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影响凸轮检测精度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目前国内在发动机凸轮检测中,选择检测基准、确定检测位置、测头切换、最小判别等方面存在的带有普遍性的影响凸轮检测准确性的问题,分配了分析,并参照GB/T1182-1996和GB/T16671-1996,以:最小条件”为依据,从发动机凸轮升程和转角是非线性函数关系入手,对选择凸轮检测基准原则、确定凸轮检测位置(求解检测起始转角)、方法、凸轮升程检测数据的处理、凸轮升程合格性的判定等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
针对凸轮测量选择测量基准和确定测量位置方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参照国家标准GB/T1182-2008的通则要求,从发动机凸轮升程和转角是非线性函数关系入手,论述了凸轮基准选择原则和确定凸轮测量位置(起始转角)的方法,以及对凸轮测量中的测头替换,测点布局等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针对凸轮测量选择测量基准和确定测量位置方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参照国家标准GB/T1182—2008的通则要求,从发动机凸轮升程和转角是非线性函数关系入手,论述了凸轮基准选择原则和确定凸轮测量位置(起始转角)的方法,以及对凸轮测量中的测头替换,测点布局等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刘兴富 《机械制造》2001,39(1):45-47
国家标准GB/T1182-1996《形状和位置公差》中规定:测量时,理想形状相对于实际形状的位置,应按最小条件来确定。对于发动机凸轮而言,凸轮的形状误差,即实际形状对理想形状的变动量。是通过升程误差来判断的。即检测时,凸轮的检测位置(起始转角)应能保证所获得的升程误差的最大误差为最小。  如何体现最小条件呢?理论上,可设想被测凸轮是一个无形状误差的理想形状,其升程误差曲线本应是一条和横轴相重合的直线。但由于检测时,凸轮起始转角有误差,使本来没有误差的理想凸轮出现了升程误差(如图1)。显然,这项误差完全是由位置(…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国内在发动机凸轮检测中选择测量基准和确定检测位置方向存 在的问题进行 了分析,并参照 G B/ T1182 —1996 通则要求,从发动机凸轮升程和转角是非线性函数关系入手,论述了凸轮基准选择原则和确定检测位置( 起始转角) 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发动机凸轮的轮廓形状一般简称为“凸轮廓形”或“桃形”,凸轮廓形解析包括:测量基准(任选基准)的选择,测量位置的确定(测量起始转角的求解)、升程起始基准(零升程)的确定,凸轮机构从动件升程(习惯称为凸轮升程)的测量、升程误差测量数据的获得与处理,以及凸轮廓形合格性的评定等。  相似文献   

7.
刘兴富 《机械制造》2002,40(2):56-57
凸轮的检测,一般不直接测量凸轮的形状误差,而是根据凸轮机构的功能要求测量综合反映凸轮机构工作质量的从动件的位移误差———凸轮升程误差来间接地评定凸轮的形状误差。通常在凸轮的设计图纸上不标注检测基准,对于未标明检测基准的凸轮,其实际形状相对于理想形状的位置即凸轮的检测位置,应按“最小条件”要求确定,即如图1所示,应使包容实际凸轮的一对理想凸轮(虚线所示)之间的区域为最小。参照国家标准GB/T1182-1996,凸轮升程公差带的形状和大小,取决于被测凸轮的理想几何形状和凸轮机构的功能要求,并依此评定…  相似文献   

8.
内燃机凸轮轴凸轮升程及夹角的测量,先要找凸轮桃尖(理论上最大升程点)。凸轮桃尖是凸轮升程和夹角的设计基准,若选择的检测方法不能使设计基准和检测基准完全重合,必然使升程产生测量误差。 选择桃尖一般采用敏感点法,利用敏感点升程变化率最大的特点,间接找凸轮桃尖。此法简单实用,但精确度差。为解决这个问题,可测出一组凸轮升程误差,利用计算机选出误差最小的偏角,重新确定桃尖,使测量精度得到提高。下面简要介绍此方法。 一、理论依据 众所周知,改变凸轮桃尖测量位置,所得升程误差也改变。由此可知,升程误差不仅包括加…  相似文献   

