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闻界新闻     
新闻出版署出台调整报刊结构意见经多方调查研究和征求意见,新闻出版署《关于落实中央“两办”30号文件调整报刊结构的意见》,已于近日出台。这份《意见》规定,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原则上不办机关报,现有报纸可在自愿协商的基础上划归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党报或报业集团;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所办的报纸,内容重复的予以合并,发行量在3万份以下的予以撤销,继续办的报纸自2000年1月1日起一律自负盈亏,不再发文征订;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直接主管主办的期刊只保留一种,其余一律停办或划转;各司、局主管主办的报刊一律停办或划转…  相似文献   

2.
国内新闻界     
新闻出版署出台调整报刊结构意见经多方调查研究和征求意见,新闻出版署《关于落实中央“两办”30号文件调整报刊结构的意见》,已于近日出台。这份《意见》规定,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原则上不办机关报,现有报纸可在自愿协商的基础上划归《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党报或报业集团;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所办的报纸,内容重复的予以合并,发行量在3万份以下的予以撤销,继续办的报纸自2000年1月1日起一律自负盈亏,不再发文征订;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直接主管主办的期刊只保留一种,其余一律停办或划转;各司、局主管主办的报刊一律停办或划转。  相似文献   

3.
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体现“三特”,即报纸的“时代特征、地方特点、晚报特色”,是春城晚报20多年来的立身之本、发展之本,也是今天的晚报面对都市报类报刊激烈竞争的生存之本。现在问题的关键是,在我们的报纸已进入多版化、彩色化的时代,如何以发展、改革的眼光看待“三特”,如何以创新的形式与手段来体现“三特”。一、报业大战中对晚报“三特”的再认识1.凸现自身特点,实行错位竞争。在昆明的报业零售市场,有这样一种现象:一元钱买3份报纸,尽管这3份报纸可能从所登新闻到版式都大同小异。这种情况始于1998年…  相似文献   

4.
我国以省级晚报、都市报为主的区域性报纸正在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这种转变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都市报创办子报--城市地方版.近两年来,省级都市类报纸中先后有<燕赵都市报>、<海峡都市报>、<南国早报>、<楚天都市报>等多家创办了地方版.这些地方版的创办,使都市报由大转强,进入了一个运作理念和操作方式不断创新,竞争日趋充分,品牌价值不断提升时期.  相似文献   

5.
谌笛 《新闻窗》2005,(3):51-52
在报业市场的竞争中,地市委机关报既要面临中央和省级机关报的竞争,又要面临晚报、都市报等生活服务类报纸的竞争。后者由于其目标读者群的大众化,这些年来,在同地市委机关报的竞争中,一直处于优势:发行量居高不下,广告收入逐年增加。这就使得上有中央、省级机关报的压力,四周又有晚报、都市报等市民生活类报纸挑战的地市委机关报,在报业市场竞争中,日子并不都好过。市场无情的优胜劣汰的竞争法则,  相似文献   

6.
《燕赵都市报》在报业竞争的大潮中,锐意改革,运用“拇指定律”和“时针效应”的原理,进行区域媒体整合,创办了经营模式国际化的哑铃型报纸,以百万份的发行量占领了全省报业市场。探索出了一条省级晚报(都市报)在省内拓展品牌的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7.
各地省级和副省级党报报业集团,基本上都拥有两家以上有一定规模的都市生活类子报。党报报业集团内的子报应在竞争中实现和谐发展,才能达到创办第二张都市报以增强集团整体竞争力的目的。子报不和谐发展削减集团竞争力党报报业集团内都市生活类子报形态一般有3种:上世纪80年代中期前后创办的晚报,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创办的都市报,21世纪、新千年开初创办的商报。 2000年前后是我国都市报进入快速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浙江省城市类报纸与全国不少省市一样发展很快,目前已有晚报、都市报及社会文化类报纸30家。这些报纸大都是党报办的子报,尽管创办时间不长,大多只有几年,但发行量在总体上已经超过了市地以上党报,可谓“异军突起”。如今,全国有关新闻主管部门和新闻理论研究单位,对这种城市类报纸的现象十分关注,一方面肯定了这支报业群体中的  相似文献   

