胃肠道后肝、胰、脾、肾整块切取 ,冰水浴中分离肝肾。结果肾脏的热缺血时间为 2~ 6min ,肝脏的热缺血时间为 3~ 8min ,整个手术过程约 2 0~ 30min。所有变异血管均保存完整。行肝移植 131例 ,术后 3d内血清ALT最高值平均为 (5 81± 392 )U/L ,无 1例出现原发性移植肝无功能 ;行肾移植 2 74例 ,术后急性肾小管坏死发生率为 3 3% (9/ 2 74 )。结论快速肝肾联合切取技术能同时保护供肝和供肾的质量 ,其方法简单、安全、有效 ,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原位肝移植供肝切取与修整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院自 1999年 7月~ 2 0 0 1年 10月为 2 8例患者施行了原位肝移植术。我们体会在肝移植术全过程中 ,供肝的切取、保存、修整技术对于移植术后移植肝的存活、功能的恢复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现结合 2 8例原位肝移植术的供肝切取及修整技术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2 8例供体均为男性脑死亡患者 ,年龄 2 3~ 4 0岁 ,采用经腹主动脉灌注 0~4℃肾保存液 (高渗枸橼酸盐嘌呤液 ,上海市血液中心生产 ) 2 0 0 0ml,经门静脉灌注 0~ 4℃UW液 2 0 0 0ml,肝脏离体后继续灌注UW液 2 0 0 0ml的肝肾联合快速切取法。供肝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两个阶段开展临床肝移植的经验和体会。方法分析8例人体原位肝移植,包括1例肝肾联合移植的治疗结果。供肝保存第一阶段采用门静脉及肝动脉离体灌注,第二阶段采用腹主动脉及肠系膜上静脉UW液快速原位灌注。受体手术采用原位肝脏植入,吻合次序为肝上下腔静脉、门静脉、肝下下腔静脉、肝动脉和胆管,完成门静脉吻合后即开放门静脉结束无肝期。两个阶段均使用了免疫抑制剂但方法不同。结果第一阶段移植生存期最短39天,最长203天。除1例死于肿瘤复发外,全部死于败血症及严重感染。第二阶段移植病人1例半年后死于肿瘤转移,另3例仍健存,其中肝肾联合移植者生存已超过3年,在社会上正常生活工作。结论第二阶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其中合理选择适应症,良好的供肝保存以及免疫抑制剂的使用等对肝移植的成功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胰肾联合移植中供胰的切取和修整方法.方法 采用腹部器官联合切取法.取腹部“十”字切口,原位经腹主动脉和门静脉插管,分别以0~4℃高渗枸橼酸盐嘌呤溶液(HC-A液)2000 ml+ UW液1000ml灌洗,灌洗压力约为100 cm H2O(9.8 kPa);以0~4℃生理盐水1000 ml+甲硝唑200ml灌洗肠道,联合整块切取肝、肾、胰、脾和十二指肠,然后在工作台上分离、修整胰腺和肾脏.采用此法共完成40例胰肾联合移植.结果 整块器官的热缺血时间平均为3.2 min(2~5 min),器官灌注良好,无血管损伤.胰腺冷缺血时间为10.6 h(8~15 h),肾脏冷缺血时间为8.5h(4~16 h).术后停用胰岛素的时间平均为9.5 d(4~17 d),空腹血糖为6.7μmol/L(4.4~10.7μmol/L),糖化血红蛋白为4.4%(4.1%~4.7%).术后1个月肌酐87.2(56~121) μmol/L.术后发生移植肾功能恢复延迟2例,血肌酐均于1个月内恢复正常.结论 正确的供胰切取、保存及修整方法是保证移植成功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9.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我院产科 2 0 0 3年 1月~ 2 0 0 4年 6月随机选择 80例剖宫产者采取腹壁切口 3针全层缝合 ,其中首次剖宫产术 60例 (包括过度肥胖 3例 ) ,二次手术者 2 0例。手术均采用耻上 2cm横切口 ,普通抗菌素 4d ,术后第 5d拆除缝线 ,伤口均甲级愈合。1.2 手术方法 :与一般新式剖宫产相同 ,麻醉采用硬膜外腔麻醉 ,体位仰卧位 ,常规剖宫产医疗器械。①取耻止 2cm横弧形切口长约 11cm ,切口应由浅入深 ,至腹正中时达到前鞘暴露腹直肌。钝性向外上方呈梯形撕开皮下及前鞘 ,以防止双侧腹壁浅静脉损伤。钝性分离腹直肌 ,上、下…  相似文献   

10.
肝肾等多脏器联合切取的手术方法改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原位肝移植尸体供肝切取的手术方法改进。方法尸体供肝采用肝肾联合切取,腹主动脉插管灌注肾保存液,胰腺下沿肠系膜上静脉外科干处插管行门静脉灌注,并进行了100例次的应用。结果采用此方法切取供肝及供肾100例次,供肝及供肾的灌注及保存良好,4例胰肾联合移植,与心脏组合作完成心脏切取4例,1例与心肺组联合完成心肺肝肾的切取,未发生移植肝原发无功。发现24例动脉变异,比往年使用其他方法显著提高。未出现肝动脉、肾动脉的损伤。结论原位腹主动脉插管行动脉灌注+肠系膜上静脉外科干处插管可保证供肝、供肾的质量,缩短热缺血时间、快速降温、充分灌注;减少因劈开胰腺或直接对肝十二指肠韧带分离而造成的变异动脉的损伤;不影响心、肺的联合切取;可同时切取胰腺和脾脏。此法可在临床中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