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8 毫秒
1.
价值原则与真理原则的冲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近年的研究中,价值问题成为哲学思考的热点。然而,人们却忽视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即价值原则与真理原则的冲突。本文拟就此发表一些看法。一、主客体关系中的两个根本原则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表现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实践,一种是认识。前者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物质表现,后者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精神体现。不管是在实践活动中,还是在认识活动中,一般来说主体总是有自觉的和能动的倾向,即主体自觉地作用于客体和自觉地认识客体。那么,主体为什么自觉地发生这种活动?康德解释说,主体作用于客体,从认识的意义上讲是在寻求两个东西,一个叫“实然”,一个叫“应然”。前者是  相似文献   

2.
关于主体与客体的研究,我国学术界已经有了一个长足的进展.但是,这种研究仍然有必要继续深入,需要从多种不同的层次上进行探讨.许多学者已经指出,主客体之间的基本关系,包括实践关系、认识关系和价值关系.因此,分别地对这三种关系进行细致地具体地研究,是引深主客体关系研究的一条途径.本文只围绕认识关系这一方面作一粗浅的试探,以期引出更深入的研究. 一研究认识关系及其运动,就必须首先把握“认识关系”这个概念.由于认识关系只是发生在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种具体关系,而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则是一个包含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不少研究者提出,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应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实践关系,一是认识关系,一是价值关系。这是从一个新的视角来观察主客体关系所做的论断,具有可贵的研究价值。但是,人们提出了问题,却没有沿着问题本身所指示的方向深入地开拓视野。本文不揣浅陋,循此方向,探讨主客体的这三利关系之间的区别、联系和相互作用。一实践关系、认识关系和价值关系是主客体间的三种具体关系,或者说,是主客体关  相似文献   

4.
价值及其相关范畴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价值是表征主客体相互作用及其关系的哲学范畴。主体在实践活动中,按照自身的目的和需要作用于客体,客体的存在和属性满足主体的现实物质需要或精神需要的程度,即为价值。价值既是客体属性的一种反映,同时又是主体对客体属性的一种评价和应用。因此,对价值范畴的研究,就不能仅着眼于客体及其属性,而应联系主体和其它有关范畴进行研究,其中包括人性、道德、真理等方面。  相似文献   

5.
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从理论回到实践必须有一个环节,这个环节就是决策认识。 我们知道,人不仅要认识客体的属性和规律,即进行事实认识;评价客体事物对自己的意义,即进行价值认识,而且还要改造客体,占有客体。主体改造客体,改造世界,是人的一种内在的规定性,是人作为主体的一个根本标志。主体占有客体,把客体变成自己物质的或精神的生活和活动的一部分。主体占有客体是主体活动的结果,是物化了的主体的本质力量。主体改造客体,主体占有客体,是主客体之间的一种基本的重要的关系。但是,事实认识面对客体本身的现象、本质和规律,对现有的客体现象、本质和规律作出说明,它告诉人们客本质和规律是什么。价值认识面对客体存在和发展规律这个价值物,对这个价值物的价值作  相似文献   

6.
主体和客体是哲学史上一对古老的范畴,民主也是一个多义而复杂的概念。正确理解马克恩主义理论中主客体学说与民主思想的内在关系,对于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一、主体和民主具有一致性马克思主义认为主体是有意识、能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改造和认识活动的有血有肉的“历史中活动的人”。客体是进入实践活动领域并和主体发生关系的客观事物。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主体能动地反映着客体,改造着客体。人们正是在这种主客体双重关系的矛盾运动中,既改造着客观世  相似文献   

