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肝病传脾”与“肝病实脾”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治未病是中医治则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张仲景尤其重视治未病,他在《金匾要略》开始就明确指出:"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对于本条之"肝病传脾",多数医家以五行相克相乘学说解释,以致对"肝病实脾"的涵义含混不清。  相似文献   

2.
陈磊  杨思华 《光明中医》2011,26(3):468-469
张仲景《金匮要略》中言:“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即强调在治疗肝病时,即注意调补未病之脾,目的在使脾脏正气充实,防止肝病蔓延,如果脾脏本气旺盛,则可不必实脾。反之,见肝之病,不解实脾,只知见肝治肝,导致肝病未愈,脾病又起,这是缺乏整体观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肝病“实脾”是治疗肝病的一个重要治则,肝病传脾及其未病先防的思想源于《难经》。《难经·七十七难》云“所以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当先实其脾气,无令其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焉”。其本意为肝病最易传脾,在治肝的同时,先调补脾气,使脾气充实,不受邪侵。《金匮要略》又进一步指出“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并将肝病“实脾”谓之上工之举,一直为后世医家奉为金科玉律,被广泛用于肝病的治疗中。1肝病实脾的理论基础肝病实脾这一理论是从五行学说推演发展而来的。因肝属木,脾属土,木能克土;肝木旺盛,则克脾土。…  相似文献   

4.
刘政 《山东中医杂志》2004,23(6):377-378
肝病“实脾”是治疗肝病的一个重要治则,该法首见于《难经》、《金匮要略》。然肝病传脾及其未病先防的思想则源于《内经》中“风起火来,木之胜也。土湿受邪,脾病也焉”。《难经》指出“所以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其受肝之邪,故日治未病焉”。《金匮要略》又进一步指出“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并将肝病“实脾”谓之上工之举,一直为后世医家奉为金科玉律,为临床治疗肝病所遵循。  相似文献   

5.
肝脾两脏生理、病理密切相关,“肝脾同治”是治疗脾胃相关性疾病的基本原则之一,《金匮要略》之“治肝实脾”理论是对肝脾同治理论精髓的高度概括.本文集大家之说,结合临床实际,对“治肝实脾”理论之应用探讨如下. 1 “治肝实脾”理论概述 “治肝实脾”理论出自《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云:“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肝虚则用此法,实则不在用之.”  相似文献   

6.
“治未病”中医护理的基本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治未病”思想源于《黄帝内经》。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说:“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中医“治未病”的预防学思想,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愈后防复。  相似文献   

7.
<正>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中医灵魂)。治病必求于本(道+医德双馨)。唐代名医孙思邈指出“上工(国医名师)治未病,中工治欲病,下工治已病”。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曰:“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故实脾则肝自愈,  相似文献   

8.
徐成贺 《国医论坛》2006,21(6):50-50
<金匮要略>(以下简称<金匮>)在开卷论述治未病的思想举肝病为例说:"夫治未病者, 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王不受邪,即勿补之.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 不解实脾, 唯治肝也."其中对"四季脾王"一语该当何理解有不同认识.一般认为"王"与"旺"通 ,而笔者认为此语的关键是对"四季"的认识,现就"王"与"四季"一并考证如下.  相似文献   

9.
第一篇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本篇为全书的总论部分。以整体观念、恒动观念为指导思想,论述了脏腑经络患病的一般规律。对病因病机、诊断、治则、预防等各方面都作了原则性的论述。一、总纲原文:问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虚虚实实,  相似文献   

10.
<金匮要略>开篇第一条即:"问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本条以肝病为例,说明在疾病的防治过程中要从整体观念出发做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以及后面篇章中提出的病愈防复,概括了张仲景的治未病思想,这一思想正是<内经>之"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思想在临床中的具体印证.  相似文献   

11.
<正>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中医灵魂)。治病必求于本(道+医德双馨)。唐代名医孙思邈指出“上工(国医名师)治未病,中工治欲病,下工治已病”。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曰:“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故实脾则肝自愈,此治肝补脾之要妙也……”,进一步阐述了“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的含义,并成为肝病的基本治则,  相似文献   

12.
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 一、问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王不受邪,即勿补之.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酸入肝,焦苦入心,甘入脾.脾能伤肾,肾气微弱则水不行,水不行则心火气盛,心火气盛则伤肺,肺被伤则金气不行,金气不行则肝气盛,故实脾则肝自愈.此治肝补脾之要妙也.肝虚则用此法,实则不在用之.《经》曰:虚虚实实,补不足,损其余,是其义也.余脏准此.  相似文献   

13.
正"隔二隔三之治"最早见于《医宗金鉴·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1]),用于注解著名的"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王不受邪,即勿补之"一句。其注文述:"用酸入肝,以补已病之肝,用焦苦入心,以助不病之心,用甘入脾,以益不实之脾……此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化生不病之理,隔二、隔三之治,故曰:此治肝补脾之要妙也。"总结注文提到的具体治法可知,脏病治其脏乃正治法(文中之治肝法),治所生之  相似文献   

14.
中医眼科之“治未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医"治未病"在现存最早的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就已被提出,开创了中医对这一领域的独特认识和精辟见解.述其源流,蓝毓营[1]认为中医治未病说奠基于战国时期<内经>、<难经>, 发展于东汉<伤寒杂病论>,成熟于清代<温热论>.如<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载"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难经·七十七难>谓:"所谓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金匮要略>云:"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土不受邪,即勿补之".<温热论>曰:"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可见"治未病"在历史上各时期的典籍中都有体现,且不断发展与完善.  相似文献   

15.
《中医临床研究》2023,(9):153-154
<正>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中医灵魂)。治病必求于本(道+医德双馨)。唐代名医孙思邈指出“上工(国医名师)治未病,中工治欲病,下工治已病”。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曰:“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故实脾则肝自愈,  相似文献   

16.
<正>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中医灵魂)。治病必求于本(道+医德双馨)。唐代名医孙思邈指出“上工(国医名师)治未病,中工治欲病,下工治已病”。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曰:“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故实脾则肝自愈,  相似文献   

17.
《中医临床研究》2024,(3):153-154
<正>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中医灵魂)。治病必求于本(道+医德双馨)。唐代名医孙思邈指出“上工(国医名师)治未病,中工治欲病,下工治已病”。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曰:“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故实脾则肝自愈,  相似文献   

18.
<正>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中医灵魂)。治病必求于本(道+医德双馨)。唐代名医孙思邈指出“上工(国医名师)治未病,中工治欲病,下工治已病”。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曰:“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故实脾则肝自愈,  相似文献   

19.
<正>《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指出:"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不仅体现了中医重视治未病的思想,也体现了整体观念在脏腑辨证中的应用,后世医家屡作注释、阐析,提出各种见解,笔者在翻阅大量文献后,对"肝病传脾"与"肝病实脾"进行剖析,提出自己的一管之见,探究其理论及临床意义。1肝病传脾,脾病亦可及肝仲景思想源于《内经》。《素问·玉机真脏论》云:"五脏相通,移皆有次,五脏有病,各传其所  相似文献   

20.
祖国医学“治未病”的理论由来已久,早在春秋时期《内经》中就有记载,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素问·刺热论》云:“肝热病者,左颊先赤……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难经·七十七难》云:“所谓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焉。”《伤寒杂病论》原序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