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探讨三位立体动正整脊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戍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予采用三位立体动正整脊手法加局部脉络宁注射液注射治疗,对照组予传统手法(坐位斜扳手法)加曲安奈德注射液注射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症状和体征评分治疗后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中医症候积分两组之间比较,治疗前症状评分差异不显著,治疗后试验组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显著(P〈0.01);疗效比较两组疗效相当。结论:三位立体动正整脊手法配合脉络宁注射液局部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卧位旋牵手法配合脉络宁针痛点病位注射加药熨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9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分成治疗组、对照组,分别予卧位旋牵手法 脉络宁局部注射 中药药熨及内服药物 静滴西其丁治疗;对治疗前后疗效及中医症状评分进行评定;结果:经治疗3周后,眩晕或颈部疼痛症状缓解,功能明显改善:结论:卧位旋牵手法配合脉络宁针痛点病位注射加药熨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可取得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3.
针药并用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嘉玮 《新中医》2011,(4):79-80
目的:观察针药并用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配合牵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针刺治疗。2组治疗前后均行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椎动脉(VA)和基底动脉(BA)血流速度比治疗前明显增快(P〈0.01,P〈0.05)。治疗后治疗组VA血流速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药并用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血流速度有明显提高作用,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较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胡秋生  周顺林  焦永波 《河北中医》2009,31(11):1674-1676
目的观察低幅低频松解手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椎一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治疗组50例采用低幅低频松解手法治疗,对照纽50例采用传统弹拨手法治疗。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前后行经颅彩色多普勒(TCD)及彩色超声检查,探查基底动脉(BA)、椎动脉(VA),观测平均血流速度(Vm)、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及椎动脉血管内径。结果治疗组治疗后BA、VA的Vm、RI、PI及椎动脉血管内径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P〈0.01);对照组治疗后BA、VA的Vm、RI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2组治疗后BA、VA的Vm、PI、RI及椎动脉血管内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低幅低频松解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可明显改善Vm、PI、RI、榷动脉血管内径等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电针、龙氏正骨手法和复方青藤碱注射液穴位注射组合治疗颈源性头痛的效果。方法:60例颈源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用电针治疗,B组采用电针及龙氏正骨手法,C组应用电针、龙氏正骨手法及复方青藤碱注射液穴位注射,2周后观察三组患者效果。结果:治疗后三组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C组显著低于A组与B组(P〈0.05);C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A组与B组(P〈0.05);A组重度疼痛患者总有效率明显低于B组及C组(P〈0.01)。结论:电针、龙氏正骨手法及复方青藤碱注射液穴位注射联合治疗颈源性头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刘明军 《吉林中医药》2009,29(7):602-603
目的:观察不同体位理筋拔伸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6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卧位和坐位理筋拔伸法进行对比治疗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结论:不同体位理筋拔伸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均具有一定疗效,但卧位治疗组效果较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蒙医传统疗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黑脉型颈椎病随机分为A、B、c三组。各组36便于例,A组采用蒙医推拿结合蒙医温针治疗,B组采用蒙医推拿结合蒙医拔罐放血治疗.C组采用蒙医推拿结合蒙医针刺治疗,观察对比三组临床疗效。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后总疗效比较,三纽病饲治疗后各自的显效率和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晒),说明三组治疗方法均有较好的疗效。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自身比较均有极显著的差异(P〈0.01),在改善率上A组与B、c组之间有极显著差异(P〈0.01),说明蒙医推拿结合蒙医温针组疗效优于其他两组。  相似文献   

8.
头针配合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方超 《上海针灸杂志》2011,30(11):733-734
目的观察头针配合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A组44例,B组36例和C组28例。三组患者均按常规处理及抗抑郁药物治疗,A组采用头针配合运动疗法治疗,B组采用单纯头针治疗,C组采用单纯运动疗法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后Hamiiton抑郁量表(HAMD)评分、改良爱丁堡一斯堪的那维亚评分量表(MESSS)评分、简易精神状态评定量表(MMSE)评分及Barthel(BI)指数。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治疗后各项指标与B组和C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B组治疗后各项指标与C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头针配合运动疗法是一种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运用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简称TCD)观察椎针疗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椎—基底动脉血流的影响。方法将15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成椎针组(100例)和针刺组(50例),治疗10次为1个疗程,运用TCD观察两种疗法疗程前后椎动脉(VA)—基底动脉(VBA)收缩峰血流速度(Vp)、舒张末血流速度(Vd)及其平均血流速度(Vm)的变化、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左椎动脉(LVA)、右椎动脉(RVA)及VBA的Vp、Vd、Vm均有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P〈0.01),但针刺组VBA中Vp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LVA中Vp、Vm,RVA中Vp、Vd、Vm及VBA中Vp、Vm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P〈0.01)。结论椎针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优于针刺疗法.能显著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流。  相似文献   

10.
