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们通过对低肥力水平下免耕撒播稻草覆盖油菜不同的栽培密度处理进行小区试验,观测其长势,并对小区产量和种植效益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栽培密度对产量有较为明显的影响,密度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分析讨论认为24万株/hm2为最适宜栽培密度。在此密度条件下,冬前苗期个体发育好,单位面积产量最高,经济效益最好,收益最高。  相似文献   

2.
以保粳杂2号为研究对象,在气候和生产技术基本一致的条件下,研究在高、中等2种不同肥力田块条件下栽插密度的效应。结果表明,不同肥力田块栽培密度对水稻产量的影响不同,中肥力田块所要求的栽插密度比高肥力田块高,其中高肥试点产量最高的密度处理是28.5万丛/hm2,中肥试点产量最高的密度是33.0万丛/hm2;通过密度与产量构成因素的相关性分析可知,栽培密度与有效穗、成穗率、穗粒数、结实率、总茎蘖数、生物产量、经济系数、株高、播始历期、全生育期等有关,且有规律性变化,与千粒重关系不密切。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施肥及栽培密度对春小麦生物性状和产量的影响以及春小麦生产的适宜的密度与肥力,以优质强筋小麦龙麦33号和中筋小麦克旱21号为试验材料,设置了3个肥力水平和3个密度水平,分析了在不同的肥力和密度的共同处理下这2个小麦品种的生物性状和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氮肥和密度处理下,2个小麦品种在整个生育时期的生物性状总体变化无明显规律;克旱21号和龙麦33号在中等肥力、低密度(D2E1)处理下产量最高,分别为5 508.0和5 647.5kg/hm2;在不同氮肥处理下,低密度(E1)处理产量整体较高密度(E3)处理高;在不同密度下,中等肥力(D2)处理从整体上产量较低肥力(D1)和高肥力(D3)高,其他处理间无明显规律。  相似文献   

4.
在宿州市大田栽培条件下,对玉米杂交种鲁单818夏播适宜种植密度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较高肥力地块(埇桥区)鲁单818种植密度在75000株/hm2,丰产性较好,产量最高;中等肥力地块(灵璧县)鲁单818种植密度在67500株/hm2丰产性较好,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究油菜品种油蔬两用的适宜栽培方式、筛选出适宜湖北省栽培的油蔬两用早熟油菜(Brassica napus L.)品种,以19个甘蓝型油菜品种、1个白菜薹品种和1个红菜薹品种为材料,研究了密度和肥力对菜薹品种产量的影响。试验设置高密度低肥力(移栽密度为10.8万株/hm~2,无外施复混肥)、高密度高肥力(移栽密度为10.8万株/hm~2,抽薹前增施1次复混肥,施用量约600 kg/hm~2)和低密度高肥力(移栽密度5.4万株/hm~2,抽薹前增施1次复混肥,施用量约300 kg/hm~2)3种处理。结果表明,在21个品种中,与低密度相比,高密度处理下4个品种增产极显著,8个品种增产显著,6个品种增产不显著,3个品种减产;与低肥力相比,高肥力处理下9个品种增产显著或极显著,7个品种减产显著;6个表现较晚熟的油菜品种平均产薹量在高密度条件下比低密度增加61.21%,在高肥力条件下比低肥力增加49.50%;13个早熟品种平均产薹量在高密度种植下比低密度增加31.53%,而在高肥力条件下与低肥力没有显著变化。由此可知,增加种植密度有助于提高油菜品种菜薹产量,而肥力对菜薹产量的影响因品种而异。  相似文献   

6.
不同栽培密度对苏优5号油菜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甘蓝型双低杂交油菜苏优5号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栽培密度对其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栽培密度的增加,单株鲜重、叶面积、分枝数、有效角果数等呈下降趋势,群体鲜重、叶面积呈上升趋势;小区产量试验表明,苏优5号在中等肥力水平下适宜种植密度为15万-16万株/hm^2。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索出庐城镇单季晚稻机插栽培的适宜培密度,设置4种不同行株距开展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4种机插密度对南粳3908的生育进程及茎蘖动态变化趋势的影响较小;以密度25cm×12cm处理的最高、茎蘖数最大,在高肥力条件下产量最高,产量结构最合理。因此,高肥力田块单季晚稻机插以选择25cm×12cm的密度为宜,而肥力水平中等的田块宜以选择25cm×14cm的密度为宜。  相似文献   

8.
高蛋白专用稻特优K91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高蛋白专用稻特优K91秧龄、种植密度、施肥水平(以N为代表)3个栽培因子的研究,明确了特优K91在三明市低海拔地区作连晚栽培的较佳技术组合是:肥力中等田段30 d,30万丛/hm2,195 kg/hm2;肥力中上田段30~35 d,21~25.5万丛/hm2,135~195 kg/hm2.  相似文献   

9.
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2种肥力土壤条件下不同种植密度和不同氮、钾养分供应对西芹产量形成的影响,以及氮钾锌配方施肥与西芹产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高肥力土壤条件下,西芹的最佳栽培处理组合是每667 m~2种植密度为5 211株,氮、钾肥的施用量分别为N 15 kg、K_2O 12 kg;在低肥力土壤条件下,西芹的最佳栽培处理组合是每667 m~2种植密度为5 211株,氮、钾、锌肥的施用量分别为N 25 kg,K_2O15 kg、ZnSO_42 kg.  相似文献   