9.
5 凸轮升程起始基准  凸轮的起始升程值 (零升程 ) ,一般以凸轮实际基圆的母线为基准 ,由于实际基圆形状误差的存在 ,会因选择位置的差异造成较大的人为误差 ,而使检测数据重复性差。为了避免实际基圆形状误差的影响 ,笔者曾以实际基圆的最小二乘圆的母线为基准来确定“零升程”。尽管理论分析和检测实践均证明比较理想 ,但求出实际基圆的最小二乘圆的操作性差 ,不适合于加工过程中的凸轮轴的检测。为了简化测量和计算过程 ,笔者根据凸轮磨削加工误差的规律性 ,选择凸轮基圆上的“基点”(与桃尖相对应1 80°的一点 )作为“零升程”的基准…  相似文献   

10.
凸轮测量是依据凸轮副从动件升程削断凸轮轮廓形状误差的过程。测量时凸轮理想形状相对于实际形状位置,应符合GB1953—80“最小条件”的规定。按“最小条件”评定凸轮的升程误差所确定的误差值准确,避免因测量基准不同而测量结果各异所引起的误判。一、升程误差“最小”的充要条件凸轮升程误差符合“最小条件”是客观存在,使升程误差符合“最小条件”不难实现,分析图1所示的升程误差曲线可发现:如果将凸轮的测量起始点改变一个 △α,误差曲线以“桃尖”为分界,左侧增高,右侧降低(如虚线曲线);如果测量起始点改变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凸轮基圆的圆心与凸轮装机后的回转中心不重合 ,即凸轮基圆的偏心对凸轮升程测量 (凸轮机构从动件运动规律 )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GB/T 34019标准与ASMEⅧ-3标准在计算压力容器临界裂纹扩展寿命时的差异,采用ANSYS软件建立不同设计压力和直径的4130X钢制瓶式容器,并利用自编的MATLAB疲劳计算程序计算临界裂纹循环次数,考察了应力强度因子和疲劳失效判据对容器设计疲劳寿命评价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在容器设计压力40~90 MP...  相似文献   

13.
由于凸轮测量基准和凸轮的工作基准不重合,凸轮升程测量数据并不能完全反映凸轮工作时从动件(挺柱)的运动规律。采取测量数据工作基准校正的方法来排除偏心的影响,从而使测量数据真实反映凸轮工作时从动件的运动规律。  相似文献   

14.
凸轮机构具有升程准确、自锁性能好、操作简便等优点,把凸轮机构的活动定位应用于机体双面铣的夹具中,迭到了定位准确,操作简便可靠,经济实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限幅激励式压电发电机性能分析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提高旋转式压电发电机的可靠性及有效带宽,提出一种限幅激励式压电发电机,利用凸轮激励压电振子使其发生幅值可控的单向变形。从理论和试验两方面研究凸轮升程与升角、激振力及弹簧刚度等对发电机输出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利用移动凸轮限幅激励压电振子可获得无明显峰值、较平坦的电压幅频特性曲线;其他条件相同时,降低凸轮升程有助于降低最大输出电压、拓宽有效转速带宽,凸轮升角(30°~45°)增加对最大输出电压无影响、但可拓宽有效转速带宽,增加激振力可拓宽某一输出电压所对应的有效带宽,复位和缓冲弹簧刚度对有效转速带宽及转速值都有一定的影响,当复位弹簧刚度50 N/m、缓冲弹簧刚度20 N/m、激励距离8 mm、凸轮升程2 mm、升角为40°时,输出电压大于30 V所对应的有效转速范围为0~537.6 r/min,故通过合理匹配系统参数可有效提高发电机的可靠性及有效带宽;存在最佳电阻使发电机输出功率达到最大值,最佳电阻70 kΩ、转速392 r/min时的输出功率为10.88 mW。  相似文献   

16.
基于USB总线技术与自复位光栅位移传感器开发了凸轮轴轮廓在位测量装置,对磨削后的凸轮轴进行了在位升程测量。介绍了测量原理及升程测量过程,采用“敏感点”法并结合三次均匀B样条拟合与最小二乘法对测量数据进行了处理,求解了凸轮升程的起始转角,获得了凸轮的实测升程。利用在位测量装置与BG1310-10型凸轮轮廓检测仪针对同一凸轮轴样件进行了对比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该在位测量装置能够满足凸轮轴加工轮廓误差检测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7.
周桃元 《衡器》2007,36(3):29-30
现行GB/T7723-2002固定式电子秤国家标准缺乏对安装环节的技术规定,本文认为应当适时修订,增加制定安装固定式电子秤的技术规定,使衡器管理和检验检定部门有一个可行的统一的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