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广东省沿海防护林营造技术和效益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广东省海岸线长,营造沿海防护林时间早,成效大;本文介绍广东海防林历史和现状,并对海防林营造技术和防护效益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辽宁省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经营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通过对辽宁沿海防护林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了辽宁省泥质海岸防护林体系建设的管理与规划、树种选择、造林技术等相关对策与措施。从政策、技术、管理等多方面剖析辽宁省海防林经营工作,旨在推动海防林经营科技创新和科技进步,为海防林建设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3.
海南岛海岸线长达1528km,沿海防护林是海南生态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在防风抗灾、护岸固沙、维护生态、美化景观等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保护海南岛的“海岸卫士”。但近10多年来,受自然灾害和人为影响,海防林带宽缩小的有616km,占海防林长度的55.7%;退化老化、残缺不全的有689km,占78.7%。  相似文献   

4.
海岸防护林景观生态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海岸防护林在防风固沙、预防地震海啸、美化环境、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沿海环境景观的建设是海防林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首先介绍了景观生态设计的理论原则,并阐述了其在海岸防护林建设中的应用,在总结我国海岸防护林现状的基础上,正视海防林景观生态设计存在的问题,提出海防林景观生态设计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论辽宁沿海防护林体系工程的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辽宁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意义,提出海防林体系建设的目标和布局,建设重点是基干林带、湿地保护和恢复、城乡绿化美化、绿色通道。  相似文献   

6.
山东省日照海岸线长达94.94km,其中,沙岸长74km,占总长度的77.9%。海防林面积为689.8hm^2,多为60年代初人工造林。主要树种有黑松、赤松、刺槐、黑杨、麻栎和紫穗槐等。海防林不仅有效的阻挡了海风,索住了流沙,改善了沿海居民的生活环境,而且成为日照海滨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有力的促进了日照沿海旅游业的发展。有了海防林才有蓝天、碧海、金沙滩的景观。  相似文献   

7.
沿海防护林树种适应性测试技术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国以来,蓬莱市在82km长的海岸线上建起了400多hm^2的沿海防护林带。防护林带的主要树种为黑松、刺槐。近几年,由于海水倒灌,气候干旱以及病虫危害等原因,部分海防林出现树木成片枯死现象,使林相整齐的沿海防护林残缺不全,降低了防护效益。因此引进筛选出适应性强,抗病虫危害,具有良好防护性能的林木新品种,对我市甚至整个北方沿海防护林带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省林科院的指导帮助下,自1997年开始,我们从胶南引进了火炬松、刚松、鲁刺11号、鲁刺13号、白蜡等5个林木新品种,在北沟镇聂家村海滩上进行了栽植试验,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在总结辽宁省海防林一期工程建议的基础上,分析了海防林建设的现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沿海防护林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沿海防护林病虫害的可持续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沿海防护林对福建沿海地区生态系统具有重要,途径迥海防护林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发展原因,阐述了沿海防护林主要病虫害的可持续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东港市沿海防护林工程建设的历史沿革,总结了建设海防林的经验,提出了沿海防护林工程存在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位于北纬32°20′~34°37′,东经119°29′~121°16′的盐城市,东部面临辽阔的大海,海岸线长达582km,占全省海岸线总长度的61%,总面积达45·33万hm2。灾害性天气为台风、暴雨、冰雹、寒潮和霜冻等,对该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影响。虽然在上世纪60~70年代,江苏沿海防护林体系初步建成,80年代又有一些发展,但森林覆盖率还仅在11%左右,而且森林蓄积量也较低。因此,科学引进沿海湿地优良造林树种,深入研究多林种、多树种、多层次、多功能的沿海湿地造林模式,对推动沿海防护林、高效经济林、速生用材林、生态观光林四大建设工程,…  相似文献   

12.
《热带林业》2007,35(1):1-1
长期以来,海南省一些地区对沿海基干林的作用认识不足,沿海基干林屡遭破坏,导致248公里基干林带断裂,加上多年来的台风袭击造成了550公里林带断梢枯死、林相残缺不全,海南沿海基干林带防护效能日渐衰退。针对这一严峻问题,我省制订了强有力的应对措施,决定用3年时间把毁坏的海防林恢复和建设起来。一是明确任务,落实责任。2007~2009年全省将新造、改造海防林20.9万亩,海南省政府将把海防林建设列入与市县政府签订的《发展森林资源目标管理责任状》内容,并进行年终考核。各市县政府要成立海防林建设工程领导小组,建立沿海防护林建设目标管理…  相似文献   

13.
通过实地考察、资料收集、专家座谈等多种形式,对当前江苏、山东两省共10县(市、场)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进行了专题调研,分析了沿海防林体系工程建设成果及存在问题,并提出了加大宣传力度、明确建设主体、提高投资标准、落实造林地和种苗供应及严格打击破坏海防林行为等方面的建议,以期为沿海防护林体系工程规划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浅谈儋州市沿海防护林建设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诗萍 《热带林业》2010,38(2):50-51
对海南省儋州市沿海防护林建设的历史回顾,阐述其现状,分析儋州市沿海防护林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目的在于加深社会各界对海防林建设的重要性认识。  相似文献   

15.
中国东南沿海混交海防林建设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我国东南沿海混交海防林的现状,目前混交林型海防林主要是木麻黄与湿地松、相思类树种与桉属等树种混交形成的混交林。通过分析比较不同混交林型的生长效果、防护效能和改土效果,提出合理的混交类型。此外还提出采用乡土树种与木麻黄混交,为建设混交林型的海防林体系提供更多的混交树种选择,为我国沿海防护林的管理、低效林的改造以及提高海防林的生态功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沿海防护林区域,有着漫长的海岸线,据1988年林业部华东院《沿海防护林工程体系可行性报告》指出:我国沿海防护林工程体系北起辽宁的鸭绿江口,南至广西的北仑河口,大陆海岸线总长度1.8万余公里,包括辽宁、河北、天津、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海南、广西,11个省、市、自治区,共195个县(市、区)。总面积为2504万公顷,占国土总面积的2.6%。  相似文献   

17.
《热带林业》2005,33(2):1-1
海南的海防林体系是我国南部国家级海防林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沿海防护林在防风、护理、固岸、抗御台风和海啸等自然灾害中作用巨大,被誉为“海岸卫士”。  相似文献   

18.
韩松元 《热带林业》2007,35(4):10-11,9
充分肯定了先锋树种木麻黄在海防林建设中的作用,进一步分析了当前营造海防林体系建设中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提出加强木麻黄优良品种选育,不断推进海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在总结辽宁省沿海防护林体系一、二期建设基础上,分析海防林建设的背景和必要性,指出存在问题,提出建设思路并对效益进行了科学评估。  相似文献   

20.
沿海防护林是生态公益林建设的一部分,是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温岭市海岸线长,营造防护林时间早,具有了一定的基础和规模。2005年10月,温岭市被列入国家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试点县之一。分析了温岭市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现状、主要做法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今后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