三步针罐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三步针罐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分析其治疗原理,方法:采用该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197例(A组),并与常规针灸组40例(B组)和西药组40例(C组)比较,观察临床疗效及颈椎动脉彩超检查结果。结果:A组疗效显著优限B,C组(P<0.01),A组中不同证型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A组颈椎动脉血流量和流速明显大于两个对照组(P<0.01),并能明显改善血管内径(P<0.05),结论:三步针罐疗法治疗本病疗效高,见效快,改善颈椎动脉机能状态可能是其基本的治疗原理。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调整肌松复合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9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分为两组,分别采用调整肌松复合手法(治疗组,75例)和西医对照组(对照组,64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症状积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3%,对照组为92.2%(P〈0.05);治疗组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掌振大椎穴结合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椎动脉血流的影响。方法将110例患者随机分为推拿治疗组和理疗对照组,各55例;推拿治疗组采用颈椎牵引结合掌振大椎穴治疗,对照组采用颈椎牵引结合微波治疗,疗程4周。观察临床疗效、眩晕评估量表(ESCV)及椎动脉血流的参数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有54例和51例完成全程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6%,对照组为76.5%(P〈0.05)。治疗后两组ESCV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日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EDV加快(P〈0.01),RI下降(P〈0.01)及血管内径增加(P〈0.05);对照组仅RI降低(P〈0.05),且治疗组RI降低较对照组显著(P〈0.05)。结论掌振大椎穴结合牵引能有效改善CSA患者眩晕症状及椎动脉血流动力学.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项丛刺在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中的作用。方法:将8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项丛刺组和夹脊刺组,每组40例,项丛刺组采用项丛刺加颈夹脊刺,夹脊刺组单独采用颈夹脊刺,观察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椎动脉型颈椎病功能评定量表评分。结果:项丛刺组总有效率为95.0%,夹脊刺组总有效率为82.5%,经Ridit分析,u=5.186,P〈0.01,表明项丛刺组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优于夹脊刺组。项丛刺组椎动脉型颈椎病功能评定量表评分治疗前后差值和治疗后评分与夹脊刺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项丛刺组治疗对患者眩晕改善较夹脊刺组治疗更明显。结论:在颈夹脊刺基础上加项丛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能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4.
针药并用对椎动脉型颈椎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刘霞 《上海针灸杂志》2010,29(2):109-110
目的观察针药并用对椎动脉型颈椎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6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针刺和中药治疗,两组治疗前后均行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比治疗前均明显增快(P〈0.01,P〈0.05),两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药并用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血流速度有明显提高作用,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较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观察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椎动脉型颈椎病(以下简称CSA)的合理治疗方案;方法:采用同期、随机、单盲的方法对108例CSA患者进行单纯手法、手法加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内服、手法加西比灵内服治疗,观察眩晕、颈肩痛、头痛、恶心、呕吐、视物不清、耳鸣、肢麻等症状;日常生活及工作变化;击顶试验、椎动脉扭曲试验等体征及舌脉象改变。结果:3组有效率分别是89%、100%、94%。治疗后结束积分B、C组与A组比较P〈0.05;在改善率上,B、C组与A组比较P〈0.01,B组与C组比较P〈0.05;日常生活及工作方面,B、C组与A组比较P〈0.05。治疗后在症状及体征、椎动脉扭曲试验及眩晕改善等方面,A组与B组比较P〈0.05,A组与C组比较P〉0.05。结论:三种治疗方法均有效;手法加药物治疗在改善率、结束积分、患者日常生活及工作等的改善明显优于单纯手法治疗;手法加黄芪桂枝五物汤在改善症状、体征上优于手法加西比林组。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补肾通络中药配合针刺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血流动力学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162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4例)与对照组(78例),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治疗组在针刺治疗基础上加服补肾通络中药,治疗2周后观察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和血液流变学变化,并判断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全血黏度、血浆比黏度、纤维蛋白原含量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基底动脉(BA)及双侧椎动脉(VA)的收缩期峰流速(Vs)和平均峰流速(Vm)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治疗组治疗后全血低切黏度、血浆比黏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血流动力学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补肾通络中药配合针刺可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血流动力学和血液流变学,疗效优于常规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比较电针与牵引治疗伴有下颈椎不稳的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伴有下颈椎不稳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3例,治疗组采用电针治疗,对照组采用牵引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并在治疗前后进行功能量表评分,颈椎稳定性评估。结果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40.0%和95.6%,对照组分别为16.3%和86.1%,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前后自身比较,功能量表评分均降低,X线摄片显示,其角位移和水平位移均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于伴有下颈椎不稳的椎动脉型颈椎病电针治疗效果优于牵引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辨证加手法按摩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CSA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采用辨证中药治疗;观察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手法按摩治疗。结果:观察组中治愈18例,好转10例,无效2例;对照组中治愈9例,好转17例,无效4例,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vs)、平均流速(Vm)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Vs、Vm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辨证加手法按摩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9.
天麻素配合颈椎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天麻素注射液配合颈椎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给天麻素注射液配合颈椎牵引,对照组给丹参注射液配合颈椎牵引。均连续治疗2周,观察治疗前后的主要症状与体征及TED的变化和有效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眩晕、头痛、旋颈试验记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中有效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治疗组椎动脉、椎.基底动脉平均流速的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天麻素注射液配合颈椎牵引能明显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主症及体征,明显提高椎动脉、基底动脉平均流速,且疗效确切,起效迅速。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压顶灸配合烧山火针剌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差异。方法:将12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压顶灸配合烧山火针剌法;对照组采用针剌加电针疗法。治疗两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率为53.33%,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痊愈率为25.00%,总有效率为71.67%。两组比较,痊愈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总有效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压顶灸配合烧山火针刺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