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永磁直线同步电动机(Permanent magnet linear synchronous motor,PMLSM)齿槽力是影响电动机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特别是在高精度,低速情况下,问题尤为突出。根据q<1分数槽绕组PMLSM结构,采用有限元法计算齿槽力的影响,建立以径向基神经网络为基础的PMLSM齿槽力预估器,其学习算法首先采用快速模糊C均值算法(Accelerated fuzzy C-means,AFCM)对数据进行聚类,选取基函数传播因子,再由最小正交平方算法(Orthogonal least squares learning algorithm,OLSA)选取中心矢量,该预估器与带动量的BP网络(Back propagation neural net- work,BPNN)预估器相比较表明,能够在加快网络学习速度的前提下,保证精度,缩小网络规模,提高网络分类能力。试验结果表明,采用q<1分数槽绕组PMLSM能够有效地减小齿槽力的影响。预估器的建立,能够在设计阶段对PMLSM齿槽结构参数进行有效地预估,使得电动机在满足推力波动指标条件下,实现快速敏捷设计,提高PMLSM的整体设计水平。  相似文献   

2.
永磁直线同步电动机(Permanent magnet linear synchronous motor,PMLSM)齿槽力是影响电动机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特别是在高精度,低速情况下,问题尤为突出.根据q<1分数槽绕组PMLSM结构,采用有限元法计算齿槽力的影响,建立以径向基神经网络为基础的PMLSM齿槽力预估器,其学习算法首先采用快速模糊C均值算法(Accelerated fuzzy C-means,AFCM)对数据进行聚类,选取基函数传播因子,再由最小正交平方算法(Orthogonal least squares learning algorithm,OLSA)选取中心矢量,该预估器与带动量的BP网络(Back 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BPNN)预估器相比较表明,能够在加快网络学习速度的前提下,保证精度,缩小网络规模,提高网络分类能力.试验结果表明,采用q<1分数槽绕组PMLSM能够有效地减小齿槽力的影响.预估器的建立,能够在设计阶段对PMLSM齿槽结构参数进行有效地预估,使得电动机在满足推力波动指标条件下,实现快速敏捷设计,提高PMLSM的整体设计水平.  相似文献   

3.
为了满足数控机床用永磁直线同步电动机(PMLSM)位置伺服和速度控制的性能要求,抑制参数摄动和负载扰动等不确定因素对伺服单元的影响,在建立PMLSM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二次型性能指标,设计了单神经元自适应PID速度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对于永磁直线同步电动机,采用该控制器获得的跟踪精度、响应速度和自适应性等方面具有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4.
针对初级分段连续布置永磁直线同步电机(PMLSM)垂直提升系统段间过渡会对PMLSM整体性能产生不利影响的问题,利用有限元分析法研究初级分段连续布置垂动PMLSM运行特性,建立了符合现有样机的垂动PMLSM独立单元电机(16P15S)和初级分段连续布置PMLSM二维有限元模型,确定了PMLSM单元电机的参数以及电源在不同频率(6Hz、14Hz、25Hz)时的功角特性、功角电流特性,分析了单元电机在连续布置时同功角、不同段间间隙(0、0.5mm、1.5mm)时的推力波动情况及反电势状况。研究结果表明:PMLSM低频运行时,电枢电阻作用与频率成反比,易引起失步;PMLSM单元电机轻载时电枢电流出现拐点,拐点两侧负载变化均使电枢电流增加,正常工作域时,电流较小,功率因数和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5.
为合理设计磁路结构和精确预测平板式三相交流永磁同步直线电动机(Perm anentM agnet L inear Synchronous Mo-tor,PMLSM)性能,采用实测法测量直线电动机的磁场分布,通过应用O rigin软件绘制出磁场分布图。实验表明,磁场近似呈正弦状分布,这种分布能使电动机运行平稳。该实验为直线电动机的优化设计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推力波动是影响永磁直线同步电动机(PMLSM)应用的主要原因.为了实现对永磁直线同步电动机的推力波动进行补偿及抑制,在对影响推力波动的主要因素即纹波扰动、齿槽效应、端部效应等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并阐述了目前优化和抑制推力波动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设计一种可控励磁直线同步电动机磁悬浮进给平台,平台与直线同步电动机动子固定相连,直线同步电动机同时实现平台的进给与悬浮。可控励磁磁悬浮进给平台的电动机定子为直流励磁,磁极既是励磁磁极也是平台的悬浮磁极,磁极与动子铁心间的法向力为平台的悬浮力,调节励磁电流改变平台的悬浮力;电枢在磁场中受到的切向力为驱动平台的电磁推力,调节电枢电流以调节平台的电磁推力。为了研究可控励磁直线同步电动机磁悬浮进给平台的电磁特性,建立了该平台的数学模型和运动方程,并在数学模型的基础之上对电磁推力与悬浮力进行有限元计算。电磁推力的解析计算结果与有限元分析结果相比较,最大相对误差为8.73%,悬浮力的解析计算结果与有限元分析的结果相比较,最大相对误差为19.15%。计算结果表明可控励磁磁悬浮进给平台运行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小功率感应电动机效率较低、功率因数不高等问题,对已有的三相感应电动机改造为一种新型同步电机-开槽实心转子自起动永磁同步电动机进行了研究。对Y90L-4,1.5 k W型感应电动机进行了分析,利用其定子,重新设计一新型转子。所设计的转子采用实芯结构,沿转子铁芯外圆周开槽,且铁芯内置永磁极。利用有限元计算并分析了转子槽参数对电机自起动能力和稳态运行性能的影响,归纳出了其中的规律性。最后对比了感应电动机和基于改进的开槽实心转子自起动永磁同步电动机的起动和稳态运行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开槽实心转子自起动永磁同步电动机的起动转矩倍数更大,不同负载转矩下的功率因数更高。  相似文献   

