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香山文化与以八一精神、井冈山精神和苏区精神为代表的红色经典文化是中华文明宝库中的奇葩,是近代以来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和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精神产物;二者因同具"革命"的基因与魂魄,故而在实现"救亡图强"和"振兴中华"为主题的中华民族复兴中一脉相承,谱写出民族精神的崭新篇章;香山文化和红色经典文化是区域及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必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弘扬和创新。  相似文献   

2.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社会发展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领域,需要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当前,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需要以先进文化建设为依托,把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方向;大力弘扬和谐精神,增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动力;以机制建设为重点,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效。  相似文献   

3.
正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推进文化科技创新",强调"科技创新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引擎。要发挥文化和科技相互促进的作用,深入实施科技带动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对安庆来说,加快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既具有良好的基础和优势,又恰逢其时、大有可为;既是建设"文化安庆"的重要内容,更是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题中之义。  相似文献   

4.
伟大建党精神的形成和发展得益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滋养.具体而言,伟大建党精神传承和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志存高远"的进取精神、"艰苦奋斗"的拼搏精神、"英勇无畏"的献身精神和"爱国为民"的担当精神.伟大建党精神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与魅力,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供了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5.
高校学生生活园区文化属于高校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的一个校园微因子。简述了文化的精神内涵和现实意义,分析了高校学生生活园区文化建设的现状与根本任务,在文化安全的视角下,从主体建设与客体建设的融合、载体建设与内涵建设的融合、体制建设与机制建设的融合等四方面论述了高校学生生活园区文化建设的总体框架。  相似文献   

6.
雷舜东  熊源  袁神 《科学管理研究》2012,30(4):15-18,26
科技创新与文化之间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文化与科技创新的融合是一条新的发展道路,文化是发展的"内容",科技是发展的"形式"。总结了国内外对文化和科技创新关系研究的主要成果,分析了文化和科技创新的相互作用,通过建立模型分析文化和科技创新的影响情况。最后从制定和鼓励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政策措施、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等5个方面分析了具体的体制融合方法,为我国文化与科技创新融合提供了一个新的参考思路。  相似文献   

7.
社会变迁:我国从单位制刚性体育文化向多样化变化,从单一性体育文化活动向多样化转变;进入后奥运时代单纯的为国争光的竞技体育,同时向体育休闲审美活动、全民健身运动协调发展;公众精神生活促进了体育多元文化发展,高校体育渗透着物质体育文化与精神体育文化,中国高校体育融合了奥林匹克运动文化与中国传统体育文化.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电器时代的劳动智能化发展,生产流水线的电器生产"工具手"取代了人的体力"劳动手",人的体力劳动得到释放,体育与人类社会和谐发展与休闲、求新求美,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对科技创新提出了新的需求,科技创新必将丰富文化建设的内容和业态,支撑和引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在倡导科技与文化融合上,上海有一系列突出表现:世人皆知的世博会中国馆里,"清明上河图"堪称我国文化竞争实力的强劲表现。该展项将传统国画和多媒体技术融合创新,带给参观者多元审美体验,催生了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在后世博时代,它正在实践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新模式。"清明上河图"的成功,对应用  相似文献   

9.
<正>科技与文化,看似各自独立,实则相辅相成。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科技强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应有之义。文化和科技融合是文化自信和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已成为“双循环”背景下提升我国经济发展效能的重要引擎。科技与文化是相互依存,彼此交融的,科学技术为创造和发展文化提供物质基础,文化为科学技术的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的同时,目标开始转向对精神生活的追求,越发关注文化对人内心的涵养,而文化恰是一个民族的血脉、人民的精神家园。作为城市的社区,如何为社区百姓营造精神家园,如何将社区文化规模化、特色化、产业化就显得尤为重要。社区作为城市的细胞,社区文化产业发展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城市文化产业的脉搏,社区文化产业的发展也能助推"一带一路"文化建设,从基层助力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由此可见,社区文化产业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今是互联网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文化科技融合创新已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支撑。因此,文章试图从文化科技融合的视角探讨中国城市社区文化产业发展问题,以期为城市社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1.
沂蒙精神的形成,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结果,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孝文化的卓越继承;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先进群体意识的结晶,也是沂蒙人民对民族精神的系统总结.在新时代如何传承革命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弘扬沂蒙精神,需要对沂蒙精神的形成与地域文化尤其是沂蒙地区孝文化的关系进行梳理与解析.以"天人感应"、"至德要道"、"扬名显亲"为主体的孝文化理论对沂蒙精神的涵养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祭祀祖先——孝文化实践的最突出表现形式、身体力行——孝文化实践形成的社会风尚、树立榜样——孝文化中孝子孝女的孝道实践夯实了孝文化实践根基,为沂蒙精神的形成提供孝文化鲜活且系统的实践总结与实践支撑;沂蒙精神的形成实现了对传统孝文化的继承、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完成对传统孝文化的重塑并在新时代引领传统孝文化的发展,体现了开拓创新的新时代沂蒙精神实质.  相似文献   

