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丹参提取液体外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丹参提取液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 采用常量肉汤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探讨其体外抑菌作用.采用杯碟法检测丹参不同提取方式、不同灭菌方式以及改变提取液pH值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活性的影响.结果 丹参醇提液对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胞杆菌、铜绿假单胞杆菌、短小芽胞杆菌均有抑菌作用,其95%醇提液对上述菌的MIC分别为20,20,40,80,80 mg/mL,对白色念珠菌无抑菌作用.丹参醇提液对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活性较强;不同灭菌方式及改变提取液pH值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活性无差异.结论 丹参提取液具有一定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青刺尖茶的水提物和醇提物的抑菌作用。方法:采用滤纸片扩散法和试管二倍稀释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进行体外抑菌实验,测定抑菌圈直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比较研究水提物和醇提物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并初步研究pH、温度对青刺尖茶提取物抑菌作用的影响。结果:青刺尖茶水提液对两种菌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明显大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醇提液对大肠杆菌有显著抑制作用。青刺尖茶水提液的抑菌最适pH5~6,对热稳定。结论:青刺尖茶水提液对大肠杆菌具有很强的抑菌效力,水提液的抑菌作用明显优于醇提液。  相似文献   

3.
丹参提取液体外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丹参提取液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 采用常量肉汤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探讨其体外抑菌作用.采用杯碟法检测丹参不同提取方式、不同灭菌方式以及改变提取液pH值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活性的影响.结果 丹参醇提液对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胞杆菌、铜绿假单胞杆菌、短小芽胞杆菌均有抑菌作用,其95%醇提液对上述菌的MIC分别为20,20,40,80,80 mg/mL,对白色念珠菌无抑菌作用.丹参醇提液对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活性较强;不同灭菌方式及改变提取液pH值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活性无差异.结论 丹参提取液具有一定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微波辐射预处理提取花叶滇苦菜总黄酮的工艺优化及其总黄酮提取液乙酸乙酯萃取物的抑菌活性,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定总黄酮提取最佳工艺;参照CLSI标准测定乙酸乙酯萃取物对铜绿假单胞菌(ATCC9027)、铜绿假单胞菌耐药菌(PA1)、金黄色葡萄球(ATCC29213)、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菌(SA1)、大肠杆菌(ATCC25922)等5种细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花叶滇苦菜地上部分总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为:微波辐射时间为120 s,微波功率为350 W,乙醇浓度为60%,水浴温度70℃,料液比1:40 g/mL,水浴时间为60 min,此时,黄酮得率为38.328 mg/g。地下部分总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为:微波辐射时间为90 s,微波辐射功率为490 W,乙醇浓度为70%,料液比1:30 g/mL,水浴温度为80℃,水浴时间为90 min,其黄酮得率为7.232 mg/g。乙酸乙酯萃取物具备一定抑菌活性,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菌的MIC分别为4(地上部分)和8 mg/mL(地下部分)。当浓度低于16 mg/mL时,对铜绿假单胞菌、铜绿假单胞菌耐药菌和大肠杆菌均无抑制作用。微波辐射预处理对花叶滇苦菜总黄酮的提取具有指导意义,总黄酮提取液乙酸乙酯萃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维药孜然不同提取物抑菌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索菲娅  苟萍  生光  兰燕 《食品科学》2006,27(4):99-102
