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幽门螺杆菌(Hp)体内试验是研究Hp致病机制与免疫机制,验证致病因子的依据,并用于临床药品、疫苗与治疗方案的探索,它包括动物体内和人体内试验,常用于该试验的动物有猪、小鼠、蒙古沙鼠、大鼠、狗、猴等。本文就幽门螺杆菌体内试验的类型、方法、特点等方面对该领域现状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幽门螺杆菌致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多种消化系统疾病密切相关.许多细菌在致病过程中,首先对其合适的宿主寄生部位进行趋化和定植,最后致病.此文从Hp的定向趋化黏附、定植和毒力几个方面就Hp致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3.
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多种消化系统疾病密切相关.许多细菌在致病过程中,首先对其合适的宿主寄生部位进行趋化和定植,最后致病.此文从Hp的定向趋化黏附、定植和毒力几个方面就Hp致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4.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若干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幽门螺杆菌在人群中有较高的感染率,且与慢性胃炎、胃癌等密切相关,是消化道疾病产生、迁延和复发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就幽门螺杆菌的流行病学、致病机制、相关性疾病及治疗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若干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幽门螺杆菌在人群中有较高的感染率,且与慢性胃炎,胃癌等密切相关,是消化道疾病产生,迁延和复发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就幽门螺杆菌的流行病学,致病机制,相关性疾病及治疗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对胃粘膜的的粘附是其致病的首要条件,了解其粘附机制是开展对Hp感染及其相关疾病防治的关键。本文就Hp的粘附机制及抗粘附剂的研究近况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
幽门螺杆菌空泡毒素及其致病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幽门螺杆菌感染呈全球性分布,与多种胃部疾病有密切关系,人群感染率在50%以上。该菌分泌的空泡毒素Va认在其致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不同幽门螺杆菌菌株的VaeA存在基因型和表型的差异。不同基因型的致病性不同,不同地区的基因型分布亦不同。研究该菌V以基因(t础)及其产物,以及不同基因型与疾病的关系,对于进一步阐明幽门螺杆菌与临床症状的关系、幽门螺杆菌感染性疾病的防治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幽门螺杆菌是人类感染率较高的革兰氏阴性菌,可引起胃部疾病,也与口腔疾病相关。幽门螺杆菌传播途径、致病机制使其极易诱发口腔疾病,研究发现幽门螺杆菌与牙周病、口腔黏膜病等口腔疾病有着密切的联系。牙周袋可被视为Hp定植的潜在危险因素,牙菌斑也可能是幽门螺杆菌的庇护所。因此,Hp感染的治疗必须同时进行局部口腔治疗。  相似文献   

9.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对胃粘膜的粘附是其致病的首要条件,了解其粘附机制是开展对Hp感染及其相关疾病防治的关键。,本文就Hp的粘附机制及抗粘附的研究近况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口腔与胃中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的检测结果,证明口腔Hp可能是胃HP的一个重要储菌池。【方法】采用快速尿素酶试验和13C尿素呼气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97例有上消化道症状患儿行口腔和胃黏膜幽门螺杆菌感染检测。【结果】97例患者中口腔幽门螺杆菌感染率(78.35%)明显高于胃内幽门螺杆菌感染率(58.76%);胃内有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其口腔亦同时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口腔无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则胃内亦同时无幽门螺杆菌感染。【结论】口腔Hp与胃Hp感染密切相关,它可能是胃Hp的一个重要储菌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