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中国证券市场发展较快,经历过大起大落,在政府和市场一起运作下证券市场稳定了下来。证券市场是一个巨大的资本市场,如何让资本在面对高速发展的经济下能够得到保值并且获得盈利,价值投资理论是我们投资很好的指引。本文探讨价值投资理论在中国证券市场能够适用。投资者应该接受这个理论,让中国证券市场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并且资本得到增值,同时以云南白药为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每个国家的证券市场都有其特色,我国的金融市场,经济、政治环境都与英美等发达国家不同,这些造成了我国证券市场规律与其他国家的差异。因为证券市场的规律不同,投资理念和方法也不能照搬国外的体系。如果说学科的理论高度应与其行业在社会中的重要性成正比的话,那么我国的证券投资理论则是远远落后于社会形式。在这种情况下加深证券投资的理论研究,提高投资者的素质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促进长期价值投资,是我国证券市场稳定健康发展的价值取向,有利于提高社会的直接融资比例。我国证券市场制度建设不够完善,存在诸多的价值投资问题。不仅粉饰、欺诈发行和高估值定价融资,而且投机行为盛行,市场泡沫大且回报率低。税收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可以充分发挥税收的整体协调功能,引导长期价值投资,发挥证券市场对社会闲置资本的集聚功能,促进证券市场的稳定健康发展,有效地缓解"脱实入虚"、"僵尸企业"等阻碍当前经济发展的诸多问题,从而实现证券市场与实体经济的良性循环。该文针对我国证券市场长期存在的价值投资问题,深入分析了现行证券市场税收政策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证券市场长期价值投资的税收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倡导理性投资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小花 《财经科学》2002,(1):110-114
证券市场中的投资包拓中小投资和机构投资。投资的投资理念是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履而发展的。在西方,投资理念大致经历了以投机为主和以投资为主两个发展阶段。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还相当不规范,投资的投资理念有较的投机性,形成我国投资过度投机理念的原因,主要是由我国特定的投资环境所造成的。笔认为,现阶段介导理性投资,一方面要强化投资的教育,另一方面要加快制度创新,促进证券规范发展,同时大力发展机构投资,优化投资主体结构。  相似文献   

5.
邓田生  周明适 《技术经济》2002,21(10):48-49
我国目前证券市场的投资多为中小投资(普通投资)和机构投资,而普通投资因多方面的原因,很难在短期内树立理性的投资理念,也就难于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投资。所以鼓励中小投资以投资基金等专家理财的方式参与证券市场,发展机构投资,优化投资主体结构,培养积极的投资理论、则尤显重要(章所指积极投资限机构投资)。  相似文献   

6.
证券市场的产生和发展,在客观上打破了传统的由银行、财政垄断的投资体系,形成了银行、财政和证券市场“三位一体”的新型投资格局.本文通过分析证券市场的现状和问题,对今后的发展方向和措施进行了探索,目的在于使我国的证券市场向更完善、更规范的方向渐进。  相似文献   

7.
侯青 《经济导刊》2011,(12):34-35
投资基金的原则是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是一种积少成多的大众化的投资方式。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还不够完善和成熟,造成我国对于投资管理的策略和理论的研究方面比较落后,仍处于初级阶段。而作为基金主要投资方式的组合投资对基金的业绩有决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证券投资组合理论在我国的应用及其模型拓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arkowitz的证券投资组合理论引发了20世纪后半期金融学的第一次革命,为现代金融经济学的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该理论应用在我国这样一个新兴的证券市场却面临着不少问题,有必要对当前我国证券市场的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剖析,对Markowitz模型做一些拓展。为了提高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在我国证券市场的适用性,必须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证券市场。  相似文献   

9.
随着国内证券市场的发展,证券市场国际化是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趋势.目前跨国投资公司在国内证券市场的融资及投资行为受到了较大的约束.在证券市场开放的过程中,对跨国投资公司的融资及投资行为进行规范,主要通过法律的健全、监管机制的完善以及外部机构的引导及约束作用.  相似文献   

10.
根据证券市场理论,投资者只有在市场机制作用下理性投资,才能促进证券市场功能的发挥。我国政府对证券市场的干预行为为投资者提供了"隐性担保"的心理预期,弱化了市场机制在证券市场运行中的作用,直接导致投资者对政府行为的依赖,使证券市场在非均衡状态下运行,其功能失衡。  相似文献   

