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肝脏转移性肿瘤的血管造影表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2.
颈动脉体瘤的DSA和MRI诊断:附4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晓琴  张永利 《临床放射学杂志》1992,11(4):205-206,T031
本文报道颈动脉体瘤4例,其中2例均为双侧病变并伴有一侧恶性变.4例中2例经颈动脉IADSA 确诊.2例因造影剂过敏而行颈部MRI 检查并获得确诊。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本病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误诊.本文通过4例IADSA 或MRI 检查,指出本病之颈动脉IADSA 和颈部MRI 的典型影像表现以及其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血管造影表现及栓塞治疗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15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行选择性肾动脉造影,2例表现为乏血管性肿瘤,13例见肿瘤血管增多和血管动脉瘤样扩张,并见界面的清楚的低密度区;对其中13例施行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9/13例于栓塞后2 ̄6行肿瘤切除,取得了手术操作容易,减少出血的效果,无水乙醇中断血运优于明胶海绵;4/13例栓塞后未行手术,半年后CT复查见肿瘤缩小50%以上,一般可以一次完成诊断性造影及栓塞治疗。  相似文献   

4.
5.
目的:讨论腹壁外韧带样瘤的MRI平扫及增强扫描的表现,评价MRI对该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5例经手术切除及病理证实的腹壁外韧带样瘤的术前MRI平扫及增强扫描表现,其中2例同时行CT平扫,3例同时行血管造影。结果:5例腹壁外韧带样瘤均位于四肢肌肉及软组织,年龄11岁~28岁,其病灶MRI表现为在T1WI上,肿物呈中等信号,其间可见条片状及斑点状低信号,在T2WI上则呈高信号,其间夹杂中等、稍低及更低的条片状、斑点状信号,后与在T1WI上所见的低信号相吻合。增强扫描后在平扫中呈等T1、长T2或长T1、长T2信号改变的区域均强化非常明显,而在T1WI及T2WI上均呈条片状、斑点状低信号区域则未见强化,5例病灶周围组织均未见水肿,3例邻近骨出现压迫性改变,2例CT显示病灶密度欠均匀,边界清晰,3例血管造影可见肿瘤染色明显。结论:MRI可以较为精确的显示腹壁外韧带样瘤的病灶形态及范围,对韧带样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是目前最好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6.
肝脏是转移瘤最常见的好发部位,治疗与控制肝脏转移瘤的发生发展可以有效地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70年代后期国内外广泛开展的动脉栓塞化疗治疗肝肿瘤的效果已得到公认。近年国内主要报道了对原发肝癌的治疗经验。本文就肝转移瘤的动脉栓塞化疗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肝脏炎性假瘤的DSA影像特点及其诊断、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我科2002年5月至2007年3月12例术后病理证实的肝脏炎性假瘤患者的DSA造影表现,并将相关影像资料进行对照分析。结果10例患者为肝脏单发占位病变,2例多发;动脉晚期病灶开始显影,在实质期及门静脉期,7例病灶周边染色明显,呈环状,中央区对比剂充填较淡,5例病灶不均匀染色。结论DSA是肝脏类性假瘤诊断和鉴别诊断最有用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颈动脉体瘤的术前造影和栓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颈动脉体瘤的血供情况及术前栓塞对术中出血、手术全切率和术后疗效的影响.材料与方法18例颈动脉体瘤患者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并经5F造影导管用直径2501000μmIvalon对肿瘤供血动脉进行栓塞处理.结果颈动脉体瘤主要由同侧的颈外动脉分支供血,同侧颈内动脉参与供血的占1/18,椎动脉参与供血的占2/18.供血动脉栓塞后肿瘤染色大部分消失,术中出血明显减少.结论颈动脉体瘤的术前栓塞有助于减少术中出血,增加手术安全性,提高手术全切率和术后疗效.  相似文献   

9.
肝转移性肿瘤DSA表现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肝转移瘤血供特点与原发性肝癌的鉴别以及和原发肿瘤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 搜集51例肝转移瘤DSA影像,根据肿瘤血管的多少和肿瘤染色深浅分为多血供、中血供和少血供,原发肿瘤包括腺癌38例,鳞癌8例,其他类型5例。结果 肝转移瘤血供来源主要为肝动脉,门静脉参与供血,多血供肝转移12例,中血供7例,少血供32例。累及肝右叶少血供转移27例,腺癌转移多于动脉晚期及以后显示多或单发环状染色;鳞癌转移  相似文献   

10.
合并门静脉癌栓的原发性肝癌的影像学特征及其介入治疗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评价不同影像手段对发现门静脉癌栓(PTT)的敏感性与左右叶肝癌灶对门静脉侵犯程度的差异,以及门静脉受侵时介入治疗方案的选择,材料与方法,对28例合并PTT原发性肝癌进行了动脉化疗栓塞,此前分别作了B超,CT与血管造影,比较这些检查对发现PTT的敏感性,同时将同期血管造影显示门静脉通畅的56例原发性肝癌作为对照组,结果:28例血管造影病列中24例(85.7%)门静脉显示清楚者均发现PTT,B超  相似文献   