12.
中原地区的商业和商人活动,源远流长,在各个历史时期,都有不同发展并各具特色,并且凝炼出了优秀的豫商精神.形成独特的豫商文化.豫商精神和豫商文化是中原商业持续发展的精神动力,弘扬豫商文化,挖掘其内涵,坚持古为今用,对现代企业文化的建设与创新将产生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杨欢 《南昌高专学报》2012,27(1):62-63,66
法院文化是法院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并被法院干警普遍认同和遵从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及物质表现,是法院独特的内涵、素质和风格,法院文化的凝聚、激励、协调、约束、形象作用,为法院的思想政治工作注入了新的内容,开辟了新的途径和形式。新时期法院文化建设,要积极弘扬公正、廉洁、为民的司法核心价值观,发挥正确的导向作用,做到与思想政治工作有机融合。本文对两者的有机结合从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加强物质文化建设塑造公正司法形象,加强精神文化建设培育现代司法精神,加强制度文化建设建立规范管理体系,加强行为文化建设树立公正司法权威。  相似文献   

14.
<正>在安徽省委、省政府关于把蚌埠建设成为"皖北区域性特大文化中心城市"的战略部署下,蚌埠市合理利用蚌埠特色文化内涵和丰富文化底蕴,不断增强文化产业创新能力,坚持"以科技创新支撑文化创新,以文化创新助推科技创新"的发展理念,全力打造国家级文化科技产业示范园,彰显蚌埠作为皖北中心城市的核心影响力。一、着力夯实蚌埠科技与文化融合发展的基础1.政策环境逐步优化为进一步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步伐,推进科技与文化相融合,蚌埠出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深刻的战略视野,把创新、科技、文化放在国家、民族发展全局的重要战略位置,围绕创新、科技、文化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重要阐释。习近平新时代文化和科技创新重要论述表明,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创新,即文化和科技创新是一种耦合创新、系统创新、全面创新,可以激发创新领域其他方面的创新;精湛的艺术推动文化创新发展,科技的创新也能推动文化创新发展;在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过程中,在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中国文化适应协调、融合发展的过程中,文化和科技创新的作用尤为显明;运用科技创新手段,可以促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同当代中国文化相适应、相协调,挖掘出、弘扬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激活其内在的生命力、感召力、影响力。  相似文献   

16.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分析了煤炭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状况,研究了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中的成功经验,并指出,在对安全文化问题的认识要进一步深化,要突出"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弘扬和倡导安全文化要更加符合时代的要求,并与优秀传统文化互相融合,与企业实际相结合,勇于创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企业安全文化.  相似文献   

17.
一直以来,深圳在积极实施"文化立市"发展战略的同时,大力促进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作为经济大区、科技强区、创新高地,近年来,深圳南山区逐渐形成星罗棋布的文化地标和"串珠成链"的经济带、文化设施带和生态文明带。2019年深圳南山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作为广东省唯一集聚类项目获得科技部、中宣部等5部委授牌,并因产业链与创新链"双创"融合典型示范获得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集聚类)十强称号。当前,深圳南山探索从"文化+科技"到"文化×科技",正在高标准打造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向更高处迈进,向更强处进军。  相似文献   

18.
在长期的发展与不断的进步中,兵团文学创作日臻成熟,逐渐形成蕴涵丰厚的兵团文化,彰显出"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奋进"为主要文化内涵的兵团精神。韩天航的小说《母亲与我们》通过对刘月季以及围绕着她的一系列英雄群像的塑造,表达了作者、读者与作品中人物对兵团精神的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19.
西柏坡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即将胜利的新形势下,组建创办了马列学院、华北军政大学和华北大学等三所大学,三所大学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和新中国建设培养了政治理论强、专业水平高的各类人才;其办学实践实现了西柏坡精神与大学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等建设的有机融合,形成了西柏坡时期独具特色的大学文化,引领了新中国新文化的新风尚,从而为社会主义大学的文化建设提供了丰厚的文化滋养,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了广博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30年,随着宁波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地位的不断提升,宁波城市文化建设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尤其是在和谐宁波的创建、慈善事业的发展及宁波精神的提炼与弘扬三个方面形成了宁波城市文化的独有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