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学 《硅谷》2009,(16)
主要分析移动IPv6面临的攻击,并提出针对移动IPv6攻击的几种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
张涛 《硅谷》2010,(8):63-63
IPv6协议作为下一代互联网的核心,有效地解决地址短缺问题,并对原有IPv4作了大量的改进,包括增加了安全性、地址自动配置、移动性以及性能提高等。但IPv6环境下的网络攻击依然存在,不仅包括网络中原有的那些针对非IP层的攻击,还包括IPv6引入的新的攻击行为。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IPv6协议,分片攻击的基本特点和Linux多线程算法的实现,建立IPv6分片包并行重组模型,并给出该模型的一种实现方法,在Linux环境下进行了测试,最后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IP分片重组是入侵检测系统应具备的重要功能之一。在提出IPv6环境下入侵检测模型的基础上,利用Linux和Snort构建了IPv6入侵检测系统平台,在该平台下对IPv6分片及其重组机制进行了深入地分析,并初步实现了IPv6分片的重组。  相似文献   

5.
选择性转发攻击是对无线传感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s,WSNs)最危险的攻击,特别是在移动环境的WSNs下。为此,针对基于IPv6的移动WSNs,对选择性转发攻击进行研究,并提出基于序贯概率比测试(sequential probability ratio test,SPRT)的检测算法(SPRT-DA),该算法通过计算接受与丢失的数据包数识别恶意节点,并采用自适应的阈值机制排除恶意节点。实验数据表明,提出的SPRT-DA算法的检测率逼近100%。  相似文献   

6.
罗伟  朱亚琼 《硅谷》2010,(20):29-30
根据网络发展的趋势,未来的IP网络将是IPv4与IPv6的集成网络。为保证IPv4/IPv6混合网络的正常运行,对IPv4/IPv6综合组网的需求和关键技术进行分析探讨,并根据IPv6网络发展的不同阶段提出相应的IPv4/IPv6综合组网策略。  相似文献   

7.
计算机网络的迅速发展,IPv4的问题已逐渐显露,IPv6替代IPv4已是历史的必然,同时又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提出IPv4与IPv6共存以及纯IPv6接入的校园网构建阶段,阐述了IPv4向IPv6过渡的三种主要技术,提出IPv4向IPv6过渡的原则、应用迁移和推广途径。  相似文献   

8.
《中国防伪报道》2011,(9):69-69
近日,工信部下发“关于印发2011年第二批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其中明确IPV6技术标准相关项目计划2012年完成,具体包括IPv6技术要求多接口业务流切换管理、IPv6技术要求适用于低功耗有损网络的IPv6协议、IPv6测方法适用于低功耗有损网络的IPv6协议、支持IPv6访问的Web服务器的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IPv6路由适用于低功耗有损网络的IPv6路由协议、IPv6路由测试方法适用于低功耗有损网络的IPv6路由协议、  相似文献   

9.
IPv6协议作为下一代的因特网协议,已在因特网中得到一定程度的应用,本文对IPv6与IPv4进行了对比,阐述了校园网从IPv4过渡到IPv6的几种策略,探讨了IPv6在校园网中的应用,最后展望了IPv6在校园网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IPv6已被认为是下一代互联网络协议核心标准之一。本文首先从IPv4的缺点和IPv6的优点出发分析了IPv6网络取代IPv4网络的必然性;然后研究了IPv6及IPv4向IPv6过渡的技术;最后提出了基于现有技术的校园网从IPv4到IPv6的过渡策略和相应的升级方案。  相似文献   

11.
IPv6已被认为是下一代互联网络协议核心标准之一.本文首先从IPv4的缺点和IPv6的优点出发分析了IPv6网络取代IPv4网络的必然性:然后研究了IPv6及IPv4向IPv6过渡的技术;最后提出了基于现有技术的校园网从IPv4到IPv6的过渡策略和相应的升级方案.  相似文献   

12.
互联网协议中IPv6过渡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Pv6是用于取代现行互联网协议IPv4的新一代互联网协议,这是一种没有上限的网络基础资源,可以彻底解决IPv4地址不足的问题。但由于IPv4与IPv6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同时存在众多基于IPv4协议的网络及应用,因此,要用新的IPv6代替旧的IPv4必然存在一个过渡时期。重点分析实现从IPv4网络迁移到IPv6网络的过渡机制。  相似文献   

13.
谢振学 《硅谷》2012,(12):33-34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有限的IPv4协议地址严重地制约互联网的应用和发展,于是IPv6协议应运而生,介绍IPv6的寻址体系结构,包括IPv6寻址模型、IPv6地址的文字表示、IPv6单播地址、任意点播地址和多播地址的定义。  相似文献   

14.
安雁  方滨兴 《高技术通讯》2002,12(11):30-35
介绍了IPv6协议出现和IPv6和IPv4将长期共存的必然性。讨论了从IPv4到IPv6的各种过渡机制,包括IPv4网络中IPv6域间互联的机制及IPv6节点及IPv4节点间通信的机制。实现了一个IPv6/IPv4转换器,该转换器利用了SOCKS协议和6to4隧道方式。最后分析了这个转换器的适用性和特点。  相似文献   

15.
姜晓琳 《硅谷》2013,(11):123-123,63
文章首先针对IPv6的安全特征进行分析,而后就如何从IPv4向IPv6的迁移过程做出讨论,并且指明了当前适用于企业网的三种兼容工作方式,对于深入了解IPv6并且推动自IPv4向IPv6迁移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随着Internet技术的迅速发展,IPv4协议逐渐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总结IPv4协议的不足之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IPv6协议,论述当前IPv4向IPv6过渡的几种技术。同时综述IPv4向IPv6过渡技术选择原则。  相似文献   

17.
王美娇  王豪杰  陈辰  杨龙飞 《硅谷》2013,(19):56-58
IPv6的应用越来越广泛,IPv6组网会渐渐成为主流,而现有的IPv4服务不可能立即废弃,因此就需要有IPv6/IPv4的过渡性方案。文章提出一种基于轻量级双协议栈DS—Lite隧道技术的IPv6边缘网络,实现IPv4网络跨IPv6网络进行通信的过渡性方案。它是隧道技术和NAT的结合,用户使用IPv4协议栈,通过隧道实现与IPv4双向互访的轻量级、可扩展性强的过度机制。  相似文献   

18.
研究三种目前主要的IPv4/IPv6过渡技术,说明它们的工作原理,分析校园网过渡到IPv6进程中的不同应用需求,综合各种技术,讨论增加IPv6网络的可能性,并设计IPv6网络的构架方案。  相似文献   

19.
以IPv4到IPv6的过渡技术在我校校园网中的应用为例,阐述IPv4到IPv6的三个主要技术,以及他们是如何在我校校园网中实现的。IPv6相对于Ipv4有很大的优势,未来IPv6必将代替Ipv4成为新一代网络标准中的重要技术。  相似文献   

20.
浅析MIPv6     
潘艳 《硅谷》2009,(13)
目前,基于IPv4的移动IPv4技术在实际应用中越来越暴露出其不足之处,因而IETF制定了下一代网络协议IPv6,而移动IPv6作为IPv6协议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解决移动IPv4的地址和"三角路由"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