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目的:探讨社区高血压患者接受中医体质辨识干预对血压控制的影响。方法:选取本辖区2013年4月~2015年1月确诊的高血压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8例、观察组48例,对照组口服降压药,同时进行生活监督;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干预,对两组患者体质改善情况及血压变化进行观察。结果:痰湿质、阴虚质、血瘀质为主要高血压体质,观察组干预前平和质2例(4.17%),对照组3例(6.25%),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平和质15例(31.25%),对照组5例(10.4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血压控制达标率均明显提高,观察组血压控制达标率显著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接受中医体质辨识干预可改善患者中医体质状态,利于控制血压,对控制并发症,改善预后具有重要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宋桂敏  崔鸿峥  薛凌  李飞 《新中医》2015,47(8):279-281
目的:观察中医养生调护对原发性高血压控制情况的影响。方法:将198例根据不同的干预方式分为对照组74例和中医养生组124例。2组均给予常规降压药物治疗。对照组根据指南进行非药物疗法干预。中医养生组则采用饮食养生指导等多种养生手段进行干预。对2组患者进行为期6月的随访。记录治疗后血压达标率,进行治疗前后血压水平测量;记录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情况。结果:治疗后中医养生组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养生组血压达标率82.26%,高于对照组68.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养生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2.10%,低于对照组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养生组平均随访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养生更有助于血压的达标,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是有效的非药物疗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社区低、中危高血压病患者的体质辨识及中医药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28例低中危高血压患者进行体质辨识,并随机分为干预组116例和对照组112例,对照组采用口服降压药物治疗,同时进行常规控制体重、限盐、戒烟、限酒、改善生活方式的宣教和监督控制,干预组则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中医体质类型,增加中医药干预方法。随访1年。结果:痰湿质(26.32%),阴虚质(21.05%)是低中危高血压患者的主要体质;干预后平和质增加;干预后两组收缩压及舒张压水平均有下降(P0.05),其中,干预组的收缩压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血压控制率均有提高(P0.05),干预组的血压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根据体质类型对社区低、中危高血压病患者进行中医药干预,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善低、中危高血压病病人的中医体质状态,同时有助于控制血压。  相似文献   

4.
袁越平 《新中医》2021,53(18):266-268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护理联合运动训练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方法:将社区高血压患者107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3例采用常规药物治疗与运动训练,观察组54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医综合护理,观察比较2组血压控制有效率、干预前后体质量指数与自我管理能力。结果:观察组血压控制有效率为81.5%,对照组为54.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体质量指数均较干预前降低,自我管理问卷评分较干预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结论:中医综合护理联合运动训练在社区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可让血压得到更好控制,且利于患者控制体重并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效果理想,适合在社区广泛开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热敏灸治疗对阴虚质、阳虚质两种体质人群正常高值血压的影响。方法将86例正常高值血压人群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阴虚质20例,阳虚质22例)和对照组44例(阴虚质19例,阳虚质25例)。对照组采用健康教育、饮食指导等一般措施,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热敏灸治疗。两组均每星期随访2次并测量血压。治疗1个月后,观察并比较两组不同体质人群的临床疗效、高血压确诊率及转平和质百分率。结果治疗组阴虚质和阳虚质人群总有效率分别为90.0%和100.0%,对照组分别为78.9%和92.0%,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阴虚质和阳虚质人群治疗后高血压确诊率分别为15.0%和9.1%,对照组分别为36.8%和16.0%,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阴虚质或阳虚质人群转平和质百分率为23.8%,对照组为13.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敏灸治疗能降低阴虚质、阳虚质两种体质人群正常高值血压及高血压发病率,并可有效纠正偏颇体质。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不同中医体质类型难治性高血压患者应用中医适宜技术干预,以改善患者体质状况,提高其血压的控制率,减少应用高血压药物种类,提高治疗依从性,提高生活质量。方法:将60例难治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按社区规范化管理要求随访1年,专档管理,1年内至少随访4次。在此基础上,治疗组根据不同体质给予中医养生保健适宜技术干预,采用情志调摄、养生操、中药茶饮、穴位保健等手段。干预后观察两组患者血压、体质的控制状态及用药情况。结果:干预后,治疗组有4例变为平和质,对照组体质无变化;治疗组血压控制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服用高血压药物种数较干预前减少(P0.01)。结论:中医养生保健适宜技术可改变难治性高血压体质,明显改善血压水平,减少用药种数,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药泡足对正常高值血压的干预效果。方法:将100例正常高值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药物干预组和非药物干预组,每组50例。所有研究对象均按常规方式改善生活(包括戒烟、减轻体重等),药物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泡足,疗程4周。观察两组干预前后血压水平,症状改善情况,并随访2年。结果:药物干预组控制血压水平明显优于非药物干预组(P0.05);药物干预组症状改善的总有效率达86%,2年内干预总有效率达9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泡足对正常高值血压向高血压病的发展具有较好的干预作用,且安全易操作,易被患者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正常高值血压人群中医体质分型,并研究不同体质类型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Blood vessel tense element transformation enzyme ACE)基因多态性分布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调查表方式,对通过随机方法入选的120例正常高值血压人群进行中医体质分类,设正常血压值对照组。观察正常高值血压人群中医体质分型特点。中医体质分型确定后运用PCR-RFLP技术检测2组人群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分析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体质的相关性。结果:正常高值血压人群主要中医体质类型为平和型、气虚型、阴虚型,占正常高值血压人群比例分别为23%、22%、25%,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高值血压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分布特点与正常血压值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正常高值血压组中不同中医体质组别两两比较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分布频率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常高值血压人群中医体质类型有其独特表现。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分布与体质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广州市某社区老年人超重和肥胖与中医体质类型及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将2014年10月—2015年9月在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街社区进行免费健康体检,年龄在60岁以上的1 054名社区老年人纳入研究,按体重指数(BMI)分为肥胖组(107名)、超重组(431名)及体重正常组(516名),采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量表进行体质判定,填写健康档案,并进行腰围、血压等一般指标及空腹血糖、血脂、尿酸、血肌酐等血生化指标检测,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中医体质类型与肥胖和超重的相关性。