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行为问卷的开发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开发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行为问卷,并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方法 在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概念的基础上作成问卷。5名透析护士和10名血液透析患者分别评价问卷的内容效度和表面效度。问卷包含4个下位尺度59个项目,5个透析中心的120名患者参加了调查。结果 有效问卷107份。主因子分析并正交旋转抽出4个因子,确定25个项目。问卷的结构与设计时的构想基本吻合。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s α系数为0.814。效标关联效度检验每日体重增加值与自我管理行为负相关,与液体、离子的限制行为和饮食量的管理行为显著负相关。结论此问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为研究者提供了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评估和干涉的工具。  相似文献   

2.
1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的特点据统计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86%合并有高血压,而且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血压变化与原发性高血压完全不同。透析后血压逐渐下降,直至次日清晨然后逐渐升高,至第二日夜间也不降低,正常人夜间收缩压降低50%,舒张压降低20%,透析病人这种变化节律消失。2透析病人高血压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老年尿毒症患者进行血液透析的疗效。方法:随机抽取我院近几年来收治的54例老年尿毒症患者,均予以血液透析治疗,分析患者治疗效果。结果:54例患者血液透析后,肾功能、血红蛋白及每日尿量均得到明显改善,与治疗前对比(P<0.05)。结论:血液透析在老年尿毒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个体化充分透析,以此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4.
目前,牡丹江市共有近80名医疗保险患者常年进行血液透析,每人每年平均进行70次左右。按照省物价部门规定,每次透析费用是380元,每位患者一年需要26600元,按照我市的医疗保险政策,这类患者自付比例是30%,即个人负担7980元。基于血液透析患者消耗的资金量大、治疗时间长、人数不断增多的现状,为准确把握透析患者实际消耗的费用成本,笔者对我市一家定点医院医保透析患者的费用情况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5.
诱导期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燕萍  常青 《中国辐射卫生》2006,15(3):371-371,376
临床上,从终未期肾病的保守治疗,到规律性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治疗过度透析时期,称为血液透析的诱导期,诱导期血液透析是在患者能够耐受条件下,进行小剂量,短时间,多次数透析,患者一般大约2周内可完成,对最终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笔者发现几乎所有患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焦虑、恐惧、如何排解患者的心理压力,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治疗疾病的信心,现将患者的心理分析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高龄化,高龄尿毒症透析患者逐年增多。由于高龄患者生理方面的变化,加之疾病的复杂性,对血液透析治疗的耐受性较一般患者为差。因此良好的护理是提高高龄患者透析效果和生存率的关键。我院于2000年8月~2006年8月共对40例高龄患者进行了血液透析,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将个人护理体会介绍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高通量血液透析和血液透析过滤对慢性肾衰竭尿毒症的透析效果.方法:通过收集采用两种方法对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透析效果的数据,将数据按照透析方法和透析效果分成两组,利用统计学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观察分析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根据分析得到两组数据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结论:高透量血液透析对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陈再彬 《健康向导》2009,15(3):17-17
影响血液透析质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血液透析的设备例如水处理系统要求双反渗,水的纯净度越高,透析质量越好。其次,配透析液要求密闭,并定期消毒配液桶。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患者需要隔离透析。专职的血液透析医师需要深入了解透析患者的  相似文献   

9.
随着人类平均寿命的延长,老年肾病患者需要透析治疗者也在逐渐增加。如何提高老年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透析并发症,给临床护理工作带来新课题。提供全程优质服务,同时指导患者正确用药及合理饮食。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给予处理,是防止和减少透析并发症,保证血液透析及生活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降低血液透析患者体外循环凝血发生率,确保患者安全。方法成立多学科协作的品管圈圈组,针对血液透析患者体外循环凝血发生进行现状调查、原因分析,从建立透析全程出凝血状态评估体系、精准确定抗凝剂剂量、规范抗凝剂使用3方面进行改进。结果血液透析患者体外循环凝血发生率由4.17%降低至1.60%。结论品管圈活动开展可整合团队优势资源,不但有效降低了血液透析患者体外循环凝血发生率,而且建立了个性化透析治疗方案,更好地保障了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1.
本刊上期杂志报道了《无钱治病10患者共用三个“肾”自救人生》一文,反映了一群贫穷尿毒症患者,为了维系生命,违反国家规定组建了一个“自助透析室”的事件。时隔不久,在山西太原,因患者血液透析感染丙肝又引发一场新的“透析风波”。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血液透析患者猝死的原因。方法:抽取我院血液透析室60例有完整病历资料的死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猝死患者20例,对猝死患者(观察组)与其他死亡患者(对照组)死亡前三个月的临床及实验室相关资料等进行分析。结果:对于持透析时间、死亡前1个月的平均透析前血压控制情况、透析间期体重及平均每次超滤量,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每周透析时间小于八小时、高钾血症及合并糖尿病在观察组的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液透析患者猝死独立危险因素包括:糖尿病、维持透析时间、透析前血压增高、每周透析时间小于八小时、透析间期体重增加过多、高钾血症。掌握这些导致血液透析患者猝死的相关性因素,能够为血液透析患者猝死的临床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在近日召开的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2007年学术年会上,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肾内科专家周巧玲介绍说,据近年来中国健康营养调查的资料显示,我国慢性肾脏病患者普遍存在营养不良:透析前60.1%-86%;患者存在营养不良。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占23%-73%,腹膜透析患者营养不良占20%~40%。  相似文献   

