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对数字技术在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应用介绍的基础上,论证了数字技术在今后城市滨水景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很多城市都出现了滨水地区再开发的现象,国内不少城市对滨水(滨海、滨江、滨湖)地区的规划和开发十分活跃.有的滨水地区的开发已形成规模,并以此带动了整个城市的发展,如上海浦东的陆家嘴地区等.对滨水地区的开发,不仅在中国是热点,在世界其他国家同样是开发建设的热点.  相似文献   

3.
介绍国内外城市滨水地段开发案例,指出滨水地段的合理规划整治可有效开发利用资源,提升城市品质,改善人居生态环境,激发以生态旅游为主导的经济增长点,推动城市复兴与可持续发展.通过广东增江两岸景观整治工程实践,实现了城市空间、土地和文化的有机结合,检验了生态导向的城市滨水地段开发和规划理论,为我国临水城市建设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城市滨水地区概念及范围的界定,对滨水区理论和开发模式的介绍。针对当涂县城市滨水地区开发的现状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分析,提出了城市滨水地区开发的一系列目标系统和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5.
城市滨水空间是城市中最具价值和开发潜力的空间资源,它的开发利用对繁荣城市经济、提升城市环境质量、丰富地域风貌有着重要影响,是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城市向人性化城市、文化城市、绿色城市转型的契机。在新形势下研究现代城市滨水空间的生态文明内涵,进一步满足文明社会人民生活的需要,对提升城市生态安全与服务功能具有现实意义。在简要分析城市滨水空间开发利用经验和意义的基础上,以"黄浦江东岸滨江公共空间贯通工程"为例,探索遵循城市生态文明理念、有利于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滨水空间开发规划策略。  相似文献   

6.
数字社区的功能需求与系统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未来几年,数字城市建设呈现大规模发展的趋势,而数字社区是数字城市建设的重点。数字社区是联通家庭和数字城市的关键节点,是建设“数字中国”的整体工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论述了数字社区的建设目标,分析了数字社区的功能需求,给出了我国数字社区系统的构建方案,对我国的数字社区建设将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数字校园下异构数据库数据交换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数字校园的建设必然涉及到各种数据资源的整合、集成与交换。讨论了数字校园下的“信息孤岛”现象,采用目前使用广泛的XML技术来解决异构数据库间的数据交换。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数据库与XML间的模式映射和基于矩阵的数据类型映射,并提出了利用交换规则解决异构数据交换中的逻辑异构问题,从而较好地解决了数字校园建设中的“信息孤岛”问题。  相似文献   

8.
基于虚拟现实的数字化校园漫游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数字城市建设的一部分,数字化校园虚拟漫游系统是数字化校园建设计划的核心平台.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金鸡岭校区为原型,运用三维仿真技术建立了基于3DS MAX的虚拟校园三维模型.采用VR-Platform开发平台与SQL server后台数据库连接、虚拟建筑与实景拍摄相结合的方法,设计实时三维虚拟校园漫游系统并实现了自主...  相似文献   

9.
数字社区是数字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对数字城市、数字社区概念的阐述,对数字社区建设实施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以合肥天鹅湖城市开放型公园为例,从城市滨水公共空间的公共性特征出发,针对当前我国城市滨水公共空间的建设现状,探讨城市滨水空间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应从构建稳定的生态型水体驳岸、提供功能多样化的虚实空间、打造参与性强的绿地景观空间和融入城市文脉的环境小品设计等四个方面,建构公共性强的城市滨水公共空间.  相似文献   

11.
基于对现今城乡规划设计中存在的一系列与数字化、信息化相关的问题的调查,作者就实用性数字城乡规划进行了需求分析.在此基础上,根据软件工程原理,完成了数字城乡规划基础平台软件的总体设计和相关模块的分解和实现,并选取Visual C 6.0和Visual Fox Pro6.0作为基础平台的公共开发工具.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城市立体空间控制分区规划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构建了影响立体形态的城市要素体系,通过城市大数据的可达性评估,利用单因子和多因子评价方法,将武汉市主城区的城市立体空间控制分区划分为高层集聚鼓励区、高层散点控制区、高层慎建区、开敞空间控制区和高层禁建区。结果表明:高层集聚鼓励区主要分布在长江沿岸公共服务设施配套较齐全的区域;高层散点控制区主要分布在高层集聚鼓励区周边,范围最广;高层慎建区围绕高层散点控制区分布;开敞空间控制区主要位于武汉主城区外围;高层禁建区零星分布于武汉主城区内部及周边区域。在管控方面运用刚性与弹性控制相结合,能够为城市立体空间布局优化建设提供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13.
1996年江汉油田在潜江凹陷马王庙地区进行过三维地震资料采集,但是由于受当时采集技术和设备的制约,所获资料已不能满足油田勘探开发的需要。因此,江汉油田于2008年又在该区部署了高精度三维地震采集项目。针对以往采集技术缺陷,结合地质任务,对采集观测系统进行了优化设计。激发采取了动态井深设计,并在过汉江禁炮区采用了多种震源联合施工优化设计技术,最终所获地震剖面品质较以往有显著改善,信噪比和分辨率明显提高。其高精度三维采集方法值得在江汉水网地区推广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试论数字城市规划的支撑技术体系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分析了数字城市与数字城市规划的概念、关系 ,详细论述了数字城市规划支撑技术体系 :3S(GPS ,RS ,GIS)技术、数据库管理系统、自动建模技术、模拟表现与可视化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分布式计算、决策支持系统与专家系统、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的现状和适用于城市规划的相关对策 ,指出了数字城市规划与现代信息技术结合发展的必然趋势 ,以及以城市或区域系统为规划对象 ,以可持续发展为调控任务和战略目标 ,综合多领域、多目标的规划方向  相似文献   

