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介绍了地板辐射采暖系统型式及特点,并根据实际工程对常规供热系统和本系统进行了经济技术分析,为地板辐射采暖分户热计量系统在住宅采暖中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一体化冷凝式锅炉中央供暖系统的基本原理,从理论和运行两个方面对系统的经济性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和其它采暖方式的比较,表明联合供热冷凝式锅炉中央供暖系统具有节能环保、运行费用低、便于分户计量、舒适性强等突出优点,适合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文中介绍了直膨式跨临界CO2热泵的工作原理,通过分析CO2制冷剂的换热特性、对比不同工况下CO2与传统工质热泵的性能来验证直膨式跨临界CO2热泵用于地板辐射采暖的可行性,并对不同负荷下的供热调节方式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直膨式跨临界CO2热泵地板辐射采暖在系统COPh、运行稳定性、经济性等方面都优于传统工质热泵,并且适宜用于室外温度较低的地区冬季采暖。  相似文献   

4.
天然气供热锅炉排烟温度较高 ,可以通过加装冷凝式换热器改造为冷凝式锅炉回收烟气潜热 ,降低排烟温度 ,提高锅炉效率。排烟余热用来加热供热系统回水时 ,由于 95 70℃供热系统回水设计温度较高而无法利用烟气潜热 ,但实际上由于供热系统调节 ,回水温度大部分时间内低于烟气露点。本文研究发现加热 95 70℃供热系统回水是可以利用烟气潜热的。  相似文献   

5.
地板辐射式供暖的能耗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邱林 《节能》2002,(11):19-21
依据辐射供热室内辐射与对流综合作用的传热规律,计算和分析了地板辐射式采暖房间能耗的构成及影响因素,给出在相同舒适度条件下,几种常见的围护结构地板辐射式供暖房间的能耗随地表面加热温度的变化关系,并与相应的对流式采暧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6.
冷凝式锅炉     
首先介绍了热效率达到或超过100%的冷凝式锅炉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分类与基本型式,然后简要介绍冷凝式供热与电站锅炉及其系统,最后对冷凝式锅炉尾部特有的安全问题与预防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利用农村农作物资源的优势,通过沼气供热结合地板辐射供暖,以郑州某一农村住宅为建筑模型,经过理论计算分析,沼气供热地板辐射采暖与家用空调采暖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不仅环保、节约能源,更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对实践中应用这一供暖系统模式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太阳能供热采暖系统是近年来国内逐渐发展起来的太阳能热利用技术.目前,国内安装的太阳能供热采暖系统,大致分为太阳能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和太阳能散热器对流采暖两种形式.  相似文献   

9.
地源热泵结合地板辐射供暖系统在东北地区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地源热泵与地板辐射采暖相结合用于东北地区供暖,末端实行分户热计量。该系统不仅节能环保,而且有利于加快供热体制改革的步伐。  相似文献   

10.
《山西能源与节能》2013,(12):174-174
地热采暖地板又称低温热水辐射采暖地板。低温地板辐射是一种利用建筑物内部地面进行采暖的系统。它是将整个地面作为散热器在地板结构层内铺设管道,  相似文献   

11.
本文阐述了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分户热计量系统是一种易控、易调、节能的采暖系统,讨论了地板辐射供暖方式与其他方式在房间内人体热舒适方面的差异,并通过对其综合节能效果的考察,分析了地板辐射供暖系统不稳定供暖过程的数学模型,用数值计算的方法分析了间歇供暖条件下,达到室内要求温度所需的预热量与预热时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设计了太阳能地板辐射采暖系统,给出了系统的工作原理。探讨了集热器单位面积有效利用能和集热器效率的计算方法。通过经济分析,得到大庆市某60 m2平顶民房安装太阳能地板辐射采暖的年计算费用为1 485元;安装散热器采暖年计算费用为1991元。经济分析结果表明,太阳能地板辐射采暖系统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基于计算机仿真的低温地板辐射采暖系统的节能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刘成林  杨昌智 《节能技术》2002,20(6):20-22,25
介绍了基于空间热网模型的采暖系统的计算机仿真程序,并运用该程序对低温地板辐射采暖和对流采暖两种系统进行计算机仿真,通过对一个采暖日内两种采暖方式下房间的采暖负荷、室内平均空气温度和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的动态分析和比较,证明了在维持房间相同热舒适度的情况下,低温地板辐射采暖系统的采暖负荷比对流采暖系统的采暖负荷小,具有节能性。  相似文献   

14.
低温地板辐射采暖构造层传热模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全炳杰  罗高乔  马博  董士奎 《节能技术》2004,22(3):40-42,51
本文针对以哈尔滨为代表的寒冷地区的低温热水地板辐射供暖系统的传热特点和铺设方式,建立了构造层内传热过程的数学模型,分析了低温热水地板辐射供暖系统的热工性能,确定了构造层内温度分布、地板表面温度分布、单位面积散热量等设计指标与管间距、水温、表面材料之间的定量关系。  相似文献   

15.
太阳能热泵低温地板辐射供暖系统的研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立平  阙炎振 《节能技术》2007,25(6):550-553
太阳能热泵低温地板辐射采暖系统是以太阳能热泵为热源,以地板辐射采暖系统为末端装置的新型供暖系统.本文综述了太阳能热泵在国内外的研究与应用,并阐述了太阳能热泵低温地板辐射供暖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在国内的研究现状.分析了该系统的特点,结果表明该系统是一种舒适、经济和节能的理想供热系统.本文还探讨了该系统在当前的应用中尚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A parametric study on radiant floor heating system performance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S. Sattari  B. Farhanieh   《Renewable Energy》2006,31(10):1617-1626
Efficient radiant heating systems are promising technologies for energy saving in commercial and building sectors together with improving occupant thermal comfort. However, the thermal performance of radiant systems in buildings has not been fully understood and accounted for in currently available building energy simulation software. In this paper, the effects of design parameters on performance of a typical radiant floor heating system have been studied using finite element method. A radiant heating system includes a number of pipes filled with hot water. Therefore, several design parameters such as pipe diameter, type (material), number, thickness and cover of system are affected on the value of transferred heat. In this study, transient conduction, convection and radiation heat transfer mechanisms are considered meanwhile analyzing the typical problem by using a finite element method solver. It is noted that the type and thickness of the floor cover are the most important parameters in the design of radiant heating systems.  相似文献   

17.
低温地板辐射采暖系统中辐射板布置方式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低温地板辐射采暖系统作为一种既节能又舒适的新型采暖方式,国内外对其节能性和节能能力进行了相当多的研究,但对如何进行低温地板辐射采暖系统优化设计的研究很少,本文基于热网模型.利用数值模拟,在等舒适度情况下对不同的辐射板的布置方式(周边布置和中心布置)和辐射板铺设位置的情况下的能耗进行分析,并进一步对如何优化辐射板铺设位置进行了探讨,从而可为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系统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对地板辐射和风机盘管两种采暖方式进行了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提出了围护结构临界热阻临的概念,推导出了两个采暖系统的热舒适性随围护结构热阻和冷风渗透量波动的变化关系。实验验证了地板辐射采暖既改善了室内热环境又显示较好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19.
对地板辐射采暖系统在南方采用空气源热泵作为热源的优势进行了分析;并对设计选型及应用中该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说明.最后,从长远角度探讨了该系统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