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对石油的需求量逐年增多,客观上对我国的石油勘探开发技术的创新升级产生了需要。从目前我国的油田开发来看,已经进入了开采的中后期,如何提高油田的综合采收率和油田勘探开发质量,成为了油田发展的重要发展方向。为此,国内油田投入了大量资金研究石油勘探开发技术,旨在对石油勘探开发技术进行创新和提档升级,使石油勘探开发技术能够满足油田二次开发需要,为油田开发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从目前来看,石油勘探开发技术发展较快,我们有必要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解和研究,更好的掌握石油勘探开发技术的发展规律,促进我国石油勘探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GPS定位技术的发展日渐成熟,其应用也逐步向工业和民用领域发展,在石油勘探开发中已经有所应用,且效果显著,给油田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也成为了油田企业在石油勘探开发中越加重视的技术。GPS技术在实践中具有如此重要的应用价值,所以相关的理论研究也应不断深入发展,推动GPS技术的进步,使其在应用中发挥更大的价值。笔者主要介绍了GPS技术在我国石油勘探开发中的应用,在应用中所体现的优势以及这一技术应用的未来趋势。  相似文献   

3.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石油勘探开发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录井记录和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技术在石油勘探和开发,在一组传感器技术的同时,也融入了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不仅为石油勘探和开发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油田开发效益也得到了有效加强。本文就现代信息录井技术在石油勘探开发中的应用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科技在不断进步,我国重工业也取得了良好的发展,石油勘探开发技术不断提高,各种产业的飞速发展,使得石油工业迎来了发展的重要时期,对石油开发的需求日益增加,石油勘探的力度也随之加大。油田地质勘探开发技术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油田勘探工作力度的加大,对油田勘探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通过本文详细阐述油田地质勘探开发技术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空间和发展前景,希望能为油田地质勘探开发技术的进步提供指导,为石油地质勘探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我国各行业对于能源的需求也不断增加。石油作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能源供给基础,其勘探与开发对于我国的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石油勘探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传统方式难以发现的油田不断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为我国的石油勘探提供良好的发展基础。文中就石油勘探技术中虚拟技术的应用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推进,以及石油勘探和开采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社会各领域对石油的应用日益增加,所以,我国的各大油田都加强了对石油地质的勘测以及对新油田的一次和二次采油。加强对油田剩余油的开采、提高油田的原油采收率已成为节约和合理利用石油资源的必要手段,这也就对油田的测井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就着重分析测井技术在油田剩余油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我国经济在近些年的发展中得到快速推进,使得油田开发企业的盈利能力逐渐进入到人们的视野中,对油田开发企业盈利能力进行分析可为油田开发企业进行政策制定和战略调整提供依据。在我国发展中,油田行业是我国的基础行业,因此,要想促进油田企业得以可持续发展,以带动我国经济发展,还需要对油田开发企业中盈利能力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根据当前我国石油勘探开采情况来看,井下作业试油测试数是其中一项重要工作。众所周知,我国地域广袤,地形复杂,这一现象导致油田的勘探开发环境也日益复杂,想要提高试油测试技术水平,或者精确的试油测试数据,就需要结合油田的实际情况,形成系统性的井下作业试油测试技术方案,以便能够降低井下作业试油测试工作成本,提高试油测试质量,促使试油测试技术能够有效应用于石油勘探开采工作中。本文主要内容研究了井下作业试油测试技术方案,希望能为我国石油勘探开采工作的顺利开展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9.
海洋石油勘探开发作业具有海洋风险和石油勘探开发风险相叠加的特殊属性,随着增储上产工作深入进行,作业点、作业量显著增加,传统安全巡查模式已难以满足渤海油田安全生产的需要。本文探讨了渤海油田引入第三方安全巡检机制的过程和实践,介绍了渤海油田充分发挥第三方安全巡检队伍专业价值的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我国石油行业也在快速进步。而伴随着我国石油勘探开发技术的进步,很多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在油田开采中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油田的开采效率。  相似文献   

