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医认为便秘主要由大肠传导功能失常所致,病位在大肠,与肾、肺及其他脏腑密切相关。何卫东副教授以金水相生法为指导思想治疗老年性便秘,获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
涂福英治疗老年性便秘经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曹华 《河南中医》2007,27(6):19-20
涂福英教授系第二批全国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厦门市中医院名誉院长,其治疗胃肠病临床经验丰富。笔者有幸跟师侍诊2 a,收益非浅,特将其治疗老年性便秘经验介绍如下。1分辩病位病性,重视脏腑辨证涂老认为老年性便秘,虽属大肠传导功能失常,但由于老年人脏腑多虚弱,常与肺、脾胃、肝及肾脏关系密切,病情多虚实夹杂。治疗上非单纯通下,临证需根据五脏相关、脏腑相连、阴阳互根理论,标本兼顾,详辨脏腑虚实,方能取效。1.1治肺通便肺主气,主宣发肃降,与大肠相表里,大肠传化糟粕有赖于肺的宣发肃降功能。若大肠痰浊湿热糟粕壅塞,腑气…  相似文献   

3.
便秘是多种疾病的一种症状,笔者试结合临床体会,谈谈阳虚便秘从脏治。阳气的基本生理功能为推动、温煦作用。便秘虽属大肠传导功能失常,但与五脏,尤其是肺、脾、肾脏关系甚为密切,任何一脏发生病理变化,都会影响排便功能而致便秘。1 肺气虚脏主一身之气,主宣发肃降。肺位在上焦,为阳中之阳,但与下焦的大肠通过经脉的络属而构成表里关系。《灵枢》四曰:“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胃口,上隔属肺”。肺气的肃降,有助于大肠传导功能的发挥。肺气虚弱,气虚推动无力,则大便难涩难行,正如朱丹溪云:“肺气不降,则大便难以传送”。临床上患者…  相似文献   

4.
<正>便秘的病机便秘的基本病机是大便传导失常。归纳起来有四:一是脾肺气虚,脾主运化,肺主宣发肃降,与大肠相表里。二是胃肠积热,多因过食肥甘厚味,或饮酒过度,或肺热移于大肠,导致胃热灼津,肠道干涩,无水行舟而致便秘~([1])。三是精血不足,精亏血虚,肠道失润,便秘发  相似文献   

5.
浅谈便秘从肺论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医对便秘的认识甚多 ,但主要病理变化在肠 ,《内经》云 :“大肠者 ,传导之官 ,变化出焉”。大肠传导功能失常 ,则可引起大便秘结 ,因此临床多从肠或胃肠论治。然肺与大肠相表里。便秘一证 ,亦与肺脏息息相关。肺主一身之气 ,肺气虚弱则大肠传送无力 ,津液不布 ,故糟粕滞留肠道 ,糟粕停于肠道既久 ,终必成结 ,难于排出。其临床特点是 ,虽数日大便一次 ,腹部却少有所苦 ,但全身不适 ,临厕努挣 ,便时汗出气短作喘 ,便后疲乏无力。常用补肺汤加减 ,以黄芪、党参、当归、紫菀、桑白皮、杏仁、火麻仁等补益肺气 ,传送腑气。案 1 李某 ,男 ,60岁…  相似文献   

6.
便秘从肺论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便秘乃常见病、多发病 ,主要病理变化在肠 ,属大肠传导功能失常 ,临床多责之脾胃 ,以通下论治 ,但疗效却差强人意 ,尤其是刺激性泻剂、润滑剂的长期使用 ,可加重大肠功能紊乱 ,造成便秘的恶性循环。陈士铎《石室密录》云 :“大便秘结者 ,人以为大肠燥甚 ,谁知是肺气燥乎 ?肺燥则清肃之气不能下行于大肠 ,而肾经之水 ,仅足以自顾 ,又何能旁流以润溪涧哉 ?”充分阐明肺燥不行清肃之令可致便秘的理论。叶天士亦云 :“昔丹溪大、小便闭于下 ,每每升提肺窍。”又开拓了便秘从肺治的大法。肺与大肠在生理结构上有表里络属的关系 ,功能上肺主宣发 ,…  相似文献   

