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滨州市2014年食品中铅、镉、总汞、总砷元素污染情况。方法采集滨州市的农贸市场和食品商店等环节的5个品种160件样品用国标法进行了元素含量的检测,按GB 2762-2012《食品中污染物限量》进行评价。结果 160份产品合格率为92.5%,有12份元素含量超过了国家限量,超标率为7.5%,分别为50份蔬菜产品中有6份产品元素含量超过国家标准,包括5份汞元素超标和1份镉元素超标;50份水果样品中有1份油桃铅元素超标;20份小麦粉中有1份铅超标;20份大米中有1份铅和1份镉超标;20份鲜冻水产品中有2份镉元素超标。结论滨州市居民食品中重金属污染的问题较低,但应加强蔬菜、谷物及其制品以及水产品等食品重金属污染的检测和监管,降低食品重金属污染的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测定瓯海区市售蔬菜中的重金属元素铅、镉、砷,评估其污染状况,并分析原因,为保障人们饮食安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铅和镉,利用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砷。依据GB 2762—2012《食品中污染物限量》中规定的蔬菜中铅、镉、砷的限量进行卫生学评价。结果共检测了66份样品,其中铅、镉、砷的检出率分别为57.6%、83.3%、6.1%,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77,P0.01)。检测的4大类蔬菜,铅、砷均没有超标,镉的超标率为4.5%,超标样品均来自茄果类蔬菜,且超标的3份样品均是茄子。结论瓯海区市售蔬菜中镉存在轻度污染,需引起农业、环保等部门的重视,加强对镉污染的预防及监测工作,以保障蔬菜的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厦门市售水产品中铅、镉、铬、砷与汞5种重金属元素污染状况,为其限量标准制定和风险评估提供依据。方法2018年在厦门市6区超市和农贸市场抽取189份样品,采用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重金属元素,并分析检出率、超标率和元素含量。结果样品中铬和砷总检出率均为100.0%,其余3种元素总检出率分别为铅>镉>汞;干制类中铬、镉、铅、砷含量检出值高于其他4类样品;各元素在5类样品中总超标率为砷>镉>铅>铬>汞。仅腌制类未检出超标样品。结论厦门市售水产品中存在一定程度重金属污染,干制类污染情况相对严重,应加强监管并采取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临沂市2017年-2018年常见食品中铅、镉、汞等重金属和砷的污染现状。方法按照国家标准检测方法检测食品中铅、镉、汞、砷的含量,并对检测结果评价。结果检测食品575份,共检测铅、镉、汞、砷2 285项次,检出铅、镉、汞、砷114项次,总检出率为4.98%,超标8项次,总超标率为0.35%。各监测项目中超标率从高到低依次为铅、镉、汞、砷,各类监测食品中,检出率从高到低依次为茶叶、豆类、蔬菜、水果,其余未检出。共检测食品中铅样品560份,5份超标样品,超标率为0.89%,其中豆类样品超标率最高,为3.00%;共检测食品中镉样品575份,3份超标样品,超标率为0.52%,其中豆类样品超标率最高,为1.00%;共检测食品中汞、砷样品575份,均未超标。结论临沂市常见食品中重金属和砷的污染程度较低,但仍存在一定程度的重金属污染,应引起关注并加强监管。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绍兴地区食品中重金属的污染水平,为绍兴地区食品中重金属污染的监管和环境污染治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国家标准检测方法,于2014年对绍兴地区部分食品中铅、镉、总汞、总砷、镍、铬和铜的含量进行检测,按GB 2762─2012《食品中污染物限量》评价检测结果。结果共检测10类1384份食品中铅、镉、总汞和总砷,超标率分别为2.0%、3.0%、1.5%和0.22%,中位值分别为0.019、0.0085、0.0024和0.015 mg/kg;共检测8类273份样品中镍,检出率为48.4%,中位值为0.010 mg/kg;共检测7类255份样品中铬,检出率为14.9%,中位值为0.0050mg/kg;共检测9类486份样品中铜,检出率为94.0%,中位值为1.34 mg/kg。水产品、动物内脏和粮食的重金属超标率相对较高,分别为16.9%、7.9%和7.3%,梭子蟹中镉超标严重,超标率为38.9%。结论 2014年绍兴地区食品中重金属整体污染水平不高,但部分食品(水产品、动物内脏和粮食等)污染相对较突出,存在铅、镉、总汞和总砷超标问题。