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治疗和生活方式的干预对煤矿矿区高血压病控制效果。方法对丰矿八一社区全体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发现该社区高血压患者383例,将383例高血压患者进行统一建档管理。比较干预前后患者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治疗率、血压控制率的变化情况。结果管理、干预前社区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分别为71.02%、80.15%、33.15%。管理干预一年后患者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分别为100%、100%、96.08%。比较管理前后患者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以社区为单位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建档、管理、对生活方式进行干预等手段,能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从而控制血压、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提高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和血压控制率的方法和途径。方法 :对高血压门诊 5 64名患者建立系统的观察治疗档案 ,按《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进行血压测量、血压水平分级、危险分层、定期健康教育、改善生活方式和合理药物控制。结果 :患者对高血压的认识、治疗的依从性较观察治疗前明显提高 ,差别有显著性 (P <0 .0 5 ) ,血压控制率大幅度上升 ,差别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在基层医院建立高血压门诊和专病档案管理是提高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和治疗依从性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3.
周晓玲  刘艳 《西南军医》2014,(4):457-459
目的探讨社区卫生综合干预对干休所高血压老年患者血压的防治效果。方法对276例干休所高血压患者进行综合卫生干预,包括定期体检、普及高血压常识、药物干预、生活、行为、饮食干预、实施健康教育等。结果患者经过综合干预,对高血压知识的了解、血压改变、饮食习惯以及生活方式等情况与干预之前比较有显著改善。结论社区卫生综合干预对控制干休所高血压老年患者具有积极作用,可以改善不健康生活方式,最大限度地降低高血压的危险性,减少心脑血管病事件的发生率,提高了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杨晓萍 《西南军医》2012,14(2):216-217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临界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将10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3例,对照组不用药物治疗采用随访观察,对实验组患者采用健康教育、心理干预、指导血压监测,定期随访护理干预等措施,随访时做好记录,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在护理干预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在护理干预后血压下降情况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临界高血压患者进行社区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有效的控制血压,能够有效预防高血压的发展,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社区居民高血压防治知识以及健康教育评估进行分析,进而为提高社区居民的健康教育提出建设性意见.方法:运用问卷调查法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进行调查,调查时间为2017年1月-2017年7月,随机对390名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血压、文化程度、收入水平以及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和相关的原因.结果:在对患者进行调查研究的过程中发现,对患者健康教育前后的效果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社区居民进行有效的健康知识教育,有利于患者提高对疾病的认识,还能提升自我保护意识,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高血压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由于我国对高血压的知晓率、服药率、规范治疗率、治疗达标率、持久用药率低,导致心脑血管事件的致残、致死率不断增高,需要基层社区医生加大对患者的教育力度,普及科学防治心脑血管病知识,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高血压的防治手段是基于对其发病机制的研究而产生的.本文就高血压病在社区门诊进行非药物和药物治及健康指导, 旨在建立一套有效的高血压病社区干预模式.  相似文献   

7.
高血压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由于我国对高血压的知晓率、服药率、规范治疗率、治疗达标率、持久用药率低,导致心脑血管事件的致残、致死率不断增高,需要基层社区医生加大对患者的教育力度,普及科学防治心脑血管病知识,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高血压的防治手段是基于对其发病机制的研究而产生的。本文就高血压病在社区门诊进行非药物和药物治及健康指导,旨在建立一套有效的高血压病社区干预模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开展护理干预,探究其对降压效果与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2020年1月~2021年2月收治的8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4 3例,常规护理)与干预组(43例,护理干预),就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指标、服药依从性、生活质量及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组患者血压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  相似文献   

9.
陈国鼎 《人民军医》2012,(4):307-308
目的:观察社区干预对高血压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某社区高血压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抗高血压药物治疗,观察组采取建立健康档案,饮食、心理和运动干预,以及健康教育等多种方式进行个体化综合干预,对照组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以血压达标为管理目标,干预后2年,比较两组高血压病预后情况及观察组干预前后高血压病治疗率及血压控制率。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非常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P<0.01);不良饮食习惯改变率、高血压病知晓率及高血压控制率分别为96%、98%和93%,均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7%、81%和55%(P<0.05)。观察组中低盐饮食、限酒、规律用药及参加体育锻炼者均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两组戒烟者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干预后2年高血压病治疗率87%,血压控制率74%,分别显著高于干预前的74%和44%(P<0.05)。结论:社区干预有助于改变高血压病患者不良生活方式,提高高血压病治疗率及血压控制率,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及自护能力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源于收治的72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36例)。两组患者均采用降糖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同时给予健康教育。治疗前后,采用糖尿病依从性问卷对患者治疗依从性进行评估,并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量量表(ESCA)检测患者自护能力。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药物治疗、饮食指导、运动锻炼、自我监测、定期复查依从性评分分别升至[(9.45±2.17)、(8.54±1.26)、(8.35±2.27)、(9.37±1.03)及(9.66±1.34)]分,自护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健康知识认知及自我概念评分分别升至[(38.68±6.56)、(33.26±5.75)、(34.85±6.74)及(35.62±4.33)]分,上述各评分指标与干预前和对照组干预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健康教育的实施对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及自护能力有积极影响,改变患者不良习惯,培养利于控制病情的习惯。  相似文献   

