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9 毫秒
1.
新闻语篇中存在大量语法隐喻,文章将研究视角分为信息压缩、语篇开展、加强效果,对英语教育新闻语篇中的语法隐喻进行研究,探究和分析了语法隐喻在新闻语篇中的适用性价值,解析了不同形式下语法隐喻的不同作用,以及具体的应用形式。  相似文献   

2.
李姣姣 《今传媒》2020,28(1):62-65
相比传统语篇,多模态语篇更为复杂。为充分挖掘多模态语篇的意义潜势及动态生成过程,以视觉语法和多模态隐喻为基础,对一则新闻漫画进行多模态话语分析。研究发现,文字、图画等多模态资源共同参与了漫画意义的建构。此外,漫画的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及构图意义融为一体,共同传达社会意义,战争隐喻用于建构微观的认知意义。融合二者的互补性话语分析模式有助于识解新闻漫画的多模态意义。  相似文献   

3.
根据语篇语言学的研究成果,从自建的小型英语经济新闻语篇语料库中,进行随机选择20篇经济新闻语篇,运用语篇的语法衔接和词汇衔接两大主要手段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试图说明各种衔接机制在语篇谋篇方面的作用,发现经济新闻语篇中的规律和特征。研究结果显示语法衔接和词汇衔接在谋篇方面有显著差异,其中,照应衔接最为突出,其次是连接和词汇衔接;替代和省略手段极少运用。  相似文献   

4.
新闻评论标题体现了宏观语义,其语体标记体现在语符形式、非常规句式、及对语气隐喻的偏好.受语义潜势的制约,借助不同平面的语体生产要素即语符、语法、语用,达到了新闻评论话语在标题取向上功能与形式的统一.  相似文献   

5.
毛文华 《视听》2022,(5):154-157
新闻叙事是对特定时间、地点所发生事件的记录,力求真实性,在语篇特点上与文学叙事有所不同.从认知语篇的角度看,《中国日报》的脱贫攻坚报道在新闻叙事上一般遵循以下几种调节机制:视角变换、突显差异以及隐喻映射.视角为语篇提供时空框架,制约着语篇的组织以及情感态度;突显对语言所传达信息进行取舍和安排;隐喻在语篇处理过程中支持着...  相似文献   

6.
引言隐喻是一种思维方式,是语言的信息功能的有机结合,使用隐喻的目的在于创造一种非形象性语言所不具备的感染力,使读者更深刻地领会语言信息。针对新闻英语语篇的特点,译者既要准确地理解原文隐喻的含义,  相似文献   

7.
英文新闻标题的批评话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言作为新闻语篇的灵魂,标题是新闻内容的集中和概括,它用简约的文字浓缩了新闻报道中最精华、最值得关注的内容。本文试从批判性话语分析的角度出发,以Halliday系统功能语法为框架,  相似文献   

8.
新闻传播王文科徐洲赤等传统媒体的新空间(1)周元新闻娱乐化的表现及“度”的把握(1)廖向东假新闻的社会危害性及根源分析(1)杜立均地方台电视新闻专题栏目弱化现象探析(1)邱鸿峰“超女”现象带来的中国传媒角色功能思考(2)王健辉钟荣华等浅谈广播电视如何做好公共新闻(2)吴晓明新媒体传播平台上的网络新闻(3)傅梅烂媒介创新系统的结构与演变(3)张芹从民生新闻的局限性看新闻报道更高的追求(3)詹碧澄论民生新闻的品质提升(3)陈少波高校招生宣传的传播学解读(4)邱鸿峰从王斌余案到澳大利亚大众传媒的藐视法庭罪(4)汤丽娜新闻语篇中的语法隐喻…  相似文献   

9.
刘星 《大观周刊》2011,(33):27-27,20
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体裁和语域分析方法,以纽约时报对拉登之死的报道为例,从篇章结构、语场、语旨和语式几个方面对纯消息新闻英语的语篇特点进行剖析。证实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以帮助众多新闻读者更深入地了解新闻英语的语篇特点,及时有效地获取大量信息。  相似文献   