14.
现代血液净化设备的不断更新及技术水平的显著提高,使慢性肾衰竭患者生存时间大大延长。然而,在临床上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极易由于饮食控制不合理,导致水潴留、高钾血症、充血性心力衰竭,甚至死亡。为此,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合理准确的饮食护理,不仅可以达到或维持良好的营养状态,防止或减轻并发症,还可以改善透析效果,增加患者主观舒适度,从而增强患者适应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的能力。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丁殊节  陈智  邹玉峰 《现代医院》2012,12(8):101-103
目的调查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焦虑和抑郁情况,探讨护理干预手段。方法选择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60例,在常规血液透析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生理、社会行为干预,采用抑郁量表及焦虑量表对护理干预前后进行评和对比分析。结果护理干预后患者焦虑、抑郁得分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加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少透析患者焦虑、抑郁的发生,提高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血液透析是终术期。肾脏病患者替代药物治疗的重要手段。对透析剂量进行评价时,透析前和透析后血样的正确采集对评估透析质量非常重要。笔者血样取自同一次血液透析患者30例。结果分析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尿毒症患者体内存在氧化应激 ,其与患者的心血管疾病发生率的增加密切相关 ,而且氧化应激本身亦可能导致功能性一氧化氮 (NO)缺乏 ,导致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本文探讨血液透析治疗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氧化应激和血浆一氧化氮水平的影响。方法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67例 ,男性 3 9例 ,女性 2 8例 ,平均年龄 5 8± 13岁 ,氧化应激的标记物采用测定血浆中的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 (MDA) ) ,MDA采用硫代巴比妥酸盐比色法 ,血浆NO水平采用亚硝酸盐酶法 ,每例患者通过有无心绞痛 ,陈旧心机梗死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评价有无心血管疾病。结果 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后MDA水平较透析前显著升高 ;血液透析后较透析前血浆NO水平明显下降 ;有心血管疾病组较无心血管疾病组其透析前血浆NO水平有显著下降 ,MDA水平有显著上升 ;使用血仿膜透析器和使用聚砜膜透析器 ,在血液透析前MDA水平无显著差异 ,但血液透析后使用血仿膜透析器患者MDA水平明显较使用聚砜膜高。结论 血液透析治疗尤其是使用生物不相容性透析膜会增加患者体内的氧化应激 ,降低血浆一氧化氮的水平 ,其与心血管疾病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尿毒症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应用左旋肉毒碱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本透析中心45例因尿毒症透析1年以上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分两组,治疗组于每次透析结束时静脉推左旋肉毒碱,对照组未用。结果治疗组体力、精神状态、食欲、胸闷气短、肌肉酸痛、肌肉痉挛、透析低血压等症状明显改善(P〈0.01)。血甘油三脂、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降低(P〉0.05)。结论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给予左旋肉毒碱治疗,安全、有效,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张萍 《健康必读》2008,7(12):15-16
目的观察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及血磷浓度影响。方法将8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高通量透析组和低通量透析组,每组各40例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1年,每周透析2~3次每次4.5h,并对两组患者的透析效果进行对比观察。结果两组患者透析后BUN、Scr、β2-MG、血磷浓度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高通量透析可明显降低患者血清β2-MG、血清磷浓度,透析效果优于低通量透析,透析膜的通量是影响清除血液透析患者血清β2-MG、血清磷浓度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对比联合在线血液透析滤过和血液透析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于山东省青岛市在院接受治疗的4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透析治疗方式的不同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研究组(接受联合在线血液透析滤过和血液透析治疗)与对照组(接受血液透析治疗)各20例。比较观察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以及合并症缓解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接受治疗后血红蛋白、血清磷、血肌酐、红细胞比容、甲状旁腺素、促红细胞生成素、尿素氮以及铁蛋白等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接受治疗后合并症缓解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应用联合在线血液透析滤过和血液透析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能够有效纠正患者肾性贫血症状,临床治疗疗效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