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 观察薏芎除湿胶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阳性药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将438例分为2组,试验组328例予以薏芎除湿胶囊口服;对照组110例予以风湿圣药胶囊口服,疗程8周.观察两组临床主要症状、体征及相关实验室检查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中医症候疗效及关节压痛数、双手平均握力、晨僵时间等改善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薏芎除湿胶囊可以改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疗效确切,优于对照药物风湿圣药胶囊.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原生痛胶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痛痹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多中心、阴性药对照方法,观察原生痛胶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痛痹型)的患者240例。采用分层区组随机化分组方法,按中心进行分层。通过多中心及随机双盲对照试验,试验组给予原生痛胶囊,口服,每次2粒,2次/d;对照组给予安慰剂,口服,每次2粒,2次/d。疗程均为7 d。结果:两组疼痛疗效、中医证候疗效、疾病疗效、相关体征检查、关节功能试验组优于对照组,两组均无不良反应。结论:原生痛胶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痛痹型)疗效确切,其疗效优于对照组安慰剂。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痹痛定胶囊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确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用痹痛定胶囊治疗,对照组用正清风痛宁片治疗。两组均连续用药3个月为1个疗程,共观察2个疗程,分别统计疗效。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试验组有效率为91.43%,明显优于对照组(76.67%)。试验组治疗后类风湿因子、免疫球蛋白等指标均有显著改善(P<0.01);治疗2个疗程后,试验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14%、90.0%(P>0.05),但试验组显效率(65.71%)显著优于对照组(36.67%)(P<0.01)。结论痹痛定胶囊疗效确切,口服安全,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4.
七味玄驹蠲痹口服液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七味玄驹蠲痹口服液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辨证属肝肾不足、风湿阻络患者,按照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对照原则,试验药100例口服七味玄驹蠲痹口服液和模拟剂,对照组100例口服玄七通痹胶囊和模拟剂.结果:对照组、试验组两组药物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均有明显疗效,其中对照组药物总有效率为78%,试验组药物总有效率为86%,两组疗效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显著性,两组疗效相当.用药后两组安全性实验室指标检测结果表明无异常情况.结论:两组试验药物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痹病肝肾不足、风湿阻络证)的患者,对改善疾病症状、体征、中医症候及实验室客观指标均有确切疗效,试验组药物略优.临床试验中未见毒性反应,临床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苗药痹舒胶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单盲随机分组方法,治疗组30例服苗药痹舒胶囊,对照组30例服雷公藤多甙,疗程均为2个月.对两组患者的疗效及症状、体征改善进行观察.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66.67%(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症状、体征在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改善(P<0.05),且治疗组在症状体征方面的疗效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痹舒胶囊治疗RA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蚁参蠲痹胶囊联合西药治疗老年类风湿关节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焱 《中草药》2015,46(11):1653-1655
目的观察甲氨蝶呤、依托考昔联合蚁参蠲痹胶囊治疗老年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男性14例、女性46例),对照组60例(男性15例、女性4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口服甲氨蝶呤,每次10 mg,每周1次,口服依托考昔每次60 mg,每天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蚁参蠲痹胶囊每次4粒,每天3次。分别对比观察两组治疗4、8、12周的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别(P0.05)。两组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蚁参蠲痹胶囊联合西药治疗老年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疗效显著,且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药物铺灸疗法对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铺灸组和药物组各30例,药物组口服旭痹颗粒(6g,tid),铺灸组使用风湿痹痛散行药物铺灸治疗,治疗3周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VAS评分改善情况。结果:铺灸组VAS评分改善程度显著优于药物组(P0.05);铺灸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药物组(P0.05)。结论:药物铺灸疗法对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疗效显著,可以缓解RA患者的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八角枫根煎液熏洗配合腰腿痹通胶囊口服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三组:中药熏洗治疗组、西药对照组、中药对照组,每组40例,分别采用八角枫根煎液熏洗配合腰腿痹通胶囊口服观察治疗、单纯西药甲氨蝶吟片口服对照治疗和单纯中药腰腿痹通胶囊口服对照治疗,两个疗程后进行结果分析。结果中药熏洗治疗组显效率70.0%,总有效率为97.5%;西药对照组显效率30.0%,总有效率为75.0%;中药对照组显效率37.5%,总有效率为80.0%。三组临床疗效比较,经统计学处理,中药熏洗治疗组与西药对照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以及中药熏洗治疗组与中药对照组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西药对照组与中药对照组的临床疗效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八角枫根煎液熏洗配合腰腿痹通胶囊口服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痹痛康丸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给予甲氨蝶呤联合痹痛康丸治疗,B组给予痹痛康丸治疗,C组给予甲氨蝶呤片治疗,3组疗程均为12周,3组分别于用药后4周、12周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4周、12周时A组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B组和C组,A组VAS疼痛评分、疲乏VAS评分、肿胀关节数、疼痛关节数、ESR、CRP等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B组和C组。结论痹痛康丸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起效快、疗效好,可明显缓解临床症状,改善功能活动、体征及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尪痹胶囊治疗中医不同证型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性。方法:将6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按照中医辨证标准分为风寒湿痹证及肝肾亏虚证2个证型组,应用尪痹胶囊口服治疗,治疗12周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的肿胀关节数、压痛关节数、疼痛视觉模拟评分、ESR及CRP指数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肝肾亏虚证明显优于风寒湿痹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尪痹胶囊能有效缓解肝肾亏虚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症状,改善炎性指标,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内经》是一部医学全书,它素被尊为"医书之祖",《内经》中的色诊学说,内容丰富,论述甚详,是望诊部分的中坚内容。通过对《内经》中色诊内容的整理,概述色诊内容,主要包括望色之神、望色之常、望色之异、五色主病、望色之位、望色之变等。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大凡认真研读过《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脏腑理论的中医学者,都会因文中既提"十二藏",又述"五藏六府",以及将一个不具备"藏而不泄"之"脏"功能的"心包"列于脏位。将无"满而不能实","传化物而不藏"之"腑"功能的"三焦"给以腑名,而时有困惑。近年来,随着糖尿病患者,胰腺癌患者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等患者的大量涌现。胰腺和十二指肠作为脏腑功能的显现,越来越受到重视。笔者根据《内经》,关于脏与腑功能的界定标准,及现代解剖学,生化学所见,结合长期的临床实践之需求,提出了将人体"胰腺"取代无脏功能的"心包"以正其脏位。并将与胰腺有密切生理关系的十二指肠取代三焦,作为与胰腺相表里的腑。这样就将"五藏六府",正式升级为"六脏六腑"。即:肺与大肠、胰与十二指肠、心与小肠、脾与胃、肝与胆、肾与膀胱,以合《内经》"十二藏"之说。经过如此传承精华与守正创新,则可使《内经》的脏腑理论得以进一步完善。既符合了人体内客观真实的脏腑生理结构状况,而且对中医临床的脏腑辨证论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了保健按摩的繁荣给推拿学发展所带来的利与弊,认为保健按摩的繁荣普及提高了全社会对推拿的认知度,扩大了推拿的社会影响力,"倒逼"医院设置推拿科室或推拿治疗项目,增加了就业平台,壮大了推拿队伍,但部分民众、医务工作者和政府管理部门人员对推拿不全面、不正确的认知观,导致愿意学习推拿和从事推拿专业工作的高素质人才减少,对部分推拿医务工作者自尊心、自信心、成就感、成功感和荣誉感等带来负面影响,并大大降低了推拿学科的严肃性,提出如何正确对待、界定保健按摩在推拿学科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推拿学界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必须认真加以正视和思考,否则将不利于推拿学科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系统研究中医五脏相关学说。方法:从发生学角度,结合《内经》、道家学说探讨中医五脏神识系统建立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结果:五脏神识系统是在胚胎时期的脑髓中,元神与脑髓共同作用、发生分化而形成的。元神分化出心神,再由心神分化出五神等各种神识元素;脑髓分化出心肾等五脏,五神、五脏分化完成后,五神入藏于五脏,从而形成了五脏神识系统。结论:脑为元神化生神识元素、脏腑之处所,心神为五脏神识系统的主宰。  相似文献   

