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了解上海郊县社区居民对卒中相关知识的知晓现状。 方法 采用现场问卷方式,调查上海市松江区某社区居民对卒中危险因素及早期预警症状的知晓率。 结果 本次调查符合入选标准并领取完成问卷700份,有效问卷659份。①卒中9项危险因素知晓率: 57.2%的被调查者能识别2项以上卒中危险因素,28.0%的被调查者能识别3项以上危险因素,8.0%的 被调查者能识别4项以上危险因素;19.9%~87.6%的被调查者认为高血压、腹型肥胖、吸烟、血脂异 常为卒中危险因素;只有4.0%~10.6%被调查者了解酗酒、心脏病、不良生活、饮食习惯、缺乏锻炼可 导致卒中发生。②早期预警症状知晓情况:社区居民对5项卒中预警症状知晓率为58.1%~70.3%。 结论 上海郊县社区居民对卒中危险因素、对预警症状的综合知晓度不高。提示卒中防治相关的健 康教育对上海郊县社区居民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北京市丰台区社区居民卒中相关知识水平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了解北京市丰台区社区居民对卒中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方法 在两个社区内采用系统抽样方法随机抽样670户居民,每户确定一人填写自行设计的调查表。调查前统一培训社区医生,调查表由社区医生入户问卷填写完成。调查内容包括:(1)社区居民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2)卒中相关知识,包括卒中危险因素、卒中的早期症状、发生卒中症状如何转运以及获得卒中知识来源。结果 (1)社区居民对卒中危险因素知晓率为48.1%~84.8%。(2)对卒中早期症状知晓率为62.8%~82.8%。(3)有50.3%居民认为发生卒中后应该求助于“120”或“999”急救系统转运至适合医院。(4)居民获取卒中相关知识的主要途径分别为电视(91.3%)、报纸(76.6%)、社区医生/医生(62.8%)和杂志(51.0%)。结论 目前北京市丰台区社区居民对卒中的危险因素、早期症状等相关知识认知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强健康教育。教育途径主要应集中在电视、报纸、社区医生/医生举办的健康大课堂、杂志等。  相似文献   

3.
中国四城市社区居民卒中知识水平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调查中国四城市社区居民卒中知识水平,分析其知识水平的相关因素。方法 在北京、上海、长沙及成都四城市各选择两个社区,在两个社区内以户为单位采用系统抽样方法,每个社区至少选择300户居民,每户确定一人填写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调查前统一培训社区医生,调查问卷由社区医生入户填写完成。调查问卷内容包括:①接受调查者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②卒中相关知识:卒中危险因素、高血压及糖尿病的治疗、卒中的早期症状、发生卒中症状后如何就诊,以及获得卒中知识来源等。结果 共完成2519份调查问卷。①社区居民对卒中危险因素的知晓率为44.2%~87.7%,对常见卒中症状的知晓率为58.2%~80.2%;②社区居民希望获取卒中知识的主要途径为医生讲解的健康大课堂(77.7%)、电视(73.1%)、报纸(59.6%)、宣传短片(43.6%)、杂志(39.2%);③社区居民卒中知识积分与其文化程度正相关(rs =0.114,P <0.001),与年龄呈负相关(rs =-0.152,P <0.001);④女性的卒中知识水平高于男性(P <0.001)。结论 本研究所调查的中国四城市社区居民对卒中相关知识认知不足,需要给予健康教育。加强教育目标人群主要为高龄、低文化程度、男性及卒中风险高危的居民。教育途径主要应集中在医生(包括社区医生)举办的健康大课堂、电视及报纸等。  相似文献   

4.