本文对孜然挥发油、孜然醇提物、孜然水提物、孜然醇后水提物,用Bauer-Kirby法实验探讨了各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7种细菌和酵母菌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这几种提取物表现出不同的抑菌能力.采用琼脂稀释法探得出孜然挥发油和孜然醇提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孜然挥发油对细菌和酵母菌的MIC为2%~1%,孜然醇提物对细菌和酵母菌的MIC多数为100mg/ml.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7种常见水生蔬菜不同部位提取物抑菌能力及对生鲜鸭肉的保鲜效果,应用福林酚比色法以及铝盐显色法测定提取物中总酚、总黄酮含量,采用抑菌圈法及MIC值测定检测其对冷鲜肉常见腐败菌的抑菌能力,将筛选后的提取物应用于冷鲜鸭肉保鲜。化学成分测定结果表明:芡实壳提取物、菱角壳提取物的黄酮含量较高,其中芡实壳醇提物、芡实壳水提物黄酮含量高达(45.1261±0.6307)%、(40.4707±0.5891)%;芡实壳提取物、菱角壳提取物、藕节提取物多酚含量较高,其中芡实壳醇提物、水提物多酚含量为(43.9588±0.0969)%、(38.5691±0.1937)%。抑菌圈法以及MIC实验结果表明:菱角壳提取物、芡实壳提取物、芡实肉醇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腐败希瓦氏菌、假单胞菌、热杀索丝菌、乳酸菌均有抑菌效果,其中菱角壳醇提物、菱角壳水提物、芡实壳醇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达12.5 mg/mL,抑菌效果强于阳性对照ε-聚赖氨酸。初步相关性分析可知提取物的抑菌效果与其黄酮、多酚的含量有显著相关性。将筛选后的菱角壳醇提物、芡实壳醇提物及水提物应用于冷鲜鸭肉保鲜,可延长其货架期1~2 d。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14种中药水提物对铜绿假单胞菌的质控菌株和耐药菌株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先用纸片扩散法验证分离所得到的铜绿假单胞菌对庆大霉素和丁胺卡那霉素的耐药性,再用平板倍比稀释法测定中药水提物对铜绿假单胞菌质控菌株和耐药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苦参、石榴皮和鱼腥草对质控菌株和耐药菌株无抑菌作用(MIC〉100mg/mL);金银花、蒲公英和黄芩对耐药菌株的抑菌作用明显优于对质控菌株,其他中药水提物对2种菌株的抑菌作用相似,其中西青果和石斛的抑菌作用最强(MIC=3.125 mg/mL)。结论多种中药水提物对铜绿假单胞菌具有显著的抑菌作用,尤其是对耐药菌株具有抑菌作用,表明中药在对抗细菌耐药性方面具有重要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8.
采用滤纸片扩散法研究了普洱茶95%醇提萃取物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和萃取后剩余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和大肠杆菌(E.coli)的体外抑菌效果及普洱茶醇提乙酸乙酯萃取物抑菌活性的稳定性.结果表明:上述4种普洱茶醇提萃取物对S.aureus和E.coli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乙酸乙酯萃取物的抑菌效果最好,对两种受试菌抑菌圈直径分别为(31.88±0.24)mm和(22.81±0.31)mm,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0.47 mg/m L和0.35 mg/m L.乙酸乙酯萃取物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普洱茶醇提乙酸乙酯萃取物在不同温度和紫外光照条件下均具有良好的抑菌稳定性,但酸碱性对其抑菌活性影响明显,抑菌效果随p H值的增大而逐渐变差.  相似文献   

9.
三种百合科葱属植物对五种食源性致病菌抑菌效果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滤纸片法测定并比较了三种百合科葱属植物(沙葱、韭菜和大蒜)的水提取物对五种食源性致病菌,即大肠杆菌O157∶H7、肠炎沙门氏菌、副溶血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单增李斯特菌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三种葱属植物对五种食源性致病菌均有抑制作用且具有浓度依赖性。当提取物添加量为50μg(干重)时,沙葱水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最好(41.7±1.52)mm,韭菜水提物对沙门氏菌的抑菌效果最好(17.7±0.57)mm,大蒜水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最好(29.3±2.08)mm。沙葱水提物对大肠杆菌O157∶H7,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以及副溶血性弧菌的抑菌活性总体上高于大蒜和韭菜水提物,而对单增李斯特菌的抑菌活性却不及大蒜水提取物。三种葱属植物水提物对五种食源性致病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的结果表明:大蒜水提物对五种菌的敏感性强于沙葱水提物强于韭菜水提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沙枣果实提取物对常见革兰氏阴性(G~-)杆菌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测定沙枣果实的提取物对不同浓度的变形杆菌、痢疾杆菌、大肠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抑菌效果;利用液体倍比稀释法测定沙枣果实提取物对各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及最小杀菌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结果:沙枣果实提取物对4种受试菌在较低浓度时均有抑菌作用,对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痢疾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的MIC分别为115、85、85、85mg.mL~(-1);MBC分别为145、125、115、115mg.mL~(-1)。