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2020-2022年济南市历城区食品中的重金属含量,了解济南市历城区食品重金属污染状况,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和采取针对性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国家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风险监测工作手册》的具体要求并结合食品种类及分布特征,从2020-2022年济南市历城区的各大超市、农贸市场、乡镇集市、零售商店采集9类食品共计180份,包括蔬菜(叶类和根茎类)、水果、粮食、面制品、膨化食品、茶叶、干制菌类产品、干制水产品、水产品,进行铅、镉、铝、总砷、总汞、镍、铬、锰共8种重金属元素的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8种重金属元素的检出率在16%~100%,其中165份食品检测了铝元素,检出129份,检出率为78.2%;180份食品检测了镉元素,检出114份,检出率为63.3%;铝、镉元素的检出率高于其他重金属元素(χ2=12.86,P=0.005)。加工类水产品和干制菌类产品铅、镉、铝、总砷、总汞元素的检出率高于其他类食品(χ2=31.39,P=0.003)。干制菌类产品镉超标2份(6.66%);油条和海蜇中的铝元素各有2份样品超标,超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昌平区食品中铅、镉、总砷、总汞的污染情况,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方法对昌平区居民主要购买点的8种食品中的铅、镉、总砷、总汞这4种元素进行检测及分析。结果 2013年8种食品中铅的检出率为100.0%,其蔬菜中的铅污染最为严重,合格率仅为86.8%;2012年蔬菜中镉的检出率为50.0%,2013年镉的检出率已经翻番,其余7种食品中镉的检出率为100.0%;玉米粒、黄豆、虾类产品中总砷的检出率均为100.0%,蔬菜中总砷和总汞的检出率较低,分别为68.0%和54.2%,水果中总汞的检出率最低,为15.0%,其余6种食品中总汞的检出率均为100.0%。结论除了蔬菜中铅污染较为严重,总汞污染有1份超标外,本区2年内其他食品中的铅、镉、总砷、总汞这4种元素的污染情况均在国家标准允许范围内。  相似文献   

8.
摘要:目的 了解河南省部分食品中重金属污染状况。方法 在全省采集9大类5263份食品样品,按照GB/T5009.12-2003食品中铅的测定、GB/T5009.15-2003食品中镉的测定、GB/T5009.17-2003食品中总汞及有机汞的测定和GB/T 5009.11-2003 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检测食品中铅、镉、总汞和总砷的含量,检测结果按照GB2762-20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进行评价。结果 河南省食品中铅的总体超标率为2.04%,其中蔬菜及其制品和乳及乳制品中超标率较高,分别为3.45%和2.74%;镉的总体超标率为0.67%,其中蔬菜及其制品中超标率较高,为1.43%;总汞的总体超标率为1.97%,其中蔬菜及其制品中超标率较高,为4.4%;总砷的总体超标率为0.12%。结论 河南省食品中重金属污染情况较往年相比有所下降,但部分蔬菜及其制品和乳及乳制品中重金属污染情况仍较为严重,需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渭南市市售食品中重金属污染状况。方法根据2013—2017年渭南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方案,共采集8类539份市售食品,采用国家食品安全标准方法对铅、镉、总汞和总砷进行检测,按照食品污染物限量标准进行评价。结果样品中重金属铅、镉、总汞和总砷的检出率分别为42.5%(229/539)、68.1%(367/539)、39.9%(215/539)和37.5%(202/539),其中铅和总汞有超标情况,超标率分别为1.3%(7/539)、1.7%(7/404),超标样品为蔬菜、水果、谷物制品。结论渭南市市售蔬菜、水果、谷物制品等食品存在重金属污染情况,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保定地区食品中铅、镉、镍、铬、汞、砷的污染情况。方法采用国家标准检测方法采样、检测保定地区7类食品共253个样品,按GB 2762─2012《食品中污染物限量》评价检测结果,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评价水产品污染程度。结果水产品中镍含量平均值在0.24 mg/kg~0.66 mg/kg,明显高于其他食品;河蟹中总砷的含量最高,平均值为1.54 mg/kg,水产品中总砷检出率100.0%;3种水产品有50.0%以上样品受到铬污染,约30.0%样品受到铅污染,均达到轻度污染水平,镉的污染数量略少,只有25.0%虾蟹受到轻度污染。谷物中镍含量也偏高,最高为小米0.394 mg/kg;畜禽类的肝肾中总铬含量高于肉中含量。结论所有食品的有害元素含量均没有超标,常用食品仍处于安全的范围,但对于个别的元素,虽然没有标准限值,仍要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邯郸市食品中铅、镉、汞、砷污染情况。