目的 调查社区医务人员对卒中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对社区医务人员进行卒中相关知识培训干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选取北京市丰台区方庄卫生服务中心作为研究现场。全体医务人员进行干预前基线调查。使用统一的问卷式调查表。调查内容包括:(1)社区医务人员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2)卒中相关知识,包括卒中危险因素的认识、卒中高危人群的干预、卒中的防控相关知识、卒中的早期症状识别及转诊知识。对全体医务人员进行上述卒中相关知识培训。培训结束后进行再次问卷调查。对调查前后的卒中知识认知情况进行比较以评价干预效果。结果 共有50名社区医务人员参与研究。(1)社区医务人员对卒中危险因素知晓率为66%~100%,培训后的知晓率为94%~100%。对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危险因素的防控知识的知晓率为70%~96%,培训后的知晓率为92%~100%。(2)对卒中高危人群的知晓率为84%~100%,培训后的知晓率为98%~100%。对卒中高危人群进行社区干预的知晓率为86%~96%,培训后的知晓率为94%~98%。对卒中防控知识的知晓率为90%~100%,培训后的知晓率为94%~100%。(3)对卒中早期症状识别知晓率为82%~96%,培训后的知晓率为94%~100%,对发生卒中早期症状转诊的知晓率为88%~98%,培训后为96%~100%。结论 目前北京市社区医务人员对卒中的危险因素、早期症状识别、卒中高危人群的社区干预及卒中防控等相关知识存在一定程度的认识不足。经过一定学时的相关知识培训后上述知识的知晓率得到明显提高。需要定期对社区医务人员加强卒中相关知识培训。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社区居民接受突发预警(Suddens)和面、臂、言语、时间(the Face Arm Speech Time,FAST)卒中教育的效果,并在接受教育前、接受教育后及3个月后对卒中警示症状的知晓情况进行调查,了解FAST用于国内卒中健康教育的可行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将来自重庆市渝中区的208例社区居民随机分为2组,分别接受Suddens和FAST卒中教育。结果 Suddens教育组和FAST教育组各104例居民,接受卒中教育后即刻及3个月后,对卒中警示症状的知晓率均明显提高(P均0.001)。与接受教育后即刻比较,FAST卒中教育组3个月后的卒中警示症状知晓水平均无明显下降,能正确报告全部3个FAST症状的比例为76.9%;而接受Suddens卒中教育组3个月后的卒中警示症状知晓水平均明显下降,能正确报告全部5个Suddens症状的比例仅为42.3%,较接收教育后即刻显著下降(P=0.000)。结论 FAST较Suddens更容易记忆,适用于国内的公众卒中教育。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社区居民接受突发预警(Suddens)和面、臂、言语、时间(the Face Arm Speech Time,FAST)
卒中教育的效果,并在接受教育前、接受教育后及3个月后对卒中警示症状的知晓情况进行调查,了解
FAST用于国内卒中健康教育的可行性。
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研究,将来自重庆市渝中区的208例社区居民随机分为2组,分别接受Suddens和
FAST卒中教育。
结果 Suddens教育组和FAST教育组各104例居民,接受卒中教育后即刻及3个月后,对卒中警示症状的
知晓率均明显提高(P均<0.001)。与接受教育后即刻比较,FAST卒中教育组3个月后的卒中警示症状
知晓水平均无明显下降,能正确报告全部3个FAST症状的比例为76.9%;而接受Suddens卒中教育组3
个月后的卒中警示症状知晓水平均明显下降,能正确报告全部5个Suddens症状的比例仅为42.3%,较
接收教育后即刻显著下降(P =0.000)。
结论 FAST较Suddens更容易记忆,适用于国内的公众卒中教育。  相似文献   

7.
