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入世后金融银行业CRM营销体系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屠琤  汤兵勇 《江苏商论》2004,(3):139-140
入世后中国金融银行业市场将面临激烈竞争,因此我国银行业运用先进的银行营销理论和营销服务技能迫在眉睫。本文结合某商业银行大型CRM营销项目设计经验,从银行CRM营销体系总体构想入手,分析了商业银行市场营销体系闭环设计流程,并对其中重要的银行营销战略制定阶段进行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2.
张春霞 《商业研究》2005,(24):171-173
金融营销的竞争日益激烈,金融产品作为一个商业银行竞争的支点,它的营销策略也日益受到银行业的重视。金融产品的特点、生命周期、竞争环境、金融产品的市场定位、金融产品的营销队伍的建设均是制定商业银行产品营销策略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3.
李伟林 《市场论坛》2007,(1):87-88,61
外资银行的全面进入对于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将产生巨大影响,对我国银行业的资源配置效率无疑也将产生促进作用。文章从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现状入手,对金融安全、银行竞争与资源配置效率间的关系作了探讨,并提出金融开放带给我国银行业更多的是机遇的观点,实现我国商业银行跨越式发展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4.
随着金融科技时代的到来,各种互联网金融产品层出不穷,不断冲击商业银行的业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商业银行绩效。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压力,商业银行绩效评价体系也应更加完善。现如今我国很多银行已将平衡计分卡运用到自身绩效评价上,可是运用到实际中的效果并不理想,已经不能应对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银行业的发展需求。本文以A商业银行为例,指出了平衡计分卡在银行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了对策,来促进我国商业银行的绩效评价体系发展,提升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率并增强自身在银行业中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商》2015,(20)
金融创新是金融发展的力量源泉,对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动因进行分析,对于促进我国金融创新以及银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认为银行体制改革成功是其根本动因、银行业内部激烈竞争推动了金融创新、金融制度改革为金融创新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商业银行市场营销就是把银行服务引导给客户并能取得一定收益的一种管理过程,商业银行的营销有别于有形产品的营销。当前国内外金融机构的竞争日益加剧,面对新的、严峻的竞争形势,商业银行如何通过增强市场营销能力,实现银行价值的最大化,显得十分必要。本文从理论方面对银行营销问题的提出、银行营销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及成因、银行营销体制建设的对策与建议等问题进行论述和探讨,着重阐述银行开展市场营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我国银行业营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7.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上市商业银行竞争力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WTO给予银行业开放过渡期的结束,我国银行业的发展面临着诸多机遇和挑战,而且当今国际经济形势瞬息万变,国内宏观经济政策不断调整,这些都使得我国银行业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因此,正确评价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竞争力并进一步强化,是现今金融业的迫切需要。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力是在长期金融市场的竞争环境中,在独特的商业银行组织结构和市场机制的作用下,以流动性、安全性、盈利性为经营原则,合理、充分地运用自身拥有的资源,持续向客户提供高品质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以获取银行稳定发展的综合性能力。因此,本文运用因子分析法,客观分析了当前我国银行业的竞争力态势以及各家银行的具体竞争力强弱,并探讨了提高商业银行竞争力的途径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电子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对银行业而言,金融电子化的发展水平将决定其生存能力。功能创新、网上生存和竞争已经成为未来商业银行的主要特征,代表着商业银行的发展方向。银行电子化已经在我国银行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哪家银行电子化程度高,哪家银行就能在金融创新中捷足先登,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9.
突如其来的金融风暴更突显当今时代不确定的基本特征,变幻莫测的金融经济形势加上国内外同行的激烈竞争,促使商业银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关注品牌的建设。该文从我国银行业品牌建设在不确定的背景下面临的挑战及机遇着手,对我国银行业在当前不确定的背景下如何进行有效的银行品牌营销展开思考。  相似文献   

10.
浅析我国商业银行营销策略的创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金融改革开放使得国内金融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相对国内涌现的新型金融机构和抢滩登陆的国外著名跨国银行,我国商业银行的营销策略亟待创新,本文在分析我国商业银行营销战略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就我国商业银行营销策略的创新提出了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1.
1997~2011年这15年间我国银行业处于垄断竞争状态,市场竞争度呈现先减后增的U型变化趋势,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我国银行业市场竞争度下降。外资银行资产份额与市场竞争程度存在负相关关系,而机构数量与竞争度不相关,外资银行进入未能促进我国银行业的竞争,中国银行业市场逐步发展完善是市场竞争度变化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银行业全面对外开放,中资银行与外资银行在本土的竞争日趋激烈。外资银行的优势主要表现为经营体制的灵活性和强大的国际化竞争能力。中资银行既有本土经营的优势,也存在经营管理体制上的严重缺陷。面对银行业激烈竞争的严峻形势,中资银行应同外资银行建立战略联盟,推动金融创新,优化人事机制,克己之短,扬己之长,缩小与外资银行存在的差距。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银行业全面对外开放,中资银行与外资银行在本土的竞争日趋激烈。外资银行的优势主要表现为经营体制的灵活性和强大的国际化竞争能力。中资银行既有本土经营的优势,也存在经营管理体制上的严重缺陷。面对银行业激烈竞争的严峻形势,中资银行应同外资银行建立战略联盟,推动金融创新,优化人事机制,克己之短,扬己之长,缩小与外资银行存在的差距。  相似文献   

