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苹果发酵液对缺铁苹果树叶片铁含量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苹果发酵液对苹果幼树(红富士/平邑甜茶M.domestica cv. Red Fuji/M.hupehensis var.pingyiensis)叶片缺铁黄化的矫正作用。【方法】以两年生苹果幼树(红富士/平邑甜茶)为试材,研究苹果发酵液+FeSO4混合根施后对苹果幼树叶片叶绿素含量、活性铁含量、光合参数的影响。【结果】根施稀释300倍果实发酵液+FeSO4混合液,显著提高苹果幼树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活性铁含量和干鲜重比,黄化叶片显著复绿;同时,叶片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气孔导度(Gs)和净光合速率(Pn)显著提高。【结论】苹果果实发酵液具有降低碱性土壤pH,并具有一定的螯合铁的能力,苹果发酵液+FeSO4混合根施有利于苹果幼树对铁的吸收、运输和利用,对苹果缺铁黄化症具有良好的矫治作用。  相似文献   

2.
纳米Fe3O4对红壤微生物数量、酶活性及2,4-D降解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从磁致效应的角度考察纳米四氧化三铁(Fe3O4)对红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的影响,研究纳米Fe3O4处理对红壤中2,4-D的降解效果,为纳米磁处理技术用于污染土壤修复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不同剂量的纳米Fe3O4处理红壤,用稀释平板法和化学比色法测定处理前后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的变化;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土壤中2,4-D浓度的变化。【结果】纳米Fe3O4对细菌和放线菌有激活效应,但对真菌存在抑制作用,且当纳米Fe3O4投加量为80 g•kg-1时磁致效应最显著;同样,纳米Fe3O4对淀粉酶、脲酶、中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也具有激活效应,但对不同酶活性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经纳米Fe3O4处理后红壤中2,4-D的降解率明显高于未处理组,7 d内2,4-D的降解率可达84%。【结论】纳米Fe3O4处理后红壤中的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显著增加,且红壤对2,4-D的降解能力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3.
调节茶园土壤pH对土壤养分、酶活性及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酸化和碱化作用对茶园土壤主要养分、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数量的影响,进而探讨pH值变化与三者之间关系。[方法]用石灰调节茶园土壤pH进行不同天数培养后研究土壤养分、酶活性及微生物。[结果]酸性土壤经石灰调节提高pH 1~2,引起土壤中速效磷、可交换性酸降低,土壤细菌、放线菌数量增加近10倍,真菌随pH增加而减少;土壤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脲酶活性随pH调节而增高。[结论]随着培养天数的增加茶园土壤pH呈降低趋势;土壤中速效磷、交换性酸、真菌数量及转化酶活性与pH之间呈负相关;土壤中细菌、放线菌数量及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脲酶的酶活性与pH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生物有机肥对宁夏盐碱地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掌握生物有机肥修复宁夏盐碱地对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的作用效果,采用常规测定方法研究土壤理化指标、微生物数量及土壤酶活性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相对于CK,T2、T3处理土壤pH值降低了0.5~0.6,全盐含量降低0.8 g/kg,土壤碱化度降低14.0%~18.0%;T1、T2和T3处理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分别增加了37.28%~62.89%和42.86%~60.00%,T3处理土壤有效磷含量、细菌数量和硝酸还原酶活性显著增加,T3处理有效磷是CK处理的1.48倍,细菌数量和硝酸还原酶活性较CK分别增加了54.75%和1.41μmol/(d·g),显著高于T1和T2处理。因此,施用生物有机肥可以作为盐碱地改良与修复的重要措施,不仅可以实现盐碱地脱盐抑碱,还可以有效改善土壤微环境,提高土壤养分。  相似文献   

