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民大学者     
薛达元男,1955年生,江苏省姜堰市人.现任中央民族大学生命与环境学院教授、中国民族地区环境资源保护研究所所长;兼任国家环保总局系统生物多样性学科首席专家、围家环保总局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围家牛物物种资源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IUCN世界保护区委员会委员1978  相似文献   

2.
项目简介一、项目名称民族地区人口、生态、资源与环境问题研究二、项目建设单位中央民族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经济学院:中国民族地区资源环境保护研究所.三、项目负责人冯金朝,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植物生态学领域的科学研究,特别是在有关干旱牛干旱地区植物多样性、植物适应环境的生态对策和生理机制、植物的水分关系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3.
民大学者     
<正>朴香兰,朝鲜族,博士.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传统医学研究院民族药物物质基础研究所所长,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4年在韩国首尔大学药学院获得博士学位,2005年回国在北京大学药学院做2年博士后工作,2007年博士后出站被分配到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传统医学研究院,现任民族药物物质基础研究所所长,中国少数民族传统医学研究院教授委员会委员和学术委员会委员.  相似文献   

4.
<正>王学雷,博士,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环境与灾害监测评估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主任;中科院测地所创新学科"湿地演化与环境效应"首席研究员。现任国家湿地科学技术专家委员会委员、湖北省人民政府咨询委员会委员、全国湿地保护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湖北省湿地科学技术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北省地理学会副理事长、湖北省湿地保护基金会副理事长;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湿地资源保护利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生态学会湿地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地理学会长江分会委员。  相似文献   

5.
2010年9月11~13日,第五届中国民族植物学大会暨第四届亚太民族植物学论坛在北京隆重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民族植物学学会(筹)与中央民族大学共同主办,中央民族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承办.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生态与自然保护公会、中国民族地区环境资源保护研究所、第三世界网络(TWN)、南京野生植物综合利用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地  相似文献   

6.
民大学者     
<正>孟秀祥,男,1972年生,四川凉山越西人.现为中央民族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民族生态学博士点)及动物学硕士点负责导师.主要从事民族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科学利用及民族社区发展等方面的研究和实践.1990~1993在四川西昌学院生物系学习;1996~1999在四川西华师范大学珍稀濒危动植物研究所生态学专业学习,获硕士学位;1999~2002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动物学专业学习,获博士学位;2002~2003在中央民族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任教,  相似文献   

7.
2014年3月29~30日,由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中央民族大学"985工程"中国少数民族教育研究创新基地、《民族教育研究》编辑部在中央民族大学联合举办了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 教育人类专业委员会首届年会暨"教育与文化:教育人类学的理论、方法与应用研究"学术研讨会  相似文献   

8.
<正>2015年9月19-20日,由中国生态学学会民族生态专业委员会与挂靠单位中央民族大学共同主办的"第一届全国民族生态学大会"在北京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管理人员及地方社区代表共计240余人出席了会议。中国工程院李文华院士,中国生态学学会理事长刘世荣研究员、国家民委教育科技司田联刚司长、中央民族大学副校长再帕尔.阿不力孜教授以及中央民族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院长冯金朝教授等出席大会开幕式并致辞。开幕式由中国生态学学会民族生态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央民族大学生命与环境科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生态学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于2012年9月12日-14日在长春国际会展中心顺利召开.本次年会以"发展生态科学,建设生态文明"为主题,中国生态学学会刘世荣理事长致开幕词,特邀李文华院士、刘兴土院士、王如松院士、康乐院士等到会并做大会报告.此次年会首次设立了"民族生态学在中国"分会场,由中央民族大学主办,薛达元教授和冯金朝教授主持了本次分  相似文献   

10.
2013年5月22日,海峡两岸生物多样性保护图片展暨第六届"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数码摄影赛优秀作品展在北京和台北两地同时开展。此次展览由台湾自然生态保育协会、台湾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以及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绿色之源专项基金管理委员会共同举办。展览以保护物种图片为主,展示了生态中国的生物多样性。每年5月22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秘书处都在世界各地举办纪念世界生物多样性日活动。中国是生物多样性公约履约国之一,  相似文献   

11.
正《中卫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机制研究》是中科院地理所董锁成研究员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41271556)"宁蒙沿黄地带城市化与环境耦合机理与调控研究"子课题,由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承担,张丽君教授担任课题负责人."中卫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机制研究"课题组成员由老中青年教师和研究生组成,课题研究主要以中央民族大学"211工程"与"985工程"形成的中国少数民族经济研究平台以及中国科学院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  相似文献   

