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溶胶-凝胶法在LaAlO3衬底上制备了La0.7Ca0.3MnO3薄膜,研究了La0.7Ca0.3MnO3薄膜的结构和输运特性.结果表明:La0.7Ca0.3MnO3薄膜呈现畸变钙钛矿结构,具有好的外延性;在同一温度下,电阻在磁场作用下变小,在283K和88K分别出现了金属-绝缘体转变,产生了双极值现象,并且在双极值附近电阻变化最大;用连续激光作用薄膜时,同样出现了双极值现象,在同一温度下,电阻反而变大,在升温和降温过程中出现了明显的滞后行为.根据双交换和小极化子理论,这些现象与Mn离子的eg电子受激跃迁有关.  相似文献   

2.
采用直流磁控溅射法制备氧化钒薄膜,并采用不同的温度对其进行氧化法热处理,通过XRD、SEM、四探针薄膜电阻测试,分析了不同热处理温度对氧化钒薄膜的晶相特性与热敏特性的影响。实验分析证明热处理温度升高后(400℃)得到的薄膜热敏特性良好,其室温电阻为160KΩ·cm,室温电阻温度变化系数为-2.4%/℃,变温过程中(20~98℃)其平均值约-1.98%/℃,表明温度升高有利于改善薄膜热敏特性,在非制冷红外探测器应用方面具有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3.
磁控溅射法在玻璃基片制备VO_2薄膜的结构与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法在玻璃基片上制备了VO2薄膜。采用XRD、AFM和红外光谱仪研究了不同基片温度所得薄膜的结构、光学性能和相变特性。实验结果表明,薄膜的结晶程度随基片温度的增加而增加,并且VO2具有(011)择优取向。基片温度在400℃以上的VO2薄膜均出现较好的相变特性,500℃时的薄膜相变特性最佳。薄膜的红外透过率随着沉积温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4.
用于微测辐射热计的氧化钒薄膜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射频(RF)反应溅射法,在微结构衬底上制备氧化钒薄膜,研究了氧气压、衬底温度、退火条件及薄膜厚度对薄膜电阻及电阻温度系数(TCR)的影响.在氮气保护下,采用常规退火和快速升降温退火对薄膜进行热处理.结果表明:氧分压、退火条件和薄膜厚度对电阻温度系数影响较大,需综合考虑;衬底温度对薄膜电阻的影响较大,但对电阻温度系数的影响较小;与常规退火方法相比,采用快速升降温退火有利于薄膜电阻温度系数的提高;通过优化工艺参数,制得的薄膜电阻温度系数可达(-4%/℃)左右,满足微测辐射热计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Lao.5Sro.5MnO3薄膜的输运特性和光诱导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磁控溅射方法制备了La0.5Sro 5MnO3薄膜,研究了薄膜的输运特性和光诱导效应.La0.5Sr0 5MnO3薄膜具有温度相变特征:低温为铁磁金属相,高温则为顺磁非导体相,相变温度420 K.为铁磁金属相时,光诱导效应导致薄膜的电阻增大,在360 K电阻变化相对值的最大值约为9.62%.根据双交换作用模型,激光导致顺磁非导体相小极化子的浓度增加,使电阻减小.  相似文献   

6.
气溶胶辅助化学气相沉积制备Al掺杂ZnO透明导电薄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气溶胶辅助化学气相沉积(AACVD)法在玻璃衬底上制备了Al掺杂ZnO(AZO)薄膜. 研究了Al掺杂(2at%~8at%)对ZnO薄膜结构及光电性能的影响. 利用XRD、SEM、EDAX、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手段对样品进行测试. 结果表明, 制备的所有AZO薄膜均具有纤锌矿结构, 不具有沿c轴方向的择优取向, XRD图谱中未观察出Al的相关分相. 在可见光范围内, AZO薄膜的平均透过率大于72%, 光学禁带宽度随Al掺杂量的增加而变窄. 同时根据四探针技术所得的数据得知: Al的掺杂导致薄膜方块电阻的变化, 随着Al掺杂量的增加, 方块电阻有明显变小的现象, 掺杂6at%Al的AZO薄膜具有最低方块电阻(18Ω/□).  相似文献   