7.
自1968年开始,我科系统观察了近300余例慢阻肺病人,在临床观察中看出,病人虽以呼吸系统病状咳、喘、炎为主,但在部分病人中却存在着腹胀、腹痛、食欲不振、便秘或溏泄等消化系统症状。二系统症状的发生显然是“肺与大肠相表里”学说的体现,即肺失清肃则大肠传导失常,此说前贤早予定论。我们就肺与大肠表里关联的症状特点,归纳为如下证型,并加以讨论,当否,请同道匡正。一、实证(一)肺热便秘型主证:咳嗽、咯黄痰或黄痰成块,痰量不多且难咯出,面红烦躁,胸中憋闷,呼吸  相似文献   

8.
“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理论基础和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理论基础和应用裴静波(浙江省岱山县中医医院岱山316200)关键词肺大肠表里关系理论基础临床应用“肺与大肠相表里”是中医脏腑表里学说之一。祖国医学认为:肺与大肠是通过经脉的络属而构成表里关系,肺气的肃降,有助于大肠传导功能的发挥;...  相似文献   

9.
"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是脏腑相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黄帝内经》开始历经各代医家在理论探讨和临床实践中的不断阐发,内容变得十分繁杂,缺乏系统性。本文将其内涵总结为以下四个方面:经脉络属是肺与大肠表里关系的基础、升降相因是肺与大肠表里关系的核心、病理相传是肺与大肠表里关系的表征、肺肠同治是肺与大肠表里关系的应用原则四个方面,指出气机升降失常是肺肠病的病机重点之一,调理气机升降是治疗肺与大肠疾病的关键。肺病及肠最常见的症状是便秘,另外还有泄泻、痢疾、脱肛、腹胀等。肠病及肺多表现为肠病致喘、肠病致咳。肺肠同治可以大大提高肺肠疾病的临床疗效。文章旨在为系统认识这一理论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0.
迟莉丽教授基于"魄门亦为五脏使"理论,认为老年性便秘病位在肠,主病之脏为脾肾,与肺、肝、心密切相关,基本病机为脏腑功能失司、气血阴阳虚损所致大肠传导失常。并在此理论指导下运用健脾益胃、温肾益精、补肺降气、疏肝养血、养心安神等五法从五脏论治老年性便秘,取得较好的疗效。附验案1例。  相似文献   

11.
张小萍教授从事中医脾胃病临床、教学研究近40载,博览群书,学验俱丰.现将其治疗老年习惯性便秘之经验介绍如下. 1 肠失濡养为主因,滋养濡润是大法 便秘属中医"阴结"、"阳结"、"脾约"等范畴.其病位主要在大肠,但常与脾、胃、肺、肝、肾等功能失调有关.胃与大肠相连,胃热炽盛,下传大肠,燔灼津液,大肠热盛,燥屎内结;脾主运化,若脾失健运,糟粕内停,则大肠失其传导之功;肺与大肠相表里,肺热、肺燥下移大肠,则肠燥津枯;肝主疏泄,若肝郁气滞,则腑气不通;肾司二便,若肾阴不足,则肠失濡养,便干不行;若肾阳不足,则大肠失于温煦,转运无力,亦使大便不通.张教授认为老年习惯性便秘的病机主要是老年人脏腑功能减弱,肠道传送无力,故成便秘.以虚秘、冷秘、气秘为主.在治疗时,不可妄用泻火通便之药,而应以润肠通便为主,同时加入理气健脾之品.并根据病情,分别施用健脾、益气、温阳、养血、润燥等法.总之,本病的基本病机是大肠失于濡养,以致传导功能失常.故在治疗上以滋养濡润为主要原则.  相似文献   

12.
<正> 肺主治节是指肺有调节人体各脏腑,使之功能正常的作用。因此,肺疾患,就会影响肺主治节的作用,而导致多种病证。便秘就是其中一种。这是由于肺与大肠相表里、大肠的传导功能、有赖于肺气的宣发、肃降,使大肠得  相似文献   