11.
证券信用交易的国际比较及其在中国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国际比较和国内证券市场发展的实践看,发展证券信用交易存在一定的经济内在要求,法律应该反映这一要求,《证券法》在进一步修改完善时应考虑到这一点。一味地堵,不允许证券信用交易的存在不符合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的客观实际。  相似文献   

12.
外放型证券投资基金理论在中国还是一种全新的理论,是我国证券市场对外开放的关键一步。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尝试着完善我国证券投资基金业渐进开放的法律制度,在法律体系上为证券投资基金业对外开放提供依据和保护。本文首先对外放型证券投资基金进行了理论上的分析,接着在借鉴台湾地区的实践经验,结合国内外放型证券投资基金业的发展现状,对创建完善的外放型证券投资基金业的配套法律体系提出解决方案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金融深化和市场化进程中,有许多因素会影响到居民金融资产多元化进程,但深入研究股市的投资功能将更具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认为,证券资产持有不足是目前中国居民金融资产多元化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表层看,中国居民不愿长期持有股票是由股市在过去年份的异常波动和近几年的持续低迷造成的;从深层次看,导致股市异常波动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中国股市的投资功能较弱;因此,改善中国股市的投资功能将是推动中国居民金融资产多元化进程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are at a turning point in their investment relationship. China’s previous investments in the United States were predominantly in government securities, while other holdings were negligible. Recently, the accumulation of treasury securities has slowed and direct investments by Chinese firms have risen steeply, with Beijing signaling greater support for portfolio investment outflows as well.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nascent shift in patterns of Chinese invest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uses the case of direct investment to examine the implications for US–China relations. We discuss current and future policy issues presented by Chinese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 in the United States, including national security, market access, and antitrust.  相似文献   

15.
中国证券商的业务竞争与创新发展势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开放条件下我国证券业经营竞争环境的变化,并从6个方面分析了中国证券商业务创新的发展势态。(1)证券业分类管理制度使证券商的经营规模发生变化;(2)证券发行与承销方式的改革深化了证券业内的服务竞争;(3)证券网络化交易的快速发展完善了交易清算的服务管理模式;(4)交易佣金制度的改革将使证券业的结构调整得到不断优化;(5)投资基金业务与投资组合的多样化对基金经理行为的监管提出了新的要求;(6)中国放宽市场准入条件的同时必须完善制度创新与管理创新。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宏观和市场发展层面上,利用格兰杰因果分析和有向非循环图(DAG)技术,对我国2002-2010年的证券投资基金与股票、M2、债券和居民存款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金融市场仍处于分割状态,证券投资基金还没有有效地发挥联系渠道和资产优化配置的功能。证券投资基金存在着导致资本市场风险波动的羊群行为和惯性行为,这是对发展不完善的资本市场所作出的被动性的适应性反应。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对股票市场具有显著性影响,规范和发展证券投资基金对促进股票市场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1980~1991年中国证券市场演进的历史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0~1991年间的中国证券市场,是生于夹缝的失衡市场、曲折兴起的分割市场、极不成熟的新兴市场.这些特征反映出中国证券市场复苏和起步是在市场经济极不发达与体制转轨的大背景下展开的,既具历史必然性,又有时代局限性;既为证券市场的后续成长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也隐含着有待化解的诸多矛盾和波折.中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需要新的理论创新、体制革命和制度变革.  相似文献   

18.
市场微观结构及其对市场流动性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给证券市场带来的交易系统计算机化的革命引起了证券交易的一系列变革,使得以证券交易结构为核心的市场微观结构的选择已经成为证券价格发现过程及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重点介绍了市场微观结构的一些要素,并着重分析了市场微观结构对市场流动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分散保险风险的资本市场创新工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并设计出一种全新的金融产品———保险金融券 ,这种保险金融券具有固定收益证券的性质 ,同时又与保险公司的风险挂钩。它能将保险公司的风险有效地分散到资本市场上 ,从而增加保险市场的容量 ,提高保险公司的竞争力。同时又为资本市场的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投资品种。本文运用国外最前沿的理论成果 ,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 ,对保险金融券进行了定价 ,同时对保险金融券的发行、收益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20.
申玲 《财经科学》2006,(10):17-23
新修改的《证券法》对内幕交易、操纵证券市场以及欺诈客户的侵权行为都规定了民事赔偿责任,无疑是在立法上的重大进步,而我国现行立法对证券侵权民事诉讼中诉讼形式的规定根本不能适应我国证券侵权纠纷诉讼的现状.本文通过对国外相关制度的分析,以期推动我国证券侵权诉讼形式的合理构建,有效保护广大投资者的利益,培育出更加稳定、成熟的证券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