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玉米矮花叶病毒对玉米农艺性状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抗性不同的10个玉米品种人工接种玉米矮花叶病毒(MDMV-B),研究在大田和温室条件下接毒和对照植株农艺性状,发现病毒对玉米穗部性状的危害大于对株型性状的危害,株型性状损失率平均为9.8%,穗部性状损失率平均为34.7%。病毒可使株高降低15.8%、茎粗减少7.6%、叶长缩短6.5%、叶宽减窄9.4%、百粒重降低14.8%、穗重减轻51.7%、穗长减少32.5%、穗粗减少16.2%、穗粒数减少42.4%、穗粒重减轻50.5%。玉米生产上选择抗病品种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玉米矮花叶病毒(MDMV)侵染和干旱胁迫能降低玉米的产量、株高和籽粒饱满度。其影响早有记载,但很少有人研究过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这种相互关系在干旱年份(如1988年美国玉米带)也许是很重要的,因为和干旱有关的大量病毒传播介体所引起的MDMV接种体可能增加。以前对干旱和玉米矮花叶病的研究结果不尽相同。Lindsey等(1975)认为,MDMV侵染的玉米植株叶片和正常叶片相比蒸腾速度下降,水势增加。在干旱胁迫  相似文献   

3.
利用基因枪法将玉米矮花叶病毒外壳蛋白基因导入玉米优良自交系18-599红、18-599白幼胚诱导的愈伤组织,转化的愈伤组织在Bialaphos浓度为8 mg/L、10 mgL、5 mg/L的筛选压下经过三次抗性筛选后,分别再生出可育植株12株和6株.PCR检测结果表明18-599红和18-599白分别有10株和3株为阳性,说明CP基因已导入到玉米自交系中。  相似文献   

4.
5.
6.
马丽 《玉米科学》2008,16(1):137-140
玉米矮花叶病毒是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的重要病毒,我国已经确定可以侵染玉米的病原有SCMV、SrMV和PenMV。转录后基因沉默现象是植物抵御病毒入侵、保持自身基因组完整性的一种防御机制。基因沉默的发现使人们对植物和病毒的相互关系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利用PTGS抗病机制为控制玉米矮花叶病提供了新的途径。简要介绍了玉米矮花叶病毒病害特点及其主要病原;阐述了玉米矮花叶病毒抗病毒基因工程策略研究进展,展望了PTGS在开展抗玉米矮花叶病毒基因工程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玉米矮花叶病(MDMV)和玉米褪绿矮缩病(MCDV)是美国广泛分布的最重要的病毒病害(Gordon等,1981)。这两种病毒病在玉米带南部地区的南部边缘地带的马齿型和甜玉米上大量发生,特别是在约翰逊草大量分布的地区,该草是MDMV和MCDV两种病毒  相似文献   

8.
张成和  刘爱国 《玉米科学》1995,3(Z1):021-024
河北省为玉米大、小斑病混合发生区,近年来玉米矮花叶病发病逐年加重。通过对河北省玉米生产上的11份主栽玉米杂交种和11份骨干玉米自交系对大、小斑病和矮花叶病的单独接种和复合接合鉴定结果看出,被玉米矮花叶病侵染的玉米对大、小斑病的抗性严重丧失,病级一般加重2~3级,病指增高40%以上,由抗病品种变成了感病品种,所以选育种植抗大、小斑病的玉米品种时,必须同时兼抗玉米矮花叶病。  相似文献   

9.
田间采集玉米矮花叶病标样,常规摩擦接种检测,几个分离物寄主范围局限于禾本科植物,可汁液摩擦、蚜虫(棉蚜和桃蚜)传毒、种子带毒(带毒率3%)。病叶汁液体外稳定性测定稀释限点(DEP)为10-3~10-4、失毒温度(TIP)为55~60℃、体外存活期(LIV)为1~2d。病毒粒子线状约430~750×13~15nm,病叶超薄切片内可见风轮状、环状内含体。病毒提纯制剂紫外最大吸收为262nm,最小吸收为245nm,A260/A280=1.2,病毒提纯制剂制备抗血清与MDMV-B(对照为北京分离物)和所采集的其它分离物均呈阳性反应。以朝阳、大连两分离物病毒RNA为模板,按文献报道的MDMV-B外壳蛋白(CP)基因序列合成引物反转录PCR,cDNA序列分析表明,和已报道的MDMV-B外壳蛋白基因序列同源率达98.7%,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存在2个氨基酸差异,其同源率为99.4%。通过病原鉴定及病毒外壳蛋白基因克隆与cDNA序列分析,结果认为引起辽宁地区玉米矮花叶病的病原病毒是MDMV,其流行株系为B株系。  相似文献   

10.
11.
玉米矮花叶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近几年在我国春玉米区大面积发生流行,给玉米制种和大田生产造成严重损失。根据玉米矮花叶病发病规律,采用综合防治技术,控制病毒危害,夺取玉米丰收。  相似文献   