5.
糖厂滤泥、酒精发酵液对蔗田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尼龙网袋混装填埋法,研究糖厂滤泥、酒精发酵液对蔗田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后1个月,滤泥和洒精发酵液处理土壤细菌总数均达到最大值;处理后2个月,滤泥处理土壤放线菌总数达到最大值,处理后3个月,酒精发酵液处理土壤放线菌总数达到最大值;处理后3个月,滤泥和酒精发酵液处理土壤丝状真菌总数均达到最大值。两种有机物料在处理后12个月,土壤细菌、放线菌和丝状真菌总数分别高出基础土样4.6、617.9、279.8倍和8.4、242.9、82.8倍,差异达极显著水平。说明糖厂滤泥、酒精发酵液对提高蔗田土壤微生物数量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阐明江苏省设施蔬菜连作障碍土壤特征,采集不同区域、不同连作周期的土壤,测定分析土壤团粒结构、pH值、土壤电导率、微生物类群以及土壤酶活性差异。结果表明,蔬菜长期连作土壤团粒粒径丰度下降,0.25 mm微粒团粒显著增加;连作土壤pH值多地呈下降趋势,但差异不显著;长期连作土壤电导率显著高于短期连作土壤,土壤脲酶活性降低,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增高;土壤微生物类群变化明显,与短期连作土壤相比,长期连作土壤中B/F值(细菌与真菌数量比)下降29.73%~53.31%,造成连作障碍的病原菌尖孢镰刀菌数量上升31.43%~73.68%。设施蔬菜连作影响土壤理化特征、微生物类群、土壤酶活性,土壤微生物类群的变化是造成设施蔬菜连作障碍的主要生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究微生物菌剂对多肉植物盆栽土次生盐渍化的缓解效应,以次生盐渍化的多肉植物盆栽土为研究材料,喷施不同浓度的微生物菌剂,测定微生物菌剂对土壤各项化学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微生物菌剂可显著降低土壤pH值、EC值、碳酸氢根含量和硫酸根含量,随着微生物菌剂稀释倍数的增加,土壤pH值、EC值、碳酸氢根含量和硫酸根含量增加;可显著增加土壤速效钾和硝态氮的含量,随着微生物菌剂稀释倍数的降低,土壤速效钾和硝态氮的含量增加;对土壤钙含量基本无影响。因此,施用微生物菌剂可缓解多肉植物盆栽土壤的次生盐渍化,提高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本研究可明确利用餐厨沥出液制备的液体肥在黄瓜幼苗生长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室内盆栽灌根的方式,从植株生长、土壤环境和病原微生物等3个方面展开研究。[结果]施用餐厨液体肥能够明显促进黄瓜植株的地上部生长,稀释100倍进行施用时茎粗、叶面积、地上部鲜重和地上部干重等生长指标达到了最大值,稀释至1600倍施用时相对清水对照处理仍在多项生长指标中表现出了显著的促生效果。在地下部生长方面,稀释25倍进行施用时会造成黄瓜植株根系生长受到抑制的现象。其余更高稀释倍数的处理除1600倍外均在部分地下部生长指标上显著优于清水对照处理,其中尤以稀释200倍的处理表现最为显著,在根长、地下部鲜重和地下部干重等3个方面均达到了所有处理中的最大值。在土壤理化性质方面,施用餐厨液体肥使得土壤pH值出现了下降,pH值下降幅度与餐厨液体肥的稀释倍数呈负相关关系。土壤EC值则除稀释25倍的处理之外均相对于清水对照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土壤有机碳含量和有机质含量在稀释200倍及之后的处理均显著高于对照处理,分析其原因在于上述处理实现了黄瓜植株根系更好的生长。当餐厨液体肥稀释倍数在25~200倍之间时,土壤...  相似文献   

