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ATG/ALG在非清髓性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血液病中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和抗淋巴细胞球蛋白(ALG)在非清髓性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作用和毒副作用,对移植并发症的影响。方法以ATG/ALG为基础的非清髓性预处理方案,对14例恶性血液病、11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实施异基因骨髓或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对5例恶性血液病实施供者淋巴细胞输注。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预防:恶性血液病采用环孢菌素A(CSA)联合短程甲氨喋呤(MTX),SAA患者采用CSA联合甲基强的松龙。结果3例患者未植入,于移植早期死于感染。其余22例恢复造血,ANC>0.5×109/L和Plt>20×109/L平均为12.1(3~29)d和20.1(5~79)d。移植后3例为供者型完全嵌合体(CC);19例为混合嵌合体(MC),4例自行转为CC,5例DLI后由MC转变为CC。移植早期均未见aGVHD,DLI后并发Ⅰ度aGVHD1例、Ⅱ度aGVHD3例,2例皮肤局限型cGVHD、2例为广泛型cGVHD。并发严重的细菌、病毒和真菌感染各2例、4例和5例。ATG/ALG使用过程中全部出现寒战、发热和流感样症状等。结论ATG/ALG使用安全,促进造血干细胞植入,减少aGVHD发生并降低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初步探讨异基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与外周血造血干细胞(PBSC)联合移植治疗白血病的安全性、疗效,以及对造血重建、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及移植物抗白血病(GVL)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外培养扩增供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联合组织相容白细胞抗原(HLA)全相合PBSC共同移植治疗2例白血病。结果联合移植无明显不良反应。中性粒细胞(ANC)≥0.5×109/L的时间分别为移植后15d、17d,血小板(Pt)≥20×109/L的时间分别为移植后21d、25d。移植后30d经短串联重复序列-聚合酶链反应(STR-PCR)显示完全供者型植入。1例发生Ⅱ度急性GVHD(aGVHD)。2例患者移植后均获完全缓解(CR),目前持续CR。结论MSC联合HLA全相合PBSC移植治疗白血病安全、有效、可行性大,MSC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造血重建有促进作用,对GVHD及GVL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恶性组织细胞病(MH)的方法和疗效. 方法 对1例MH患者进行Allo-HSCT,采用改良马利兰/环磷酰胺(Bu/Cy)预处理方案进行亲缘HLA全相合的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预防采用环孢素A联合短疔程甲氨蝶呤的方案. 结果 患者移植后造血功能恢复顺利,中性粒细胞绝对数>0.5×109/L时间为+20 d,Pt>20×109/L时间为+27 d.患者+30 d行骨髓短串联重复序列(STR)-PCR检测显示为完全供者的基因型,移植后2个月发生Ⅱ度急性GVHD,加用泼尼松后病情得到控制,未发生慢性GVHD,随访至移植后8个月,造血功能恢复良好,病情处于持续完全缓解状态,仍在继续随访中. 结论 对符合传统意义上或WHO重新定义的MH患者,Allo-HSCT是一种有效的根治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临床疗效.方法 5例对其他治疗效果反应较差的复发SLE患者接受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术,造血干细胞动员方案采用环磷酰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应用CS-3000 Plus血细胞分离机采集外周血干细胞,预处理方案采用环磷酰胺+抗胸腺球蛋白抗体方案,常规措施预防移植相关并发症.移植后3个月,复查各项免疫指标,评估疗效.结果 5例患者造血干细胞动员均获成功,造血重建顺利回输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0.5×109/L的天数为8~16 d;白细胞总数恢复正常的天数为10~20 d;血小板计数>20×109/L的天数为12~20 d.无一例出现严重的移植后并发症.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3个月后复查各项指标均较移植前有明显改善.结论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SLE的临床疗效好,不良反应少,是治疗难治性SLE的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苯中毒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苯中毒致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SAA)。方法 用HLA配型全相合的女性供者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Allo PBSCT)治疗 1例苯中毒致SAA男性患者。输入单个核细胞数为 9.4 1× 10 8 kg、CD34 阳性细胞为 12 .4 9× 10 6 kg、粒 -巨噬细胞系祖细胞集落数为 8.2× 10 5 kg。预处理方案由环磷酰胺加全身照射和抗淋巴细胞球蛋白组成 (环磷酰胺总量 12 0mg kg ,全身照射为 8Gy ,抗淋巴细胞球蛋白总量 6 0mg kg)。为防止植入失败 ,移植后第 18天再次输入供者白细胞层 ,其中单个核细胞数为 9.0 2× 10 8 kg、CD34 阳性细胞为 10 .6 2× 10 6 kg、粒 -巨噬细胞系祖细胞集落数为 6 .3× 10 5 kg,并用环孢菌素A和甲氨蝶呤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结果 输入单个核细胞后白细胞最低值为 0 ,血小板最低值为 3× 10 9 L ;中性粒细胞于移植后第 2 1天开始大于0 .5× 10 9 L ,血小板于移植后第 2 8天开始大于 5 0× 10 9 L。移植后第 4个月出现皮肤局限性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受者染色体转为 4 6 ,XX ;ABO血型由B型转为O型。结论 此例为国内首例采用Allo PBSCT治疗苯中毒致SAA并获得成功 ,为苯中毒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泰能)预防造血干细胞移植早期感染的疗效。