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叶报春 《微创医学》2005,24(5):727-729
目的了解酒精性肝病(ALD)的发病特点和临床表现.方法对58例ALD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本组患者日饮酒量40~500g,年限平均22年,男性为主,女性仅1例.酒精性肝炎(AH)、酒精性脂肪肝(AFL),饮酒年限<20年者多见;发生酒精性肝硬化(AC)隐者中饮酒年限>40年、年龄>50岁者多见.酒精性肝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以肝肿大和黄疸为主;ALT轻、中度升高,GGT显著增高.ALD血清酶学水平以AH升高最明显.酒精性肝病伴有肝炎病毒感染率为25.7%,高于一般人群.结论乙醇和肝炎病毒对肝损害的发生和发展有协同作用,有肝炎病毒感染对ALD预后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
叶报春 《医学文选》2005,24(5):727-729
目的了解酒精性肝病(ALD)的发病特点和临床表现。方法对58例ALD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本组患者日饮酒量40~500 g,年限平均22年,男性为主,女性仅1例。酒精性肝炎(AH)、酒精性脂肪肝(AFL),饮酒年限<20年者多见;发生酒精性肝硬化(AC)隐者中饮酒年限>40年、年龄>50岁者多见。酒精性肝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以肝肿大和黄疸为主;ALT轻、中度升高,GGT显著增高。ALD血清酶学水平以AH升高最明显。酒精性肝病伴有肝炎病毒感染率为25.7%,高于一般人群。结论乙醇和肝炎病毒对肝损害的发生和发展有协同作用,有肝炎病毒感染对ALD预后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
1998年9月-2006年6月在本院门诊及住院诊治的90例酒精性肝病(ALD)患者,皆为男性,年龄28~81岁,平均45岁,全部病例根据饮酒史、症状、体征及相应辅助检查,并除外代谢异常和药物等引起的肝损害。所有病人分为3组:酒精性脂肪肝(AFL)25例、酒精性肝炎(AH)30例、酒精性肝硬化(AC)35例。  相似文献   

4.
高荣凯 《中国医药导报》2009,6(20):154-154,157
目的:探讨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livet disease,ALD)的发病情况及临床特征等.方法:回顾性分析酒精性肝病的易感因素及临床诊治.结果:酒精性脂肪肝病例中,AST、ALT升高不明显或轻度增高,多小于正常值2倍以下.酒精性肝炎AST、ALT明显增高,以AST为主,75%的病例AST/ALT>2;98%的酒精性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炎病例GGT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酒精性肝炎升高明显且升高幅度大于AST、ALT,部分病例伴胆红素增高.结论:酒精性脂肪肝及酒精性肝炎高发年龄均在30~60岁;男性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与男性好酒、交往多有关;酒精性肝病易合并糖尿病及高脂血症,分别占18.3%和85.0%.  相似文献   

5.
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liver disease,ALD)是由于长期大量饮酒导致的肝脏疾病.ALD在临床上包括轻症酒精性肝病(mild alcoholic injury,MAI)、酒精性脂肪肝(alcoholic fatty liver,AFL)、酒精性肝炎(alcoholic hepatitis,AH)、酒精性肝纤维化(alcoholic hepatic fibrosis,AHF)和酒精性肝硬化(alcoholic cir-rhosis,AC)等不同的阶段.  相似文献   

