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巍 《黑龙江医药》2005,18(2):76-76
要患者,王XX,男,72岁,因发作性右半身麻木2天、抽搐及右侧肢体活动不灵1天入院。该患于2天前出现右半身麻木,持续数分钟后完全缓解。间隔数小时后又有一次类似发作,当时做头部CT未见异常,在家静点维脑路通、舒血宁后于1天前突然抽搐,表现为右侧肢体不断抖动,从肩部开始,顺序波及腿部,持续20多分钟,不伴意识丧失及尿便障碍,静注安定后病人抽搐停止,但出现右侧肢体活动不灵,下肢为著。否认有冠心病、风心病史。入院查体:右上肢肌力Ⅲ级,  相似文献   

2.
王云 《黑龙江医药》2014,(3):644-644
<正>1病例介绍患者女性,70岁,患脊髓型颈椎病,10年前颈椎前路手术,术前患者双下肢无力麻木,以右下肢为著,无力,颤抖,行走困难,易摔倒,尿失禁。手术后症状完全消失,术后2年开始出现不适,症状逐渐加重,症见:患者双下肢麻木无力,以右侧为著,右足踏棉感,右踝不稳,双下肢大腿外侧,小腿及足部,感觉均迟钝,右下肢肌张力下降,肌力III—IV级,  相似文献   

3.
丹参引起过敏反应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中洁 《安徽医药》1998,2(3):48-48
患,女,31岁,因右下肢怕冷发凉,有麻木感及小腿酸痛2mon余,门诊拟“伯尔格病”即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于1997年11月5日收住,入院后遵医嘱给予16 ml复方丹参注射液加入50g·L^-1GS 500ml静滴治疗,当此液体开始输入约10 min左右,患出现面色苍白、头晕、心悸、恶心出冷汗、口唇紫绀等,测脉搏110次·min^-1.BP 8/5kPa诊断为过敏性休克。  相似文献   

4.
王璐璐  沈雁蓉 《中国药业》2009,18(16):48-48
患者男,46岁,3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足麻木,逐渐加重,后出现双下肢麻木伴乏力,行走不稳,至当地医院查头颅CT示左枕叶占位病变、脑脓肿可考虑,拟诊“左枕占位”收入院。入院当日体格检查示体温(T)37.50c,血压(BP)98/51mmHg,神志清,颈抵抗(+),左下肢肌力V-级,右下肢及双上肢肌力V级,四肢肌张力正常,双下肢、右下肢浅感觉减退,左侧膝腱反射正常,余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阴性。  相似文献   

5.
李梅 《青岛医药卫生》2005,37(5):323-323
患者男,56岁。因左下肢麻木不适并疼痛2小时而入院。入院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左下肢疼痛麻木伴上腹不适,恶心,无呕吐、胸闷,前胸部隐约作痛,无大小便失禁,平素健康,无外伤史。  相似文献   