方法16例患者在全环境保护下,当外周血白细胞<0.5×109/L时,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0.5静滴,每日3次,3~7 d,监测患者体表及层流室内细菌分布情况,观察病情。结果 16例患者中1例在+4d(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的第1天)发生感染,感染率为 6.25%,且继续用药后感染被控制。结论 短期使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预防造血干细胞移植早期感染可获得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是通过大剂量放化疗预处理,清除受者体内的肿瘤或异常细胞,再将自体或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给受者,使受者重建正常造血及免疫系统的一种治疗方法.按照采集造血干细胞的来源不同分为:骨髓移植、脐血移植、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等.造血干细胞迄今仍然是一种高风险、高费用、高难度的治疗方法.目前主要用于恶性血液病和非血液系统疾病.现对我科三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术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PBSCT)治疗难治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初步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5例难治性SLE进行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方案为环磷酰胺(CTX)40 mg/(kg·d)静脉点滴连用2 d(-4,-3),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2.5 mg/(kg·d)静脉点滴连用5 d(-6,-5,-4,-3,-2).同时碱化和水化尿液,保护心、肝、肾功能.结果 5例患者均获得造血重建,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0.5×10^9/L,血小板〉20×10^9/L的中位数时间分别是9 d,10 d.所有患者在移植后40 d左右颜面部红斑等症状消失,大部分患者自身抗体转阴或抗体滴度减低,5例均出现移植后感染,3例患者出现程度不同的心血管并发症,无移植相关性死亡,随访至移植后1年,2例患者移植后2月激素完全撤退,3例泼尼松用量〈10 mg/d.结论 APBSCT是难治性SLE的有效方法之一,造血重建恢复迅速,且相对安全,但由于例数较少及观察时间有限,远期疗效有待观察.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利用微卫星(STR)位点多态性,建立移植后嵌合体检测方法,为造血干细胞移植疗效观察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5个STR位点,提取10例白血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供受者的骨髓或外周血DNA,PCR扩增后经银染分析其多态性,图像分析软件进行嵌合体定量分析。结果 5个STFI位点具有高度多态性,在移植供受者间鉴别率高,适合进行嵌合体检测研究,银染法敏感度在90%左右。结论 STR-PCR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嵌合体的灵敏、准确度高的检测方法,但银染法灵敏度欠佳,应采用更为灵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肠道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GVHD)是移植后的一种严重并发症。本研究主要观察肠外营养对13例肠道GVHD患者的临床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学术交流,总结教学经验,提高学识和教学水平。方法:查阅文献,讲解要点,交流体会。结果:培养关注干细胞研究的兴趣,提高认识水平。结论:干细胞概念尚在发展,关注其研究进展,及时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1985年至2004年12月的胚胎干细胞相关专利信息进行详细阅渎和分析,了解国内、外胚胎干细胞相关专利的情况。方法以干细胞及胚胎干细胞为主题词,以德文特(Der- went)数据库为背景,对多个专利数据库进行检索、筛查和分类,建立胚胎干细胞专利数据库。从专利的角度入手,对数据库中的630篇国际及44篇国内胚胎干细胞专利文献进行分类分析。结果胚胎干细胞研究领域的专利申请情况总体呈上升趋势;申请范围主要涉及动物细胞或组织、修饰的细胞、脊椎动物新品种及未分化的人类/动物细胞等方面,国际(13.4%)和国内(20.9%)申请均以涉及动物细胞或组织的占据首位;国内申请中涉及未分化的人/动物细胞的专利较多(19.8%);转基因动物、细胞建系及核移植技术相关的专利申请是胚胎干细胞相关专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结论国内外胚胎干细胞相关信息的分析表明,目前我国在胚胎干细胞研究申请专利方面相对比较宽松,我们应该在涉及胚胎干细胞的分离、建系、在基因工程及细胞组织工程学方面的用途和方法以及胚胎干细胞在药物筛选过程中的用途等方面集中投入力量,争取有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翼状胬肉的头部自角膜上分离,向泪阜方向及上下方向钝性分离结膜及其下方增生变性组织,直至半月皱襞处,全部切除胬肉,取带球结膜瓣的自体角膜缘组织植片移植到翼状胬肉切除处.结果 50例50眼的翼状胬肉患者的角膜上皮、结膜缺损区均在术后1~2d全部愈合,随访6~1...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氯化镉对小鼠胚胎神经干细胞(m NSC)细胞活性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建立小鼠神经干细胞体外模型,以0、0.1、0.3、1.0、3.0和10.0μmol/L的氯化镉作用于小鼠胚胎神经干细胞24 h,噻唑蓝(MTT)比色法测定细胞活力;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法分析细胞迁移。结果 10.0μmol/L的Cd Cl2作用24 h后细胞存活率(70.08±6.21)%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在设定剂量下,氯化镉作用神经干细胞24 h后,Aa/Ab和Dm/Db呈下降趋势,存在剂量依赖性(rs Aa/Ab=-0.90,rs Dm/Db=-0.90,P<0.05)。