11.
金阳 《航空航天医药》2010,21(7):1224-1224,1268
据统计,我国高血压的患病率达11.26%,全国患者数约9000万。高血压患者服药率为24.8%,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者只有5.8%。患者对高血压病危险因素、对高血压的危害知晓率低,服药依从性差,是目前制约有效控制血压的主要因素。我们从患者对高血压危险因素的认识、控制高血压的重要性人手进行健康教育,取得了显著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杨华  徐晓辉 《西南军医》2013,(5):543-544
目的观察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特点及探讨老年高血压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8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病例资料,观察其血压、脉压、临床症状、体征及合并症等。结果老年高血压患者以收缩压增高、脉压增大为主,血压波动明显,多合并其他慢性疾病。结论老年高血压的特点有其特殊性,采取综合措施干预控制血压,降低心脑血管发病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健康教育干预飞行人员高血压患者,评价干预后飞行人员高血压控制效果。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对39例飞行人员高血压患者进行高血压病相关知识宣教,并通过对患者合理的生活指导,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增强患者的药物依从性,结果护理干预后飞行人员对高血压病基础知识掌握情况以及高血压并发症的严重后果的认识明显提高,干预后患者的各种生活行为方式也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适合军队干休所社区科学、规范及实用的高血压管理方案,有效控制血压,以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方法:采用以血压达标值为管理目标,以《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为指导的社区高血压患者管理方案,对军队离退休老干部高血压病患者进行随访。结果:本组人群高血压患病率较高(68.2%),同时有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共存,靶器官损害严重。通过4年综合干预高血压患者的治疗率和血压控制率显著上升(P〈0.01)。结论: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有效社区管理方式,可显著提高血压控制达标率,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调查住院老年高血压患者影响睡眠的因素,针对各种因素采取护理干预,探讨住院老年高血压患者睡眠质量对降压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运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对156例住院高血压老年患者评估睡眠质量,其中65例"睡眠差"(PSQI≥7)的患者设为研究组,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91例"睡眠良好"(PSQI<7)的患者设为对照组,实施高血压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睡眠改善情况和血压变化.结果:住院老年高血压患者存在睡眠不良的约占43%,其中心情焦虑和不适应医院环境是引起患者睡眠障碍的主要因素.护理干预前研究组患者PSQI评分及血压水平明显高于对照患者(P<0.01).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PSQI评分及血压水平比干预前显著降低(P<0.05),且PSQI评分及舒张压降低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对患者心情焦虑和对医院环境不适应是影响住院期间睡眠质量的主要因素,针对主要因素进行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睡眠质量,提高了降压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高血压的社区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血压流行是一个群体现象 ,群体的疾病应该用群体的方法来防治。国内外经验表明控制高血压最有效的方法是社区防治。社区防治应采用“高危人群策略”(只对高血压病人进行检出、治疗减少并发症 )和“全人群策略”(对全体人群进行预防 ,减少发病 )相结合的方法。社区高血压防治计划的根本目的是 :在社区人群中实施以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为主导 ,以高血压防治为重点的干预措施 ,提高整个人群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其主要目标是在一般人群中预防高血压的发生 ;在高危人群中降低血压水平 ,提高高血压病人的管理率、服药率和控制率 ,最后减少并发…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观察对高血压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治疗的120例高血压患者,将其随机平均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高血压的常规护理方法,而干预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加以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的总满意度为98.33%,而对照组患者的总满意度为83.33%,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组患者在治疗后舒张压与收缩压的变化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并更好的控制患者的血压变化情况,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调查住院老年高血压患者影响睡眠的因素,针对各种因素采取护理干预,探讨住院老年高血压患者睡眠质量对降压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运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对156例住院高血压老年患者评估睡眠质量,其中65例"睡眠差"(PSQI≥7)的患者设为研究组,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91例"睡眠良好"(PSQI<7)的患者设为对照组,实施高血压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睡眠改善情况和血压变化.结果:住院老年高血压患者存在睡眠不良的约占43%,其中心情焦虑和不适应医院环境是引起患者睡眠障碍的主要因素.护理干预前研究组患者PSQI评分及血压水平明显高于对照患者(P<0.01).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PSQI评分及血压水平比干预前显著降低(P<0.05),且PSQI评分及舒张压降低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对患者心情焦虑和对医院环境不适应是影响住院期间睡眠质量的主要因素,针对主要因素进行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睡眠质量,提高了降压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二师30团不同职业人群通过口腔保健知识、健康教育宣传干预前后知晓率及行为改变情况,为制定口腔卫生保健措施及口腔疾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干预前后分别调查不同职业人群377人和367人。结果:干预前后口腔卫生知识知晓率分别为37.34%和71.10%,口腔卫生行为形成率提高百分点为33.01。讨论:健康教育宣传干预后口腔卫生知识知晓率及行为形成率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0.
目前,原发性高血压及其并发症仍是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原发性高血压因其知晓率低和治疗率低、药物不耐受、患者依从性差以及不合理用药等原因,有近1/3患者不能有效控制血压,处在心脑血管疾病高危状态。为此,寻求更为安全和有效的治疗高血压的方法十分迫切。去肾交感神经支配术基于导管方法应用射频消融选择性靶向损毁肾交感神经,以达到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目的。有两项临床试验(Symplicity HTN-1和HTN-2)对该技术进行了评估,为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提供了证据。本文简要介绍这一技术在安全性和有效性方面的最新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