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张帅  王成林  任红玉  任亮  周畅  罗坤 《人民长江》2017,48(14):33-36
江河治理一直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开展河道治理工程的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是预防其水土流失的重要举措。为提高生产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以深圳河治理第4期工程为例,探讨了江河治理项目中水土保持监测的内容、方法以及监测体系,并对监测结果进行了讨论。分析结果可为相关江河治理工程水土保持监测项目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胡续礼 《治淮》2007,(1):44-46
针对建设项目水土流失产生特点,全面开展水土保持监测已成为了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水土保持监测工作一方面具有其专业的特殊性,另一方面又与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监督、水土保持监理、水土方案编制中流失预测、水土流失治理等各个方面相互联系,因此在工作开展过程中应该正确认识与处理这些关系。一、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与监督的关系建设项目水土保持预防监督是一种政府的宏观执法管理行为;而水土保持监测作为监督工作的延伸,更加体现出微观服务性。这种服务性需求来源一方面表现在国家管理和行业管理的双重需求,另…  相似文献   

3.
遥感技术应用于水土保持监测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利用遥感技术对流域或区域进行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是实现流域水土流失及水土保持效益全面准确的实时、动态监测和预报的重要手段.可以帮助决策部门掌握主要监测区内水土流失分布、面积与流失量的逐年变化情况、植被结构变化情况等,水土保持生物、耕作、工程措施的总体效益的演变情况及生态环境的动态变化过程.通过监测最终对流域水土流失面积、分布状况和流失强度,水土流失造成危害及发展趋势,水土流失防治情况及其效益有一个全面的掌握,并定期向社会进行公告.  相似文献   

4.
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提高区域防洪能力,保证防洪安全,防洪治理工程项目逐渐增多.以南京市滁河近期防洪治理完善工程为例,在分析防洪工程水土流失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水土保持方案的关注要点及水土保持措施布设方法,可为高质量开展防洪治理完善工程水土保持方案设计、水土保持监测和监管等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陈艳 《治淮》2012,(2):45-46
水利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后评价是结合已经审批的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对项目在建设和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水土流失以及项目水土保持方案中提出的水土流失治理措施和监测措施的执行情况、执行效果等,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和评价,并结合评价结果对今后可能出现的水土流失进行预测和判断,为项目今后的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同时,及时验证项目水土保持方案中提出的水土流失预测结论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以广梧二期高速公路为例,详述公路建设工程水土保持的监测范围、内容、方法和结果,并对该工程项目区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变化情况、弃土弃渣情况、水土流失动态变化情况、水土保持措施实施效果等进行监测分析。结果表明,高速公路工程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工程建设期,通过实施水土保持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工程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减轻水土流失危害,改善公路沿线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7.
以长江下游流域某河道治理工程的水土保持防治措施为例,进行水土流失预测、防治分区及措施总体布局,思考防治措施顺利实施的保证措施,选择合适的水土保持监测方案.旨在通过水土流失防治措施的实施,能够基本控制项目责任范围内因工程活动引起的水土流失,绿化美化区内环境,为项目责任范围内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海南省戈枕水利枢纽工程水土保持范围及其分区监测、防治责任范围监测、取土石方监测、弃土弃渣监测、水土流失防治措施监测及土壤流失量计算分析,得出本水利枢纽工程扰动土地整治率、水土流失总治理度、土壤流失控制比、拦渣率、植被恢复系数及林草覆盖率等六项指标,均满足《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50434-2008)以及水保方案中所要求的目标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钟笑 《吉林水利》2021,(8):37-42
文章根据浑河沈抚新区段防洪治理工程的建设内容,对建设过程中可能引发的水土流失问题,从建设方案、 工程占地、 土石方平衡、 表土利用角度对水土保持进行了分析与评价.针对所处的地形地貌和气候条件,分析了水土流失影响因素并对土壤流失量进行了预测,最后针对水土流失特点,采取了不同的防治措施,旨在水土保持治理过程中,达到既防治水土流失又改善两岸居民生活条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吕青青 《山西水利》2023,(11):25-27
河道清淤、堤防加固等人为施工活动会扰动地表、破坏植被,加剧水土流失。为减少水土流失,巩固河道治理成效,文章以山西太原南沙河治理为例,针对河道治理过程中产生的水土流失,开展水土保持监测研究,分析监测内容、范围与时段,布设监测点位,选取频次与监测方法。实践表明,河道治理的效果得到持续跟踪反馈,监测措施能有效监测河道水土流失状况,可供类似河道治理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1.
水泥改性土及水泥土处理膨胀土地基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水北调工程一期工程陶岔—沙河南淅川段膨胀土的分布范围较广,鉴于膨胀土遇水膨胀、失水收缩的特性,膨胀土地基需要处理后才能使用。根据地基土自由膨胀率的不同,添加不同比例的水泥,通过控制成品的离散系数和压实系数,以及控制过渡层的施工技术,达到改良膨胀土地基的目的。实例验证表明,采用水泥改性土或水泥土处理膨胀土地基可明显改善地基的性质,施工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利用经典的上界定理,推导出土体自稳临界坡角计算式,提出了以相对坡角作为指标评判边坡稳定性的方法。除了已知的与土钉墙整体稳定相关的潜在滑动面外(第二滑动面),首次证明了主动区中还可能存在以土体自稳临界坡角决定的滑动面(第一滑动面)。实际工程应用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合理性。研究成果揭示了土体滑动机理,提供了评判边坡和土钉墙稳定的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3.
黑土区水土流失及水土保持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肥沃的东北黑土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然而由于每年的自然侵蚀和过度的人为开垦,黑土区水土流失问题日趋严重,不少地方的黑土已完全丧失了生产能力,因此加快黑土区水土流失防治,抢救性地治理和保护黑土资源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4.
非饱和土的土-水特征曲线的试验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改进的非饱和土三轴仪,对非饱和土在不同围压条件下的基质吸力与含水量关系的试验研究。并根据试验结果,绘制非饱和土的土-水特征曲线与围压-基质吸力关系曲线。分析曲线规律,拟合基质吸力与体积含水量之间的函数,并通过土水特征曲线计算非饱和土的渗透系数及预测非饱和土的抗剪强度。  相似文献   

