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由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和中国水利学会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委托长江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岩体土力学研究所和地质研究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编辑部负责筹办的土和土体结构工程特性学术讨论会,于今年5月16日至20日在武汉举  相似文献   

2.
常州市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的实施,新住宅的开发,老城区的改造,特别是在市中心商业街道两侧一幢幢高层建筑物拔地而起,一座具有现代特色的城市面貌将出现在人们面前,城市一切工程设施的建设,  相似文献   

3.
陈戈  阎世骏 《地球学报》2000,21(4):428-432
松散土体是自然条件下地壳表层不断演化的产和的,土的产成环境及其演化决定着土体的基本特性,按其所处的地质-地理环境,土体的生成大致可分为同生环境、表生环境和里生环境,地质-地理环境的不断演化使土体的和性质向着差异性,层次性、不规则性、突变性等非线性特征增的方向发展,遵循生成-演化为主导、结构-性质-体系的研究思路,本文对我国南方常州的闽南三角区的软土及天津市和海口市的硬土分别进行了研究,并重点讨论了演化环境与土体结构特征和物理力学性质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粉砂地基深基坑工程土体渗透破坏机理及其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琦  凌道盛  陈仁朋  陈云敏  贾官伟 《岩土力学》2008,29(11):2967-2972
在砂土和粉土地区,渗透破坏是威胁基坑稳定性和周围环境的主要因素。基坑工程是由土、水以及围护结构组成的一个复杂系统,影响基坑工程渗透破坏的因素很多。在总结前人对土体渗透破坏与基坑工程渗透破坏模式的研究基础上,结合渗流对土体性质影响的试验成果,提出了考虑渗流、开挖卸荷以及围护结构变形共同作用的基坑工程渗透破坏分析方法,并分析了均质地基基坑工程的渗透破坏模式。将该方法运用于某粉砂地基基坑渗透破坏工程实例,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揭示了渗透破坏过程及其对围护结构的影响。通过对该基坑工程实例的分析认为,在进行基坑工程设计时不仅需要进行防止流砂、管涌等验算,还需考虑基坑工程整体破坏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根据上海地区各沉积层的地质时代,成因类型,岩性、岩相、物理力学性质,分布规律等特征,将上海地区50米以浅土划分为三个工程地质组、九个工程地质层和二十个工程地质亚层。三个工程地质组,分别为三期河口三角洲退序列沉积层所组成。第一工程地质组:全新世后期(Q_3~4)近代长江河口三角洲海退序列沉积层工程地质组。顶底板埋深:0—25米。  相似文献   

6.
通过现场容重试验和注水试验研究了碎石土地基的密度和渗透性在强夯处理前后的变化,探讨了强夯对土体结构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强夯能有效改善碎石土的结构,且浅部明显,随深度增加表现出逐渐不明显的趋势;强夯作用下,土体结构的改变在3m以上区域为颗粒填充所致,3m以下则为土体孔隙压缩.  相似文献   

7.
应县木塔地基工程地质勘测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山西应县木塔环境地质进行了研究,弄清了地层年代及存在的断层;通过样品分析、标准贯入及静探等方法试验、测试,得出了塔院区塔基土的工程物理性质和力学性质、承载力;用地学层析成像技术探测了木塔的基础结构及塔院地基的分层结构。  相似文献   

8.
强夯加固地基的土体竖向位移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有斌  刘汉龙  张敏霞  王博 《岩土力学》2010,31(8):2671-2676
根据动力分析中应力边界与速度边界之间的关系,将应力边界时程转化为速度边界时程,提出计算土体竖向位移的新方法,并进行了简化和多角度对比性研究。在钱家欢加卸载模型应力和竖向位移计算的基础上,提出将正弦荷载形式和三角形荷载形式分别引入,推导出竖向位移的两种简化计算方法。两种方法概念清楚、物理意义明确,形式简单且相同,区别仅在于系数不同。工程实例表明,两种方法计算出的竖向位移均接近于实测位移,但正弦荷载形式下的位移计算方法更能反映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9.
土体冻胀与地基梁相互作用的叠加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方政 《岩土力学》2009,30(1):79-85
根据随机介质的思想,土体冻胀引起的地表隆起近似为正态分布。以上海体育场穿越工程为研究背景,由叠加法基本原理,得出多管冻结冻胀叠加法表达式。将非均布的冻胀荷载简化成多段均布荷载,编制matlab程序求解冻土地基上的弹性地基梁方程,得到冻胀与地基梁(结构)相互作用的位移及接触压力,并用实测数据进行了验证。最后对冻胀与基础梁相互作用的影响因素进行计算分析,得出相互作用的冻胀量随地基梁刚度与外荷载增加而减小、随地基弹性接触系数与自由冻胀量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0.
土体系统工程地质研究的层次性划分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姜洪涛 《江苏地质》1998,22(2):107-110
根据系统论的观点,就土体工程地质研究进行了系统的划分,包括物质层次,学科层次和手段方法层次。论述了各层次间的相互关系是包容与被包容,依存与被依存的关系,是一个连续的有机整体。  相似文献   