9.
不同种植年限对设施蔬菜土壤及基质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种植年限对设施蔬菜土壤及基质质量的影响,分别选取0,1,3,7年的土壤和基质,分析其养分、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变化,综合评价设施蔬菜土壤及基质随种植年限质量的演变状况。结果表明,土壤pH、有机质和C/N值随年限增加呈降低趋势,7年有机质和pH含量最低;不同年限间土壤全氮和EC无显著差异,土壤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随种植年限增加呈增加趋势;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除真菌外)均先增加后降低,7年真菌数量最高;基质全氮含量随种植年限的增加而降低,原始基质EC为2. 13 m S·cm~(-1),当种植作物后,基质EC值迅速下降至1年后,无显著变化,基质细菌、微生物总数和放线菌/真菌值都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均在种植1年时最高,分别比原始基质高0. 85,0. 47和3. 14倍。综合质量分数表明,基质质量随种植年限增加逐渐降低,种植4年后下降速度变慢,土壤质量先提升后降低,种植达4年时土壤质量最好,4年后有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0.
覆盖方式对温室红椒生长发育及土壤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不同覆盖方式对温室红椒的生物学及土壤环境效应。采用田间试验,分析了地膜覆盖、秸秆覆盖和地膜加秸秆覆盖对温室红椒土壤温度、生长发育、营养品质、产量、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微生物、酶活性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地膜加秸秆覆盖、地膜覆盖和秸秆覆盖均可提高温室红椒土壤温度、株高和茎粗,提高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磷、速效磷、全钾和速效钾含量;3种覆盖处理均可提高土壤细菌数量、放线菌数量、微生物总量和B/F值及土壤脲酶、磷酸酶、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降低真菌数量,并提高红椒维生素C、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降低硝酸盐含量。地膜覆盖、秸秆覆盖和地膜加秸秆覆盖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显著增加,水分利用效率分别为不覆盖处理(对照)的1.77倍、1.63倍和1.81倍,产量分别增加11.12%、8.98%和15.99%。表明地膜覆盖、秸秆覆盖,特别是地膜加秸秆覆盖处理有利于改善温室红椒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理化性质,提高土壤温度和水分利用效率,增加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性,促进红椒生长,改善品质和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1.
为揭示不同覆盖模式对苹果园0~40 cm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量的影响,对比分析秸秆覆盖、生草覆盖、地膜覆盖和裸地处理下旱作苹果园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量的时空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①从幼果期-果实膨大期-成熟期,土壤蔗糖酶活性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土壤过氧化氢酶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而脲酶活性呈持续下降趋势;土壤真菌和细菌数量呈现先增加,而后略有下降的趋势,其中在果树生长最旺盛的果实膨大期达到最高,而土壤放线菌呈现出持续增加的趋势,在成熟期达到最大。②与常规裸地耕作相比,采用覆盖后能不同程度增加果园土壤蔗糖酶、过氧化氢酶和脲酶活性,提高土壤真菌和细菌的数量,且均以秸秆覆盖效果最佳。③从空间分布来看,旱作果园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量均呈现分层现象,除过氧化氢酶外,总体表现为上多下少的规律,且覆盖对于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的影响主要集中在表土层。④覆盖处理可提高苹果产量,改善品质,其中以秸秆覆盖效果最好。因此,在旱作"雨养"果园采用秸秆覆盖能有效改善土壤肥力条件,提高苹果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2.
对杨树溃疡病菌拮抗菌ZJNU8990发酵液抗菌谱和稳定性进行研究,为发酵液中抑菌活性物质分离纯化提供一定理论依据。采用平板对峙法或杯碟法测定拮抗菌株ZJNU8990发酵液对7种植物病原菌的抑菌效果,表明该拮抗菌发酵液对番茄早疫病菌和小麦赤霉病菌具有较好抑制作用,对苹果腐烂病菌、水稻纹枯病菌和烟草赤星病菌具有一定抑制作用,但对白叶枯病菌和黄瓜枯萎病菌无任何抑制作用。以杨树溃疡病菌为指示菌,采用杯碟法测定发酵液的热稳定性、酸碱稳定性及光稳定性。结果表明: 拮抗菌发酵液在温度低于90℃时,抑菌效果稳定,121℃下则抑菌活性完全丧失;在酸性条件下,随pH值降低而小幅下降,而在碱性环境中,随着pH值增加而明显降低;经紫外光或自然光照射后抑菌活性略有降低。因此认为,杨树溃疡病菌拮抗菌ZJNU8990发酵液具有一定开发价值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一条适合扭转土壤质量下降的途径,以‘长富二号’为研究材料,采用3种不同有机质处理,研究不同有机质对土壤改良的的效果。结果表明,施加加菌剂果木基质和普通果木基质可以显著提高陕北旱区果园0~40 cm土层的土壤肥力,增强果树生长,提高果实质量。其中,加菌剂果木基质处理效果最好,能够显著增加60 cm以内微生物活性,增加果园中速效养分含量,同时能够提高苹果果实品质。与对照相比,在加菌剂果木基质处理条件下,土壤脲酶和蔗糖酶活性分别上升了14.71%和4.76%。综上表明,局部施用加菌剂果木基质可以改善陕北地区土壤结构,扭转渭北地区土壤质量下降现状。  相似文献   

14.
为短短芽孢杆菌(Brevibacillus brevis)DFG菌株的开发应用提供参考,采用不同化学物质处理方法结合琼脂打孔法研究不同培养基、接种量和发酵时间对其发酵液抑菌活性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研究温度、蛋白酶、酸碱、紫外线照射和反复冻融等因素对其抑菌物质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NA培养基培养的DFG菌株其发酵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的抑制作用最强,抑菌圈直径达2.4cm;发酵液经100℃处理30min,抑菌率仍达65%;对酸碱也具有较强的稳定性;经紫外线照射和反复冻融后性质稳定;对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及蛋白酶K不敏感,可用有机溶剂对短短芽孢杆菌DFG菌株抑菌物质进行部分萃取。  相似文献   

