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加味化痰通络汤对缺血性中风患者神经功能及中医证候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将116例缺血性中风患者分为两组各5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加味化痰通络汤治疗。两组连续治疗4周后观察比较疗效、神经功能、中医证候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38%,较对照组(75.86%)高(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较治疗前低,且观察组各项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服加味化痰通络汤治疗缺血性中风疗效显著,可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改善症状。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熄风通络饮治疗缺血性脑中风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12例急性缺血性脑中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采用熄风通络饮合并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康复治疗。观察时间为30天,指标是病死率,神经功能评价(NIHSS),日常生活能力评价(ADL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脑卒中专门化生存质量量表(SS-QOL),中医证候评分及安全性评价。结果:(1)两组死亡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2)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ADL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3)两组中医证候分值30天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4)mRS 0-1级,60.7%Vs54.2%,研究组增加6.5%患者独立生活;(5)研究组有改善生存质量的趋势;(6)服用熄风通络饮期间,研究组2例患者无法耐受中药,退出课题研究,余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熄风通络饮并未减少患者的死亡率,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升运动功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有提高生存质量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化痰通络汤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5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化痰通络汤剂。同时记录入院前及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arthel指数(BI指数)的水平。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能明显改善神经功能症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显著;提高自主生活水平,BI指数明显提高(P<0.01)。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化痰通络汤治疗缺血中风急性期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三参通络合剂治疗气虚血瘀型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选取缺血性中风辨证为气虚血瘀型病例106例,采用数字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加服三参通络合剂;15d为1个疗程,共观察2个疗程。分析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中医证候积分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4%,对照组仅为81.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中医气虚血瘀证积分对比,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三参通络合剂治疗气虚血瘀型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可获得较为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李丽丽 《陕西中医》2020,(4):512-514
目的:探究补气活血通络汤联合项五针对缺血性中风患者吞咽困难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4例缺血性中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气活血通络汤联合项五针治疗。治疗1个月,观察两组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吞咽困难、生活质量及血流变指标。结果: 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更高; 中医证候积分、吞咽困难分级与洼田饮水试验吞咽功能得分明显降低,差异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洼田吞咽能力总有效率95.2%明显高于对照组76.2%(P<0.05); 观察组ADL与SWAL-QOL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全血黏度、血浆比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气活血通络汤联合项五针对缺血性中风患者治疗效果佳,可有效改善缺血性中风患者吞咽困难,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化痰通络汤联合针刺治疗缺血性中风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缺血性中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循环、神经保护治疗。治疗组加用化痰通络汤口服及普通针针刺治疗。两组均治疗15 d后观察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7%,对照组为83.3%;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优于对照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化痰通络汤联合针刺治疗缺血性中风偏瘫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活血通络胶囊辅治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临床效果。方法:46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31例。两组均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活血通络胶囊治疗。结果:观察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NIHSS评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活血通络胶囊辅治缺血性中风急性期可提高临床疗效,减轻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点穴疗法在缺血性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缺血性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2组均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针刺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点穴疗法。2组每天均治疗1次,疗程为2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MAS)评分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量表(NDS)评分。结果:2组患者的MAS、NDS评分治疗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MAS评分、NDS评分较治疗前改善明显,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点穴疗法用于治疗缺血性中风痉挛性偏瘫患者疗效显著,能够快速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缓解肢体痉挛状态,改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傅雅萍  季晓东 《新中医》2018,50(3):46-49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通络汤联合西药治疗气虚血瘀型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0例气虚血瘀型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通络汤,2组患者均治疗8周。评估治疗效果,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改良Rankin量表、痉挛指数(CSI)及改良Ashworth量表评分的变化。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79.31%,观察组总有效率96.5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和8周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NIHSS及改良Rankin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3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治疗后,2组CSI、改良Ashworth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BI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CSI及改良Ashworth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BI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活血通络汤联合西药治疗能有效改善气虚血瘀型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和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0.