12.
<正>一、中心简介中央民族大学光电功能与生态环境材料研究中心成立于2008年,该中心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创新研究基地,现拥有"985工程"、"民族地区能源资源开发利用研究创新科技平台(Ⅱ类)"。  相似文献   

13.
正本刊讯:近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典型脆弱生态修复与保护研究"重点专项"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评估、预警与监控关键技术研究"项目获科技部批复立项,拟获拨中央财政经费2064万,项目执行期为2019年12月至2022年11月。该项目由中科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牵头承担。项目将重点研究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濒危物种和关键生态系统的分布格局,揭示生态环境演变规律,量化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自然保护区的影响;评价生态系统健康、稳定性、脆弱性、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水资源供给功能、生态  相似文献   

14.
李增学,男,1954年11月出生,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山东科技大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博士点学科带头人。系中国煤炭学会和中国地质学会煤田地质专业委员会委员,煤炭技术咨询委员会委员,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地质工程分委员会委员,中国煤炭学会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委员,煤炭高校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职高专石油工程学科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美国AAPG(美国石油地质家协会)会员,河北省资源勘测研究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矿业大学和河北工程大学兼职教授。近年来,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山东省自…  相似文献   

15.
民大学者     
朴泰雄 ,1 944年生 ,朝鲜族 ,黑龙江省佳木斯人 ,中共党员 ,教授 .现任中央民族大学理工学院副院长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主任 ,中瑞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所长 ,多功能IT研究室主任 ,中央民族大学朴泰雄副院长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作高级访问教授学术委员会委员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辑委员会委员 ,兼任中国计算机基础教育学会 (文科类 )理事 ,中国计算机学会理事 ,全国高协组织教材研究与编写委员会委员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委员会主任 .1 968年 1 2月毕业于沈阳工业大学无线电工程系 ,获工学学士学位 .1 973年 3月至 1 975年 6…  相似文献   

16.
正3月底,科技部、教育部联合下发通知,贵州省贵州大学申报的"高效低风险农业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和贵州医科大学申报的"西南喀斯特区域病原微生物防治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入选2020年度"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并获得立项和经费支持。"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简称"111计划")旨在推进中国高等学校建设世界一流  相似文献   

17.
"一带一路"是中国在新的历史时期的重大国际倡议,而要推动"一带一路"的发展,我国应积极推动建立中国与环喜马拉雅区域国家间在非传统安全问题区域的合作机制.以生物多样性保护为核心的生态环境安全是环喜马拉雅区域国家间非传统安全问题的重要议题之一,中国和环喜马拉雅区域的印度、尼泊尔、孟加拉国、巴基斯坦等国家都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国家,是遗传资源重要提供国,有着共同和接近的利益与立场.随着《生物多样性公约》和《名古屋议定书》的进一步实施,中国应该加强与环喜马拉雅区域国家在国际生物多样性公约谈判中的立场沟通和理解,积极构建非传统安全问题的新型区域合作机制,维护彼此在发展过程中的国家利益,从而建立与环喜马拉雅区域国家间亲诚惠容的新型外交关系.  相似文献   

18.
《中央民族学院学报》2006,33(3):144-144
中央民族大学是我国惟一一所进入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的民族高等院校,民族学科齐全、师资力量雄厚、科研基础厚实,承担着国家“十五”“211工程”建设项目数百项研究课题。最近,100多项研究项目已经顺利结题,并交由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19.
<正>2014年5月30日,国家环境保护部发布2014年第39号公告——关于发布《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分类、调查与编目技术规定(试行)》的公告.公告中发布的《技术规定》主要由中央民族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薛达元教授的团队完成,并得到教育部、科技部、国家民委、国土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农业部、文化部、林业局、知识产权局、中科院、海洋局、中医药局等国务院相关主管部门和各省级政府的审核同意.  相似文献   

20.
习惯法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影响,是国际研究的热点议题.本文对贵州省黔东南地区四个苗族村寨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及可持续利用相关的习惯法进行了田野调查,对集体林和私有林进行了样带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苗族村规民约对当地的山林树木、动植物资源、稻田和农作物的保护与管理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对山林火灾防治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苗族习惯法与国家法律的差异与互补分析,本文建议采取国家法与习惯法相互融合和协调的方式,促进苗族习惯法的保护、传承与发展,以此促进民族地区生物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