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邵应春  顾敏  赵鸣雍 《地矿测绘》2002,18(2):30-31,40
论述了利用中巴地球资源卫星(CBERS-1)图像更新区域地质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作业方法。作业实践表明,利用卫星数据更新区域地质地理信息数据具有现势性强、实用、高效等特点,可为地质调查提供最新的1:5万、1:25万地质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为建设区域地质基础数据库服务。  相似文献   

2.
基于SCIE网络数据库构建数据集,通过文献计量方法,定量分析了近20年全球天然气水合物研究状况,重点介绍了主要国家和主要研究机构研究方向和发展态势。分析显示美国在天然气水合物研究领域具有明显的优势,其次是日本、中国等。这些主要研究国家的关注重点集中于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方面。各国主要的国立科研机构中,美国能源部侧重于数字建模和天然气水合物赋存条件等研究,俄罗斯科学院侧重于高压水合物及水合物结构和相平衡,中国科学院侧重于地球物理特征及动力学研究等,这些研究为最终大规模开采并造福人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在矿井地震波超前探测手段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直流电法、瞬变电磁法进行掘进巷道周边区域物性数据采集,综合地球物理数据,结合基础地质资料,实现掘进工作面前方瓦斯异常及小构造超前探测,为矿井安全生产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4.
NGGDPP是美国的国家级地球科学数据保存计划,该计划主要由美国地质调查局实施并管理,覆盖了国家地质调查局以及其他内政部保存有地质和地球物理资料和样品的机构。NGGDPP的成员负责对国家地调局和内政部相关机构已经收集的资料和数据进行编目,以便确定这些资料和数据是否需要保存和抢救维护;设计并构建一个国家级的数字地质资料和数据目录;制定计划资金分配指南和建立计划实施的优先权;研究地质和地球物理资料和数据的保存与归档基本标准、流程和数据传送标准等。美国通过NGGDPP的执行,提升了获取和保存实物资料和数据的方式,使得这些信息对于科学的服务更为有效。本文通过介绍NGGDPP,为我国地质资料管理与服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据鄂东地区多年的地质勘查、科研工作所取得成果及资料,尤其是危机矿山接替资源勘查和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成果,概述该地区的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成矿规律特征,总结其地质找矿认识。认为鄂东地区自北而南跨三个国家级重点成矿区带:武当—桐柏—大别成矿带,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和钦杭成矿带,区域成矿地质条件优越,仍有良好的找矿远景和资源潜力。加强第二成矿空间研究与勘查,应用高精度地球物理、精细地球化学方法,更新基础地质和化探测量等,在14个资源潜力较大的找矿远景区上实现找矿新突破。  相似文献   

6.
1地质工作成果 1.1基础地质调查和矿产资源勘查成效显著 在基础地质工作方面完成了浙江省1:20万区域地质、区域水文地质、区域物化探调查和5万余km2的1:50000区域矿产地质、区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调查及区域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  相似文献   

7.
中国水能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水电开发将面临深埋长隧洞勘探技术与方法、隧洞围岩稳定性、活断层与区域稳定、冻土地质灾害、特殊地质介质工程特性等重大工程地质问题;对超深孔取芯钻探、深孔地应力测试、高边坡三维摄像成图系统、三维地质模型、测量机器人、深厚覆盖层探查、高分辨率地球物理勘探、隧道施工地质超前预报、物理风化作用类型与工程应用、高地震烈度区域稳定性研究技术、岩体卸荷带划分与探测等勘测技术有着重要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地质装备》2012,(4):8-9
【本刊讯】国土资源部不久前发出通知,将建设天然气水合物等46个重点实验室。46个重点实验室包括天然气水合物、航空地球物理与遥感地质、生态地球化学、古地磁与古构造重建、地层与古生物、深部探测与地球动力学、海底矿产资源、地球化学探测技术、地质信息技术、岩浆作用成矿与找矿、地质环境监测技术、国土规划与开发、地面沉降监测与防治、页岩气资源勘查、退化及未利用土地整治工程等部重点实验室,涵盖了基础地质、地质找矿、地质环境、国土规划等多个领域。据了解,重点实验室建设期限一般不超过  相似文献   

9.
<正>本刊讯由吉林大学和中国地质大学等单位联合申请,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批准,2014年12月,"勘探技术与地质钻探学"被正式列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球科学部资助研究领域,从2015年起,将进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申请代码为D0219。"勘探技术与地质钻探"是能够直接获取地下实物地质资料的唯一技术方法。该技术方法是目前乃至未来地球科学研究、地质资源调查、矿产勘探、工程地质勘察、验证地质理论以及地球物理勘探异常等所必需的,也是各类岩土工程、基础工程、钻孔采矿、地质环境保护和地质灾害防治等所  相似文献   

10.
《地质装备》2012,(6):4
【本刊讯】不久前通过验收的《中国海陆地质地球物理系列图》项目将为我国海洋和陆地资源的开发利用、环境保护及国民经济发展、维护海洋主权与权益提供更为直观、详细的基础资料。据介绍,《中国海陆地质地球物理系列图》隶属"海洋地质保障工程"中海洋区域地质调查计划项目之一《中国海及邻域地质地球物理及地球化学系列  相似文献   

11.
实物地质资料是重要的地质信息资源,具有科学采集和系统化管理的意义及开发使用的价值。在长期地质工作中,形成的国家矿产实物地质资料,具有体现中国矿产资源成矿特点的价值,并且展现了全国矿产勘查与科技工作水平的特点;而区域性地质调查工作形成的实物地质资料,充分体现了在成矿区域内各地历史时期形成地质实物所在的地质环境,成矿作用,成矿类型等各种成矿信息。在此,作者对区域地质调查,矿产勘查、科学专项地质工作形成的实物地质资料系统化管理的必要性及结构组成进行了详细阐述,对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工作的系统化进行了分析,以矿产勘查,区域地质调查、科学专项形成的实物地质资料作为数据源,通过数字化,建立实物地质资料数据库,确立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以分类的数据源,数据库、系统化功能为基础,研发实物地质资料管理信息系统;通过数字化采集,数据库、管理信息系统三个信息化技术,将大量实体实物地质资料进行电子化网络化的管理,并提供满足社会化需求的网络化资料服务。  相似文献   