12.
矮生玉米的遗传与育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阎淑琴 《玉米科学》2000,8(2):036-037
本文简要地概述了矮生玉米的遗传规律。回顾了我国矮生玉米育种及其发展概况。并结合嫩江农科所育种实践,论述了矮生玉米的研究应用及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夏宗良  周朋  武轲  吴建宇 《玉米科学》2010,18(3):155-159
采用RT-PCR方法从郑州地区感染甘蔗花叶病毒(Sugarcane mosaic virus,SCMV)的玉米叶片中克隆病毒编码的辅助成分-蛋白酶基因(Helper component proteinase,HC-Pro),基因大小1380bp,编码460个氨基酸。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HC-Pro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北京、山东、河南、陕西、浙江、广东、西班牙、保加利亚和墨西哥等地的SCMV分离物中的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在82%~92%,表明分离的SCMV可能是一个新的病毒分离物。利用半定量RT-PCR分析了HC-Pro在接种SCMV玉米自交系后的表达和积累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接种7d后,HC-Pro在心叶中积累到相当高的程度,9d后达到高峰,说明HC-Pro可能参与了SCMV在玉米植株中的系统侵染过程。  相似文献   

14.
玉米矮花叶病流行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海光  马占鸿 《玉米科学》2003,11(2):089-092
玉米矮花叶病是世界上玉米产区普遍发生的病毒病害之一.近40年来,国内外关于玉米矮花叶病的研究文献多达800余篇.本文从发生危害、品种(自交系)抗性、病原及其传播方式、栽培管理、环境条件、流行的时空动态、预测方法等方面综述了玉米矮花叶病流行学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5.
何川 《杂粮作物》2010,30(6):387-388
分析了玉米发生倒伏的因素,利用玉米矮秆突变基因的致矮特性,根据基因重组的原理,进行回交选择抗倒伏矮生系,即植株高度要适宜,株型紧凑,叶向合理,抗病性强等,并进行基因型鉴定。  相似文献   

16.
玉米种质资源抗矮花叶病毒病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7.
王娇娟 《杂粮作物》1998,18(3):38-41
甜玉米杂交种对玉米矮花叶病的抗性反应M.R.Kerns等著王娇娟译以前关于玉米矮花叶病(MDM)对产量影响的研究多半评价了感病杂交种对MD-MV-A或SCMV-MB的反应。尽管这些研究认为MDM使甜玉米减产,但还未弄清楚具有不同症状反应的抗病杂交种的...  相似文献   

18.
玉米矮花叶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玉米矮花叶病(Maize Dwarf Mosaic Virus,MDMV)是一种世界性病毒病害,近年来在我国危害越来越重,已经成为玉米产区的主要病害之一。在我国危害玉米生产的主要是MDMV-B株系,至今尚未发现MDMV-A株系。感染MDMV的症状因寄主抗病能力、生育时期及环境条件而不同。根据显症叶片数及叶绿素被破坏的程度,参考病株高度、单株产量等指标,提出了5级分级标准用以记载植株的发病级别。MDMV可以种子传毒,农田杂草为病毒的积累和越冬提供了有利条件,这些初侵染源为病害发生、流行创造了条件。MDMV是一种借蚜虫传播的非持久性病毒,实践证明采取以种植抗病品种为主,辅助以栽培管理的综合防治措施,是防治MDMV的有效途径。目前在我国主要的玉米种质资源中,只有塘四平头和获白系统抗或高抗MDMV,而具有国外或旅大红骨血缘的材料基本感MDMV。国外学者对MDMV-A株系的抗性遗传研究较深入,我国则需加强对MDMV-B株系的抗源筛选及抗性遗传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9.
玉米矮花叶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8年玉米矮花叶病在山西省中部地区大发生,实属历年罕见,造成约5亿kg的产量损失,是当前玉米生产的一大障碍。本文对该病的发生概况、症状、发病规律等进行了叙述和分析,针对性地提出了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0.
玉米矮花叶病的药剂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杜志强  周广和 《玉米科学》1998,6(1):073-076
综合温室浸种、保护剂和治疗剂试验以及田间小区试验结果,供试药剂DHT、灭毒灵、病毒A、A21、三功苄、三功苄 1号及黄枯绿等对玉米矮花叶病都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以0.3%DHT和0.3%灭毒灵效果较好,可以在生产上推广使用。病毒A300倍、A21 200倍效果也比较好,可以配合使用,黄枯绿作为治疗剂、保护剂以及浸种剂都有一定效果,值得进一步利用。三功苄及三功苄1号浸种无效,但作为治疗剂和保护剂有一定的利用价值。三功苄2号作为浸种剂和保护剂有一点作用,无治疗作用,应用前景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