方法按照2012年和2013年河北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方案,在邯郸市市区以及周边县区主要农贸市场、超市采集10类食品共439份样品,进行铅、镉、汞、砷含量的检测。结果439份食品铅、镉、汞、砷的总检出率分别为32.12%、54.90%、45.56%、34.29%,合格率分别为99.01%、100%、99.01%、100%。结论邯郸市市售食品中有害元素的污染总体来讲较轻,但生畜肉、谷物及其碾磨制品、新鲜蔬菜和食用菌及制品四类样品中存在铅、汞含量超标,应加强监管,降低食品重金属有害元素污染风险。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邯郸市食品中铅、镉、汞、砷污染情况。方法 按照2012年和2013年河北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方案,在邯郸市市区以及周边县区主要农贸市场、超市采集10类食品共439份样品,进行铅、镉、汞、砷含量的检测。结果 439份食品铅、镉、汞、砷的总检出率分别32.12%、54.90%、45.56%、34.29%,合格率分别为99.01%、100%、99.01%、100%。结论 邯郸市市售食品中有害元素的污染总体来讲较轻,但生畜肉、谷物及其碾磨制品、新鲜蔬菜和食用菌及制品四类样品中存在铅、汞含量超标,应加强监管,降低食品重金属有害元素污染风险。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湖南省三大湖区养殖的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的砷、铅、汞、镉、铬污染状况及其在蟹肉、蟹黄、蟹鳃的含量分布情况进行分析评价。方法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铅、镉、铬;液相色谱-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无机砷;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汞。采用单项污染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法的评价模式,根据GB 2762—2017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中规定的水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限量进行食用安全性评价。结果共检测24份样品,其中砷、铅、汞、镉、铬的检出率分别为33.4%、75.9%、100.0%、100.0%、100.0%。结论湖南省三大湖区养殖的中华绒螯蟹的无机砷、铅、汞、镉、铬的测定值均低于国家相关限量标准,处于清洁级。5种重金属在三大湖区的分布无明显的地域特征,蟹黄中和蟹鳃中镉的富集明显高于蟹肉。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绍兴市常见水产品中铅、镉、镍、铬、总汞和总砷的污染水平,于2015年在绍兴市的农贸市场、超市等随机采集6类343份水产品,采用国家标准方法检测铅、镉、镍、铬、总汞和总砷的含量,按GB 2762—2012《食品中污染物限量》评价检测结果,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金属污染指数法评价污染程度。结果显示,6类343份水产品中,铅、镉、镍、铬、总汞和总砷的中位数分别为0.036、0.012、0.041、0.062、0.012和0.220 mg/kg,镉的超标率为3.79%(13/343),其余重金属均未超标。海水甲壳类中镉含量中位数为0.027 mg/kg,超标率为15.79%(12/76),单因子污染指数中位数为0.054;其中梭子蟹中镉含量中位数为0.30 mg/kg,超标率为44.44%(12/27),单因子污染指数中位数为0.60。金属污染指数最高的为海水双壳类(0.110)最低的为淡水鱼类(0.021)。提示2015年绍兴市水产品中重金属总体污染水平不高,但梭子蟹中镉污染较严重,建议继续加强监测并分析污染来源。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东海水域海产品中的重金属污染及食用安全性状况。方法以来自宁波和舟山市场的110例海产品(含鱼类、软体类和甲壳类3类)为研究对象,依据国家食品卫生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12)检测铅、砷、镉、汞的含量,并采用生物质量指数进行评价。结果 110份检测样品的总合格率为72.7%;铅、砷、镉、汞的合格率分别为96.4%、95.4%、80.9%、99.1%;采用生物质量指数进行评价,在这3类海产品中,软体类中镉的合格率最低,镉污染指数大多位于污染水平和重度污染水平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铅、砷、镉、汞等重金属在东海水域的海产品中有不同程度的蓄积,特别是软体类海产品中的镉含量超标严重,已经对周边人群的健康形成潜在威胁,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绍兴市常见动物性水产制品中铅、镉、铬、镍、锡、总汞和总砷等7种有毒重金属的污染水平,为水产品风险评估提供依据。