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处理子宫肌瘤后对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09年1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单发子宫肌瘤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A、B、C三组,A组患者采取子宫全切术,B组患者采取次全子宫切除术,C组患者采取子宫肌瘤切除术,比较三组患者手术前后性激素水平变化。结果三组患者术前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及雌二醇(E2)水平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术后3、6、12、24个月A、B组患者FSH和LH水平均较术前明显升高,E2水平较术前降低(P<0.05);C组患者术后FSH、LH及E2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术后3、6、12、24个月A、B组患者FSH和LH水平均高于C组,E2水平低于C组(P<0.05)。结论子宫切除对卵巢功能具有明显影响,降低患者体内雌激素水平,子宫肌瘤患者选择子宫切除术时应严格掌握适应证,避免引起性激素分泌失衡。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挖除术后应用GnRH-a预防子宫多发肌瘤复发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5月在我院妇科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常规腹腔镜治疗,试验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药(GnRH-a)治疗,术后18个月随访观察复发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激素水平、复发率。结果试验组的临床有效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的LH、FSH、E2等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试验组术后18个月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挖除术后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药(GnRH-a)临床效果显著,能降低患者激素水平,有效降低子宫多发肌瘤复发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联合子宫动脉阻断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6月在东山县医院择期行腹腔镜手术的子宫肌瘤患者7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联合子宫动脉阻断术。记录手术相关指标,术前、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时测定卵巢体积、窦卵泡数目及血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激素(LH)、雌二醇(E2)水平,随访比较两组间术后1年的妊娠率和复发率。结果:对照组手术时间长于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多于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晚于观察组,住院时间长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卵巢体积、窦卵泡数目及血FSH、LH、E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1年妊娠率为78.38%,与观察组的81.0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1年复发率为13.51%,高于观察组的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联合子宫动脉阻断术有利于减轻子宫...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分析为子宫肌瘤患者使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和子宫动脉阻断术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0~2012年我院的60例子宫肌瘤患者来进行探讨分析,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采取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组使用子宫肌瘤剔除术和子宫动脉阻断术联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经过手术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出血量和并发症几率均比对照组低,术后根据随访情况来看,在半年、1年、2年的复发率,观察组均比对照组低。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和子宫动脉阻断术联合进行子宫肌瘤治疗具有比较好的效果,比单纯的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出血量要少,恢复速度更快,预后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醋酸亮丙瑞林联合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在巨大子宫肌瘤中的应用。方法对2016年7月—2018年7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32例巨大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66例患者实施醋酸亮丙瑞林联合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纳入观察组,66例实施单纯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参数(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引流量、盆腔引流时间),观察组患者药物预处理前后血清激素[雌二醇(E2)、促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水平变化以及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生活质量(SF-36)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引流量、盆腔引流时间均小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应用醋酸亮丙瑞林3个月后血清FSH、LH、E2水平均低于用药前(P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个月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巨大子宫肌瘤患者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前应用醋酸亮丙瑞林可降低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为手术创造有利条件,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术后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所用米非司酮剂量不同分为A组和B组,A组服用高剂量米非司酮(25 mg/d),B组患者服用低剂量米非司酮(12.5 mg/d),所选患者均于月经开始第3天服用药物,12周作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子宫肌瘤体积、子宫体积、孕酮(P)、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及血清卵泡雌激素(FSH)水平。结果经过治疗两组患者的子宫及子宫肌瘤体积均显著缩小,且A组的缩小率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P、E2、LH及FSH等激素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组明显优于B组。结论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妇科肌瘤的疗效显著,值得在子宫肌瘤临床治疗中继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手术治疗后肌瘤残留复发及妊娠结局。方法本次研究选择2015年6月-2016年6月到本院救治的46例子宫肌瘤剔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划分成研究组以及对照组,每组23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研究组患者提供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的肌瘤残留率以及肌瘤复发率与妊娠率对比,研究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妊娠率,以及降低其肌瘤残留率以及肌瘤复发率,是一项可行性的微创手术,对于患者的预后改善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巨大子宫肌瘤患者接受腹腔镜剔除手术的效果。方法根据2010年1月~2015年1月我院的42例子宫肌瘤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患者子宫肌瘤均超过8 cm,对其进行腹腔镜巨大子宫肌瘤剔除手术治疗,选取同期100例肌瘤小于8 cm的患者来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均采取了腹腔镜剔除子宫肌瘤治疗,没有转为开腹手术的病例,巨大肌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较长,出血量较多,两组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以及恢复情况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下完成巨大子宫肌瘤剔除术安全性有保障,效果好,医生的经验和技巧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采用全自动化学免疫发光仪检查子宫肌瘤患者切除子宫前后的性激素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3年11月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而行切除患者60例,对所有患者在行手术前后利用全自动化学免疫发光仪检查体内性激素水平,对比分析结果。