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衰减多次波的剩余时差分析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次波的剩余时差分析法是在CMP道集动校正基础上进行的。根据工区多次波的频率范围,要求多次波的剩余正常时差必须遵循下列3个原则:(1)在最小炮检距处的多次波剩余时差必须超过1/4甚至1/2的氏频周期时间;(2)最大炮检距与最小炮检距之间多次波剩余时差之差必须大于一个低频周期时间;(3)最大炮检距与最小炮检距之间多次波的剩余时差之差必须小于(n-4)倍的高频周期时间。其中n为CMP道集的覆盖次数。只要遵守上列3条原则,就可使多次波落入多次波叠加方向特性的压制区内。中应用了精确的多次波剩余时差式,并用双曲线进行非线性最小二乘法拟合,绘制出一套多次波叠加方向特性曲线。平均拟合误差小于十万分之一。根据这一方法,在一个目的层段存在严重多次波干涉的地区进行地震采集试验,获得了压制多次波的很好效果,并在该区找到了一些新含油圈闭。  相似文献   

2.
��β�˥��������Ӧ���о�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伊犁盆地伊宁凹陷发现有多次波严重影响目的层段反射的现象,虽经预测反褶积、波动方程外推以及f-K等压制多次波,但在叠加剖面上收效甚微。文章经分析认为,该区目的层段反射系数较小,工区构造复杂,断层很多,加上多次波严重干扰,当时野外采集参数无法使有效波与多次波很好分离,也就无法使有效波获得足够高的讯噪比。拉冬域滤波是利用动校后的CMP道集在拉冬域的多次波剩余时差,根据工区多次波的频带范围,要求低频段在最小炮检距处的多次波剩余时差应超过四分之一周期以上,而最大炮检距处的多次波剩余时差必须比最小炮检距处超出一个低频视周期以上;要求高频段在最大和最小炮检距处的多次波剩余时差差值不能超过(N-4)倍的高频视周期,这样就可确保多次波落入叠加方向特性的压制区。文章还结合该区最新采集的地震资料,处理中利用拉冬域滤波方法并结合内切除,对衰减伊宁地区多次波有明显效果,从而为今后该区压制多次波提供了有效的处理方法和经验。  相似文献   

3.
改进的Radon滤波压制多次波技术及应用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介绍了一种改进的Radon滤波压制多次波技术。该技术充分考虑了多次波的产生机理,通过拾取产生多次波的一次波强反射层,来有效地压制多次波。同时,该技术考虑了近炮检距道多次波难以压制的情况,增添了参考炮检距、时间一压制因子对,从而加强了近炮检距道的压制强度。通过对实际资料的测试证明,该技术是一种较为有效的压制多次波技术,可以用于实际生产中。  相似文献   

4.
多次波压制是地震数据处理中的重要环节。一种常用的多次波压制方法是根据一次波和多次波在成像空间的曲率差异并借助Radon变换进行分离和压制。成像空间既可以是叠前时间域也可以是叠前深度域。考虑到对复杂介质的适应性以及叠前处理对计算效率的要求,提出基于共散射点(CSP)道集的高分辨率Radon变换多次波压制方法。该方法只需要一个简单的初始速度场,就可将常规共中心点道集(CMP)映射到覆盖次数更高、炮检距覆盖范围更广的共散射点道集,然后在该道集上应用高分辨率双曲Radon变换,可较好地分离一次波和多次波。相对于以水平层状介质为假设条件的CMP道集,CSP道集更适应复杂地质构造,且时距关系满足双曲规律。模型和实际资料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较好地实现速度谱能量团的聚焦,有利于较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多次波压制。  相似文献   

5.
最大炮检距选择基于射线理论的多次覆盖水平叠加技术是假定炮检距不同道的信号是一样的,只存在到达时间的差异,经动校后形成的叠加道是各道的叠加平均。水平叠加能压制多次波,同样对随机干扰也有压制作用。单从随机噪声压制效果来说,其信噪比提高了 N~(1/2)倍(N 为覆盖次数)。因此,水平叠加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最大炮检距是多次覆盖野外采集的关键参数,一般由下面三个因素确定。  相似文献   