9.
在报业发展的新形势下,党委机关报如何加强对子报的管理,使子报成为党报的有力补充和得力助手?河南日报社党委、编委会以系列子报在中原大地的迅速崛起,给出了一份令人信服的答卷。 大河报是河南日报社主办的一份综合性省级晚报,创刊时的期发份数仅为27万份,短短4年多时间,大河报发行量增长了20多倍,达到了60多万份,牢固占据河南省发行第一大报的地位,成为最受河南人民欢迎的报纸之一。河南农村报围绕“农”字办出特点,报纸质量不断提高,1998年在全省专业报质量评比中荣获第一名,发行量突破了10万份。城市早报作…  相似文献   

10.
都市类报纸之成为一个群体是最近几年的事,到现在,光是省报办的都市类报纸的日发行总量就超过了1500万份,并且出现了《扬子晚报》、《楚天都市报》等超百万份发行量的报纸。在中国已经加入WTO的时代,以社会新闻起家的都市报将以怎样的战略设计赢得新的竞争?他们几乎同时以不同的方式把发展的目光投向了经济新闻,用有别于传统综合性报纸的话语解释经济。因此,本期视点聚焦于“经济报道另解”。  相似文献   

11.
中国报业在经历了80年代初期晚报复兴,90年代初期扩版潮之后,目前迎来新的快速发展时期,并进入了以中心城市为地域特征,以都市报纸异军突起并将在相当时期呈上升趋势为特点的报业发展新阶段。脱胎于机关报所办子报,并在与晚报、服务类报等的激烈竞争中逐渐发展成型的都市报,以其“立足城市,面向市场,贴近读者,具有强烈的市民化、城市化色彩”的市场定位、咄咄逼人的发展势头和良好的经营业绩,在报业市场上脱颖而出,并形成强劲的冲击波,被新闻理论界视作一种“都市报现象”而予以特别的关注。都市报已成为我国报业群体的一支…  相似文献   

12.
2008年5月12日,新闻出版总署新出报刊[2008]602号文件正式批准<铁岭晚报>更名为<辽沈晚报·铁岭版>.达足新闻出版总署首次批准一家地市级晚报都巾报纳入到省级晚报都市报报系,也是全国第一家省级晚报都市报与地市级晚报都市报跨区域进行资源整合,严格依照新闻出版法规关于报纸出版地方版的规定,合作出版和经营地方版的成功范例.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省级党报继成功创办晚报、都市报之后,又纷纷办起了与第一子报类型相同、内容相近的第二子报,如《河南日报》办《大河报》之后又办《城市早报》、《浙江日报》办《钱江晚报》之后又办《今日早报》、《新华日报》办《扬子晚报》之后又办《南京晨报》、《四川日报》办《华西都市报》之后又办《天府早报》、《云南日报》办《春城晚报》之后又办《滇池晨报》、《安徽日报》办《新安晚报》之后又办《安徽商报》、《贵州日报》办《贵州都市报》之后又办《贵州商报》等等。这些子报在省级都市报、晚报和省会城市报纸已牢牢控制当地报业市场的情况下诞生,在市场的缝隙中寻找生机,竞争中相对处于弱势地位,大多数报纸仍处于亏损状态。《大众日报》成功办《齐鲁晚报》之后,于1997年又创办《生活日报》,作为报业集团的“狙击手”,不断创新,勇于竞争,今年广告收入预计达到5000万元,步入良性发展轨道,成为省报第二子报群体中的佼佼者。本刊发表此文,意在引起此类媒体同仁关注,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4.
《半岛晨报》是辽宁日报报业集团创办的一张子报,创办3年,发行量就达30万份,广告收入近亿元。一张新报纸的成功在版面上必须做到“新”、“细”、“画”。 一、围绕“新”字,不断变换,创造新鲜感。 新闻以新为贵。围绕“新”字做文章,不断追求新意是都市报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证。近年来,报业竞争日趋激烈,家家报纸花样百出,创新成了大家抢占市场的有力武器。《半岛晨报》独辟蹊径,做足自己的“新”字文章。  相似文献   

