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公路边坡单纯采用工程措施防护时造价较高和破坏生态环境的情况,利用黄土丘陵沟壑区坡耕地的土壤侵蚀观测资料,测算论述了植物措施的防护效果,指出植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或单纯采用植物措施的两种防护方式,是当前公路边坡防护的较好技术组合。  相似文献   

2.
北方土石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措施及效应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通过野外坡面径流小区观测和沟道断面定点监测,对不同降雨特征条件下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坡面水沙过程进行对比研究,分析了前期降雨、降雨特征与产流产沙的关系,并对林草植被的水土保持效果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相同降雨和水土保持措施处理下,存在前期降雨事件的小区径流量和泥沙量明显偏大。两场降雨的降雨特征差异越大,不同处理下的径流量和产沙量的差异亦越大。水土保持措施通过改变下垫面状况可以削弱降雨特征对径流产沙的影响。水平梯田的拦沙蓄水效果最高,植物措施结合适当整地同样可以取络良好的水土保持效果,而封禁治理初期必须辅助以工程措施为植被的恢复创造条件。沟头防护措施可以减少沟道径流,有效抑制沟道土壤侵蚀。  相似文献   

3.
高速公路路堤边坡土壤侵蚀特征与保土效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研究高速公路路堤边坡土壤侵蚀特征以及拱形框架梁植物防护的水土保持效益,选取了有代表性的三类植物配置进行定位观测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降雨量与土壤侵蚀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2)在相同降雨条件下,路堤弃土弃渣边坡坡面的土壤平均侵蚀量为26796.7t/km^2,而拱形框架梁边坡三个实验区的土壤平均侵蚀量为19306.4t/km^2,表明框架梁植物防护措施明显地减少了边坡土壤侵蚀量;(3)在草本混播、草灌混播和草灌乔混播三类实验区中,其土壤侵蚀量分别为19206.4t/km^2、19806.6t/km^2和18906.3t/km^2,表明在植物生长初期一年内乔灌草混播类型保土效益优于草本混播和草灌混播类型。  相似文献   

4.
生态防护措施是治理全风化花岗岩回填土边坡坡面侵蚀的有效手段,以中缅油气管道龙陵段全风化花岗岩回填土边坡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人工模拟降雨试验,在坡长相同的情况下,选择不同坡度(10°,20°,30°和40°),相同雨强(220 mm/h)的4种水土保持措施(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工程+植物措施和工程+耕作措施)来分析坡面土壤侵蚀的变化规律并计算产流率和产沙率,评价其防治效果。结果表明:(1)不同坡度所设置的防护措施均能起到减流减沙的效果,最佳水土保持措施为工程+植物措施。(2)≤10°边坡在裸坡条件下坡体基本稳定,不需要任何防护措施;10°~20°,20°~30°边坡分别在植草(覆盖率100%)和植草+坡面截排水措施下的护坡措施效果较好,>30°边坡必须在有固坡措施的基础上,坡面设置生物措施方能有效治理坡面侵蚀问题。(3)坡度的阈值不是固定不变的,坡面防护措施越复杂,阈值越大;且在不同的防护措施条件下,坡度对坡面累积产沙量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5.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临时防护措施应用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水土保持临时防护措施是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有临时工程防护措施、临时植物防护措施和其他临时防护措施。结合实例,阐述了如何根据开发建设项目的生产特点、工艺流程及地形地貌条件等,因地制宜地配置水土保持临时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6.
对云雾山自然保护区主要优势种的光合生理特性随CO2浓度升高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CO2浓度的升高,4种植物的胞间CO2浓度升高,气孔导度下降,蒸腾速率减少,水分利用效率提高,光合速率增加.然而不同生长期、不同植物之问光合特性存在明显差异.7月份4种植物的光合速率皆最大,8-9月份较小;不同植物之间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顺序为大针茅>铁杆蒿>本氏针茅>厚穗冰草;水分利用效率的顺序为本氏针茅>铁杆蒿>大针茅>厚穗冰草.同时随 CO2浓度的升高,光系统Ⅱ的开放比例、实际光能捕获效率、电子传递速率、实际光化学效率和Phi CO2值均呈直线增加,而热耗散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7.
以北京市密云板栗林为研究对象,设置植物措施、工程措施和植物+工程措施处理(裸地作为对照)分析不同水土保持单一措施及其组合措施对坡面产流产沙及水沙关系的影响,以期为密云区板栗林水土保持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植物措施方面,卷柏处理的减流率和减沙率分别为62.8%,88.3%,减流减沙效果优于椰丝毯、狗牙根和结缕草处理;工程措施方面,水平阶处理的减流率和减沙率分别为83.2%,92.9%,减流减沙效果优于鱼鳞坑处理;组合措施方面,水平阶+卷柏处理的减流率和减沙率分别为86.7%,96.1%,水土流失防治效果最好。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对径流量和产沙量的影响还取决于降雨量和降雨强度。综上,考虑到植物+工程组合措施的减流减沙效果略强于工程措施,但差异不显著,因此在综合考虑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基础上,建议采用工程措施进行板栗林水土流失防治,具体采取水平阶作为研究区的主要水土保持措施。  相似文献   