10.
廖麦 《新闻爱好者》2010,(9):106-107
本文依据功能语言学的评价理论,从该理论所关注的人际意义着手通过对《中国日报》不同题材的两篇新闻的分析,探讨了不同语篇的评价性资源,从而揭示和分析了新闻语篇中的话语操纵现象。  相似文献   

11.
韩礼德建构的系统功能语法为语篇分析提供了新的理论框架,而作为系统功能语法所提出的三个元功能之一,人际功能主要通过语气系统、情态系统等方面体现。本文拟从人际功能的角度入手,从语气系统和情态系统两个维度出发,以海明威的《一天的等待》为例,揭示人际功能在小说语篇分析和小说人物性格特征及情节分析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隐喻是一种认知现象,但隐喻的主要表现形式是语言。语言中的隐喻有多种形式。本文主要借助系统功能学的语法隐喻的研究成果,分析新闻标题里的语法隐喻(主要是名词化)的表现及功能。  相似文献   

13.
郭雉妮  杨洁 《大观周刊》2011,(13):56-57
电影对白是一种口头功能语篇,具有日常交际口头语的特征,而人际隐喻虽是英文正式语体的主要特点,但为了使日常口语交际新颖,在交流中适当得使用人际隐喻修辞手法,能够使口语交际更加成功。人际隐喻在口语交际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以电影《国王的演讲》中的角色对白为例,浅析了人际隐喻在电影对白中的功能和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批评话语分析为理论基础,以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为理论依据,从及物性、情态和分类系统三个方面对美国总统Obama的一篇政论演说进行分析,并将话语与社会历史语境相结合进行解读,旨在揭示语篇背后的意识形态对语篇的影响及语篇对意识形态的反作用,进而指出了批评性话语分析意识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李瑛 《传媒观察》2013,(2):61-63
以批评话语分析为视角,以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和Fairclough的话语分析三维度分析法为理论基础,从文本、话语实践过程、社会历史文化语境等,对《纽约时报》关于“中俄否决安理会对叙利亚制裁议案”的报道进行批评分析,揭示语言、权利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看似客观、公正的外媒新闻实则隐藏着各种权利和意识形态意义。通过对新闻语篇的批评分析,提高对外媒新闻批评意识,增强语言敏感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选取近些年国家关于网络强国建设中的论述和新浪、腾讯、网易、搜狐四大门户网站的语料,运用MIP隐喻识别方法,从语篇中识别出四种隐喻类型,通过分析这些概念隐喻发挥的功能和作用,更好地理解当今中国关于网络强国建设的论述和语言风格。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讨论了语篇互文性的本质、表征及功能.互文是人类交往和认知的方式,互文性主要表征为转述语:作者简介/说者试图通过采用不同的转述语,让不同的声音参与语篇交际,形成"异质话语",使各种声音交织和互动,以期实现语义的隐含表达.最后以一则英语新闻语篇为例,揭示了互文性通过转述语实现语义隐含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本文试图通过语篇分析、语义学的理论来探讨英文报刊新闻语篇的宏观结构与微观结构 ,以达到了解新闻语篇特点、提高新闻报道传播效果以及帮助读者更有效理解新闻内容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选择电子媒介的新闻语篇,即广播、电视新闻语篇的言外衔接方式,以及网络新闻的超语篇衔接方式,即语篇与语篇之间的衔接方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李敏 《大观周刊》2012,(7):13-13,10
本文以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理论为框架,通过对奥巴马欢迎胡锦涛主席访美的致辞文本进行语气、情态、人称等人际功能的分析,揭示了以奥巴马总统为代表的美国政府对胡锦涛一行真诚的、热烈的欢迎以及期待中美合作互利的立场,同时也验证了系统功能语法在语篇分析中的可适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