15.
杨卫平,1950年10月生,高级编辑,现任湖北日报社副社长、党委委员,《楚天都市报》总编辑,湖北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副主席、新闻学会副会长,全国省级晚报(都市报)协会副会长。第二届“湖北新闻名人奖”获得者,作品数十次获全国、全省性新闻奖项。 九十年代中后期,中国新闻改革的重要成果之一就是都市报的迅速崛起和壮大。创刊于1997年元旦的《楚天都市报》用不到四年的时间,发行量达到90多万份,今年上半年广告收入超过8000万元,居湖北报业之首,  相似文献   

16.
1995年6月21日,三湘都市报“新妆”初试;6月30日,经过两次试刊后,三湘都市报正式创刊——那时的“三湘人”心中仍不免怀有几分忐忑,不知这样的尝试能否成功? 1996年,这份省级晚报的发行量在全省已达十多万份,自办的批零稳步发展,日零售业务覆盖了长沙城区近300个报刊零售网点,覆盖率达97%以上,并在省会的23家主要宾馆、酒店设置了“无人售报箱”,1997年元月1日的发行量比上年初增长67%,增长的幅度和绝对数居全省各报之首。这时的“三湘人”自信而干劲十足。  相似文献   

17.
专业报的劣势和优势
  相较于各级党报和都市、晚报类报纸,省级专业报存在两个方面的劣势。首先是发行方面没有政策保障。尽管新闻出版署在2003年对全国报刊进行了大力整顿,一些报刊停办,一些报刊脱离党政机关,但中央、省、市三级党报在发行方面的政策保障还是保留了下来,这使得三级党报的发行数量没有受到太大影响。省级专业报在整顿中几乎全部脱离了原来的主管机关,随之在发行方面的政策保障也不复存在。没有了政策保障,对于具有党报性质的省级专业报,无疑是釜底抽薪。据了解,在报刊整顿的第二年即2004年,全国大多数省级专业报发行量出现大幅度下降,河北法制报的发行量则由2003年度的6万份骤跌至3万份。第二是内容普遍呆板、单调,在短时间内很难完全走入市场。省级专业报原来大多都是各省党政部门的机关报,一直是以宣传党政部门的方针政策和先进事迹、工作成绩为主要内容,与各级党报十分类似,这决定了其内容庄重、衿持有余而丰富、活泼不足,相对于晚报都市报来说,普遍显得呆板和单调,这使得省级专业报很难真正走入市场。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发行于山西省长治老区的上党晚报受到读者的好评,并连续获得“中国十大地市晚报”“中国地方都市报类最具影响力十强”“中国地市晚报品牌十强”“中国十大创新力城市晚报”等荣誉称号.其中,新闻时评功不可没.如果说各类新闻构成了报纸的血肉骨架等主要内容,时评则是激情之后的冷思考,赋予报纸灵魂,是一份报纸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2002年,《驻马店日报》及其子报《天中晚报》,在全省第四届报纸质量综合检测中,双双被评为全省一级报纸,《天中晚报》还同时荣获全省“十佳报纸”称号。《驻马店日报》1986年2月1日出版第一张对开小报时,发行量不足1万份,历经17年的风雨,发展成为今天的“两报三刊”(《驻马店日报》、《天中晚报》、《驻马店日报·经济周刊》、《驻马店日报·法制周刊》、《驻马店日报·教育周刊》),发行量突破10万份,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回首往事,驻报人备感几多艰辛,几多酸楚,几多欣慰,几多激情。特别是创办初期乃至其后的一段时间,由于办报思想观念滞后,…  相似文献   

20.
当今社会已进入信息网络时代,世界变成了一个“地球村”。作为信息消费产品的新闻,其同质化现象日趋严重。综观一座城市的日报、晚报、商报、都市报等报纸,目前已很难找出独家新闻。新闻竞争中的同质化现象和晚报如何应对同质化竞争是本文要讨论的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