方法于2016年采集绍兴市的商店、农贸市场和网店三大类共155份水产制品样本,采用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检测样本中7种有毒重金属的含量,按GB 2762—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评价检测结果。结果分别采集熟制水产品、水产品罐头和干制水产品57、25和73份,铅、镉、铬、镍、锡、总汞和总砷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087、0.099、0.181、0.142、0.056、0.065和0.362 mg/kg。熟制水产品、水产品罐头和干制水产品的镉超标率分别为43.86%、4.00%和39.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铅和铬含量均未超标。镍、锡、总汞和总砷均有检出,检出率分别为71.61%、36.13%、93.55%和72.26%,三类水产制品间上述4种重金属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绍兴市市售动物性水产制品中7种有毒重金属总体污染水平不高,但部分水产制品中镉污染较突出,应继续加强监测并采取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绍兴地区常见水产品中铅、镉和总汞的污染水平。方法采用国家标准检测方法,2007—2014年检测了绍兴地区常见水产品中铅、镉和总汞的含量,按GB 2762—2012《食品中污染物限量》评价检测结果,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金属污染指数评价污染程度。结果共检测7类992份水产品,铅、镉和总汞的含量均值分别为0.075、0.17和0.018 mg/kg,超标率分别为0.91%、6.45%和0。海水甲壳类中镉含量均值为0.51 mg/kg,超标率22.17%,单因子污染指数均值为1.02,其中梭子蟹中镉超标率38.38%,单因子污染指数均值为1.80。金属污染指数最高为海水甲壳类0.046,最低为淡水鱼类0.011。结论绍兴地区水产品中铅和总汞总体污染水平不高,海水甲壳类中镉污染较突出,其中以梭子蟹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18.
珠海市蔬菜重金属污染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了解珠海市本地产蔬菜中重金属污染情况。方法:对本地产各类蔬菜120份样品进行砷、镉、铬、铜、镍、铅、锌、汞元素含量检测,采用国家卫生标准限值评价蔬菜重金属污染状况。结果:结果为蔬菜中镉、铬、镍、铅、汞元素有超标情况,其中镉元素超标率最高;对不同种类蔬菜重金属含量统计,叶菜类蔬菜重金属超标率最高,茄果类、豆类次之,根茎类蔬菜中重金属含量较低,根茎类蔬菜所有指标均达到相应的卫生标准。结论:珠海市本地产蔬菜重金属污染比较严重,特别是镉元素的污染,可能存在重金属本底值高的问题,亦预示不容忽视工业废水、废气、废渣中的重金属对菜田的污染。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济南市市售食品中以铅、镉、汞、砷为代表的重金属污染现状,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依据。方法监测2010—2012年济南市谷物、肉类、水产、蛋类等10类18个品种458份食品,检测食品中铅、镉、总汞、总砷等重金属污染物,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样品总合格率92.7%,粮食、生禽畜内脏、生乳、蔬菜等食品中存在不同程度重金属超标。结论济南市监测食品中重金属含量合格率较高,今后应加强对粮食、生禽畜内脏、生乳、蔬菜等食品的监测及安全监管。  相似文献   

20.
2010年潍坊市市售食品中重金属污染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潍坊市区出售的食品中重金属污染情况,以便采取相应的预防策略。方法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和原子荧光光度法测定食品样品中的铅、镉、砷、汞含量。结果全年共采集各类食品共461份,其中检测铅含量样品461份,超标5份,超标率1.1%;检测镉含量样品351份,超标14份,超标率4.0%;检测砷含量样品328份,超标4份,超标率1.2%;检测汞含量样品221份,超标9份,超标率4.1%。结论潍坊市食品中重金属污染总体情况不严重,但部分种类仍存在一定程度重金属含量超标的情况,需要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