10.
北疆棉花合理密植技术及其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影响棉花产量的主要因子种植密度为主要处理,分析测定棉花各生育期的根系干物质积累、茎秆和叶片的干物质变化、叶面积指数和叶片光合速率变化以及棉花生育进程和产量构成,研究棉花合理密植技术及其机理。结果表明,中等肥力棉田膜下滴灌栽培时的最佳收获密度为1.20万/667 m2,播种密度1.40万/667 m2,实现匀株密植,说明北疆中等肥力棉田中密度栽培时具有较高产量水平。  相似文献   

11.
玻琉苣耐寒性极强,但不耐高温。种子成熟立即落粒,玻琉苣适于早播,不能晚播,最佳播期应为4月上中旬,以4月初最好,玻琉苣在一般中等肥力地块上,栽培的合适密度为每公顷20万株,单株种植,800 ̄1000倍液乙烯对其防止落籽有极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以花育9113为供试材料,设置6个不同栽培密度处理,对不同栽培密度下花生的生物学性状及产量性状进行了分析,以探讨其在威海地区适宜的种植密度。结果表明,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花生产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栽培密度为10 000穴/亩时,荚果产量相对于其他处理最高,亩产为388.47 kg。综上所述,花育9113在威海市中等肥力以上土壤中种植,春播密度应控制在在10 000穴/亩,以每穴播2粒为宜。  相似文献   

13.
安哥拉马兰热黑石农场玉米种植密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安哥拉马兰热黑石农场开展玉米栽培密度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栽培密度对玉米的农艺、经济性状存在显著影响,以栽培密度7.5万株/hm2时各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表现最好。  相似文献   

14.
合理栽培是防治稻瘟病的重要措施.本研究以单产创世界纪录的高原杂交粳稻榆杂29为对象,进行了3因素(肥力、密度和基本苗数)5水平栽培试验,共12个处理,36个小区.分析了榆杂29穗颈稻瘟发病程度与肥力水平、栽插密度和基本苗数的关系.结果显示个别处理(处理水平12),重复(8,16,36)间穗颈稻瘟病情指数DSI(disease severity index)(3.8,16.7,4.9)相差2~3倍,揭示存在穗颈稻瘟发病中心.统计分析表明榆杂29穗颈稻瘟病情指数(Y)与所试验的肥力水平相关性不显著;与栽插密度(X1)和基本苗数(X2)显著正相关,回归方程Y=1.023357+0.514596 X1 X2.  相似文献   

15.
棉花种植密度与产量形成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明确棉花种植密度与产量形成的关系,为新疆棉花高产栽培技术提供理论和参考依据.[方法]以影响棉花产量的主要因子种植密度为处理,研究棉花生育进程,各生育期根、茎、叶的干物质,叶面积指数和叶片光合速率,以及产量及其构成的变化规律.[结果]棉田中等肥力膜下滴灌条件下棉花栽培的最佳收获密度为1.20×104株/667 m2,播种密度为1.40×104株/667m2.[结论]北疆中等肥力棉田中等密度栽培棉花具有较高的产量.  相似文献   

16.
正水稻是世界主要的粮食作物,也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影响水稻产量的因素很多,主要有插秧时期、肥力水平及施肥方法、栽插密度等,栽插密度是影响群体大小的主要因素,也是栽培上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在选用优质高产品种基础上采取合理的栽插密度是实现优质高产栽培的关键技术措施。水稻栽插密度的优化即是在适宜的肥力和水分条件下对栽插行距、株距和穴内插秧密度的调整。本研究以优质水稻品种垦稻26为供试品种,研究了株行距和施肥二者其互作效应对寒地稻  相似文献   

17.
不同栽培措施对河南地区杭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研究有机肥比例、种植密度、磷酸二氢钾处理次数等主要栽培措施对杭菊产量、营养品质和药用品质的影响,旨在寻求杭菊在河南郑州中等肥力条件下的最优栽培措施组合。结果表明,3个因素对菊花各项指标综合加权评分值的影响由大到小排列依次为A有机肥比例B种植密度C磷酸二氢钾处理次数;最优组合为有机肥比例75%、种植密度52 500株/hm2、磷酸二氢钾处理3次;在此条件下,大洋菊的平均产量为2 185.65 kg/hm2,营养成分和药用成分含量较协调。这表明该栽培措施非常适宜于河南地区中等肥力土壤条件下杭菊的种植。  相似文献   

18.
通过品种、密度、肥力三因素随机区组试验,分析了6个青贮玉米品种在不同密度和施肥水平下的产量水平.经方差分析,品种间、密度间和品种与密度的互作间达到了极显著差异,而肥力因素的两个水平间差异不显著.多重比较结果为:龙辐单208和白鹤两个品种表现出的生物产量最高.但在不同密度栽培水平下,白鹤品种在高密度(6 500株/667m2)栽培条件下表现出的产量水平最高.  相似文献   

19.
泰顺县2000年引起新昌小京生花生试种,通过开展不同播种期,不同播种密度,地膜栽培等试验。结果表明:泰顺中低山农区播种期以4月15日为宜,中等肥力土壤播种密度以4000丛/667m^2为好,采用地膜覆盖栽培增产2.27倍。  相似文献   

20.
范兵  余华强  田永宏  陈波  房振兵  曹国长  王龙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24):5590-5591,5598
研究了播期和栽培密度对两系杂交稻广两优35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广两优35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适宜播期为4月中旬,中上等肥力水平下的适宜栽培密度为28.125万穴/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