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阐述我院老年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特点,明确其在老年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住院的54例老年精神障碍患者的原因及临床表现.结果 65~75岁(29.6%)、76~85岁(33.3%),86岁以上(37.0%)三个年龄组患者的精神障碍种数不同,χ2=12.05,P=0.017.电解质紊乱、感染、内分泌代谢异常等是老年精神障碍的主要原因.经过积极的治疗,全部患者的精神障碍症状均得以控制.结论 加强对老年精神障碍患者的预防和及时干预对预防精神障碍发生和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老年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的细胞遗传学、临床因素与预后的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添加细胞因子的改良72 h培养法制备染色体标本,用R显带技术,对64例MM进行核型分析.结果 29例65岁以下MM患者中,发现有异常核型7例,发生率24.14%(7/29);伴多发性骨破坏13例,发生率44.83%(1 3/29).35例65岁以上的老年MM患者中,发现有异常核型16例,发生率45.71%(16/35);伴多发性骨破坏22例,发生率62.85%(22/35).结论 老年组与非老年组MM患者在细胞遗传学、骨破坏程度、骨髓浆细胞百分比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抑郁症状严重程度与社会支持的关系,分析其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7年6月24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患者抑郁症状严重程度,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评估患者获得的社会支持情况;根据HAMD评分将患者分为有抑郁症状组与无抑郁症状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分析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抑郁症状严重程度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结果: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HAMD评分与客观支持、主观支持、社会利用度、社会支持总分呈负相关(P0.05)。24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无抑郁症状患者77例,轻度抑郁症状患者128例,中度抑郁症状患者30例,重度抑郁症状患者5例,抑郁症状发生率为67.9%。有抑郁症状组年龄≥70岁、女性、无配偶、经济收入3000元/月、无医疗保险、吸烟、病程≥5年、住院次数3次、NYHA心功能分级Ⅲ级的患者比例显著高于无抑郁组(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性别、配偶、病程、住院次数、NYHA心功能分级是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抑郁症状严重程度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社会支持程度差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更易产生抑郁症状。年龄、性别、配偶、经济收入、医疗保险、吸烟、病程、住院次数、NYHA心功能分级等9个因素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抑郁症状严重程度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内科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70例重症心力衰竭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强心、利尿等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除了行常规治疗外,加以美托洛尔联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治疗,对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变化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显效20(57.14%)例,好转11例(31.43%),治疗总有效率88.57%;对照组显效11例(31.43%),好转13例(37.14%),治疗总有效率68.57%,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0.05。另外,实验组治疗后NYHA、LVEE及BNP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美托洛尔联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治疗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效果明显,能有效改善心功能,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舒适护理在老年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体会进行研究分析。方法从我院老年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中选取40例进行研究分析,并按照患者临床护理方法将其分为治疗组(采用舒适护理措施护理)和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护理措施护理),均为20例,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状况、焦虑发生状况和对护理质量总满意度。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症状限制、情绪限制、社会限制、体力限制、焦虑状况和对护理质量总满意度均同对照组患者间存在一定差异性,<0.05。结论在对老年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临床护理上舒适护理措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六味地黄滴丸治疗老年抑郁患者便秘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老年抑郁患者便秘探索新方式.方法 对我院2012年1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65例老年抑郁便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治疗效果及依从性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 经治疗,36例显效,22例有效,7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89.23%.33例依从性较高,28例依从性一般,4例依从性较低.结论 六味地黄滴丸治疗老年抑郁患者的便秘效果显著,作用缓和,不良反应少,患者耐受度较高.  相似文献   

7.