11.
我国石油产量到2亿吨后,随着国际油价波动,国内石油勘探开发进入新的阶段,资源发现难度进一步增大,新发现储量品位降低,已开发油田主体处于双高开发阶段,勘探开发关键技术还没有形成有效突破,加之国际油价处于低位,勘探开发投资减少,经营效益下降成为目前国内石油勘探开发面临的主要问题。中长期发展形势和发展潜力成为国家层面十分关注的问题。基于低油价形势,本文对国内石油勘探开发现状、发展形势、资源潜力以及勘探开发潜力进行分析,对未来国内石油发展目标和发展前景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2.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石油勘探开发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还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而现代信息录井技术作为整个石油勘探开发中的核心技术,在集合传感器技术的同时,还融入了计算机技术以及通信技术,不仅为石油勘探开采提供必要的技术保障,还有效的加强了油田的开发效益。在此,本文针对现代信息录井技术在石油勘探开发中的运用,作以下论述。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石油勘探和开发程度的逐渐提高,低渗透油藏的高效开发对我国的石油行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长庆油田低渗透油田资源十分丰富,具有极大的开发潜力,但是由于低渗透油田自身油层储层的渗透率低、丰度低以及单晶产能低的因素,想要实现规模化的开发还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本文针对这一现象对长庆油田低渗透油藏规模化开发的管理模式进行一定的分析研究,希望能帮助提升油田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出发,初步研究了石油勘探开发行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特征和指导原则,并提出了石油勘探开发行业可持续发展的若干主要对策。将可持续发展思想和战略逐渐融进石油工业业务活动中去,对我国石油工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石油的大规模勘探开发,给我国的经济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我国的飞速发展,但是在石油勘探开发的过程中对生态环境也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和破坏。因此,在进行石油勘探和开发的过程中,要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在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取得良好的环境效益。本文主要从石油在勘探开发过程中产生的污染、以及石油勘探开发过程中环境保护的措施两个方面进行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16.
作为战略性的能源和资源,石油对一个国家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随着石油勘探技术的发展,地震勘探的采集技术在石油勘探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我国的大多数油田的浅、中层的油藏或己被探明,或正在开发,而深层石油由于隐蔽性加强,未能开发出来,因此深层地震勘探技术是解决石油开发的必要手段。因而促进了地震勘探的采集技术的发展,对石油开发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石油勘探开发的深入,石油储量逐年减少,油田开发难度日益增大,特别是低渗透油田的开发问题日益突出,注水等技术在我国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低渗透油田的注水工艺的优化,可以保障油田在开采过程中的储层能源得到有效的补充,确保了低渗透油田的开发效率和生产的需要。在低渗透油田开发中,要针对实际生产状况,对注水开发技术进行优化,以保证各生产指标均能满足设计要求。在油田生产实践中,原油产量是评价油田开发水平的重要指标,要使其达到最佳的开发效果,就需要对注水工艺进行全面的优化,以确保注水工作的顺利进行。本文从油田的特点、注水开发技术的实际运用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探讨了注水开发技术的最佳技术视角及在实际应用中的改进。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物联网与数字化油田基本概念出发,描述了运用物联网技术构建数字化油田的理论、实践及效果。介绍了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数字化油田建设的经典案例——“港西模式”的油水井生产远程监控分析优化系统,旨在描述石油物联网作为一项新技术也将逐渐应用到油田生产实践中。石油物联网技术不仅能集成石油勘探开发生产信息,还可以实现油田业务与技术的整合,进一步优化油田生产经营管理,拓宽油田勘探开发业务。  相似文献   

19.
石油是当前世界性的重要能源,能够极大地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伴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当前对于石油需求量日益增加,这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石油勘探工作的推进。不少勘探人员将工作重心集中于低渗透油田当中,其蕴含非常丰富的石油资源,但结合勘探开采时的一些特征,要求必须采用比较特殊的开发工艺和技术才能提高效率。  相似文献   

20.
由于我国各油田开采时间的不断延长,常规油气藏储能日渐降低,为维持开采产量,对非常规油气藏得开发成为了主要的科研方向。非常规油气藏具有开发难度大、开采成本高、工艺要求复杂等特点,但非常规油气藏的储量规模巨大,通过勘探开发技术的日益完善,油田的生命周期大大延长。非常规油气藏根据其成因大致分为三类:油砂和重油,页岩油气和致密油气和油页岩。随着对非常规油气藏的勘探开发,石油地质理论以及相应的勘探开发技术也得到了不断创新,将不断促进石油勘探开发技术的进步,实现我国油气产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