6.
嗜酒与肝炎病毒感染并列为肝病的两大病因。酒精性肝病(alcohol liver dieease,ALD)包括酒精性脂肪肝(alcoholic fatty liver,AFL)、酒精性肝纤维化(alcoholic fibrosis,AF)、酒精性肝炎(alcoholic hepatitis,AH)和酒精性肝硬化(alcoholic cirrhosis,AC)。酒精性肝损伤是常见的致肝硬化原因,其病死率甚至比某些癌症还高。据统计,AC病人肝癌发病率大于50%,肝炎病毒感染率低的地区,嗜酒已成为肝癌发病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赵若愚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26):806-807
酒精性肝病(ALD)是长期大量饮酒所致的肝损害,包括酒精性脂肪肝(AFL)、酒精性肝炎(AH)和酒精性肝硬化(ALC)。近年来发病率逐年增加,应加以重视。2007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共收治ALD患者46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诊断酒精性肝病新方法-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线粒体同工酶(mAST)法。方法:采用免疫抑制法检测65例酒精性肝病患者(ALD组)和60例病毒性肝炎患者[非酒精性肝病(NALD)组]治疗前(入院时)、治疗4周后及40例健康成人(对照组)血清mAST活性,同时测定血清r-谷氨酰转肽酶(GG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结果:ALD组、NALD组血清GGT、ALT、AST、mAST活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ALD患者血清GGT、ALT、AST活性有显著下降(P<0.05),治疗后AFL患者血清mAST活性基本降至正常水平;酒精性肝炎(AH)患者血清mAST活性有显著下降;但酒精性肝硬化(AC)患者血清mAST活性下降不明显。结论:血清mAST是酒精性肝病治疗监测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9.
探讨四种类型酒精性肝病(ALD)对肝脏相关血液指标的影响。收集住院酒精性肝病137例患者,分为轻症酒精性肝病(MALD)31例,酒精性脂肪肝(AFL)26例,酒精性肝炎(AH)27例,酒精性肝硬化(AC)53例,并选择同期住院的非酒精性肝病患者37例为对照组,分析相关血液指标与酒精性肝病分型之间的关系。所有四种类型酒精性肝病患者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KP)、γ-谷氨酰转肽酶(γ-GT)均高于对照组;酒精性肝硬化组年龄、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AST/ALT)、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大于其他三组和对照组,但血清总蛋白质(TP)、清蛋白(ALB)、白球比(A/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血细胞压积(HCT)低于其他三组和对照组(P<0.05)。所有酒精性肝病均可造成肝脏酶谱的升高。当病情发展至肝硬化期时,可引起血清蛋白质、血脂及血细胞及凝血指标的改变。  相似文献   

10.
朱林平 《广西医学》2005,27(5):735-736
近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酒的产量和消耗量也明显增加。根据国内标准,日饮酒量超过40g(相当于50度白酒100mL),连续5年以上定为嗜酒者。嗜酒者发生的肝病称为酒精性肝病(AID),包括酒精性脂肪肝(AFL)、酒精性肝炎(AH)、酒精性肝硬化(AC)。目前我国ALD患者逐渐增多,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代谢综合征及其组分的关系。方法104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分成血清ALT升高组和正常组,分析两组的人口学特征、生化指标及代谢综合征患病率和组分,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发生血清ALT升高的危险因数。结果非酒精性脂肪肝ALT升高组与正常组的腹围、体重指数、空腹胰岛素、HOMA-IR、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r-GT)、尿酸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代谢综合征和组分患病率比较显示ALT升高组的高脂血症患病率高(P〈0.05)。非酒精性脂肪肝ALT升高和性别、年龄、高尿酸血症密切相关(P〈0.05)。高尿酸血症是非酒精性脂肪肝ALT升高的独立危险因数(P〈0.05)。结论NAFLD血清ALT水平和MS及其组分密切相关,同时可作为胰岛素抵抗和心血管疾病发生危险的指标。高尿酸血症是非酒精性脂肪肝ALT升高的独立危险因数。  相似文献   

12.
酒精性肝病的中西医治疗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燚绯  孟祥伟 《吉林医学》2006,27(3):232-233
酒精性肝病(ALD)是由于长期大量饮酒导致的中毒性肝损害,包括酒精性脂肪肝(AFL)、酒精性肝炎(AH)及酒精性肝硬化(ALC)。本病在我国的发病率仅次于病毒性肝炎而居LC病因的第2位。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酒精性肝损害可增加机体对HBV、HCV的易感性;反之,慢性病毒性肝炎也会使患者对酒精的敏感性增高.从而易患酒精中毒和使慢性肝炎加重。  相似文献   