8.
以江西水土保持生态科技园内布设的不同边坡防护措施小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2016年18个径流小区28次侵蚀性降雨量和各小区径流量、土壤侵蚀量等指标进行测定,分析了不同边坡防护措施小区的保水减沙效益。研究结果表明:边坡防护措施小区相对裸露小区(对照)具有显著的保水减沙效益;在坡比1∶1.5的护坡措施小区中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护坡方式保水减沙效果较好,坡比1∶2的护坡措施小区中等高绿篱埂护坡保水减沙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9.
对于因山体开挖形成的路堑石质边坡的防护,工程界长期以来一直采用诸如浆砌片石护坡等传统措施,使高速公路沿线被破坏的植被无法得到恢复.以京珠高速湖南省临湘至长沙段高速公路为例,通过现场试验,成功地研究开发了一种兼顾工程防护和生态环保功能于一体的石质边坡客土喷播生态防护技术,并在临长高速公路进行大面积推广应用,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这对改变石质边坡传统的防护措施为柔性的生态防护形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植物对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土壤侵蚀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在建湖北沪蓉西高速公路(宜长段)为例,对不同混播类型、不同植物种以及不同植物盖度下的土壤侵蚀展开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植被在高速公路建设中,对于减少弃土场坡面的土壤侵蚀量有很强的作用;不同植物混播类型对土壤侵蚀量的影响为草灌混播类型对于减少土壤侵蚀量效果最好,草灌乔混播类型次之,草本混播类型最差,而且草灌混播类型中高羊茅+紫羊茅+木豆+山毛豆+猪屎豆和草灌乔混播类型中高羊茅+紫羊茅+马棘+胡枝子+桤木+刺槐这两个植物组合在研究路段适应能力强,效果比较好.其研究成果不仅可以直接服务于沪蓉西高速公路建设,还可以服务于环境条件类似的其他地区,进而推动高速公路生态建设水平,促进西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甘肃省大通河朱岔峡水电站2号弃渣场边坡稳定度进行了分析与计算,结果表明:朱岔峡水电站2号弃渣场边坡滑动稳定安全系数(K)为0.19,远小于工程中一般要求的1.25~1.35,属不稳定边坡。在防护措施布设上建议采用抗滑桩—钢索—铁丝笼带以增强边坡的稳定性,并在枯水期及时清理河道,以保障洪水期水流畅通,同时选择小叶杨、扁穗冰草等根系发达、适应性强的植物稳固边坡,防止新的水土流失发生。  相似文献   

12.
黄土退耕坡地工程治理与林草优化配置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使黄土退耕坡地植被快速恢复,减少水土流失,根据不同植物的生性特点,结合坡地不同的工程治理措施,研究提出了以草为主,草、树间作的治理模式,解决了退耕坡地当年裸露地表水土流失严重的问题。指出对于15°~20°的坡地,以大台田+艹律草+经济林治理模式最好,当年植被盖度可达47.2%,4年后可达75.9%,土壤侵蚀量较对照下降34.30%;对于20°~25°坡地,以隔坡梯田+艹律草+乔木生态林的治理模式最好,当年植被盖度可达33.9%,4年后达49.4%,土壤侵蚀量比对照下降67.04%;对于25°以上坡地宜采用大鱼鳞坑+冰草+灌木组合治理模式,当年植被盖度可达28.7%,4年后达36.3%,土壤侵蚀量比对照下降68.17%。三种模式均能有效地减轻雨滴对疏松表土的溅蚀,提高了土壤含水率和植被覆盖度,利于形成林草和谐共生的稳定群落。  相似文献   