9.
根据永磁旋转同步电动机及直线同步电动机的相关理论,介绍了永磁直线同步电机(PMLSM)中永磁体体积的研究计算方法,并且重点设计了各种永磁同步直线电机次极结构,分析了各种结构的特性、优缺点及其应用场合.  相似文献   

10.
为了消除直线电动机数控机床进给系统的摩擦阻力,实现无摩擦进给,提出了一种靠自身产生的磁悬浮力来解决数控机床进给系统的悬浮问题的新型直接磁悬浮永磁直线同步电动机。采用虚位移法建立其瞬态场中推力及磁悬浮力解析表达式,并且利用有限元软件ANSOFT对电动机进行了建模及分析,将解析计算结果与ANSOFT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证明了采用虚位移法所建立模型的正确性,同时仿真结果也证明该直接磁悬浮永磁直线电动机自身可以产生解耦的并且可控的推力和悬浮力,实现无摩擦进给。  相似文献   

11.
介绍机液伺服同步系统的工作原理及伺服阀的结构,并列出了系统的特点和提高系统同步精度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架车机作为地铁、轻轨及铁路车辆检修和维护工作中必不可少的设备,其同步升降控制是保证安全作业的一项重要指标.简述了架车机同步控制的必要性,分析了基于PLC的同步控制方案,主要以上车桥同步升降系统为例,阐述电轴同步控制的工作原理及应用,通过现场调试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该文基于双缸液压同步系统,通过分析多种同步回路的优缺点,并结合高精度同步的实际需要,选定同步马达方案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基于AMESim的仿真模型,并通过实验验证了其同步精度。结果表明:同步马达回路较好地满足了系统同步性要求,实验结果与AMESim仿真结果基本一致,为实际应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4.
基于模糊PID的液压同步控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一种新的模糊PID和一种改进的主从位置同步系统结构,其仿真结果表明这种利用模糊PID的改进的主从位置同步控制方案有着比利用常规数字PID的经典主从位置同步控制方案更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5.
射流泵混合的单位质量能量耗散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导出射流泵单位质量能量耗散率公式,涉及到射流泵轴向尺寸与能耗率,弥补了基本性能方程只涉及截面尺寸的不足。将射流泵的单位质量能量耗散率公式与搅拌器和静态混合器比较,进而分析得出射流泵有较强液一液混合性能的本质。虽然射流泵效率低,但将其用作混合时却强度高。  相似文献   

16.
闸门双吊点液压启闭机液压同步系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双吊点液压启闭机在大中型闸门的启闭上应用广泛,针对其液压同步系统进行分析。分析了双吊点液压启闭机双缸同步误差形成的原因;介绍了双缸同步闭环控制方案;结合闸门双吊点液压启闭机液压同步控制的工程实际,分析了目前典型同步回路的工作原理及特点;最后归纳了双吊点液压启闭机同步回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FANUC-18MB数控系统中简易同步控制及同步控制补偿的工作原理,并简述了在实际工作中如何调整同步和利用同步控制补偿消除同步超差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针对天津石化新建100万吨/年重整抽提装置系统反应压力的控制方案进行分析,介绍重整抽提装置压力控制流程,重点强调系统反应压力在重整抽提反应中的重要性,以及洛阳设计院专门针对压力控制的设计方案,较之以前的控制,新的控制方案使控制参数更加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9.
对EJMA—2000补遗中单波总相当轴向位移应用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美国膨胀节制造商协会标准EJMA— 2 0 0 0补遗中有关单波总相当轴向位移的计算的修订进行了介绍 ,通过应用举例及与EJMA— 1 998版本的比较、分析得出其公式修订的实质 ,同时提出了有关计算单波总相当轴向位移有待完善的建议及看法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面铣刀的主偏角对切屑厚度和每齿进给量的影响,铣削中每齿进给量的决定因素,切削宽度与刀具直径的比值对切屑厚度的影响等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同时结合变速箱壳体铣削加工过程进行验证,解决了合理选择铣刀及切削参数以提升加工效率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