13.
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liver disease,ALD)是指由于长期过量摄入酒精而导致的肝脏损害等一系列病变。根据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提出的ALD肝病诊疗指南[1],分为轻型ALD(mild alcoholic injury,MAI)、酒精性脂肪肝(alcoholic fatty liv-er,AFL)、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及酒精性脂肪肝者的临床生化指标的特点。方法对84例非酒精性脂肪肝、68例酒精性脂肪肝、80例健康对照者及22例嗜酒无脂肪肝的血清酶、血脂、血糖等指标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脂肪肝组(包括NAFLD和AFLD)与健康对照组比较ALT、AST、GGT、GLU、CH、TG均有明显升高;AFLD组ALT、AST、GGT、CH、TG血清浓度明显高于嗜酒无脂肪肝组;AFLD组AST、GGT血清浓度明显高于NAFLD组;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TG、BMI、WHR是NAFLD的危险因素。结论脂肪肝患者血清酶、血脂、血糖升高,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肝功能损伤较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严重,肥胖、高血脂为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酒量也逐年上升,由此带来的不良后果就是急慢性肝炎损伤患者的数量上升,早期表现为酒精性脂肪肝(alcoholic fatty liver,AFL),若任由其发展至中晚期可表现为酒精性肝炎(alcoholic hepatitis,AH)、酒精性肝纤维化(alcoholic liver fibosis,ALF)和酒精性肝硬化(alcoholic liver cirrhosis,ALC),这些统称为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liver disease,ALD)[1],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健康。随着对 ALD 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其治疗也取得了一些进展。现就近年来 ALD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肥胖儿童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肝酶检测意义及与血脂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酶在儿童肥胖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检测意义及与血脂、体格测量指标的关系。方法:对79例肥胖儿童(伴有非酒精性脂肪肝58例和无非酒精性脂肪肝21例)和93例正常儿童(对照组)进行体格检查;检测血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肥胖儿童行肝脏超声检查。结果:79例肥胖儿童体重、体质量指数(BMI)、腰围、臀围、腰臀比、AIT、TC、TG、LDL高于对照组,HDL低于对照组(P〈0.05);非酒精性脂肪肝组ALT、AST、ALT/AST〉I的发生率、TG、体重、BMI、腰围高于无非酒精性脂肪肝组(P〈0.05或P〈0.01);经二分类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ALT、TG、BMI与儿童非酒精性脂肪肝相关联。结论:ALT、AST的升高是预示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敏感指标;TG、肥胖程度和腹型肥胖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相关;ALT、TG、BMI的升高可能是肥胖儿童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瘦素、胰岛素抵抗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瘦素、胰岛素抵抗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关系。 方法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5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及50例酒精性脂肪肝对照组和5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瘦素(LEP)水平,并同步监测体质指数(BMI),检测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空腹血糖(FBS)、空腹胰岛素(FINS)等指标。 结果 非酒精性脂肪肝组的LEP、FBS、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BMI、ALT、AST/ALT、TG较正常对照组及酒精性脂肪肝组均明显升高。结论 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清瘦素水平明显升高,存在瘦素抵抗及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8.
宋小丽 《中外医疗》2012,31(5):89-89
目的总结性分析酒精性肝病(ALD)的临床特征及其诊治。方法对49例AL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酒精性肝炎26例(53.1%),酒精性脂肪肝17例(34.7%),酒精性肝硬化6例(12.2%)。结果本组49例患者经严格戒酒及对症综合治疗后病情好转,乏力、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明显缓解。酒精性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炎患者症状改善明显,黄疸逐渐消退,肿大肝脏缩小,GGT迅速下降。肝硬化腹腔积液患者肝功能改善,腹腔积液消退。结论戒酒对控制ALD疾病的进展至关重要。适当运动、合理饮食、药物治疗及营养支持疗法等有助于ALD的尽快恢复。  相似文献   

19.
左丽  聂升刚  秦丽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21):3747-3748
目的:前白蛋白在评估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硬化时的作用,确定其临床病理属性及与其他肝病的鉴别。方法:选出符合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制定的酒精性肝病临床诊断标准(讨论稿)的患者65例,测定其血清中的ALT,AST,GGT前白蛋白(PA)。结果:慢性迁延性肝炎、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硬化的ALT,AST,GGT的结果差异无显著性,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时PA减低不明显,酒精性肝硬化及慢性活动性肝炎时PA降低显著。结论:当长久饮酒史的患者出现ALT,AST,GGT三种酶升高,而难以判定是何种类型升高时,可以做PA检查,PA正常患者可能患有酒精性脂肪肝可戒酒治疗,PA明显降低患者可能患有肝硬化和慢性迁延型肝炎等重症肝病,可进行其他检查以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摄人酒精逐渐增多,导致酒精性肝病(alcoholicliverdisease,ALD)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ALD包括轻症酒精性肝病、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纤维化和酒精性肝硬化。酒精可导致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等的病变,其中肝脏作为酒精代谢的主要器官,所受损伤最为严重。酒精性脂肪肝,通常无症状或症状轻微,有肝区不适、易疲倦,肝大质地柔软,有压痛。 振、恶心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