目的 调查重庆市渝中区社区女性居民对卒中传统危险因素及卒中发生风险的认识情况。 方法 于2011年1月至12月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在渝中区抽取1000户住户,每户确定 一位女性居民,由经统一培训的调查员以面对面的方式调查社区女性居民对卒中传统危险因素(吸 烟、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心脏病、既往卒中病史)及自身卒中风险的认识情况。 结果 共68 2例调查对象完成了问卷调查。社区女性居民对卒中传统危险因素的知晓率为 53.8%~88.0%;卒中风险的认识水平仅为17.2%,文化程度、高血压、高脂血症、心脏病、既往卒中病史 与卒中风险的认识水平独立相关(P<0.05);自身存在的卒中危险因素数量越多,认识到存在卒中风险 的比例越高(P<0.05)。 结论 社区女性居民对卒中风险的认识水平偏低,尤其是存在卒中危险因素的女性,其卒中风险认 识水平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 调查重庆市渝中区社区居民对缺血性卒中溶栓治疗及时间窗的认识情况.方法 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在渝中区3个街道抽取1500户住户,每户确定1位居民,由经统一培训的调查员以面对面的方式进行询问调查.结果 共完成1101份调查问卷.社区居民对溶栓治疗的知晓率为23.3%(257/1101,95% CI 20.8~25.8),其中知晓治疗时间窗的比例为59.9%(154/257,95% CI 53.9 ~ 65.9);年轻、高文化水平、高收入、有医保、对5个卒中警示症状均能识别者对溶栓治疗的认识水平较高,而75岁以上的老年人对治疗时间窗的知晓率更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溶栓治疗的认识水平与年龄、文化程度、医保及卒中警示症状的认识个数独立相关.结论 社区人群对缺血性卒中溶栓治疗的认识水平较差,有必要通过今后的健康教育提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桂林市郊区居民脑卒中防治知识状况及探讨宣教干预的短期效果。方法选择年龄≥40岁的居民各300人,分为干预组(脑卒中宣教组)和对照组,分析干预前后脑卒中防治知识水平,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因素。结果 52.3%受访者知晓≥2个危险因素,仅23.6%受访者知晓≥2个危险体征。宣教后干预组脑卒中防治知识水平明显提高,吸烟与不常锻炼的受访者对≥2项危险因素的知晓比例明显更少(P<0.01)。结论居民对于脑卒中认识还普遍不够理想,宣教能短期改善脑卒中防治知识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天津市社区居民精神卫生知识知晓水平和影响因素。方法在2011年天津市精神障碍患病率调查社区居民样本中随机抽取12%填写《精神卫生知识问卷》。按照基础设计权重和事后分层权重调整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分析《精神卫生知识问卷》总分的影响因素。结果 1615名社区居民完成了调查。以12分(问卷条目回答正确率60%)作为"知晓"标准时对应的社区人群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为71.19%(95%CI:71.12%~71.26%)。单因素分析显示居住地(城市vs.农村)、民族、年龄、家庭人均收入、受教育年限、家庭成员最高受教育程度等6个因素对精神卫生知识问卷得分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显著性。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城乡、年龄、受教育年限等3个因素是精神卫生知识知晓水平的影响因素。结论天津市社区居民的精神卫生知晓率偏低,应在重点人群加强宣教预防精神障碍的知识。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上海市徐汇区长桥街道居民对脑卒中的知晓水平及目前人群对脑卒中的危险因素管理现状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在神经内科专家指导下制定脑卒中调查问卷。于2014年3月至2014年8月从长桥街道随机抽查945例。将945例被调查者分为既往有脑卒中史组和既往无脑卒中史组,进行问卷调查。调查两组人群对脑卒中的知晓水平、危险因素的管理状况、知识获得途径的情况,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344例有脑卒中史和601例无脑卒中史被调查者中对该疾病的定义、分类、与颈动脉狭窄的关系知晓水平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0、P=0.17、P=0.50),对脑卒中危险因素、与心脏病的关系、与同型半胱氨酸的关系知晓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P=0.04、P=0.02);脑卒中的危险因素管理状况分析,两组被调查者在肥胖、高血压、心脏病这三种危险因素中的未控制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吸烟、酗酒、糖尿病、高脂血症、颈动脉狭窄、同型半胱氨酸六种危险因素中的未控制情况比较(P=0.03,P=0.02,P=0.00,P=0.03,P=0.01,P=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获取脑卒中相关知识的途径中,123例(13%)通过报刊书籍,255例(26%)通过电视网络,98例(10%)亲戚朋友告知,185例(19%)医护人员讲解,还有284例(30%)根本不知道什么是脑卒中及脑卒中的各种危险因素。结论上海市长桥街道人群对脑卒中的知晓水平低于20%,对各种危险因素的控制率低于50%,获取相关知识的途径主要通过电视网络(26%),但正确率只有17%。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调查上海市虹口区社区居家模式老年人群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患者的危险因素。