结论:沙枣果实提取物对较低浓度铜绿假单胞菌、痢疾杆菌、变形杆菌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南五味子丙酮提取物对食品腐败菌的抑制作用。方法:以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等7种菌为供试菌,测定其抑菌圈直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并研究热处理、pH、紫外光对丙酮提取物抑菌活性的影响。结果:质量浓度为100mg/mL的丙酮提取物对供试菌的抑菌圈直径均大于12mm。丙酮提取物对供试菌的MIC值和MBC值:金黄色葡萄球菌100、150mg/mL,铜绿假单胞菌100、150mg/mL,大肠杆菌100、150mg/mL,枯草芽孢杆菌50、100mg/mL,蜡样芽孢杆菌50、100mg/mL,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100、150mg/mL,变形杆菌50、100mg/mL。121℃、30min热处理对该提取物抑菌活性无影响。当pH>4时对其抑菌活性有明显的影响。紫外光照射对其抑菌活性有一定的影响。结论:南五味子丙酮提取物对7种食品腐败细菌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以金针菇粗提物的不同萃取相为材料,以大肠杆菌、产气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蜡状芽孢杆菌和啤酒酵母为供试菌,通过抑菌圈法和生长速率法探讨金针菇粗提物体外抑菌活性;并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为供试菌,研究金针菇不同萃取相抑菌稳定性。结果表明,金针菇不同萃取相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乙酸乙酯相有显著的抑菌活性。同时,金针菇不同萃取相对革兰氏阳性菌的抑菌活性强于革兰氏阴性菌。金针菇不同萃取相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范围是3.25 mg/m L~12.5 mg/m L,MBC范围是3.25 mg/m L~12.5 mg/m L。并且金针菇不同萃取相的抑菌活性对温度、紫外光的稳定性较好。可以作为一种保健食品(饮品)进一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3.
以马尾松针为材料,研究其75%乙醇和水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枯草芽孢杆菌、蜡样芽孢杆菌、变形杆菌、宋内氏志贺氏菌、铜绿假单胞菌8种食品腐败细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75%乙醇和水提取物对供试菌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最低抑菌质量浓度(MIC)分别为6.25~12.5mg/mL和12.5~50mg/mL;最低杀菌质量浓度(MBC)分别为12.5~25mg/mL和12.5~50mg/mL。75%乙醇提取物的抑菌活性明显强于水提取物。其热稳定性较好,经121℃湿热处理30min,仅对铜绿假单胞杆菌和沙门氏菌的抑菌活性产生微弱影响。当介质pH≤7时,75%乙醇提取物对供试菌的抑制能力随pH升高而显著下降。当pH7时,除金黄色葡萄球菌之外,对其它供试菌无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采用不同溶剂对新疆紫草的根和地上部分进行提取,利用纸片扩散法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八叠球菌、枯草芽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进行体外抑菌实验,研究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抑菌能力,并测定其抑菌直径和最小抑菌浓度。结果表明,紫草根的乙醇提取物对上述5种细菌均有明显的抑菌作用,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250、125、15.7、62.5、500 mg/mL;新疆紫草根水提取物、新疆紫草地上部分水提取物和醇提取物对上述5种病原菌均无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侧柏球果乙醇提取物的体外抑菌活性。方法:运用渗漉法提取并制备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萃取物,用滤纸片法对粗提物及各萃取物进行粗筛,有抑菌作用的萃取物进一步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其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侧柏球果乙醇提取物及石油醚和乙酸乙酯萃取物具有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等3种孳兰氏阳性菌和大肠埃希菌等3种举兰氏阴性菌生长繁殖的活性,乙醇提取物抑菌作用最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MIC均为19.6μg·mL-1,对地衣芽孢杆菌、无乳链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MIC均为39.1μg·mL-1;石油醚萃取物对6种测试菌的MIC均为78.2ug·mL-1,乙酸乙酯萃取物对铜绿假单胞菌的MIC为625μg·mL,对无乳链球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MIC为312.5ug·mL-1,对其余3种测试菌的MIC为156.3ug·mL-1结论:侧柏球果乙醇提取物及石油醚和乙酸乙酯萃取物能湿著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地农芽抱杆菌、无乳链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生长繁殖。  相似文献   

16.