7.
为了把真理的研究具体化,为了增强哲学的方法论意义,本文提出了一个与社会实践密切相关的认识论范畴——整体真理范畴。整体真理是指对实践关系、认识关系和价值关系的全面认识的真理。人们所期望的对象,不是主体的人认识了客观事物的真理就可以得到的,还必须对主体自身作出正确的反思,同时对主客体关系作出正确的反映才能达到。整体真理要求人们,每进行一项社会实践都要把客体、主体、主客体的关系看作一个统一的整体来进行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李德顺先生从解读实践的主体性,解读主体的内在尺度和需要与价值的关系出发,用实践思维去理解价值,得出价值是对主客体关系的一种主体性描述,它概括的是主体性的内容和尺度,价值就是客体是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他旨在批判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以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价值论,但却没能摆脱单极思维的陷阱,最终陷入了唯主体论的片面理解.李德顺先生对价值本质的这种理解反映了当时我国哲学界流行的理论思维的一种局限性,也反映出在价值哲学理论上的自发性.今天,我们重新反思过去,吸取历史的经验和教训,科学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实践范畴和价值范畴,不论是对理论还是对实践都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认识成果中的知识、意义和美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认识论把认识成果笼统地等同于知识,这是片面的。认识是主体在观念形态上对于现实世界的全面反映。现实世界包括客体、主体以及主客体之间的关系。认识活动包括认知活动、评价活动和审美活动。认知活动在于把握事物的现象、本质和规律,它是主体对于客体的认识活动。评价活动在于揭示事物“为我而存在”的关系,它是主体对于客体属性和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认识活动。审美活动在于在主体“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它是主体感知主客体之间的融洽和和谐,从而引起情感愉悦的认识活动。与认知活动、评价活动和审美活动相对应的是知识、意义和美感。知识、意义和美感是认识成果中的三种成分。  相似文献   

10.
论宪法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宪法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尊重人的主体性和个体性,以人的权利为出发点和归宿,是近现代宪法的真谛。所谓宪法关系,应当是指宪法规范所调整的作为权利载体的宪法关系主体与作为权力载体的宪法关系客体之间的事实关系和价值关系。在宪法关系中处于主导、支配地位的主体(公民)应该同时享有内在自由和外在自由,实现自律和他律的统一,而宪法关系客体(国家)则应该具有利益性、法定性、被动性和相对独立性。宪法关系主客体之间存在着以实践—认识为基本形式,以对立统一为基本结构的相互作用关系。主体作用于客体的主要内容是“需要”和“效益”,客体作用于主体的主要内容是“规范”和“效应”。宪法关系主客体之间既互相依存、转化,又互相制约、否定。建立以“权利—权力”模型为主客体关系的宪法关系学说,有利于进一步揭示宪法的本质,有利于改变人们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公民与国家的关系是身分关系”的旧观念,有利于突出作为市场主体的公民所应有的主体性地位。  相似文献   

11.
实践是具有丰富内涵的存在形式。在说明实践机制的生成与展开上,主体、客体范畴及其主客关系模式以其突出的深刻性和普遍适应性,被赋予了某种程度的本体论意义。价值存在作为实践存在的一个特定层面,内在地包含于主客体关系中,并通过主客体关系的一个特定层面──主客体价值关系表现出来,这是学术界普遍认为应从主客体相互关系中去研究和把握价值问题的逻辑根据。运用主客体价值关系模式说明价值现象无疑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但应指出的是不能将这一模式绝对化,特别是不能用它来说明复杂价值现象的范围,使之作无根据的扩展。如在探…  相似文献   

12.
论价值主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哲学价值论的研究在我国有了令人注目的进展,与此伴随的,是争论性问题的增多,何者能充当价值主体就是争论较多的一个问题。哲学意义上的价值不是一个独立的实体范畴(“实体价值论”①的提法是不成立的),而是一个关系范畴。价值是在主客体关系中产生的,是客体属性、功能与主体需要的统一。从最一般涵义上说,价值就是客体对主体生存与发展的意义,即客体对主体的功效、功用或效应。价值主体与价值客体则是作为一般哲学范畴的主体  相似文献   