11.
杭州新机场工程地质条件及地基处理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杭州新机场的工程地质条件,分析评价了场地工程地质问题及地基处理试验结果,推荐结构填石强夯为主要地基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12.
王威  王建华 《岩土力学》2015,36(Z1):315-319
为了掌握高能级强夯作用下土体的变形特性,在LS-DYNA的框架内,采用非线性大变形显示有限元算法和“帽子”本构模型,计算了强夯作用下地基土体的变形。首先,根据现场施工的实际情况建立了有限元基本模型,并与实际的监测数据进行比较,其计算结果与测试结果基本一致,该模型能较好地反映出土体的隆起和侧向位移特点。其次,以该基本模型和夯坑的变形为考察对象进行参数分析,研究了不同能级、同能级不同动量以及夯锤与地基土间的水平摩擦力对土体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高能级强夯作用下夯锤与地基土间的水平力是不可忽略;夯锤与地基土之间的摩擦力,对夯坑侧向的土体位移和地表的隆起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流变土体模型、基坑内力和变形情况进行分析 ,建立了流变土体地区水平基床系数与时间的关系式 ,并结合工程实例 ,对水平基床系数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流变土体地区水平基床系数的一般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4.
地基工程     
本书由侯兆霞主编,2004年5月出版。根据国家最新标准编写。全书共分5章。第1章绪论,主要介绍了基础工程设计与施工所需资料、基础工程设计计算原则、设计方法及基础工程学科的发展。第2章天然地基上浅基础的设计,主要介绍了刚性基础、扩展基础、条形基础的设计。第  相似文献   

15.
作者通过对无锡市区浅层地基土的工程地质条件分析,指出了存在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对无锡市区土体的主要持力层,尤其是作为高层建筑的持力层进行了分析评价,对城市建设规划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一、论文综述 本次大会计有15个单位提交有关论文21篇,大体上反映了相应的研究现状和水平。 (一)滑坡灾害的研究 1.滑坡区域规律研究 视滑坡为一定自然地理地质环境下的作用过程和现象,予以群体性研究,较之过去单体研究有了扩展。“巴谢河流域滑坡分布规律及石质黄土层在大型滑坡形成中的作用”一文指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论述了研究地面沉降的普遍意义;分析了地面沉降的各种诱发因素及其相对重要性;概括了产生地面沉降的地质环境模式;重点讨论了沉降机制;指出研究该问题应从地质成因—历史观点出发,着重研究岩土体的天然固结过程、固结状态。在此基础上,提山对该问题进行工程地质研究的途径应分为预测性阶段和工程开发中的实测阶段。而前一阶段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任何城市都是建立在不同的地质体上,城市地质环境与城市建设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本文分析了城市规划与建设中面临的日益严重的工程地质问题,论述了城市规划中进行工程地质研究的作用,内容和研究要点。  相似文献   

19.
郭凯丰  张仪萍 《岩土力学》2023,44(1):99-108
采用层状硅酸镁锂(magnesium lithium phyllosilicate,简称MLPS)透明土构建了上硬下软的双层地基模型,通过针孔注气来模拟沉积层中产生的气源,基于图像识别技术开展了地层气体聚集过程中气囊形态变化以及上层土体隆起变形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气体在聚集过程中呈现出不同的气囊形态,上层土体的强度和高度决定了气囊突破的时间以及突破时的形态。(2)气囊形态、体积和压力的变化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气囊体积、宽度基本呈线性增大,而气囊高度则由于底部收缩而逐渐减小,气压缓慢增大;第二阶段气囊宽度增加放慢,气囊体积膨胀速度加快,而气囊高度开始显著增加,气囊气压由最高点迅速降低。上层土体隆起的高度和宽度在第二阶段才开始明显增大。(3)气囊突破前的宽度、体积以及上层土体隆起宽度和高度与上层透明土的屈服强度、高度具有良好的拟合关系。(4)薄板理论可较合理地解释气体聚集引起的上层土体变形的机制,而中厚板理论则并不适用。  相似文献   

20.
《地下水》2017,(4)
新疆库车民用机场迁建工程建设项目场区属于库车河冲洪积平原中游洪泛区,场地内地下水水位埋深较浅,对场区地基土含盐量、场区地下水埋深及富水性、场区溶陷性及湿陷性地基土的承载力和变形特征等对场区内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条件进行分析,查明场地大部分地段地基土对混凝土、钢筋和钢结构均有不同程度的强腐蚀作用,地基土按含盐量分类为强—中盐渍土。场地地基土不适宜做为天然地基,需对场地地基进行地基处理,应对地下水位线以上土层采用强夯法和分展碾压法进行地基处理,提高地基承载力,改善地基均匀性,为建设工程提供基础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