12.
地质钻孔资料是地质工作中形成的最宝贵的地质资料,具有二次开发性和再利用价值。通过全省地质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河南省地质钻孔基本信息数据库已建设完成。在对河南省地质钻孔基本信息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需尽快抢救年代久远的珍贵地质资料,应对原始、实物、成果地质资料实行统一管理,同时要加大地质资料的汇交监管力度,建设实物地质资料库房,从而使地质钻孔资料发挥应有的作用,降低地质工作风险和重复投资,为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提供更有效地服务。  相似文献   

13.
地质图应用广泛,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地质图在应急使用中存在的困难,对面向国家基础地质图数据库的快速制图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以国家基础地质图数据库为数据源,经过一系列的数据整合操作,通过ArcGIS平台,实现地质图数据的快速提取,并对地质图信息进行符号化,最终输出专题应急地质图件。地质图的快速制作输出,可以很好的提高制图效率,满足不同用户对海量数据快速和自动处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全国地质钻孔数据库作为我国重要的基础科学数据库,在科研和地勘领域都拥有着重要的重复利用价值。近年来,伴随着地质工作转型升级、信息化技术快速发展以及地质资料服务方式的转变,如何突破原有模式,保障数据库的持续更新成为了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数据库未来持续更新面临的多种困境,从实施原则、机制构建主体思路、组织实施等方面入手,阐述机制构建过程中要以服务促合作、成果转化为支撑,并努力纳入汇交流程,进而研究出适宜全国的地质钻孔数据库持续更新机制,保证数据库资源不断丰富,为提供更优质的社会化服务奠定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15.
大数据环境下全国地质钻孔信息服务系统建设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质数据是地质工作形成的最重要数据资源,具有重要价值。全国重要地质钻孔数据库汇聚了海量结构化和非结构化地质数据信息,如何在网络环境下实现非结构化数据的高效存储和便捷服务是一项重要研究内容。在分析大数据技术及应用基础上,结合地质钻孔数据特征,提出基于Hadoop平台全国地质钻孔信息服务系统大数据处理框架,旨在解决地质数据的序列化组织管理、高效存储、便捷服务、快速查询和挖掘分析等问题,论述服务系统开发设计和节点建设,并对地质数据服务方面的有关问题进行研究,提出解决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大数据时代地质资料数字资源管理保障体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数据时代下的地质资料数字资源具有数据量大、数据类型多、数据价值高和高效利用等特点,国家地质资料数据中心的建设使得公众可以更加便利的获取和利用地质资料成果数据,同时也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了基础信息数字资源保障。本文对地质资料数字资源管理保障体系建设进行了研究,分析介绍了数字资源的基本情况,分别从网络保障、数据高效利用和长期保管技术等方面对数字资源的保障、数据安全体系建设等进行探讨与分析。数字资源管理保障体系可以有效地推进地质资料管理保障工作信息化建设。  相似文献   

17.
地质钻孔结构化数据是地质工作形成的重要数据资源,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全国重要地质钻孔图表数据库目前汇聚了120万个重要地质钻孔数据,目前对其中的部分数据进行了结构化处理。在信息化时代如何实现结构化数据的高效存储和管理是一项重要研究。通过对大数据技术及数据库技术的研究以及应用,结合钻孔结构化数据的特征,对重要地质钻孔结构化数据管理模块进行了设计,并对结构化数据管理方面有关的技术进行研究,提出了对应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地质资料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建设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普及,使得地质资料数据规模急剧增长。将海量的地质资料数据更加有效便捷的,为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基础地质信息资料数据服务支撑,同时面向社会提供公益性社会化服务,地质资料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建设是重要的基础工作保障之一。本文通过对地质资料数据中心的基础设施建设进行研究,对地质资料数据中心基础环境、基础架构和管理体系进行综合研究,对地质资料管理相关行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和规划起到示范作用,同时为地质资料信息化向大数据时代转型奠定必备的基础环境支撑。  相似文献   

19.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地质调查工作中更多的借助信息技术来完成地质调查工作,从而形成了数据量大、数据类型多、数据重复利用率高和数据潜在价值高等特点的地质资料。开展地质资料电子数据长期保存技术的研究,为地质调查成果数据提供一套长期安全、可信、可用的持续维护机制,使得地质调查成果数据能够更多、更深层次的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基础数据支撑。本文对地质资料电子数据长期保存技术探索与思考,分析现有的地质资料电子数据的保存现状,以大数据时代为背景,对电子数据的长期保存相关工作进行了探索和研究。为地质资料电子数据的安全保存和可持续利用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对地质资料管理工作全面信息化转型起到了促进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
关于成果、原始及实物地质资料统一管理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地质资料是国民经济建设和进一步开展地质工作、科学研究的依据和基础。本文分别对原始地质资料、成果地质资料、实物地质资料等三大类地质资料的汇交、保管及服务现状进行了分析,揭示了三大类地质资料走向融合、汇交管理趋于一体化、管理服务趋向信息化等三大发展趋势,分析了当前地质资料管理存在人为割裂统一管理、汇交要求尚未完全落实、界定标准不尽清晰等问题,提出了运用信息化引领统一管理、完善统一管理政策体系、建立统一的目录数据库与汇交标准、推进一站式协调服务模式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