方法分为两步,第一步采用整群分层抽样的方法随机选取上海市虹口区4个街道社区,采用AD8简体中文版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年度体检的≥65岁健康体检老年人进行评测,AD8≥2分为有认知功能障碍;第二步为完成第一步的认知功能障碍受试者,完成一般资料调查表、MMSE、MoCA等量表评测,进行临床诊断,以临床诊断的MC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163例,并随机选取健康照料者及体检健康人群127例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查MCI患者的危险因素;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或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结果第一步共8549名社区老年人完成评估;第二步有163例诊断为MCI,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可见性别、年龄、教育年限、年收入、社会活动、锻炼、睡眠障碍与MCI的发生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女性、高龄、教育程度低、低年收入、缺少社会活动、缺少锻炼、睡眠障碍为虹口区社区居家模式MCI患者的高危因素。结论上海市虹口区社区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病率较高,女性、高龄、教育程度低、低年收入、缺少社会活动、缺少锻炼、睡眠障碍是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以引导式教育为内容的康复治疗和危险因素自我管理措施,评价其对促进卒中患者卒中知识知晓、行为改善及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在北京市东城区选择两个社区分别作为干预社区与对照社区,结合现代康复理念、引导式教育、危险因素自我管理,先后对干预社区109例患者开展3个月的卒中康复治疗及6个月危险因素自我管理干预。通过卒中患者自身治疗和干预前、后比较以及与对照社区110例患者比较,评价干预效果。结果经3个月康复治疗后,干预社区卒中患者简化的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评分从57.0(30.0,81.5)分提高到70.5(40.5,92.0)分(P0.001);Barthel指数评分从90(65,95)分提高到95(75,100)分(P0.001);社会功能活动问卷评分从(11.6±8.3)分降低到(10.1±8.4)分(P=0.001)。经过6个月自我管理,干预社区卒中患者对危险因素(P0.001)、预警知识(P0.001)和康复技能知晓(P0.001)以及血糖控制(P=0.033)和坚持康复治疗情况(P0.001)均显著高于对照社区卒中患者。结论社区卒中康复及危险因素自我管理干预,可以提高卒中相关知识知晓、改善行为习惯和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4.
北京卒中社区康复的现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调查了解北京市丰台区社区居民对卒中康复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以及社区康复现状。方法 在北京市丰台区两个社区内采用随机抽样方法随机抽样198名卒中患者,194名卒中患者看护人,填写自行设计的调查表。结果 调查显示约9.7%的患者及9.3%的看护人表示对康复治疗很了解或比较了解。约65.2%的患者和63.0%的看护人希望能够在社区进行康复。但只有34.4%的患者和42%的看护人曾经进行过社区康复。结论 北京市丰台区两社区居民对卒中康复治疗的相关知识仍比较缺乏,社区康复开展率较低,但是对康复的需求量仍较大。需要进一步加强康复治疗相关知识的宣传,同时进一步普及社区康复。  相似文献   

15.
1783名普通人群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调查结果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普及精神卫生知识,了解现阶段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比较前一次的调查有针对性的开展下一步精神卫生宣传.方法全市各区县定点随机调查过路行人,共调查有效问卷1783份.结果基本知晓率为17.7%;部分知晓率为51.2%;31.1%为较少知晓,并且知晓程度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有关;较上次调查知晓率总体情况有所上升.结论通过努力本市市民对普通精神卫生知识知晓情况正在逐步提高,但对精神疾病及其症状的认识仍显不足,提示精神卫生的宣传和健康促进教育有待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北京市和河北省1007名城乡居民对常见精神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北京市10个居委会和河北省武安市下属10个村庄的居民作为调查对象,拟调查1000人,实际调查1007人,其中城市居民503人,农村居民504人。使用"公众对自杀的态度问卷"了解城乡居民对自杀的态度及对常见精神疾病,即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及酒依赖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结果在调查的1007人中,听说过精神分裂症、抑郁症、酒依赖的城乡居民分别为770例(76%)、677例(77%)、729例(72%)。在听说过精神分裂症的人中50%认为无助是精神分裂症的常见症状;32%认为震颤是精神分裂症的常见症状;49%认为精神分裂症通过心理治疗可以治愈。在听说过抑郁症的人中54%认为古怪行为是抑郁症的常见症状。在听说过酒依赖的人中38%认为兴趣缺乏是酒依赖的常见症状。结论北京市和河北省1007名城乡居民对常见精神疾病知识的知晓率低,需加强精神疾病知识的宣传。  相似文献   

17.