综合医院老年和成年住院患者精神科会诊的特点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综合医院老年住院患者精神科会诊的特点.方法: 对一年内本院记录在案的所有精神科会诊的292例老年患者(年龄≥65岁)的人口学资料、会诊科室和原因、主要躯体疾病、精神障碍的诊断、会诊原因和精神科诊断之间的一致性进行分析,并与232例成年患者(18-64岁)进行比较.结果: 老年患者会诊的性别比例相当(男性50%,女性50%),会诊时精神障碍的病程≤1周占30.2%,并多于成年组(21.7%,P<0.05);老年患者会诊的主要科室依次为内科、外科、急诊科和重症监护病房;会诊的主要原因为精神病发作(36.1%)、行为紊乱(14.4%)、抑郁障碍(14.4%)和焦虑障碍(10.3%);多系统疾病(27.0%)和循环系统疾病(17.1%)是导致人院的主要躯体疾病.谵妄(24.5%)、抑郁障碍(21.6%)和焦虑障碍(11.5%)是老年患者主要的精神障碍诊断.老年患者谵妄、痴呆的比例高于成年组(老年组分别为24.5%和14.9%,成年组分别为11.1%和1.8%,P<0.01),而精神分裂症和其他精神病性障碍、物质相关的障碍的比例低于成年组(老年组分别为6.5%和2.2%,成年组分别为15.1%和6.7%,P<0.05).结论: 谵妄、抑郁障碍和焦虑障碍是综合医院老年住院患者主要的精神障碍,提示有必要加强联络会诊培训中对这些障碍的正确识别和处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我院老年患者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筛查情况,同时探讨其生物学假阳性的原因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8741例60岁以上老年患者,利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CMIA)检测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检测梅毒螺旋体非特异性抗体,同时采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进行梅毒确证.根据老年患者年龄将其分为60~69岁、70~79岁和80岁以上三个年龄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8741例60岁以上老年患者中有354例患者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阳性,60~69岁、70~79岁和80岁以上三个年龄组的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42%、6.30%和6.0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31.236,P<0.001);同时,60~69岁与70~79岁年龄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28.932,P<0.001).240例老年患者CMIA筛查梅毒抗体阳性标本经TRUST和Western Blot检测都为阴性,且无临床症状和体征、无相关病史,结果判为假阳性.老年患者梅毒抗体假阳性人群主要分布在60~69岁.但随着老年患者年龄的增加,梅毒螺旋体抗体假阳性率也呈上升趋势,60~69岁、70~79岁和80岁以上三个年龄组的梅毒抗体假阳性率分别64.81%、71.43%和87.50%.老年患者梅毒螺旋体抗体生物学假阳性伴有的其他临床症状及指标异常主要包括癌症(55.36%)、溶栓剂或抗凝剂治疗(35.71%)、糖尿病(28.57%)、肝硬化(25.00%)、严重感染(25.00%)、肾病(17.86%)、自身抗体阳性(16.07%)、手术(14.29%)、肝炎(12.50%)和代谢紊乱(8.93%),各类原因相互影响,梅毒抗体检测假阳性S/CO值最高可达10.29.而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真阳性老年患者伴有的其他临床症状及指标异常百分比情况明显低于生物学假阳性患者.结论 对于CMIA梅毒筛查阳性而TRUST检测阴性的老年患者,需进行Western Blot检测并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和病史,作出最后诊断.老年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高,梅毒抗体的假阳性率也呈上升趋势,需注意癌症、自身免疫病、严重感染、代谢紊乱等可能会导致老年患者梅毒抗体检测生物学假阳性的因素,有助于临床医生分析检测结果并向患者作出合理解释.  相似文献   

9.
目的测定高龄老年人(≥80岁)舒张性心力衰竭(DHF)患者治疗前、后血N末端脑利钠肽原(NT-ProBNP)和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探讨高龄老年DHF患者NT-ProBNP和CRP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经临床治疗后心力衰竭明显改善的高龄老年DHF患者42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选取心功能正常的高龄老年人38例作为对照组。监测DHF患者治疗前、后的血NT-ProBNP和CRP水平。结果高龄老年DHF患者的NT-ProBNP和CRP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高龄老年DHF患者治疗后NT-ProBNP和CRP均显著下降(P<0.01)。结论血浆NT-ProBNP和CRP在高龄老年DHF患者中明显升高,NT-ProBNP和CRP的变化对高龄老年DHF患者疗效观察和病情转归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初诊时伴有细胞遗传学异常的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患者相对于遗传学正常患者在临床特征及治疗反应方面的差异.方法 回顾分析133例成功进行细胞遗传学分析的冉障患者,比较有或无遗传学异常的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对于环孢素联合十一酸睾丸酮的治疗反应的差异.