15.
黄土高原不同树龄苹果园土壤微生物、养分及pH的相关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测定了黄土高原苹果主栽区洛川县不同树龄苹果园的土壤微生物、养分及pH,并分析三者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树龄果园微生物在数量分布上有一定差异,表现为盛果期果园>老龄期果园>幼龄期果园;不同树龄果园微生物中,微生物类群的分布规律为细菌数量>放线菌数量>真菌数量,其中细菌和真菌的数量差别达到100倍以上;果园土壤微生物数量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布规律,以表层土壤最高,并随土层的加深而递减。土壤微生物、土壤养分和土壤pH值间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微生物数量与有机质、有效氮、有效磷、有效钾、有效锌均呈正相关。其中,土壤细菌数量与土壤有效氮、有效钾极显著相关,土壤放线菌数量与土壤有机质极显著相关,土壤真菌数量与土壤有效钾显著相关。3种微生物类群与土壤pH均呈负相关,其中细菌数量与土壤pH相关性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利用复合菌剂液态发酵制备马尾藻发酵液,探究马尾藻发酵液在橡胶幼苗上的应用及对其抗寒性的提升作用。【方法】以芽孢杆菌、里氏木霉和黑曲霉为发酵菌剂对马尾藻进行单一菌种和复合菌剂液态发酵,以复合菌发酵液开展橡胶幼苗低温胁迫试验,温度设置为15℃,分别设5种不同用量(不施用发酵液,发酵液稀释200、400、600和800倍),与30℃条件下生长的橡胶幼苗进行对比,测定马尾藻发酵液的pH、海藻酸含量、多糖提取率及橡胶幼苗的生物量、根系活力、丙二醛(MDA)、可溶性蛋白(SP)和抗氧化酶含量。【结果】马尾藻复合菌剂发酵过程中,所有处理的pH均呈先降后升的趋势,复合菌剂处理海藻酸含量略高于单一菌种。在多糖提取率方面,复合菌剂处理显著高于单一菌种,芽孢杆菌和里氏木霉二者协同处理提取率最高,为14.08%。在低温胁迫试验中,橡胶幼苗生物量均有所下降,施用马尾藻发酵液的橡胶幼苗根系活力提高,其中马尾藻发酵液稀释600倍的处理根系活力最大,为0.051 mg/(g·h)。受到低温胁迫橡胶幼苗体内的MDA含量和SP含量均有所增加,马尾藻稀释600倍处理的MDA含量增加幅度最小,SP含量提高22%。低温条件下,除马尾藻发酵液稀释200倍处理外其余处理的POD活性均有所下降,液稀释600倍处理的SOD活性在3种抗氧化酶中最高,稀释400倍处理CAT酶活性最高。【结论】复合菌剂降解效果显著优于单一菌剂,芽孢杆菌和里氏木霉菌协同发酵马尾藻效果最优,将马尾藻发酵液稀释600倍之后可有效缓解低温对橡胶幼苗的损伤作用,提高幼苗的抗逆性。  相似文献   

17.
温度对产甲烷菌群发酵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厌氧发酵过程中不同温度条件下产甲烷微生物菌群的发酵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10-35℃区间,甲烷菌的产气能力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强,甲烷含量也随之增高。10-20℃区间因不适合产甲烷菌的生长而影响产气量,25-30℃区间适合产甲烷菌群的生长,为产气量较为理想。通过对产甲烷菌群活性影响因子的pH研究表明:沼气发酵菌群适宜生长的pH为6.8-7.5。  相似文献   

18.
Objective] This study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improving effect of organic fertilizer on acidified soil as wel as their ef-fects on fruit quality and quantity in Yantai orchard. [Method] Plot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organic fertilizer on fruit yield and quality of Red Fuji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acidified soil. [Result] The apple yield in acidified soil applied with organic fertilizer al increased. Under the application of biological organic fertilizer, the apple yield was higher, and it was 8.92%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Under the mixed application of chemical fertilizer and biological organic fertiliz-er,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apple trees were improved, and the total soluble solid (TSS) content, vitamin C (Vc) content and TSS-acid ratio in mature apples al increased. The application of organic fertilizer significantly reduced soil acidity. Compared with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soil pH value, organic matter content and alkali-hydrolyzable nitrogen content under the ap-plication of biological organic fertilizer were increased by 8.33%, 15.10% and 30.80%,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biological organic fertilizer could improve the yield of apple in acidified soil.  相似文献   

19.
设计了不同C/N值的苹果渣发酵试验,研究发酵后苹果渣的有效氮含量以及主要理化性状。结果表明,随着C/N值的降低,苹果渣发酵基质有效氮的含量和pH值均呈现升高的趋势,并呈显著负相关;苹果渣发酵基质的容重略有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