13.
一 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是一个反映主体对客体的肯定关系的范畴,主体的需要和客体的属性是价值构成的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价值所表现的这种主客体之间的特定关系,决定了它必须由客观事物的属性与主体的需要两者连接而成。一方面客体的属性是构成价值的客观基础,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它只有在同主体的需要相联系时才具有价值的性质。另一方面,价值又不能脱离客体,主体需要的满足程度,必须求助于外在客体,而不能仅求于主体自身,客体既是满足主体需要的来源,又是限制主体需要满足程度的条件。由此可见,不同主体需要相联系的客观事物本身,并不存在价值有无、大小的问题。把客观事物的属性等同于价值是一种片面的观点。反之,把主体的需要、欲求、志趣看作价值的源泉,否定价值的客观基础和客观性质,更是不正确的。价值的实质是主体的需要和客体的属性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4.
冯芸 《齐鲁学刊》2013,(1):85-90
道德教育是一项复杂的人类实践活动,而在这一过程中居于基础性地位,同时也是我们对道德教育进行研究之逻辑起点的是道德教育主客体间的关系问题。面对当前道德教育实践中主客体间现实存在的种种不和谐现象,从哲学视角对主体与客体、主体与主体性、客体与客体性及道德教育过程的阶段性进行深入分析,应是对两者关系进行科学定位的基础。在这一基础上形成的以和谐性、平等性和双向性为原则的道德教育主客体关系,必将极大增强道德教育的实效性,从而促进现代道德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认识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但是,“仅仅‘相互作用’=空洞无物”,“需要有中介”(列宁《哲学笔记》,第172页)。实践活动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物质性中介,而思维活动则是其精神性中介。当前,要澄清哲学界有关认识的主体性、客观性以及认识的本质诸问题的争论,关键在于深入考察主客体在思维中的相互作用,探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思维机制。所谓思维机制,就是主体的思维机能系统接收和加工客体信息的具体方式。主体的思维机能系统包括知、情、意三要素,这三  相似文献   

16.
本文试图通过对宏观主体与微观客体复杂联系的考察,拓展关于主客体关系问题的理解。对量子理论所涉及的主观介入和主客体划界等问题的系统探讨表明,在微观认识中,由于通过实验设计、提问方式及对微观客体与宏观实验安排相互作用所生成的宏观效应的描述和说明,主体作为参与者的事实暴露无遗。但这种主体参与以及由此而生的主观介入都只是在描述的意义上。从描述的观点看,主体和客体本来就是出于主观规定,它们之间的区别和划界是主体根据认识的需要作出的。  相似文献   

17.
一近年来,我国哲学界对主体与客体的范畴、层次结构、相互关系等方面作了大量的探讨。这种研究并不是纯概念之争,而是为了探索主客体的相互转化问题。这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笔者认为,调节控制是主客体相互转化的关键,价值则是主客体相互转化的调控因素。所谓价值,就是客体对主体的有用性。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物的有用性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认为:“‘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406页)。即是说,价值是客体对主体需要的意义,是客体对主体需要的肯定或否定的关系,主要表现为一种利害关系或功利关系。价值本质上是一个关系范畴,非实体范畴。 主、客体的价值关系是以二者的实践关系为基础的,实践决定着主体和客体、同时也表明了主体通过实  相似文献   

19.
在对价值概念的理解上,学术界存在着分别从客体的功能和属性、主体的需要以及主客体关系三个角度加以解释的传统.这三种解释传统同属于主客体统一的认识论框架.这一框架对于我们理解价值是必要的,也是价值认识过程中必经的阶段,但是它本身又存在着重大缺陷.我们需要突破价值解释的认识论框架,进入到价值的存在论层面,在价值与存在的关系中把握价值.随着当代哲学存在论的深刻转换,价值之本体也就从人之外的抽象实体转向人自身,即价值不是一种固定存在着的某种抽象实体,甚至也不仅仅是关系,而是人的存在以及对人的存在所具有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本体论领域,客观性指物质性和人类物质实践活动性;在认识论领域,客观性指认识与客体的符合性、一致性和认识客体对于认识主体的外在性、独立性。讨论真理是揭示客体本质和规律的认识,价值是客体对主体需要的适应和满足.价值认识是价值主体关于价值事实的认识,具备“合理性”的价值认识才是正确的价值认识,价值真理是反映价值客体(事实)本质和规律的(价值)认识,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