6.
1病历摘要患者,女,29岁。因“双下肢麻木、无力伴肩背部疼痛2d”于2002年11月3日14时入院。发病经过:患者于入院前2d突然出现右侧肩胛处剧烈疼痛,难以忍受,有时牵涉到左侧;约3h后出现右下肢麻木、无力,行走不便,伴酸痛;约1d前病情加重,不能行走并感小便费力。当地卫生院予“抗炎、补液、补钾”治疗,未见好转,后左下肢也出现麻木无力,至当日早上,双下肢均不能活动。病程中无头痛、恶心呕吐、抽搐、意识障碍、发热。既往有光过敏史。入院查体:体温36.7℃,脉搏54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90/58mmHg,意识清,颊部红斑,伸舌居中,双眼球活动自如,…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温养督脉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后下肢麻木的临床效果,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下肢麻木以督脉亏虚为基本病机认识的临床意义及温养督脉法治疗其有效性。方法选取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后出现下肢麻木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补肾强督中药组及西医对照组,分别对患者治疗前、治疗1周后、治疗2周后及停药1个月后的棉签测试评分、视觉麻木VAS评分及针刺测试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补肾强督中药组及西医对照组治疗后较治疗前麻木情况均改善(P 0.05),但补肾强督中药组改善明显优于西医对照组(P 0.05),且停药1个月后疗效稳定,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温养督脉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皮椎间孔镜术后下肢麻木症状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8.
腰椎硬膜外脓肿误诊致双下肢不全瘫痪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病案摘要 患者,女,77岁.2006年11月11日无明显诱因出现腰痛,次日体温升高,达38.8℃,反复发热,腰痛症状渐渐加重,只能强迫右侧卧位.于当地医院以椎间盘突出症口服止痛药保守治疗.16日感疼痛加重于当地诊所行针灸、腰部封闭治疗后疼痛有所缓解.17日腰痛再次加重,并伴有右下肢无力,体温升高达39.2℃.21日上午出现右下肢麻木不能站立,22日出现右下肢不能活动,左下肢麻木不能站立,大小便失禁,以双下肢不完全性瘫痪、脊柱侧弯收住我院.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45岁,因腰背酸痛双下肢麻木无力1年,于1995年4月4日收我科治疗。患者2年前曾因腰痛伴右下肢后外侧放射性麻痛,行走困难在本科行开窗闭核摘除术,水中证实L。、。右侧破裂型椎间盘突出。术后症状消失,3个月后恢复原工作。近1年开始出现双下肢麻木,无力,小便困难,性功能障碍。体查:一般情况好,痉挛步态,L。、。右棘突旁压病。会朗及两下肢皮肤感觉减退。下肢肌张力增高,肌力3~4级,右拇趾背伸肌力2级。双膝及左眼围反射亢进,右眼健反射消失,双踝阵挛阳性,Babinski氏征阳性,右下肢Laseque氏征阳性。胸腰椎X线片示:…  相似文献   

10.
甲钴胺序贯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下肢麻木7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甲钴胺序贯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下肢麻木的疗效。方法将14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出现下肢麻木的患者按住院号的奇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2例术后使用甲钴胺序贯治疗,对照组76例行术后常规处理,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愈45例,显效22例,优良率达93.06%;对照组治愈32例,显效16例,优良率为63.16%。治疗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甲钴胺可有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下肢麻木症状。  相似文献   

11.
张昆华  刘安东 《云南医药》2005,26(5):484-485
病例 女,23岁,因蛇咬伤左小腿感头晕、恶心、呕吐1次及左下肢麻木2h入院。2h前患者借助月光在地里劳动时,不幸被一约30cm左右长之蛇咬伤左小腿下段,伤后3~5min即感头晕及恶心,左下肢麻木,肿胀,随之呕吐一次,呕吐物为食物及鲜血,量无法准确估计。自行用头发丝束结扎左小腿上段后被家人急送本院救治。  相似文献   

12.
<正>1病历摘要患者,男,61岁,工人,2022年3月因“右足麻木、无力1个月”入住浙江省立同德医院神经内科。患者1个月前在工地劳作时突发右足麻木,以右足背为主,伴右足无力,右腘窝酸胀,当时麻木程度不剧,尚不影响行走,未予重视,未就医。近来,患者右足背麻木未见好转,且逐渐下垂,右足背背伸逐渐受限,走路时需抬高右下肢,呈跨阈步态,行走迟缓,无右下肢疼痛、腰痛、口角歪斜、言语不利等。为进一步诊治,患者来就诊,门诊拟“肢体麻木待查”收住入院。患者既往有双上肢受压后麻木无力病史,可自行缓解,未进行规范诊疗。  相似文献   

13.
1临床案例男患者,52岁。双下肢无力伴右下肢麻木2~3年,逐渐加重图,近1一个月走路困难。查体:一般状况良好。右下肢肌力Ⅳ级,左下肢肌力Ⅳ+,脐以下腹中线右侧区痛觉、温触觉减退。左下肢感觉尚存在。双下肢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未引出。临床诊断椎管内肿物。  相似文献   