11.
颈静脉球瘤的影像诊断学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综述了颈静脉球瘤的影像诊断技术的发展。CT和MRI的应用,已取代了传统的X线秤片和X线体层摄影检查,并成为颈静脉球瘤的首选诊断方法,为临床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了直接、可靠的依据。血管造影检查已不再是明确诊断颈静脉球瘤的唯一方法,现仅用于明确肿瘤的供血动脉及术前栓塞治疗。  相似文献   

12.
颈静脉球瘤的MRI及DSA表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总结颈静脉球瘤的MRI及DSA表现,提高对该肿瘤的认识。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8例颈静脉球瘤的MRI及DSA表现。结果18例颈静脉球瘤,其中位于颈静脉孔区10例,位于鼓室2例,另有6例同时累及颈静脉孔和鼓室。肿瘤呈实质性,境界多清楚,强化明显,T2WI和Gd—DTPA增强扫描可见肿瘤实质内点状、条状及曲线状血管流空影,即“盐和胡椒征”,该征象具有一定的特征性。DSA显示颈静脉球瘤为富血供肿瘤,肿瘤染色明显,由颈外动脉分支供血。结论颈静脉球瘤具有特定的发病部位和较典型的MRI及DSA表现,MRI具有较高的病变检出率及定性能力,DSA能准确地显示肿瘤的供血动脉和肿瘤血管的细节,对进一步行介入栓塞治疗、外科手术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血管造影诊断2例小肠平滑肌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管造影的广泛开展,大大提高了小肠平滑肌瘤的术前诊断正确率。本组报道2例术前经血管造影诊断,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小肠平滑肌瘤,旨在探讨血管造影在小肠平滑肌瘤诊断中的作用。1 材料与方法病例1 患者,男,68岁。因反复发作性黑便,暗红色血便5年加重1周入院。曾先后2次行纤维胃镜、2次纤维肠镜、3次钡餐和1次钡灌肠检查,均未见异常。入院时血红蛋白87g/L。于1996年12月3日行选择性肠系膜上动脉造影。动脉期:回肠动脉一分支见血管稍增粗,分支推移,其中穿透动脉支管壁僵直。毛细血管期:可见4cm×3c…  相似文献   

14.
引言数字系统已应用于放射学的几个方面。它具有快速成像、贮存、提取和传递的优点。数字血管造影系统——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或数字血管成像(DVI)已对许多医疗中心的血管造影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与胶片造影比较,这些系统虽然空间分辨率差,但对比敏感度和分辨率高,如在动脉内注入对比剂,可减少用量和浓度。由静脉注入造影剂(IVDSA),常常可以获得可以接受的动脉图像。但在某些方面,IVDSA使一些临床和放射科医师对数字系统的重要含义产生了不适当的认识。实际上公平而论,IVDSA并不像过去所说的那样优越。一般认为无创、简单、快速和安全是IVDSA  相似文献   

15.
16.
血管成像技术中数字血管造影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过去10年里,数字技术被广泛接受并应用于血管成像,其成像质量较早期模拟数字转换血管造影(DSA)有了巨大的进步。现各公司都开发了数字系统1024×1024矩阵,具有充足的内存,采集速度快,操作简便和运作可靠的特点,在应用数字技术的同时还具有早期胶片-增感屏(片-屏)成像功能,有快速采集、实时成像对比度敏感性高和图像可行后处理的优点,使之成为优良的血管成像方法。静脉和动脉 DSADSA 最初是用作为经静脉注射造影剂使  相似文献   

17.
孤立型脉络膜血管瘤的氩离子激光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报告氩离子激光治疗眼底孤立型脉络膜血管瘤12例12眼,男8例,女4例,年龄14~57岁。单纯光凝6例,光凝配合巩膜外冷凝或排液术6例。治疗结果:瘤体基本萎缩3例,不同程度缩小8例,不变1例。其中合并有视网膜脱离者8例,7例视网膜下液全吸收,视网膜平伏。视力进步者9例,临床治疗有效率达到83%。笔者认为氩离子激光治疗脉络膜血管瘤改变了本病的不良预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对120例肺癌共进行286次 BAI 治疗,选择性动脉造影发现,12例支气管动脉解剖位置变异,56例存在多支动脉供血。本文重点分析:①支气管动脉解剖变异;②多支供血。并对支气管动脉的解剖变异及肺癌多支供血动脉的临床意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颈动脉体瘤是一种化学感受器肿瘤,相当少见,国内从1958年黄志强(1)首次报告以来,到1983年止共收集63例(2),该肿瘤在临床上并无特异性,易于和颈部其他性质的肿瘤混淆,术前误诊率甚高,血管造影不仅为术前的主要诊断手段,而且有助于手术方式的判断,国内尚未见到有关本病造影检查的专题报道,本文就我院具有造影,手术和病理等完整资料的9例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20.
颈动脉体瘤的影像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颈动脉体瘤是一种少见的发生于颈动脉体的副神经节细胞瘤。肿瘤生长缓慢 ,临床上常表现为颈部肿块 ,吞咽困难等 ,而缺乏其特征性 ,本研究搜集了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 5例 6个颈动脉体瘤 ,对其术前影像学表现及介入治疗进行分析与讨论、评价其临床价值。1 材料和方法手术及病理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