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地处湖北省西南部,是一个典型的边远山区县,总人口20.7万人,其中土家族人口占总人口的77.7%.作为一个内陆少数民族自治县,近年来,五峰立足县情,以科学发展、改善民生作为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的根本着力点,抢抓"616"对口支援工程、脱贫奔小康试点县建设等重大机遇,突出抓好产业体系、市场主体、基础设施、重点城镇、民族文化"五大建设",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欣欣向荣.  相似文献   

2.
湖北省近年来积极探索民族工作新思路、新方法,强力推进民族工作社会化,在全国首创“616”对口支援工程,全社会共同帮扶民族地区,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616”工程的实施,创新了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的新理念、新机制,形成了全社会关心支持民族地区发展的整体合力,对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具有重要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目前,党和国家领导人贾庆林、回良玉、杜青林等作出重要批示,对“616”工程给予了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3.
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是事关社会和谐稳定,事关国家长治久安的大计。湖北省是民族工作的大省,在历届省委、省政府大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基础之上,近些年来,我们建立了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的616对口支援工作机制。这项工作得到了党和国  相似文献   

4.
为推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从2007年8月起,湖北省委、省政府决定在全省民族地区大力实施"616"对口支援工程,由1名省委、省政府领导带领6个省直单位对口支援1个民族县(市),每年至少办6件较大实事."616"工程启动3年多来,共为民族地区对接项目900多个,支援资金50多亿元,拉动相关项目投资160多亿元,建成了一批带动能力强的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项目,推动了民族地区加快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616"对口支援工程是湖北省委、省政府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大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创新举措,是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一项重大德政工程、民心工程。自2007年实施以来,在各对口部门的倾情帮扶下,利川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全市呈现出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民生改善、社会和谐的良好局面。2014年上半年,利川市地区生产总值、地方公共预算收入、社会规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分别增长9.7%、11.3%、37.9%和14.1%。  相似文献   

6.
民族团结、民族平等是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核心内容,也是党的民族政策的出发点.中国共产党领导广西民族团结进步60年的历程,其价值不仅表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一项优越的和具有旺盛生命力的基本制度,也在欠发达民族地区走出了一条实现"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道路,促进了民族经济大发展,推动了民族文化的大繁荣,社会各项事业不断进步,有力地促进了广西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发展,广西呈现出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进步的良好局面,增进了民族关系的和谐,促进了社会和谐进步.  相似文献   

7.
2013年5月13日至14日,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家民委主任王正伟在湖北省就民族工作进行深入调研,对湖北民族工作给予充分肯定。近日,王正伟同志在听取湖北省民宗委的民族工作汇报后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对湖北的民族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和宣传。近年来,湖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实施"616"对口支援工程,推进武陵山片区区域开发与扶贫攻坚工作,实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创新对口援藏援疆工作思路和方式,有效促进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和民族地区的发展,积累了大量宝贵经验。为了进一步总结推广湖北民族工作经验,本刊特刊发湖北省认真贯彻"两个共同"民族工作主题、扎实推动"‘两个共同’在湖北"所取得的各项工作成绩和经验,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8.
金秀的民族关系在南方民族地区具有典型性,对研究中国的民族团结具有积极意义.金秀在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实践中,形成了以政治平等保障民族团结、以经济发展促进民族团结、以文化繁荣培育民族团结、以社会和谐巩固民族团结四条基本经验.金秀瑶族从多元走向一体过程是中华民族从多元走向一体过程的一个缩影,"金秀经验"对新世纪新阶段中华民族认同建构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9.
湖北省荆州市是典型的多民族散杂居地区,现有52个民族,常住少数民族人口4.75万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每年约 5000 人次.近年来,荆州市紧紧围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主题,按照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 "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乡镇、进学校、进宗教活动场所"的要求,不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有力地推动了全市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不断发展,使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得到进一步巩固.  相似文献   

10.
湖北省委、省政府在民族地区实施"616"对口支援工程,是促进民族团结、增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是体现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群众特殊关怀的重要平台,是密切党群关系的重要途径,对于加快民族地区  相似文献   

11.
湖北省委、省政府在民族地区实施“616”对口支援工程,是促进民族团结、增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是体现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群众特殊关怀的重要平台,是密切党群关系的重要途径,对于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2012年9月8日,湖北省民宗委和宜昌市政府举行《共同推进宜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合作协议》签字仪式。双方将开展全方位、多层次、深领域的交流与合作,细化措施,共同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此次签署合作协议,是双方贯彻落实湖北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的具体行动,也是贯彻省委、省政府推动民族地区加快发展重大战略部署  相似文献   

13.
《民族论坛》2013,(9):27-29
湖南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紧紧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全面实施“四化两型”的富民强省战略,全省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湖南把民族团结教育贯穿于精神文明建设和公民道德建设全过程。引导各族干部群众把自觉维护民族团结作为基本道德规范;坚持开展自治州.自治县、民族乡逢十周年庆典活动和民族团结进步表彰活动,大力宣传党和政府及全社会共同推动民族地区发展的成就和经验,大力表彰民族团结先进典型,用群众身边的人和事教育群众,带动各族群众积极参与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相似文献   

14.
<正>9月24日,"湖南民族团结进步十大新闻"评选结果揭晓,并向社会公众发布。这是湖南创新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模式的一次大胆尝试。据悉,今年4月至9月,为宣传贯彻实施党和国家民族政策和法律法规,加大宣传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进一步推动湖南省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湖南省民族团结进步行动组委会在全省组织开展了"湖南民族团结进步十大新闻"评选活动。  相似文献   

15.
《中国民族》2015,(2):20-21
自2012年以来,甘肃省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为抓手,探索丰富创建载体,大力助推民族地区发展,切实加强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在抓发展、惠民生、促和谐中大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为建设"经济发展、山川秀美、民族团结、社会和谐、幸福美好新甘肃"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6.
全省民族工作会议是省委、省政府在新世纪新阶段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对进一步动员全省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和做好民族工作,不断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贵州省黔东南州以关注民生、解决民困、加强民族法制建设、积极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创建民族团结示范村和社区等方式推进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发展,促进了黔东南州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8.
2007年8月,湖北省委、省政府决定在全省民族地区大力实施"616"对口支援工程,确定分别由省委、省政府10名领导同志牵头,每名领导同志率6个省直单位对1个民族县(市)进行对口支援,每年至少办6件较大实事,全面覆盖了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和宜昌市2个民族自治县."616"对口支援工程启动2年多来,为民族地区对接项目600多个,落实资金30多亿元,建成了一批带动能力强的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项目,生发乘数效应,增强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全省上下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组织、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19.
"616"对口支援工程,对于恩施市意味着什么? 近日,记者从恩施市了解到,该市自"616"对口支援工程实施以来,获得各类项目资金近3亿元,拉动了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社会发展及民生改善等10多亿元的项目投资,全市呈现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根本途径,以"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总目标,创新推进"1234"工作法,即坚持1个根本保证、抓牢2个关键要素、聚焦3个重点问题、实施4项帮扶工程,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新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