6.
一个 CDP 道集经动校正后,多次波仍存在剩余时差δt,它随炮检距呈抛物线规律变化。由δt 的变化即可求出多次波剩余波数△k 的分布规律。据此,可设计一个理想的叠加复剩余波数响应,以菲涅尔(Fejer)多项式来逼近,求出各叠加道的加权系数,用于动校正后的 CDP 道集道的加权叠加。在 t-x 平面选择δt,即可改变叠加复剩余波数响应,从而改变各道的加权系数,实现最佳压制多次波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海上地震资料多次波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多次波是海上地震资料的主要干扰波,压制多次波的前提是正确地识别多次波。由于多次波有多种类型、多个周期,形成机制又相当复杂,因此研究多次波特征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以B区海上资料为例,通过炮集多次波时距关系分析、海水速度计算、多次波速度谱特征总结、共炮检距道集自相关分析、SRME波动方程多次波预测,系统地研究了复杂地震资料多次波的基本特征,初步掌握了该区多次波的形成机制,从而为多次波的压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当反射界面倾斜时,各迭加道的反射波信号并非来自同一个反射点,随着炮检距的增大,其相应的反射点向界面上倾方向偏移。另一方面,经动校正后不同炮检距的各迭加道之间仍存在着一个剩余校正时差。由于这些因素的存在,将影响一般水平迭加的效果。为了压制多次波,多次覆盖的观测系统往往使用大偏移距,大道距,这样最大炮检  相似文献   

9.
毛锐强 《石化技术》2022,(2):169-170
多次波周期性的出现在地震资料中,尤其是层间多次波常常混合在有效信号中,难以区分,影响了成像的真实性,给地震资料解释带来困扰.可以根据多次波在速度谱、常速扫描叠加剖面以及CMP动校道集上的特征来识别多次波.运用高精度拉动变换可以有效地压制多次波,提高地震资料的信噪比和保真度.  相似文献   

10.
在苏丹3/7区块的地震资料处理压制多次波过程中,过去存在压制多次波不足或者损伤有效信号的问题,这些问题可用分级多域迭代组合去噪技术解决:①根据多次波的周期性先用预测反褶积压制近偏移距的周期性多次波;②用Radon变换分别在炮域、检波点域和CMP域压制远偏移距的多次波;③在CRP道集上用高精度Radon变换压制剩余的多次波。通过应用上述技术,很好地压制了研究区块较发育的多次波,从而使处理成果品质有了较大改善,获得了多次波压制好、信噪比高的地震资料,为总结该区块潜山地区油气成藏规律,识别油气聚集带提供了可靠资料。  相似文献   

11.
多次波压制的自适应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多次波压制的自适应方法以预测相减的思路进行与地表相关的多次波压制,它需要根据能量最小准则反演子波。本文详细介绍了该方法的原理,并提出了一种快速有效的实现算法。由于子波长度远小于地震记录长度,利用SINC插值在频率域以稀疏的谱点确定子波形态。在此基础上进行计算,大大减少了反演参数的个数,并大大提高了方法的精度和速度。  相似文献   

12.
浅水多次波的联合衰减技术在渤海海域LD地区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渤海海域LD地区浅水多次波发育的特点,提出了一整套完整的浅水多次波联合衰减技术。首先使用浅水去多次波(SWD)技术来去除大部分与海底相关的短周期多次波;对于剩余的与水面相关的长周期多次波采用了二维表面多次波压制(SRME)技术进行了有效去除;三维面元均化后进行Radon域去多次波处理;最后在叠前时间偏移后的共成像道集内用高精度Radon变换对多次波进行衰减。该方法通过对SWD技术和传统的去多次波技术合理的结合,达到了衰减多次波的目的。对渤海地区实际海洋地震资料处理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地衰减浅水多次波,浅水多次波联合衰减处理流程具有快速、简介的特点,同时处理后的地震资料保幅性较好。  相似文献   

13.
石油系统研究的本土化问题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石油系统(Petroleum system)的概念和研究方法引进以后,国人在应用中有各式各样的理解。应该运用中国先哲的世界观,对其进行本土化后融入中国石油地质学,石油系统是指油气自生成后至今所有与油气成藏有关的因素与作用的总和,在中国包含多次成藏的理念,划分石油系统时应考虑空间的大小和时间的长短,在中国除建立复合油气系统外,还要建立复式石油系统的概念,根据其形成原因,复式石油系统可分为两类。  相似文献   