7.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叉指型微阵列电极表面制备了TiO2纳米薄膜,并对薄膜形貌、厚度以及溶胶粒子尺寸进行了表征,研究了温度、紫外光照对纳米TiO2薄膜微阵列电极的电阻的影响。结果表明,溶胶粒子平均粒径在9nm,单次提拉制备的TiO2纳米薄膜膜厚为120nm,两次提拉薄膜厚度200nm,纳米TiO2薄膜微阵列电极电阻呈现半导体特性,大气环境中,紫外光照下纳米薄膜微电极的低温电阻较无光照时明显减小,表现出紫外光敏感特性。随着温度的升高,紫外光照下的电阻与无光照时电阻差值逐步减小,表明温度对纳米薄膜电阻有更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利用金属有机物分解法在非晶石英衬底上成功地制备了具有 (202)择优取向的多晶 La1- x-SrxMnOz薄膜。原子力显微镜观察显示薄膜具有疏松的结构缺陷。在室温下,观察到薄膜磁电阻随外加磁场变化具有优良的线性特征, 10 kOe磁场下,磁电阻值达到 5%。在 77 K低温下,薄膜具有显著的低场磁电阻效应, 2 kOe磁场下的磁电阻值达到 11%。薄膜的电阻-温度关系具有平缓的金属-绝缘体转变,转变温度远低于其居里温度;在 8 kOe磁场下,薄膜的磁电阻随温度下降而单调上升。上述薄膜的磁输运特性与其结构缺陷 (包括晶界及疏松 )有关。  相似文献   

9.
利用金属有机物分解法在非晶石英衬义牙成功地制备了具有(202)择优取向的多晶La1-x-SrxMnOx薄膜。原子力显微镜观察显示薄膜具有疏松的结构缺陷。在室温下,观察到薄膜磁电阻随外加磁场变化具有优良的线性特征,10kOe磁场下,磁电阻值达到5%。在77K低温下,薄膜具有显著的低场磁电阻效应,2kOe磁场下的磁电阻值达到11%。薄膜的电阻-温度关系具有平缓的金属-绝缘体转变,转变温度远低于其居里温度;在8kOe磁场下,薄膜的磁电阻随温度下降而单调上升。上述薄膜的磁输运特性与其结构缺陷(包括晶界及疏松)有关。  相似文献   

10.
溶胶-凝胶法制备的ITO薄膜电学及光学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无机盐为出发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氧化铟锡(ITO)透明导电薄膜。进一步研究了热处理气氛、温度、Sn掺杂量时In2O3薄膜电学及光学性能的影响。分别在氮气、真空和空气3种环境下对薄膜进行热处理.结果表明真空热处理后薄膜的导电性最好。研究了薄膜方块电阻随锡掺杂量的变化.发现薄膜的方阻随掺锡量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加,并在掺杂量为7mol%左右时达到最低;另外探讨了热处理温度对薄膜光电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薄膜方块电阻随热处理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且热处理温度高于700℃后变化不显著,薄膜在可见光区平均透过率随热处理温度升高呈上升趋势。本研究所制得的薄膜可见光区(400-800nm)平均透过率可达85%、方阻约为66Ω。  相似文献   

11.
用溶胶-凝胶(Sol-gel)法制备La0.7Sr0.3.MnO3(LSMO)靶材,用脉冲激光沉积(PLD)法在LaAlO3a(012)基片上沉积出厚度约为187 nm的LSMO薄膜,研究了真空退火对薄膜的输运和光诱导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薄膜的相变温度随着退火时间的增加而降低,薄膜的电阻率升高.在低温金属相光照使电阻率降低,在高温绝缘相光照则使电阻率升高.随着退火时间的增加,光电导(△p)先增大而后减小,在真空条件下退火40 min的薄膜光电导(△p)达到最大值为0.013 Ωcm.根据双交换作用解释了薄膜光电导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2.
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法制备了Ca、Sr双掺杂La2/3(Ca1/3Sr2/3)1/3MnO3(LCSMO)薄膜。电阻率-温度特性表明,薄膜在387K时发生铁磁金属相-顺磁非导体相相变。同时测试了薄膜在180,230和280K温度下的伏安特性.表明所制备的薄膜具有自阻效应,并分析了产生该现象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由溶胶-凝胶法制备出锰酸盐La0.7Sr0.3MnO3粉料,经1300K热压并在1573K高温下烧结成块材,并与Pb(Zr,Ti)O3胶合形成弹性耦合双层膜.相较于涂敷膜(tape casting)复合样品,该双层膜显示出更为优良的ME耦合效应.横向耦合要比纵向耦合更为强烈,并当外加磁场为150 Oe时ME电压系数达到峰值.分析表明由磁场和频率变化导致的ME系数变化的实验值与理论值符合的很好.  相似文献   