结果 133例再障患者中9例具有细胞遗传学异常,占6.77%,其中8号染色体三体(+8)4例,7号单体(-7)2例,X、1号、7号染色体长臂缺失(Xq-、1q-、7q-)各1例.有细胞遗传学异常与无异常组相比,其年龄(50 vs.58,P=0.337)、性别比例(男55.56%vs.62.10%,女44.44% vs.37.90%,P=0.762)、急性再障所占比例(44.44%vs.37.10%,P=0.728)均无明显差异.前者治疗有效率低于后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5.56%vs.79.03%,P=0.116).4例+8患者治疗有效,而-7、7q-患者治疗均无效.结论 具有遗传学异常的再障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反应与无异常患者差异不明显.具有+8的患者疗效似乎好于具有其它异常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脑电图(EEG)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在临床检测分析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560例病毒性脑炎、脑血管病、癫癎、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一氧化碳中毒、颅脑外伤等常见病进行EEG和TCD检测与分析.结果:治疗前25~90%的EED和TCD显示异常,治疗后除个别病例外,随着临床症状的好转和痊愈,TCD和EEG也好转或恢复正常.结论:用TCD和EEG观察常见疾病的演变过程,在指导临床进行积极正确的治疗,并且对估计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老年慢性肾脏病基础上急性肾损伤(A/C)的基础疾病、发病诱因及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2月至2009年12月于本院住院治疗的65例老年A/C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A/C患者的基础疾病、发病诱因及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根据治疗后肾功能恢复情况将患者分为2组:肾功能恢复患者和肾功能部分恢复患者合并为肾功能恢复组,肾功能未恢复患者与死亡患者合并为肾功能未恢复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少尿持续时间、入院时血清白蛋白水平和最高血清肌酐(Scr)水平.结果 糖尿病肾病是老年A/C患者的主要基础疾病(38.5%,25/65),药物因素(30.8%,20/65)和严重感染(27.7%,l8/65)是老年A/C患者的主要发病诱因.与肾功能恢复组比较,肾功能未恢复组患者少尿持续时间较长[(1 1.5±3.4)d比(4.2±1.8)d,P<0.05]、入院时血清白蛋白水平较低[(23.6±3.1)g/L比(26.6± 4.5) g/L,P<0.05],而最高Scr水平较高[(601.2± 142.7) μmol/L比(421.3±107.3) μmol/L,P<0.05].结论 老年A/C患者应对其基础疾病进行有效治疗,积极消除发痫诱因和控制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了提高老年人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以下简称老年甲亢心)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水平. 方法分析了确诊的老年甲亢心68例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疗效. 结果心律失常62例(91.1%),其中心房纤颤46例(74.2%),厌食、嗜睡、神情冷漠、反应迟钝29例(42.6%),误诊或漏诊15例(33.8%). 结论老年甲亢临床表现不典型;当出现原因不明的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或心脏扩大等应考虑甲亢心的可能,尽早作甲状腺功能检查,减少因误诊、漏诊和延治.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的发病情况、相关因素、菌株分布及治疗现状.方法 对 2006年1月-2010年6月期间诊断的院内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共诊断院内肺部真菌感染6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最常见的呼吸系统基础疾病,占76.7%;56例患者(86.2%)具有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抗真菌治疗的有效率为87.2%.结论 呼吸科病房患者院内肺部真菌感染以念珠菌感染所占比例最高,应早期采用有效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检测住院老年患者粪便标本中的艰难梭菌毒素,分析其阳性发生率与其他临床各项指标和因素的相关关系,进而探索住院老年患者艰难梭菌感染发生的可能危险因素,为临床采取积极有效的相关感染防控措施提供一定基础.方法 纳入60例65岁以上的老年住院腹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荧光免疫分析(ELFA)法对患者粪便中的艰难梭菌毒素A/B进行定性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艰难梭菌相关性腹泻阳性组和阴性组,分析年龄、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情况、鼻饲或质子泵抑制剂治疗与否、慢性病种类、白蛋白水平、中性粒细胞比例等因素,采用SPSS22.0软件对各因素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CDAD阳性患者临床特征及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60例老年住院患者中有18例艰难梭菌毒素检出,阳性率为30%,其中17例来自内科病区.18例CDAD阳性患者中,6例为鼻饲营养,4例接受质子泵抑制剂治疗.阳性患者均使用过头孢类、碳青霉素类、喹诺酮类等抗生素,15例为混用抗生素.