结论氯化镉对神经干细胞的迁移和活力均有影响,且在同一浓度和相同作用时间下对神经干细胞的迁移影响大于对细胞活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This is a case report of a 32-year-old man exposed to a total body dose of 14.5 Gy γ-radiation in a lethal 60Co-source irradiation accident in 2008 in China. Frequent nausea, vomiting and marked neutropenia and lymphopenia were observed from 30 min to 45 h after exposure. HLA-mismatched peripheral blood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combined with infusion of mesenchymal stem cells was used at Day 7. Rapid hematopoietic recovery, stable donor engraftment and healing of radioactive skin ulceration were achieved during Days 18–36. The patient finally developed intestinal obstruction and died of multi-organ failure on Day 62, although intestinal obstruction was successfully released by emergency bowel resection.  相似文献   

16.
造血干细胞捐献登记国际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造血干细胞捐献登记是为需要骨髓移植病人找到合适TLA配型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网络检索和文献复习的方法获取数据,分析了国际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的现状。结果显示,捐献者登记人数逐年上升,不同地区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北美和欧洲有着较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知-信-行"理论在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招募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组织行为学、健康教育学等学科为理论基础,分析人们的态度转变因素,解释了“知”、“信”、“行”之间的关系,创立了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招募的“知—信—行”模式,形成了一系列的观点和理论,以供应用和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18.
Stem cells are ideal seeding cells, which have the potential for self-renewal and multiple differentiation, and they play a fundamental role in maintaining homeostasis and regenerating and repairing tissue. The discovery of female germline stem cells (FGSCs) brings much hope for the postnatal renewal of oocytes and solving some female infertility problems. Ovarian function declines with increasing female age. Moreover, ovarian germline stem cell niche-aging could be the main cause of ovarian senescence, which ultimately leads to decreased follicle generation, declining female fertility, and age-related diseases, such as osteoporosis and ovarian cancer. The ovarian germline stem cell niche is the surrounding microenvironment in which FGSCs live, and it helps control the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FGSCs in many ways, such as nutritional supply and immunological cytokine secretion. This paper reviews the knowledge about the ovarian germline stem cell niche and its probable regulatory mechanisms on FGSCs, which provides valuable scientific information and scope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ovarian senescence.

Abbreviations: BMP: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Dpp: decapentaplegic; FGSC: female germline stem cell; IL, interleukin; OGSC: ovarian germline stem cells; ROS: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TGF,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TNF, tumor necrosis factor  相似文献   


19.
中国造血干细胞移植系统的筹资现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分析中国造血干细胞移植系统的经费需求,以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方法为手段,阐述干细胞移植系统的筹资现状,并结合我国宏观经济走势和医疗保险情况,探讨目前干细胞移植系统所面临的筹资问题,提出筹资改革必须调整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冯缤  冯起校 《职业与健康》2012,28(5):613-614
肿瘤干细胞(CSC)学说是肿瘤基础与临床研究上的突破,必将对包括肺癌在内的肿瘤的发生、发展以及肿瘤的临床诊断、治疗都带来极大的影响。作者综述国内外肿瘤干细胞与肺癌的研究文献,旨在探讨肿瘤干细胞在癌症尤其是肺癌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