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赵田田  刘瑶 《中国经贸》2014,(9):110-110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金融稳定作为市场经济运行的核心,为金融中介在金融领域中金融配置优化起到基本保障作用,进而影响着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本文主要针对金融中介的发展与金融稳定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金融全球化已成为当前国际金融领域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特别是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后,人们对金融全球化开始感到困惑,进而反思对我国的影响.本文拟从金融全球化的经济影响角度,探讨我国对外开放策略.  相似文献   

3.
经济全球化描述了国家间经济活动依赖程度日益增强的现象,是当代世界经济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发展中国家在获得生产要素全球范围优化组合而带来的收益同时,也不可避免地遭遇到来自国际经济领域的各种风险。本文在经济全球化长期发展趋势判断和资源配置风险分析基础上,提出了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应对经济全球化资源配置风险的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4.
全球化对世界各国经济安全的影响以及我国的因应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国安全的具体内容及其重点与经济全球化的内涵紧密相连.经济全球化可以分为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金融全球化一方面为生产、贸易全球化服务,但另一方面又有其背离生产、贸易并进行独立运作的虚拟资本运动的特性,故应注意金融全球化对一国经济安全冲击的消极一面.鉴于经济全球主义与经济民族主义的矛盾将长期并存和这些矛盾的制度性安排的特点,本文最后对如何处理这些矛盾作了独特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金融领域虚拟经济是虚拟经济的核心内容。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分离趋势体现在金融经济的规模急剧膨胀、金融交易活动日益虚拟化、人类的财富价值体系构成与传统观念相比发生倒置;金融领域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在于实体经济是金融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基础,金融领域虚拟经济的发展必须与实体经济的发展水平维持协调关系。我国金融领域虚拟经济基础还比较薄弱,我国金融领域虚拟经济基本发展方向是一方面继续深化金融改革,一方面要加强金融风险的监控。当前我国金融领域虚拟经济的发展重点是证券市场。  相似文献   

6.
当代经济全球化的本质——虚拟经济全球化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随着信息和金融的全球化,虚拟经济迅速发展,规模日益巨大,使得世界范围内的国际经济活动正在迅速的虚拟化。浮动汇率制度与金融自由化创造了大量的虚拟资产,而信息技术的发展为金融全还需化创造了条件,当代国际经济关系正在从以贸易和实际投资为主导,迅速地向以虚拟资产为导向、大规模资金的国际迅速流动为主要内容的方向发展。20世纪80-90年代以来的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虚拟经济的全球化,它的意义不仅仅是资源配置的国际再分配,也是收入的国际再分配,其媒介则是虚拟资产导向的大规模资金的国际流动。它使得各市场经济国家的经济增长方式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并对全球化经济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詹彦菁 《北方经济》2006,(12):71-72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际贸易、国外直接投资活动、资本-市场全球化和国内金融市场自由化日益增长,国际银行业的活动也随之迅速增加。由于各国政府放松对金融系统的管制和金融自由化政策,金融全球化的进程明显加速,其中,外资银行进入新兴市场国家是金融全球化的一个重要表现和内容,尤其是90年代后期,在国际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外资银行向东道国的扩张速度进一步加快。  相似文献   

8.
风险投资资本筹集的国际比较与经验借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经济全球化的要求下,我国的金融市场在逐步探索中已经打下了良好的根基,但在资本市场构建、金融创新和创业筹资领域尚不成熟。  相似文献   

9.
经济全球化与转型国家的制度变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当今世界的经济全球化,以及作为全球经济一体化阶段表现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正为各个转型国家的经济开放和制度借鉴提供了良好的契机。转型国家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积极性很高。区域一体化组织的成员国资格绝对可以推动转型国家经济结构和制度的变化。经济全球化的3个主要载体是贸易的自由化、生产活动国际化和金融的全球化,它们的全球化进程对市场经济制度在全球范围的推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外,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要求下,国际性经济组织不断创立和发展。这些组织在协调不断产生的国际经济关系中的新问题,制订国际经济活动规范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各个国际经济组织对转型国家经济转轨的支持与规范,以及申请加入的先决条件及其制度选择与安排,产生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一、未来国际经济竞争发展趋势经济区域化、全球化是目前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现代通讯网络以及金融网络的广泛建立,大大促进了资本、信息在全球市场的流动;WTO的建立与发展,三大区域集团的成立,开放的地区主义的观念和原则越来越为人们广泛接受,将有助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对外开放和金融自由化的政策越来越被发展中国家所采纳。从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我们可  相似文献   