研究当归总黄酮醇提液的体外抑菌作用。采用乙醇回流法对当归总黄酮进行提取,滤纸片法、最低抑菌浓度(MIC)法测定醇取液的抑菌作用,并与食品中常用的防腐剂苯甲酸钠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当归总黄酮醇提液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青霉、黑曲霉、热带假丝酵母具有抑菌作用,其抑菌能力依次为: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青霉黑曲霉热带假丝酵母。其最低抑菌浓度(MIC):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0.5mg·m L-1,其余均为1.0mg·m L-1,其MIC与苯甲酸钠溶液的作用强度基本相当,抑菌效果明显,是一种良好的中草药天然抑菌剂。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菱角壳黄酮提取物的抑菌能力及其对冷鲜鸭肉中假单胞菌生长特性的影响,采用抑菌圈法、MIC值测定和液体中生长曲线来评价其对食品中常见微生物生长的抑制作用,建立假单胞菌经浓度为2.5 mg/mL的黄酮纯化物处理后的鸭肉基质中的一级生长预测模型。结果表明:菱角壳黄酮提取物对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黄酮纯化物对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更好,抑菌圈直径分别为(47.01±0.43)、(45.06±0.35) mm;菱角壳黄酮提取物对热杀索丝菌有一定的抑制效果,对大肠杆菌、乳酸菌和酵母菌无抑菌效果。菱角壳黄酮粗提物和纯化物对假单胞菌的MIC值均为3.125 m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值分别为12.000和3.125 mg/mL。采用对供试菌抑菌效果最好的菱角壳黄酮纯化物浓度(2.5 mg/mL)处理鸭肉,在不同温度下储藏,发现与10、15和20 ℃相比,0和5 ℃可将冷鲜鸭肉的货架期延长至8 d以上,并且通过建立假单胞菌在经浓度为2.5 mg/mL的菱角壳黄酮纯化物处理后的鸭肉基质中的一级模型可知,在0~15 ℃储藏时,菱角壳黄酮提取物作为保鲜剂的抑菌效果较好,能够有效延长食品保质期,但随温度升高,其抑菌能力逐渐减弱,这为菱角壳开发为天然抑菌剂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采用微波辅助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了喙花姜精油,用滤纸片法研究了其对5种常见肉制品致病菌和腐败菌的抑菌活性,平板涂布法测定了其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并分析了pH、温度和NaCl对精油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喙花姜精油对5种受试菌有不同的抑制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菌的MIC最低,为3.44mg/mL,铜绿假单胞菌的MIC最高,达到55mg/mL,而对大肠埃希氏菌的MBC为6.88mg/mL,对铜绿假单胞菌的MBC为110mg/mL,表明大肠埃希氏菌对喙花姜精油最敏感,喙花姜精油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抑菌效果相对较差。喙花姜精油在酸性条件下表现出较强的抑菌活性,pH为6到8时,5种受试菌的抑菌圈都表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喙花姜精油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温度对其影响不显著;NaCl可增加喙花姜精油的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19.
实验用水和70%乙醇从心草中提取其活性成分,探讨了其抑菌作用。结果表明,心草提取物对微生物有明显抑制作用,水提物的MIC值分别为大肠杆菌为5%,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为3%、苏云金杆菌、短小芽孢杆菌为1%。醇提物的MIC值分别为大肠杆菌为3%,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短小芽孢杆菌为0.5%,苏云金杆菌为0.25%。  相似文献   

20.
研究鲍鱼壳煅烧物对几种常见致病菌的体外抗菌活性。采用滤纸片法和牛津杯双层琼脂扩散法测试不同温度段鲍鱼壳煅烧物对受试菌的抑制作用,并用琼脂梯度稀释法确定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表明:当煅烧温度段≥800℃,鲍鱼壳煅烧物对几种常见致病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尤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鲍菌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MIC分别为1 mg/m L和0.5 mg/m L;并且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其对受试菌的抑制能力均随煅烧温度的升高而显著增加,在1100℃煅烧温度上抗菌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