自拟祛痰通络汤治疗缺血性中风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自拟祛痰通络汤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痰瘀阻络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自拟的祛痰通络汤。结果:神经功能缺损按中国中风量表评分(CSS),治疗组在治疗前与治疗后差值为(7.43±2.57),对照组为(5.67±2.30),两组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8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自拟的祛痰通络汤对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痰瘀阻络证)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治疗对缺血性脑中风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我院自2012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80例缺血性中风患者,入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42例与对照组38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通络祛痰汤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包括卒中量表(NIHSS评分)、巴氏指数(Barthel指数)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其治疗后NIHSS、Barthel指数、ADL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综合治疗缺血性脑中风的临床疗效较高,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经早期针刺疗法联合化痰通络汤治疗的效果,观察患者预后,指导未来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中医治疗。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9年5月期间医院70例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对患者编号,采用数字奇偶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奇数)与对照组(偶数),各35例。全部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与化痰通络汤治疗,在此基础上为观察组患者联合早期针刺疗法,1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个疗程后,检测两组C-反应蛋白(CRP)及凝血功能[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促凝血酶原激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变化情况并比较;各时点,使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DS)评估两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治疗2个疗程后,记录两组功能独立障碍发生情况。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两组CRP、APTT及FIB均小于治疗前,PT及TT大于治疗前,且观察组CRP、APTT及FIB均小于对照组,PT及TT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NDS量表各维度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功能独立障碍率为48.57%,低于对照组的74.29%(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经早期针刺疗法联合化痰通络汤治疗效果确切,有助于减轻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及全身炎症反应程度,改善凝血功能,患者功能独立障碍发生率降低,预后好,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化痰通络汤治疗缺血性中风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随机分为针刺组和联合组各60例。两组均行针刺疗法,联合组加用化痰通络汤。结果:治疗后NIHSS评分联合组低于针刺组(P0.05),ADL、运动能力评分联合组高于针刺组(P0.05),总有效率联合组高于针刺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化痰通络汤治疗缺血性中风偏瘫效果较好,能明显改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三虫通络化风汤加减联合"标本配穴"针剌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的效果。方法选取缺血性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患者1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处理,实验1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三虫通络化风汤加减治疗,实验2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标本配穴"针刺治疗,实验3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三虫通络化风汤加减联合"标本配穴"针刺治疗,比较4组疗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BI)评分、人体主要运动肌群肌张力评定表(Ashworth)评分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实验3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1组及实验2组(P均0.05);实验3组治疗1个月NIHSS评分、Ashowrth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1组及实验2组(P均0.05),B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1组及实验2组(P均0.05)。结论三虫通络化风汤加减联合"标本配穴"针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肌张力情况,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通腑祛痰汤联合西药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4例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72例。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通腑祛痰汤治疗。两组均治疗观察2周。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28%,对照组为7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腑祛痰汤联合西药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效果良好,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神经功能,降低Hcy水平,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疏肝解郁通络汤联合早期心理干预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0例,对照组用常规药物和康复治疗联合早期心理干预,观察组加用疏肝解郁通络汤治疗。结果:治疗后HAMD、FMA及ADL评分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解郁通络汤联合早期心理干预治疗脑卒中后抑郁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黄芪九物汤加减联合开窍通络针法治疗中风后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4例中风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疗法及康复训练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黄芪九物汤加减联合开窍通络针法治疗。观察对比2组综合疗效、神经功能(NIHSS)评分、肢体功能(FMA)评分及生活质量(SF-36)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 62%(44/47),高于对照组的76. 60%(3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2组上肢、下肢FMA评分,NIHSS评分,SF-36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黄芪九物汤加减联合开窍通络针法治疗中风后偏瘫患者,能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肢体功能,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息风通络中药联合Schuell刺激法治疗缺血性中风后失语症阴虚风动证疗效及对血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血管内皮素(ET)的影响。方法将130例缺血性中风后失语症阴虚风动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5例给予单纯Schuell刺激法治疗,观察组6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息风通络中药辅助治疗,统计2组近期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失语症检查表(CRRCAE)评分、功能性语言沟通能力量表(CFCP)评分、失语商、CGRP及ET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和ET水平均显著减低(P均<0.05),听、复述、口头表达、出声读、阅读理解、描写、抄写、听写及计算评分、CFCP评分、失语商及CGRP水平均显著提高(P均<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息风通络中药联合Schuell刺激法治疗缺血性中风后失语症阴虚风动证可有效减轻症状体征,改善语言沟通能力,并有助于调节CGRP和ET水平。  相似文献   

19.
凌军  陈礼平 《新中医》2018,50(2):21-2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中风后肩手综合征风痰瘀阻证患者的疗效。方法:将90例缺血性中风后肩手综合征风痰瘀阻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现代医学内科常规治疗及康复干预措施,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针刺结合化痰通络汤治疗。2组疗程均为4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肩手综合征评估量表评分、风痰瘀阻证症状(头晕目眩、痰多、言语謇涩、感觉减退)评分、血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及疗程结束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总有效率治疗组91.11%,对照组71.1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肩手综合征评估量表的感觉、运动及自主神经评分与头晕目眩、痰多、言语謇涩、感觉减退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治疗组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2组血清CGRP水平均较治疗前增加(P0.01),治疗2周和4周,治疗组血清CG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常规西医治疗及康复训练基础上运用针刺联合化痰通络汤加减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促进中风后肩手综合征风痰瘀阻证患者康复,调节血清中CGRP水平可能与其疗效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不同针刺方法对缺血性中风患者的影响,寻找治疗中风的有效方法。方法: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将列入统计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电针治疗组(A组)和普通针刺对照组(B组),每组各30例,两组均在内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针刺治疗,A组采用电针治疗,B组采用普通针刺治疗。两组均采用NDS量表评分、FMA量表评分、Barthel指数量表评分等进行治疗前后的评价以及观察两组间的差异。结果:两组治疗后NDS量表评分、FMA量表评分、Barthel指数量表评分均与治疗前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电针治疗缺血性中风疗效优于普通针刺,电针治疗在改善中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等方面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