14.
对促进我国银行业发展的税收政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税收政策从宏观和微观上影响银行业的发展。目前我国银行税制存在税负偏重、结构简单等突出问题。应降低银行业营业税税率、统一内外资银行税收负担、完善新型金融产品税收制度并增强税收的导向性,以促进我国银行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This article considers the development of relationship marketing in retail financial services. It begins by examining the relationship marketing literature and considering its application to the retail banking industry. Following a discussion of the research methodology, four in-depth retail bank case studies are presented. These cases form the basis of a qualitative analysis of the state of relationship marketing in retail banking. Many banks have already reached a higher level of relationship marketing than businesses in other sectors. Yet generic relationship marketing models such as the one applied in this research do not necessarily reflect these differences. A modified version of a relationship marketing model, which caters for the particular characteristics of retail banks and which may be applicable to other services businesses, is therefore proposed.  相似文献   

16.
随着网络金融的快速发展和科技金融时代的到来,银行业面临的挑战日益加大,银行业务受阻,财务状况备受关注,因此,分析银行财务状况的相关指标和影响因素,是关注银行竞争力、提高银行财务竞争力的一个办法。现以24家银行2018年财务指标数据为样本,选取偿债能力、盈利能力、成长能力、现金流量分析四个方面的相关数据作为评价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分析我国银行财务状况竞争力,客观评价各银行财务状况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Digitalisation opens new channels for financial transactions. Crowdlending and Digital Advice offer additional opportunities for customers to manage their assets. In the banking market, “FinTechs” are the most notable example of what Schumpeter described as “creative destruction”. They could threaten the existence of established banks. Therefore the banks should use the FinTechs as a testing laboratory for customer behavior and testing ground for a more modern marketing policy. This environment gives rise to concerns that there may develop an unregulated area of shadow banks. But it should be considered that a level playing field has to be ensured and that innovative processes and products are not stalled. A potential advantage of Digital Advice is that consumers can have the possibility to access the relevant information they need to make their financial decisions. Consumers, in turn, are only able to benefit from this advantage if competition between financial service providers leads to a supply of clear and comprehensible information about financial products and an appropriate degree of data security. The rise of Big Data analyses in retail banking allows a more precise estimation of creditworthiness risk as well as a consumer’s willingness-to-pay, propensity to switch and responsiveness to marketing offers. This not only impacts on competition, it represents major challenges for policymakers, authorities and consumers alike.  相似文献   

18.
余东华  马路萌 《财贸研究》2012,23(4):106-111
采用拓展的PR模型和H统计量方法论证利率非市场化将导致对中国银行业市场竞争程度的高估。为了解决这一高估问题,利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将利率非市场化作为时间效应因素纳入回归模型,然后采用PR模型和H统计量等非结构主义方法实证测度中国银行业的市场竞争程度。测度结果显示:中国银行业整体上进入了垄断竞争状态,但竞争程度较低;银行之间竞争的重点仍然集中在传统存贷款业务上,金融产品的创新不足。  相似文献   

19.
中资银行和外资银行竞争力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陆晓宁 《商业研究》2005,(20):116-119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金融市场将按承诺逐步开放,这意味着外资银行与中资银行之间的竞争将日趋激烈。从银行经营的外部环境、经营安全性、资产数量和质量以及业务开展等方面着手,对外资银行与中资银行进行比较分析,针对中资银行在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城市商业银行竞争环境与市场定位策略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2006年12月,我国将取消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的所有地域限制,允许外资银行对所有中国客户提供服务,我国银行将面临一个全面竞争的时代。本文认为,与竞争对手相比,城市商业银行在资本实力、资产规模、市场影响力、金融技术等方面都处于劣势,其优势则在于地方政府背景下特有的社区文化,对地方市场较熟悉,已建立了良好的银企业务关系,也容易获得诸如市财政工资统发、城镇医疗保险、区级国库代理、政务公开大厅各类收费大型项目的代理权。文章提出,城市商业银行应以“求异型为主,跟随型为辅”,为中小企业或家庭服务,在社区关系型融资领域发挥其“小银行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