15.
马慧敏  何向东  张帅 《人民黄河》2013,35(2):98-99,102
采用力平衡法对膨胀土渠道换填处理土进行边坡稳定分析。不同的坡比、换填形式、地下水位时,换填层抗滑稳定计算结果表明:随着地下水位的升高,换填层的稳定安全系数呈降低趋势;换填形式对抗滑稳定性也有影响,换填量相同时,坡脚加厚处理形式与等厚换填处理形式相比,抗滑稳定安全系数增大;同边界条件、换填形式下,边坡越缓安全系数越大;改进施工方法、增强结合面的紧密程度,可提高边坡的抗滑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扎鲁特东北黑土水土保持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辽市扎鲁特旗国家农业开发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工程乌力吉木仁河流域锅底山项目位于通辽市扎鲁特旗巴彦塔拉苏木境内,项目区划分为锅底山、双龙镇和忠厚村三个小流域,总土地面积100.81km2。锅底山项目区严重的水土流失破坏耕地资源,降低土地生产能力,恶化生态环境,加剧干旱、风沙危害,严重制约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解该项目水土保持工程实施情况,本文对项目区的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综合评价认为项目区内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程度达到89.21%,年保土10.28万t,年调水183.90万m3,为合理利用水资源及补充地下水源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土颗粒粒径分维值与土的粘聚力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分形的角度出发,利用原生土具有分形结构的性质,建立了土颗粒径分维和土颗粒组成的关系。通过分析土粘聚力的实质,从理论上推导土的粘聚力与土颗粒分维值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实验资料对其进行验证。实验资料表明,随着土的分维值的增大,土的粘聚力增大。  相似文献   

18.
水土保持     
《中国水利》2006,(24):23-23
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颁布15周年 2006年6月29日,全国人大环境资源保护委员会、水利部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了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颁布实施15周年座谈会.  相似文献   

19.
膜下滴灌技术是一种既节约水资源又能适时调控土壤水盐运移的灌溉技术,在新疆已得到普及推广。在田间情况下,研究盐碱地膜下滴灌土壤水盐变化规律,对合理控制盐碱地土壤盐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灌水时间和灌水量的增加,盐碱地上层土壤水盐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待灌水期结束后,盐分又逐步回升。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土力学的回顾和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简要回顾了土力学的创始和发展过程,阐述了土力 学在强度、固结、边坡稳定、本构理论等方面的成就及其实践性强的特点。指出土力学目前 存在的问题,认为今后的发展应该更加重视土的“个性”,为此对土力学在微观、非饱和、 非线性、新的本构理论、非确定性方法、环境问题和土的改良等8个方面研究的发展进行了 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