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近几年来,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非常迅猛。为了顺应这一发展趋势,移动互联网技术在物流管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从而实现了物流业务的高效管理,且也支持客户查询物流作业的实时信息。据此,文章从物流管理的实时性出发,探究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物流通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具体分析了系统架构、功能的设计及实时性功能的实现,以期实现物流业务的信息化管理。  相似文献   

2.
《信息通信技术》2015,(4):42-46
在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电商企业与物流企业不断融合发展。文章首先分析互联网电商及电商物流的发展现状,然后研究移动互联网为电商物流带来的新变革趋势,接下来详细阐述移动电商物流发展的三个阶段,最后展望移动电商物流未来发展的关键点和方向。  相似文献   

3.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我国物流行业未来的重点发展方向,而"互联网+"概念的提出更是进一步推动了互联网与物流信息系统的有机融合.本文基于当前物流行业信息化的现状,根据物流信息系统的概念,重点探究了"互联网+"对物流信息系统的影响,即当前应用和未来展望,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应用于物流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移动互联网、GIS等关键技术,并搭建了软硬件平台,研制开发了数据中心、信息化管理平台软件及各型应用终端,可推广应用于基于移动目标监控管理的各行业各领域。  相似文献   

5.
魏利军 《山东电子》2014,(4):118-120
1 互联网经济改变了运输通路——传统运输企业的蛋糕被谁抢走了 自国内商业模式发生互联网变革后,商业通路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传统商业和通路企业受到严重冲击,具体到物流行业,虽物流总量在膨胀,但在各类成本快速提升压力下,产能效率出现停滞。尤其传统物流企业,诞生在计划经济时代,虽然在改革开放后,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进行过一系列改革,但从企业自身的认知上讲,并未进行过脱胎换骨的改造,现代商品流通由:  相似文献   

6.
2019年6月,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向中国移动等四家运营商发放5G牌照,标志着中国进入了5G时代。从1G到4G,关注点始终在人与人之间的通信,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而5G将更多地关注人与物之间、物与物之间的互联,实现一个人与万物互联的世界。5G将会产生新的连接、新的应用和新的产业,为社会信息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个非常大的契机和新的增长极。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指出,5G将建立高速、安全和广泛的下一代信息基础架构,其应用场景将从移动互联网扩展到移动物联网,并广泛应用在与通信技术有关的各大行业。其中,物流业就是一个与通信技术密切相关的领域,移动通信技术几乎可以运用于物流行业的大部分应用中。5G的推出,将快速驱动物流行业产生巨大变革,迫使物流业向快速化、自动化、智能化转变,智慧化物流必将成为未来趋势。  相似文献   

7.
孙丁 《电子测试》2013,(5S):276-277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提高,人们的购买力进一步提高,这样也就让物流产业迅速发展。互联网技术应用于各行各业,健全电子商务技术,让电子商务这种新技术应用在物流储备运输中,已经成为了时代的需求。本文从电子商务中公司物流的主要方法出发,再以冷链物流为例介绍电子商务在物流储存供应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RFID技术与EPC标准相结合,能够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便于通过互联网实现物流跟踪和实时监控。分析了RFID技术在物流行业的发展和应用前景,通过对现代物流应用及特点进行剖析,提出面向物流应用的分层RFID应用框架,可以为不同的应用领域提供集成平台与解决方案,该框架具有通用性。  相似文献   