14.
系统地研究了Ti掺杂对La0.67Ba0.33MnO3颗粒材料磁性、电性和磁电阻效应的影响,随着Ti含量的增加,材料的磁化强度和居里温度快速下降,电阻率急剧增大,电阻率的峰值逐渐向低温移动。Ti的掺杂对材料低温下低场磁电阻影响不大,主要是显著提高了材料的本征磁电阻。1%的Ti掺杂使材料的室温磁电阻得到显著增强,1T磁场下,室温磁电阻达到-8.4%,比未掺杂的La0.67Ba0.33MnO3材料增强了50%。  相似文献   

15.
Flexible sensors have been widely investigated due to their broad application prospects in various flexible electronics. However, most of the presently studied flexible sensors are only suitable for working at room temperature, and their applications at high or low temperatures are still a big challenge. In this work, we present a multimodal flexible sensor based on functional oxide La_(0.7)Sr_(0.3)MnO_3(LSMO) thin film deposited on mica substrate. As a strain sensor, it shows excellent sensitivity to mechanical bending and high bending durability(up to 3600 cycles). Moreover, the LSMO/Mica sensor also shows a sensitive response to the magnetic field, implying its multimodal sensing ability. Most importantly, it can work in a wide temperature range from extreme low temperature down to 20 K to high temperature up to 773 K.The flexible sensor based on the flexible LSMO/mica hetero-structure shows great potential applications for flexible electronics using at extreme temperature environment in the future.  相似文献   

16.
利用固相反应法制备了(La0.9Bi0.1)2/3Ca1/3MnO3样品,研究了它的导电特性和磁性.在电阻和磁化测量中观察到热滞现象. 在电阻-温度(R-T)曲线中出现了两个峰,当施加5T外场时,电阻中的热滞现象被抑制,只观察到一个峰.磁化(M-T)曲线表明,在居里温度(Tc)以下发生了顺磁-铁磁(PM-FM)相变. 样品不同寻常的M-T行为能够很好地解释测量到的R-T曲线.  相似文献   

17.
系统研究了Mn位替代的La0.67Ca0.33Mn1-xAlxO3体系的结构和输运特性.结果表明,随Al3+替代含量的增加,在整个替代范围内,晶胞体积表现出单调减小的规律.而体系的电阻率急剧增加,绝缘体-金属转变温度TIM向低温方向移动,且与Al3+替代含量存在线性关联.对少量Al3+替代含量,在T>TIM的高温区域体系的输运特性满足热激活模型,在T<TIM的低温区域满足金属输运行为.这种输运行为随Al3+替代的变化特征,可从Al3+离子对Mn3+-O2--Mn4+双交换通道的破坏和所导致的晶格畸变方面给予解释, Al3+替代改变了电子的局域环境,进而影响到体系的输运行为.  相似文献   

18.
采用溶胶-凝胶(sol-gel)法制备了名义组分为La0.67Sr0.33-xAgrMnO3(x=0.15、0.20)的多晶样品,发现用Ag部分替代Sr后样品的室温磁电阻比替代前明显增大。在1.8T下,La0.67Sr0.18Ag0.15MnO3样品的磁电阻在330K出现峰值,其峰值为35%;对于La0.67Sr0.13Ag0.2 MnO3样品,磁电阻峰值为26%.且峰的宽度较大,在290~315K之间的磁电阻随着温度变化不大.因此显著提高了室温时样品的磁电阻和磁电阻的温度稳定性,另外.还提高了样品的磁场灵敏度。这对磁电阻的应用有很大意义。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Y0.75Ca0.25MnO3体系的结构和电磁特性,结果表明,场冷(FC)和零场冷(ZFC)直流磁化曲线在低温下存在典型的分叉现象,相应的Tcusp=34K;不同频率下交流磁化测量表明了随着频率的增加自旋冻结温度Tf=Tcusp向高温区移动,结合电输运测量,证明Y0.75Ca0.25MnO3体系为一典型的自旋玻璃绝缘(SGI)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