15.
汉江水质综合评价的BP网络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往的水质综合评价因子权重的确定方法使得评价结果带有较强的主观性,神经网络方法则可以有效排除主观因素的干扰.构造了一个多因子水质综合评价的3层BP网络模型,以生化耗氧量、氨氮和总磷为评价因子,对汉江武汉段水质的富营养化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评价结果更为客观,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6.
Six forestry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rojects being actualized in China were the implementations of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and security, development of forestry biological technique and fine variety cultivation,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forest biological germplasm resources, development of forestry bio-industry and digital forestry, and construction of forestry innovation ability. Among them, digital forestry was an effective measure to improve the ability of forestry innovation, to realize resources sharing, and to develop sustainable forestry. Spatial database of digital forestry should be constructed according to the criteria and index system of forest sustainable management. Based on analyzing the status and advances of China's digital forestry construction, a database framework of digital forestry towards sustainable forestry development was studied and established preparatorily. The database was divided into four layers as theory layer, system layer, status layer, and parameter layer. It was concluded that during the process of digital forestry platform construction, the relative social, economic, and politic data should be considered and collected, which meant that the database should represent not only the current forestry development, but also the social, politic, and economic situations. Constructing China's digital forestry information platform under full utilization of idea and index system for sustainable forest management was urgent and important.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海洋石油平台结构在全生命周期内所产生完整性数据的特点.分别阐述了工程建设与生产运维阶段的数字化技术应用.利用三维设计和可视化功能为平台结构提供数字化平台.通过工程案列验证了数字化技术可行性、高效性,实现工程建设阶段向生产运维阶段的数字化移交,确保平台处于可靠和安全的服役状态.  相似文献   

18.
The Yellow River is well known as a sediment-laden river, which is the main reason that it cannot be controlled as easily as other rivers. Many researchers, such as Qian Ning et al., have found that the sediment load of the Yellow River comes mainly from the sandy and gritty area of the Loess Plateau. Therefore,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simulate the sediment yield in this area. This paper proposes a method to compute the sediment production in the sandy and gritty area based on the digital watershed model. The suggested model is calibrated and validated in the Chabagou basin, which is a small catchment in the study area. Finally, the model simulates the sediment yield of the sandy and gritty area in 1967, 1978, 1983, 1994 and 1997, which represents a high water and high sediment year, a mean water and mean sediment year, a high water and low sediment year, a low water and high sediment year, and a low water and low sediment year separately. The simulation results, including the runoff depth and erosion modulus, can well explain the "low water and high sediment" phenomena in the Yellow River basin. The total amount of the sediment production and its distribution generated by the model is very useful for water and soil conservation in the sandy and gritty area of the Loess Plateau.  相似文献   

19.
针对人们对城市供水安全性要求日益提高、供水系统的规模不断扩大、复杂性随之提高等问题,对城市供水管网仿真建模与软件开发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首先,对供水管网参数测试分析技术进行研究,较为准确地掌握了整个供水管网的用水量负荷、用户用水模式及变化规律、压力分布规律及主要供水管段的实际过流能力等状况,建立供水管网仿真模拟数据库.在此基础上,以供水管网科学合理运行、保障供水水质等为目标,结合供水管网在线监测技术,以某城市开放式区域供水管网为例,建立了该区域供水管网微观水力模型,并开发了城市供水管网仿真模拟分析平台.该平台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及实用性,目前正在某城市进行应用.  相似文献   

20.
矿山的三维建模及虚拟场景搭建是数字矿山的基础.Skyline Terrasuite平台为矿山三维建模及虚拟场景的实现提供了实用的手段和方法.通过对相关建模技术和方法进行研究,分析矿山各类实体的特征并对其分类,充分结合矿山区域高分辨率影像、大比例尺地形图和实地拍摄的照片等构建实体模型,在Skyline Terrasuite中完成矿山三维场景的虚拟仿真.本文在矿山现有数据的基础上,研究了地面建筑和地下巷道等主要物体的建模方法.实验结果表明,三维矿山实现动态的、逼真的模型表达,为数字矿山的建设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