15.
16.
邵丽 《内蒙古中医药》2014,(19):147-147
目的:预防与治疗因分娩女性婴儿导致情绪受到刺激,因而引起平衡、调节系统的崩溃,同时促发心理疾病、精神病及躯体病.方法:通过护士的语言、行为、表情、姿势等改变产妇的不良心理状态.结果:预防产后并发症的发生并促进机体的康复.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就宋代太平惠民局的成立对宋代医药学发展的影响做了相关论述。认为太平惠民局的成立促进了《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成书。制定了药物炮制规范,对当时医生诊疗疾病处方用药带来很大便利。但生产的成药也存在弊端,这也从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新的医学流派的产生。  相似文献   

18.
失眠症为临床常见病症,且多与脾胃功能失调有关,在治疗上也常采取健脾、和胃、疏肝等法。本文就脾胃失调引起失眠的病因病机,调和脾胃的治法方药运用等方面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19.
海南青牛胆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海南青牛胆 (TinosporahainanensisH .S .LoetZ .X .Li)系防己科青牛胆属植物 ,为一新种。民间用以治疗关节疼痛和筋骨损伤。主要含有甾酮类、生物碱等化合物。为探讨海南青牛胆中挥发油成分 ,对其藤茎进行了挥发油的研究 ,通过GC MS Computer进行测定分析 ,从中共鉴定出 2 0个化合物。1 材料及样品的制备原材料采集于海南省文昌市龙楼乡 ,经海南师范学院钟义教授鉴定为海南青牛胆 (TinosporahainanensisH .S .LoetZ .X .Li)。取该植物藤茎经切片、干燥 ,粉碎成…  相似文献   

20.
方证相对论研究的关键问题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学以间接致思的思维方式探求人体生理、病理及防病治病规律,开展方证研究也应遵循中医学的本原思维模式。方随证出,因证变化而药物组成变化是方证对应的一般规律,称之为“方证相对论”。方证对应理论体系是非线性的、多维的、开放的复杂系统,其研究内容应体现当代医学最新成就。从中药分子水平开展方剂配伍规律研究,阐明方剂作用机理以求得方证的最佳对应和变化规律,应是方证研究深化的客观要求和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