13.
<正>《灵枢·本输》曰"肺合大肠"即"肺与大肠相表里"。这种表里关系指肺与大肠在生理、病理等多方而相互影响,互为补充。肺气的肃降,有助于大肠传导功能的发挥;大肠传导功能正常,则有助于肺气的肃降。若大肠实热,腑气不通,则可影响肺气的肃降,而产生呼吸系统的病变。虽然,现代医学对"肺与大肠相表理"的间接、直接研究未能找到或未完全发现两者之间的物质联系,但能从肺与大肠的病理表现上证实"肺与大肠相表里"的正确性,可见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存在某些相通之处。  相似文献   

14.
肺与大肠相表里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经络相属,表里相通,阐明了肺与大肠之间密切的生理、病理联系。肺主宣发、肃降,为吸入清气、呼出浊气的上窍,大肠主传导,为传送糟粕、排出浊气的下窍,两者共同发挥升清降浊作用,与现代医学内毒素、血液循环、肠道菌群失调、炎症反应等一致。在肺与大肠相表里应用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中,以大承气汤等具有峻下热结功效的方剂联合西医基础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临床症状,降低死亡率,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5.
便秘的病理基础为大肠传导失常,同时与肺、脾、胃、肝、肾等脏腑功能失调有关。然而临床上多责之于脾胃、肝肾等脏腑功能失调,而忽略了对肺的调治,肺气虚、肺阴虚、肺热炽盛、宣发肃降功能失常等均可导致便秘发生,可从肺论治。  相似文献   

16.
便秘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对病人的身心产生一定影响,其基本病变属大肠传导异常,临床上大多数从肺、大肠及脾肾来论治。《医经精义.脏腑通治》云:"肝与大肠通,肝病宜疏通大肠,大肠病宜平肝为主",《素问.五脏别论篇》云:"魄门亦为五脏使”,说明便秘的发生不仅与肺、脾肾有密切关系,亦与肝极为相关。肝主疏泄是肝的主要生理功能之一,笔者试从肝的疏泄功能失常探讨与便秘的关系,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便秘是指由于大肠传导功能失常导致的以大便排出困难、排便时间或排便间隔时期延长为临床特征的一种大肠病证。便秘的病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的有外感寒热之邪、内伤饮食情志、病后体虚、阴阳气血不足等。本病病位在大肠,但与脾胃肺肝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老年性便秘辨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便秘虽为大肠传导失常,但与肺、脾、胃、肝、肾等脏腑的功能失调有关。老年性便秘病机更为复杂,且多为虚实夹杂,因虚致实;其病程中可与郁热、津亏、血虚、气虚、气滞、血瘀等同时存在,各因素之间互相影响,导致便秘反复难愈。笔者近年来辨证论治老年性便秘取效尚佳,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储秀珍 《陕西中医》1989,10(12):556-556
<正> 大便秘结是常见病,大致可分为热秘、寒秘、燥秘、风秘、气秘、血秘等。其治疗原则为热则凉,寒则温,燥则润,风则散,气则顺,血则养。但强调便秘从肺论治,虽历代不乏其人,惜于临证较少重视。本文专就便秘从肺论治,略述管见。一、便秘治肺的机理:便秘的产生,主要是大肠传导功能失常,治疗的关键,在于通腑开秘。肺主气,主宣发肃降,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气的宣降正常,有利于大肠的传送,即欲通肠胃必开上焦肺气。清、陈士铎在《石室秘录》论大便燥结云:“……大便闭结者,人以为大肠燥甚,谁知是肺气燥乎?肺燥则清肃之气,不能下行于大肠,而肾经之水,仅足以自顾,又何能旁流以润溪涧哉?方用熟地、元参各三两,火麻仁一钱,升麻二钱,牛乳一  相似文献   

20.
雷威 《河南中医》2009,29(8):768-770
目的:探讨便秘从肺论治的理论及临床依据,并讨论临床常见证候的辨证施治。方法:通过总结历代医家关于“肺与大肠”关系的论述,并结合现代医学、医家的研究,分析便秘的病因病机、大肠与肺的关系以及如何从肺来论治便秘。结果:便秘虽属大肠传导功能失常,但五脏相生相克,相侮相乘,便秘日久,必涉他脏,与肺脏关系甚为密切。结论:对便秘的治疗,并非单纯通下所能完全解决,若从肺论治某些便秘疾患,可收到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