13.
草灌乔结合是水土保持植物措施的基本特征 ,符合黄河上中游地区的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 ,能发挥更强的防护功能 ,产生更好的经济效果。黄河上中游地区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 ,应本着种草起步、草灌先行、草灌乔结合的原则进行治理开发。草灌乔的结合应因时因地采用划管封育、草田轮作、林 (果 )草 (粮 )间作套种等多种适宜的形式 ,充分发挥其保持水土的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14.
关于铁路工程中土壤侵蚀防护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分析铁路工程中土壤侵蚀的特点、主要侵蚀动力因素以及侵蚀敏感地形单元出发,对工程中土壤侵蚀的防护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了工程中土壤侵蚀防护的原则,指出了现行的工程土壤侵蚀防护中的一些不足,并在土壤侵蚀防护措施配置方面提出了自己的几点建议,以期为工程中土壤侵蚀的防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高速公路不同边坡土壤保持措施对土壤侵蚀速率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郑州西南绕城高速公路边坡不同土壤保持工程措施,在一定植被盖度(90%、70%、50%、30%、10%)下,不同降雨强度对土壤侵蚀速率的影响。按照区组试验设计,对郑州西南绕城高速公路小拱架、方形网状、未实施工程措施的三种类型边坡在不同降雨强度下产生的土壤侵蚀速率进行了测定。建立一定盖度下,土壤侵蚀速率与降雨强度关系15种模型。利用模型和降雨强度区间的不定积分计算不同工程类型的土壤保持效率。结果表明:三种类型边坡,土壤侵蚀速率随降雨强度呈幂函数增加;小拱架、方形网土壤保持效率随盖度的增大而增大,当盖度为50%~70%时达到最大值,后随盖度的增大而减小。小拱架土壤保持效率平均为方形网防护的1.28倍。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草灌混播技术在红砂岩边坡防护工程中的生态防护效果与施工工艺,选取韶赣高速典型红砂岩边坡4个路段,采用样地记录法对不同草灌配比路段的物种组成,灌木植物的数量、高度、频度等指标进行了调查.通过研究样地植物群落的相对多度、相对高度、相对频度、重要值等指标探讨了试验区植物群落组成与群落特征,并进一步通过各种多样性指标研究试验区植物数量特征及生态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草灌结合对土壤贫瘠、易风化、易冲刷红砂岩地带具有更强的适应性;豆科植物能通过根瘤固氮作用在坡面贫瘠土壤正常生长,对韶赣高速红砂岩边坡的植被生态恢复起到重要作用;一定配比的本地乡土灌木、豆科植物和少量草种等组成的多物种组合可有效构建较为稳定的红砂岩边坡植物群落,防护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山区高速公路的建设面临着大量边坡坡面防护的任务,而目前我国大部分公路边坡的防护还基本上遵循"工程措施为主、植物措施为辅"的原则,单纯从稳定、安全角度考虑,这种措施是可行的。但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及对防护措施美学特性要求的提高,这种原则的适用范围和适用度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以福州长乐国际机场高速公路边坡防护为例,探讨了山区高速公路边坡"工程+植物"一体化防护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8.
边坡防护是风电场建设中最常见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之一。边坡防护的形式众多,选择合理的边坡防护形式对于减少风电场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保持边坡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系统总结了不同地质条件下(土质边坡、岩质边坡和岩土混合边坡)风电场建设常见的边坡防护形式及其施工要点,并从安全性、经济性和美观的角度评判了常见边坡防护形式的优缺点,研究结论能为风电场建设过程中选择合理的边坡防护形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云雾山草地优势种的光合生理特性对光强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云雾山自然保护区主要优势种的光合生理特性对模拟光强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随光照强度的增加,4种植物的光合速率先增大后减少,蒸腾速率增加。本氏针茅的水分利用效率先增大后减少,铁打蒿、大针茅和厚穗冰草的WUE呈一直增大趋势。4种植物的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在生长旰季7月份最大.生长末季9月份最小;蒸腾速率则表现为8月份最大。不同植物间最大光合速率的顺序为铁杆蒿〉大针茅〉厚穗冰草〉本氏针茅;蒸腾速率大小顺序为本氏针茅〉厚穗冰草〉大针茅〉铁杆蒿:水分利用效率的顺序为铁杆蒿〉厚穗冰草〉大针茅〉本氏针茅。叶绿素荧光参数表明,随光强的增加,光能捕获效率(Fv′Fm′)、宴际光化学效率(Phi PSⅡ)和PhiCO2降低,热耗散(NPQ)上升。  相似文献   

20.
淮河流域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土壤侵蚀防控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对项目区土壤侵蚀的防控作用,以淮河流域沂蒙山大峪小流域项目区和大别山桃岭小流域项目区为对象,采用遥感调查和地面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研究重点工程实施后,项目区土壤侵蚀状况的变化,分析不同措施对土壤侵蚀的防控效果,以期为认识和评价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的实施效果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2个项目区在重点工程实施后,土壤侵蚀面积和土壤侵蚀模数大幅度降低.沂蒙山大峪项目区和大别山区桃岭项目区土壤侵蚀面积消减率为88.9%和76.3%,侵蚀模数降低率76.7%和72.1%,侵蚀模数降低到243和314 t/(km2·a).土壤侵蚀防控效果以沂蒙山大峪项目区高于大别山桃岭项目区,主要原因与2项目区实施的防治措施配置不同,以及与不同防治措施对土壤侵蚀防控效果的差别有关.2)重点工程不同防治措施对土壤侵蚀的防控效果,以梯田工程措施和水平阶工程措施明显大于封禁补植措施.2项目区中,坡耕地梯田工程区的土壤侵蚀模数降低率82.5%和83.8%,坡式林地水平阶工程区(大别山区桃岭项目区)的土壤侵蚀模数降低率70.3%,疏林地封禁补植区的土壤侵蚀模数降低率39.5%和55.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