9.
韩群 《通信世界》2007,(31A):13-13
在日前举行的“2007物流企业信息化解决方案研讨会”上,北京联通移动集团客户部总监赵亮介绍说,北京联通已基于CDMA 1X网络,面向中国物流行业推出了专业服务品牌“物流新时空”,为中国物流企业提供话音、业务流程管理、数据传输、移动定位、移动办公等综合电信服务。该举措将运营商在物流行业的“淘金”之旅推向了高潮。[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和电信行业全业务运营时代的来临,如何借力信息化技术推动移动在行业应用方面的战略发展,如何融合移动优势资源打造行业应用平台,为行业应用提供专业信息化产品、助力行业提高管理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增加业务收入。同时加大集团客户市场粘性、稳固客户市场占有率,已成为电信运营商在各个行业应用的长远战略。集团信息化物联网应用的业务产品则是捆绑集团客户最有效最直接的手段,通过通信专线加行业应用产品进行营销推广,实现深度捆绑客户的目标。物流行业发展迅猛,未来市场潜力巨大,为物流行业提供专业的信息化产品,是快速切入和抢占该集团客户的优势资源。本文结合当前通信以及信息化的相关技术,研发针对物联网行业的信息产品,全面探索、切入和助力整个物流行业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李江立  唐斌 《现代电子技术》2007,30(11):127-129
随着经济的发展,物流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和影响越来越大,有的甚至决定了企业的盈亏。那么信息在企业物流中又起到什么作用呢?在企业的物流中工作流程又是怎样的?针对企业物流信息系统的应用现状,对企业物流业务流程和信息流程及结构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对未来现代企业如何进行科学化的物流管理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2.
移动数据库中移动Agent技术的应用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强  何云斌 《信息技术》2006,30(9):115-118
目前,移动数据库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是数据库领域和移动计算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首先介绍了移动数据库和移动Agent的特点,分析了基于移动Agent的移动数据库体系结构,最后提出一种基于移动Agent的移动查询处理模型并叙述了其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13.
近些年移动互联网各领域快速发展.在用户方面,移动用户规模快速增长,2016年移动互联网用户总数达到20亿.在终端方面,2016年,全球移动智能终端总共出货量达到15亿台,同比增长约5%.在应用方面,移动应用规模超过1000万款,累计下载规模超过万亿.与此同时,移动应用产业飞速发展,其不断融入新型能力,在传感、识别等方向均有突破,并快速融入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随着移动应用服务的发展,其同样出现了诸多问题,危害用户合法权益,影响产业健康持续发展.重点阐述当前移动应用领域发展现状,解析其特点与存在问题,并探索保障行业健康持续发展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14.
移动阅读作为一种新的阅读方式,正在逐渐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随着人们对移动阅读体验要求的不断提高,对于支持阅读业务的移动智能设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详细分析了移动阅读业务的基本功能需求,提出了支持移动阅读业务的移动智能终端的软、硬件技术要求.最后,分别从软件和硬件方面总结分析了现存移动智能终端对阅读业务的支持情况.  相似文献   

15.
构建虚拟仿真物流实验室,培养创新型物流人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梅香 《电子技术》2012,39(1):65-66
随着物流在我国得到越来越大的发展,物流人才的缺口和错位现象越来越得到教育部门的重视.如何将高校的物流教育与社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紧密结合,培养出能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并具有创新意识的新型物流专业人才,已成为当代物流教育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构建符合社会需要和高校发展的虚拟仿真物流实验室,将物流实践提前引入教学,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电力企业移动信息化实施方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电力企业移动信息化发展趋势,提出了“企业级移动平台+移动应用”的企业级移动信息化实施方案,包括总体技术路线和总体架构、企业级统一移动互联应用支撑平台设计、基于移动平台的移动应用建设方案和移动信息化实施的安全设计,该方案已经在国家电网公司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17.
安鑫 《电子科技》2010,23(3):104-106
从移动运营商目前的业务现状、手机缴纳电费业务的特点及流程出发,分析了通过移动网络实现手机缴纳电费系统的实现方式、社会效益以及项目实现后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IPv6技术支持的128位大地址空间不但能彻底解决移动IPv4地址枯竭的问题,而且比目前的移动IPv4有着更大的优越性和更为完善的设计理念,它的出现使移动通信有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但该技术目前仍处于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阶段,原因是移动IPv6技术还有很多实际问题有待解决.  相似文献   

19.
手机安全交易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手机增值服务业务日益繁荣,手机支付也成为一种流行的支付方式。执行效率和安全性是手机支付的两个关键问题。根据手机支付金额的不同,提出不同的手机支付方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对应的3种安全支付模型:极小额安全交易模型、小额安全交易模型和大额安全交易模型。同时,分析了这3种支付模型的执行效率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多宿容迟移动网络适用于物流业物联网等误码率高、频繁中断的环境.然而由于其多宿的特点,其资源分配复杂,难以保证实时性.针对接纳控制过程的资源分配,以效用差分法设计资源分配算法,能够保证过程中的每一步效用单调增加,同时该算法时间复杂度降低到 O (n),可以保证实时性.最后将容迟网络协议框架代码 DTN2和 LTP 植入网络模拟软件 NS2,就节点稀疏的场景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说明算法能够提供较好性能,并同时具有良好的实时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