14.
鲍仲涛  陈林  褚先秋 《贵州医药》2000,24(8):507-507
1病例摘要患者男,21岁,因右手指麻木1年,右颈部包块进行性生长2个月于1999年元月20日人院.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手指麻木,以拇指、食指、中指与大鱼际肌处为主,但手指握力存在;当右上肢外展、上举或提重物时手指麻木加重,休息、、上肢下放时减轻.近来症状加重.病前后无发热、畏寒,也无纳差、盗汗、消瘦史和外伤史.2个月前无意中发现右颈部有一个乒乓球大小的包块,不红不痛,进行性生长到鸡蛋大小,略可推动.体检:右颈部可触及一个4cm×3cm×3cm的实体性肿块,质韧,边界清楚,活动度小,表面光滑,无红肿与压痛.重叩包块时右手麻木感更明显.Tinel征(肩、腕牵拉征)阳性.  相似文献   

15.
阿奇霉素氯化钠注射液致舌尖麻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1例34岁女性患者,因支气管炎给予阿奇霉素氯化钠注射液200ml(0.4g)静脉滴注。输入约80ml时患者出现舌尖麻木。查体未见舌体异常。输注完毕后2h,舌尖麻木消失。次日,第2次静脉滴注阿奇霉素后,再次出现舌尖麻木。第3天以头孢曲松替代阿奇霉素,未再见该症状。  相似文献   

16.
例1,女,60例,因左下肢静脉血栓入院,遵医嘱给予疏血通注射液(牡丹江友博生产,批号031231-1)静脉滴注,速度30滴/min,3min后,皮肤潮红,10min后出现小米粒大小的丘疹,伴瘙痒感,同时出现口唇麻木,立即停止滴注,给予10%葡萄糖酸钙10ml静推,地塞米松10mg维生素C2.0加入10%葡萄糖500ml中静滴,24小时后皮疹、瘙痒、口唇麻木症状消失。  相似文献   

17.
患:男,26岁。于2003年9月18日因右下颌后牙夜间阵发性疼痛、怕冷热1d而来诊。查体:颌面部对称无肿胀;48正位萌出,有正常对颌牙,袷面龋,穿髓且探痛明显,叩诊(-)。治疗:慢速球钻磨除龋洞内龋坏牙体组织,以氧化锌丁香油糊剂封入芝麻粒大小的亚砷酸失活剂。38h后出现右下唇麻木,即来复诊。查体:右下唇由口角至中线以及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腹膜后血管肉瘤的特点,提高对该病诊治的认识。方法结合相关文献对2009年2月份腹膜后血管肉瘤伴下肢麻木一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手术及术后病理证实为腹膜后血管肉瘤。结论通过对腹膜后血管肉瘤的病例分析,了解腹膜后血管肉瘤诊治进展。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58岁。于1997年9月20日无明显诱因出现手足麻木。遂到医院就诊,当时查血压24/12kPa,空腹血糖12.6mmol/L。尿糖++++,尿蛋白++++,尿中红细胞及白细胞少许,诊为高血压病和糖尿病,服硝苯地平(心痛定)、二甲双胍及格列本脲(优降糖)治疗,疗效尚可。同年11月出现视力显著下降,由1.5(左)/1.2(右)降为0.5(左)/0.2(右)。眼科诊断合并视网膜出血。  相似文献   

20.
近两年遇到2例应用甲氧氯普胺后发生锥体外系反应。这2例均为男性战士,年龄19和21岁,分别因胃肠功能紊乱和急性胃炎而肌注甲氧氯普胺10mg3/d和口服甲氧氯普胺10mg3/d,分别于用药后2天和3天出现锥体外系反应。例1表现为口角歪斜、流涎,口周麻木,两眼向上凝视,双前臂对称性麻木,阵发性颈肌强直,行走障碍。例2表现为紧张,坐卧不安,颈强后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