14.
采用表面相关的多次波预测算法(SRME)时,对于层间多次波,是将表面接收到的波场利用基准面重建或CFP算子延拓到产生层间多次波的界面,然后利用SRME方法预测,该方法的缺陷是需要知道产生多次波层界面以上的速度模型。而数据驱动型层间多次波预测(IMP)算法是将层间多次波分解为三个波场分量,即无层间多次波的一次反射波,产生层间多次波界面的一次反射波,及该层界面以下的总反射,此三个波场通过互相关和褶积即可预测出层间多次波。第二个分量和第三个分量均可通过简单的切除得到,第一个分量可通过类似于SRME的基于最小平方能量准则的自适应迭代算法得到,其初始值与第三个分量相同,因此该方法是完全数据驱动的。模型数据试验表明,该方法可有效地预测层间多次波。  相似文献   

15.
在地震资料处理中,多次波通常作为噪声被压制和消除。但和一次波类似,多次波是地下反射层的多次反射,因此也蕴含了地层结构信息。如果把一次反射波当作震源(准震源),把多次反射波当作接收点波场,就可以像处理一次波一样对多次波进行偏移成像。首先通过互相关技术将多次波转化成准一次波;然后以一次反射波地表接收点作为准震源,对准一次波进行偏移成像。准一次波的运动学特征与一次波的相似,因此可以用准一次波来弥补一次波记录中缺失的近炮检距数据,以及在有陡倾角构造的情况下,有可能弥补缺失的远炮检距数据。数值模拟表明,多次波偏移能得到和一次波相似的成像结果。  相似文献   

16.
地表多次波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单国健 《石油物探》2007,46(6):604-610
在地震资料处理中,多次波通常作为噪声被压制和消除。但和一次波类似,多次波是地下反射层的多次反射,因此也蕴含了地层结构信息。如果把一次反射波当作震源(准震源),把多次反射波当作接收点波场,就可以像处理一次波一样对多次波进行偏移成像。首先通过互相关技术将多次波转化成准一次波;然后以一次反射波地表接收点作为准震源,对准一次波进行偏移成像。准一次波的运动学特征与一次波的相似,因此可以用准一次波来弥补一次波记录中缺失的近炮检距数据,以及在有陡倾角构造的情况下,有可能弥补缺失的远炮检距数据。数值模拟表明,多次波偏移能得到和一次波相似的成像结果。  相似文献   

17.
层间多次波是地震资料处理领域中最难以衰减的噪声之一,没有固定的规律,而且在偏移剖面中容易产生假象,影响资料处理质量。在海洋地震资料中,海底相关层间多次波广泛存在,由于海洋底界面的海底和海水间存在较强的速度差,当海底面以下存在高速反射层或散射体时,在海底与高速层间会发育较强的与海底相关的层间多次波。针对海底相关层间多次波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波动理论的海底相关的层间多次波衰减方法。鉴于海洋资料海底反射较为明显,通过分离海底一次反射与海底面以下构造的反射波场的褶积与相关运算构建海底相关层间多次波,实现其合理的预测。本方法不依赖于准确的速度场,且具有较高的计算效率,是一种数据驱动型层间多次波预测方法。简单平层模型测试直观地证明了本方法的正确性,最后通过Sigsbee2B模型测试,合理地预测出了海底相关层间多次波,证实了本方法对复杂构造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论述了石油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从间接找油气到直接找油气;从简单反演到多层次反演;从单一参数到多参数复合;从简单判别到多重判别;从二维预测到三维预测。  相似文献   

19.
沙埝—花庄北地区地震地质条件复杂,尤其是该区目的层火成岩广泛发育,导致目的层地震信号弱,信噪比低,成像困难。在充分分析火成岩产状与地震反射的关系后,提出了通过多方法组合能量补偿、多域去噪、精细速度分析和叠前时间偏移等针对性处理,增强火成岩成像同步增强目标层成像的处理思路。最终处理结果显示:目的层波组层次清晰、层序内幕有效反射增强、不整合清晰可识别、断点清楚,成像质量得到了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20.
赵国玺 《石化技术》1998,5(4):231-232
提出了TPS节点功能多用的设想,并给出了具体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