11.
开放利益与国民福利水平互动:以转型为基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内国际环境的双重约束下,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亟待转型。转型的根本目的在于提升中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增进开放利益和国民福利水平。把握新一轮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带来的重要机遇,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不动摇,通过优化贸易结构、提升外资利用质量、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以及实施走出去战略等,继续提升开放型经济的层次和水平,是实现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2.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国在发展低碳经济时基本上都将战略重点放在其比较优势领域,并形成了四种不同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文章认为,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分析,中国低碳经济发展应从温室气体减排技术和中国人口的能源使用、消费行为两条主要途径出发,不断创新,形成中国独特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3.
海洋经济与江苏沿海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昭侠 《改革与战略》2010,26(12):90-93
从当前主要沿海国家海洋经济战略态势的视角,对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战略进行观察和解析:全球海洋经济快速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的亮点;许多国家都把海洋开发定为基本国策,加紧调整或制定新的海洋战略和政策,加大海洋开发和管理力度,试图在未来的国际海洋竞争中抢占先机。从江苏沿海经济发展国家意义的层面,探讨江苏沿海经济发展战略的新取向:融入世界经济大格局,落实国家的海洋发展战略;填平沿海洼地,实现国家沿海经济版图连续完整;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国家生产力布局。  相似文献   

14.
周晔 《特区经济》2010,(12):99-101
本文通过对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背景下,国际大都市经济职能演变和城市发展动力的探讨,总结了国际大都市经济发展的最新特点和趋势,并通过对北京市经济发展过程中现有问题的思考,提出国际大都市成功经验对北京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张欣  马林 《改革与战略》2011,27(12):122-124,170
我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不仅是国防前线,更应该是改革开放前沿。文章以对外开放为视角,以口岸经济为对象进行研究,认为应从国家战略层面重新审视和定位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对外开放问题。利用西部独特的陆疆优势,整合沿边口岸资源,调整口岸经济结构,做强做大沿边陆路开放是破解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困局的有效手段和实现和谐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也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培育我国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重要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16.
时刚强  苗泽华 《特区经济》2006,211(8):253-255
经济全球化促使中小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然而由于中小企业自身的特征使其跨国营销陷入困境。基于互联网新经济的出现,为中小企业进行国际营销提供了机遇。本文从新经济给中小企业带来的影响出发,基于长尾经济、注意力经济和裸露经济的背景,提出了中小企业进行国际市场营销的策略组合。  相似文献   

17.
我国商业保险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其科学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宁 《特区经济》2011,(7):82-83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也是对保险业的要求。在当前经济全球化、金融一体化的经济环境下,商业保险应何去何从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并在国民经济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是保险业目前紧迫而艰巨的任务。本文针对我国商业保险目前存在的管理体制落后、监管不利、产品创新不足等足以影响其长远发展的问题提出实现其科学发展的建议及对策。  相似文献   

18.
郑旭 《特区经济》2006,(11):21-23
当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得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而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之间的密切联系又导致贸易措施与投资措施之间的交叉影响,即贸易措施对投资或投资措施对贸易将发生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加入世贸后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程度的日益加深,以贸易与投资为主要内容的对外经贸合作获得了长足发展。我国应当顺应国际贸易与投资的发展趋势,有效地将贸易政策措施与投资政策措施结合起来,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9.
The end of the Cold War has marked the rise of globalization as one of the contending issues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s a dominant wave of world transition, globalization requires the states to coordinate their behavior and align their policies and standards to a generalized principle of conduct or to certain suggested directions. While some states have actively and positively responded to these changes, a few others have struggled to retard the influence of globalization, viewing it as a threat to social stability, state sovereignty, and national and cultural identity. However, China shows a dual response to this challenge. It welcomes globalization as a way to enrich 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and it confines the impact of globalization exclusively within the economic field only, lest its regime stability be shaken. Hence, this paper argues that the impact of globalization on Chinese international behavior falls short of a fundamental change in Chinese worldview. To prove this argument,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of globalization and China's domestic impediments to limit socialization.  相似文献   

20.
杨志龙 《特区经济》2009,(6):219-220
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和支柱,也是国家生产能力的集中体现。本文以经济全球化为背景,阐述我国制造业的发展现状,分析我国制造业在新型国际分工格局下的比较优势,总结差距与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制造业今后发展的策略,不断增强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打造世界制造业中心,将我国发展成为一个制造业强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