艰难梭菌感染阳性组白蛋白水平均值为31.9±3.4g/L,显著低于阴性组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合并的慢性病发生种类数都对CDAD的发生影响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抗生素的使用是艰难梭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合并慢性病及接受鼻饲及质子泵抑制剂治疗的老龄患者,由于免疫力低下,较其他人群更易感染艰难梭菌,对于此类患者,应尤其注意抗生素的使用及院内感染的控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联合宫腔镜检查在不孕不育患者诊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行宫腔镜检查的575例女性患者,年龄23~35岁,平均年龄30.25岁。其中拟实施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的不孕症患者547例和有2次以上反复自然流产(RSA)史的患者28例,在自然周期经阴道超声监测子宫内膜情况后进行宫腔镜检查。结果 547例拟IVF-ET治疗患者经阴道超声监测子宫内膜的异常发现率为70.93%(388/547),宫腔镜的阳性发现率是92.69%(507/547)。阴道超声显示子宫内膜异常的患者中95%以上经宫腔镜检查有异常发现,严重异常的比例在75%以上。28例RSA患者宫腔镜检查提示宫腔粘连者比例为53.57%(15/28)。结论经阴道超声监测不孕不育患者的子宫内膜对于诊断宫腔内病变简单、必要、诊断率较高,可作为IVF-ET患者治疗前初步筛查子宫内膜病变的方法,宫腔镜检查可以提供更加准确可靠而全面的诊断与治疗。对于IVF-ET失败或RSA的患者非常有必要进行宫腔镜检查。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了探讨。方法选择老年高血压患者34例,均是于2013年4月~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回顾并分析了其临床治疗资料,统计了患者的主要症状并与随机选择的普通人群进行了对比。结果正常人群的不适应症状明显低于老年高血压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34例于老年高血压患者中,主要症状为失眠、口干、腰腿酸痛和便秘,所占比例分别为35.29%、26.47%、29.41%和8.82%。结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时应结合靶器官损害情况、影响病情的不良因素、临床症状的影响,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分组和分层管理,对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进行加强,能在很大程度上使治疗效果提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EEG、BAEP在颅脑外伤患者病情诊断、治疗中的作用,以及EEG、BAEP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17例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EEG、BAEP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7例颅脑外伤患者EEG异常87例(74.4%),BAEP异常65例(55.6%),EEG异常越重,BAEP异常率越高。结论:EEG、BAEP是反映颅脑外伤的客观指标,对颅脑外伤的病情的诊断、治疗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左氧氟沙星注射剂致不良反应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6月~2012年7月所接收治疗的80例使用左氧氟沙星注射剂致不良反应的患者,对比分析所有患者左氧氟沙星注射剂致不良反应的临床资料.结果 女性患者的比例为52.5%,男性患者的比例为47.5%.40~60岁年龄阶段的患者较多,<20岁年龄阶段的患者比较少.皮肤和皮肤附件不良反应比例为35%,人数最多.其次为循环系统和消化系统,循环系统不良反应比例为17.5%,消化系统不良反应比例为27.5%,左氧氟沙星注射剂致不良反应患者的用药方法都是静脉滴注.单独使用左氧氟沙星为25例,所占比例为31.25%.联合应用抗生素为55例,所占比例为68.75%.所有患者的用药时间为1~15d,平均(6.62±3.43)d.左氧氟沙星注射剂致不良反应后期的转归,患者停药和积极的对症治疗中,治愈65例,比例为81.25%,好转15例,比例为18.75%.结论 左氧氟沙星注射剂致不良反应拥有显著的特点,临床治疗一定要积极的去面对.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老年慢性心律失常患者植入心脏埋藏式起搏器的远期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对接受心脏埋藏式起搏治疗的122例老年患者(年龄≥70岁)术后进行长期临床随访,随访内容包括临床资料、并发症、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以及死亡原因等,并与同期植入的109例非老年患者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分别随访8.22±6.01和7.74±5.82年,随访成功率均为100%。老年组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非老年组高(P<0.05),随访中老年组心房颤动和心力衰竭发生率均高于非老年组(P<0.05)。老年组死亡原因主要为心力衰竭,而非老年组主要为脑血管病。两组症状和生活质量均有改善。结论:老年慢性心律失常患者起搏器治疗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良好的安全性,并能提高患者远期生活质量;加强术前准备、术中仔细操作,注意止血彻底和术后管理,可以进一步降低围手术期并发症;应根据老年患者生理特性及心律失常类型合理选择起搏治疗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