结果术后患者的外周血促卵泡激素(FSH)及促黄体生成素(LH)比术前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雌二醇(E2)较术前降低,而睾酮(T)水平值术前与术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肌瘤患者性子宫切除后对患者体内的一些激素会造成影响,因此在术后应在一定时间内给予患者激素治疗,维持体内激素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分析子宫肌瘤患者接受子宫动脉栓塞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2011~2013年我院的122例子宫肌瘤患者来进行研究,将患者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有61例,观察组患者接受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手术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比较为观察组优秀,患者的临床并发症几率和复发率对比也是观察组较低;总体的治疗有效率两组差异性不大,对照组为95.5%,观察组为98.5%。结论临床中子宫肌瘤患者接受子宫动脉栓塞治疗的效果要优于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出血量和并发症等情况均要优秀一些,因此比较推介患者采取该种手术方式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与探讨子宫肌瘤剔除术后易存在和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对到北京朝阳医院妇科接受治疗的251例子宫肌瘤患者的检查结果进行定期随访并记录,对其中234例资料较为齐全的患者资料并定期随访。结果两组患者中有54例出现术后复发,术后复发率为23.1%。在总数为54例的术后复发患者中经腹手术组复发10例(19.2%);腹腔镜组复发44例(24.2%)。经腹手术组与腹腔镜组两组患者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54例术后复发患者中有3例再次接受手术治疗(5.6%,3/54),其中,行肌瘤剔除术1例,行全子宫切除术2例。结论多发肌瘤、肌瘤≥10 cm以及肌壁间肌瘤是复发的3个危险因素。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可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子宫动脉栓塞与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研究组行子宫动脉栓塞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57%,两组在总有效率、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指标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动脉栓塞与子宫肌瘤剔除术在子宫肌瘤治疗中均有效,预后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子宫黏膜下大肌瘤患者采取宫腔镜、腹腔镜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我院2015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子宫黏膜下大肌瘤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入组对象愿意配合研究,临床资料完整,采取随机数表法分组方式研究,每组35例。宫腔镜组采取宫腔镜手术治疗,腹腔镜组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并测定治疗前后FSH与E2,实施组间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腹腔镜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宫腔镜组(P 0.05);两组患者治疗前FSH与E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腹腔镜组与宫腔镜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子宫黏膜下大肌瘤患者采取宫腔镜治疗与腹腔镜治疗均有一定的效果,但腹腔镜手术治疗出血量更少,可缩短术后康复时间,并发症少,而且可促进性激素正常分泌。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分析子宫肌瘤运用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联合肌瘤剔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6月收治的接受治疗的子宫肌瘤的患者124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术后进行半年的跟踪随访,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肌瘤运用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联合肌瘤剔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等优势,进行近期随访,患者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分析临床中子宫肌瘤患者接受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LM)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LH)的效果。方法选择2010~2013年我院的126例子宫肌瘤患者,接受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患者有91例,接受腹腔镜子宫切除的患者有35例,对这些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讨分析。结果 91名女性接受了LM的治疗,35名女性接受了LH的治疗。LM的平均手术时间短于LH,LM的平均失血量显著少于LH,且LH患者恢复得更快,手术中及手术后短期的并发症更少。结论临床中子宫肌瘤患者选择手术治疗方式时,需要根据情况和需求来选择LM或LH手术方式,总体来说LM的治疗方式要更加优秀一些,患者术后可以保留生育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联合子宫动脉阻断术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联合子宫动脉阻断术治疗。比较两组术后复发率及月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复发率、月经改善率分别为11.1%、100.0%,对照组分别为27.8%、77.8%,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联合子宫动脉阻断术治疗子宫肌瘤,可降低术后复发率,改善患者月经情况。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对子宫肌瘤患者术后妊娠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8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40例患者给予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对照组40例患者给予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和术后避孕时间以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排气时间、术后避孕时间快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妊娠子宫破裂、盆腔粘连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手术指标,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剖宫产时行肌瘤剔除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54例患者病例资料。在进行保胎治疗后行剖宫产术及肌瘤剔除术,观察其效果。结果:54例中经阴道分娩18例,剖宫产36例,同时行肌瘤剔除术32例。单纯剖宫产术4例,无子宫切除术病例,54例母婴均痊愈出院。结论:给予患者补充血容量、促宫缩治疗,并迅速缝合子宫肌层、加用改良BLynch缝合术,可避免患者子宫全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和探讨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后肌瘤残留、复发及妊娠结局。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76例子宫肌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8)和观察组(n=38),观察组患者接受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对两组患者术后肌瘤残留、复发及妊娠结局等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子宫肌瘤残留率、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妊娠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结论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均能实现不错的临床效果,但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不良反应少等优势,有利于降低疾病复发率,有效清除子宫肌瘤,安全可靠性高,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与开腹子宫切除术治疗巨大子宫肌瘤的效果。方法回顾性抽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洛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巨大子宫肌瘤患者86例, 依据术式分为研究组(49例)和对照组(37例)。研究组采用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治疗, 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子宫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并发症发生率、手术前后炎性指标和性激素水平。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下床时间短于对照组, 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1%, 2/49)低于对照组(21.6%, 8/37), P<0.05。术前, 两组C反应蛋白、性激素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两组C反应蛋白、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生成激素(FSH)水平高于术前, 研究组C反应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 研究组LH、FSH水平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巨大子宫肌瘤效果更佳, 可缩短手术时间, 减轻炎性反应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