目的将二级医院的资源用于社区卫生,创立可推广的防治脑卒中的应用、管理模式。方法与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双向转诊制度;培训社区医生,提高社区医生防治脑卒中的技术水平;二级医院医生进入社区与居民进行直接的脑卒中防治知识宣教,提高社区居民防治脑卒中知识的知晓率。结果双向转诊解决了社区脑卒中病人看病难、住院难问题;卒中溶栓病例逐年增加。全区14家社区医院医生对脑卒中防治知识的合格率从培训前的20.8%、49.4%提高到培训后的84.8%、96.6%。接受宣教的社区居民对脑卒中防治知识的知晓率明显提高。社区医生和社区居民对二级医院医生下社区举措的欢迎度分别达到100%。上海市松江区近三年脑卒中的首次发病和死亡呈控制趋势。结论利用二级医院资源指导社区防治脑卒中的方法,具有控制地区脑卒中发病和死亡率作用,可能是具有推广应用价值的防控卒中的模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并比较上海、昆明两城区居民对精神卫生知识的知晓情况以及对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需求情况,分析造成两地差异的可能因素,为因地制宜地制定相关政策、促进居民心理健康提供参考。方法自编调查问卷,在上海3个街道对1317名社区居民、云南省昆明市两个社区内514名社区居民进行调查。结果上海社区居民精神卫生知识知晓情况好于昆明社区居民,后者社区精神卫生服务需求大于前者,但两者总体知晓情况都不理想,社区精神卫生服务需求较大。结论要加强精神卫生知识的宣传普及,大力发展社区精神卫生服务,促进居民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脑卒中高危人群对脑卒中相关知识的知晓状况,为脑卒中预防和干预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相关数据信息。方法筛选出2014-08-2014-11脑卒中高危人群308例,采用自行设计的脑卒中相关知识调查问卷进行一对一、面对面调查。结果调查对象对危险因素的知晓率由高到低依次为高血压、高脂血症、饮酒、心脏病、糖尿病、吸烟。对预防方法的知晓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控制血压、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戒酒、治疗心脏病、控制血糖。对早期症状的知晓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口角歪斜、偏侧肢体发麻、舌部发硬、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各类脑卒中高危人群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与高危人群的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密切相关。结论脑卒中高危人群对部分相关知识的掌握仍十分欠缺,应加强脑卒中相关知识的卫生宣教工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50岁以上社区人群高血压与卒中防治知识、态度、行为(Knowledge,Attitude,Practice,KAP)状况。方法 在北京崇文和石景山地区,选择各约5万自然人群的社区,按照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1352名年龄≥50岁的非卒中人群中进行卒中危险因素与卒中防治KAP水平的调查。结果 崇文组和石景山组除了在文化程度方面崇文组高于石景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P<0.01),性别、年龄以及血压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知晓高血压诊断标准者崇文组高于石景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知晓高血压可引起脑出血和脑梗死者均在90%左右,并且石景山组高于崇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认为有必要经常测量血压者均在80%以上,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曾经测量过血压者两组均在90%以上,石景山组高于崇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的高血压患者能按医嘱治疗高血压者均超过85%。结论 社区≥50岁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居高不下,继续广泛开展和加强高血压与卒中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