结果 1 054名社区老年人平和体质为24.38%(257/1 054),偏颇体质为75.62%(797/1 054)。痰湿(247名,23.43%)、阴虚(150名,14.23%)和气虚质(136名,12.90%)为社区老年人最常见的3种偏颇体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痰湿质肥胖和超重危险性分别是平和质的61.641倍(CI:24.491~155.144)和9.393倍(CI:5.910~14.929);湿热质肥胖和超重危险性是平和质的21.478倍(CI:6.978~66.102)和4.505倍(CI:2.308~8.79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气虚质肥胖和超重危险性是平和质的3.408倍(CI:1.161~10.004)和1.655倍(CI:1.062~2.5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体重老年人比较,肥胖、超重老年人腹型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发生率明显升高(P0.01,P0.05),其空腹血糖、甘油三脂、高密度脂蛋白、尿酸值亦明显高于正常体重老年人(P0.01)。结论社区肥胖和超重老年人具有痰湿质、湿热质和气虚质体质倾向,心血管危险因素较正常体重者增多,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发生风险增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防治干预对社区糖尿病患者中医体质及相关指标的改善效果,为社区糖尿病综合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随机抽取上海市闵行区江川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5~65岁糖尿病患者700例,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50例。对照组采用信息化平台实施常规社区糖尿病规范化管理及治疗,干预组在此基础上,每月辨识1次中医体质,制定个性化社区糖尿病中医药防治规范,予养生防病指导建议和干预,连续1年。观察2组中医体质,评定糖尿病症状分级量表及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观察并发症情况。结果干预前患者中医体质分布为平和质(51.43%)阴虚质(18.29%)气虚质(11.71%)阳虚质(9.71%)湿热质(1.57%),干预后为平和质(63.71%)阴虚质(8.71%)气虚质(6.57%)阳虚质(6.29%)湿热质(1.71%)。平和质、阳虚质、湿热质干预前后、分组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糖尿病症状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眼底镜干预前后、干预与分组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结论中西医结合防治干预可改善社区糖尿病患者中医体质及糖尿病相关症状。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体质调理对糖耐量异常(IGT)人群干预的效果。方法将400例IGT患者根据体质类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在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给予体质调理,周期1年。观察干预前后FPG、2hPG、血压、心率、BMI、WHR、中医证候积分及IGT转归情况。结果①干预组和对照组中医证候总显效率分别为68.0%和27.5%,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干预1年后,干预组中医证候总积分明显下降(P〈0.05),且低于对照组(P〈0.05)。③干预后干预组BMI、WHR、FPG、2hPG明显改善(P〈0.05),且其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④干预组糖尿病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体质调理可改善IGT患者的中医证候,逆转或延缓IGT向DM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分析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老年高血压病的动态血压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6月~2011年12月收治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78例,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联用中医辨证治疗组)和对照组(西药治疗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动态血压变化和有效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血压均降低,较治疗前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血压降低幅度较对照组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观察组显效33例,有效18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4.4%;对照组显效11例,有效7例,无效6例,有效率为75.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老年高血压病可以更有效降低血压,治疗有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整体化护理对老年性高血压患者的影响.为制订适合的老年性高血压患者的护理干预策略,建立科学的整体护理干预方案提供依据.方法:于2009年7月至2011年11月间选取85例老年性高血压患者建档后,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应用袖带充气听诊法,对患者进行血压评定.结果:经过整体化护理干预措施,干预组在血压的控制上明显优于入院时和对照组(P〈0.05),服药依从性达到98.6%,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性高血压患者采用整体化护理干预,提高患者对血压的控制效果,增加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医食疗对调理高血压患者痰湿体质、控制血压、提高生存质量和降低血脂的作用。方法:将100例高血压患者(痰湿体质)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宣教,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医食疗。比较2组干预前后不同时间点痰湿体质分值的变化情况、干预前后血压、血脂变化以及干预后患者生存质量。结果:①对照组干预4、8、12周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时间点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收缩压及舒张压对照组干预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前后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干预后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对照组干预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前后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2组干预后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对照组生活质量问卷(QLQC-30)各项指标评分均要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中医食疗对调理高血压患者痰湿体质、控制血压、提高生存质量和降低血脂均具有一定的促进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社区高血压患者分组进行中医药综合干预,并对干预后的疗效进行观察评价。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分组管理的高血压患者稳定组、好转组、重点组各50例,进行中医宣教、耳穴压豆、中药药茶综合干预,观察干预前后临床症状和血压变化,评价临床疗效。结果:①临床症状疗效总有效率比较,稳定组、好转组、重点组分别为80%:82%:79.59%。三组症状积分干预前后比较均有明显改善(P〈O.01);②降压疗效比较,总有效率稳定组、好转组、重点组分别为78%;76%;73.47%。三组血压干预前后比较均有明显下降(P〈O.01)。结论:对社区高血压患者分组管理,进行中医药综合干预,可有效降低血压,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6.
中老年高血压患者血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中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脂水平。方法:选择中老年高血压48例为高血压组,另选择48例健康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血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及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差异。结果:高血压组血胆固醇含量为(5.03±1.66)mmol/L,略高于对照组的(4.68±1.24)mmol/L,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高血压组甘油三酯含量为(1.97±0.32)mmol/L,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的(1.54±0.19)mmol/L,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高血压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略高于健康对照组,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高血压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略高于健康对照组,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中老年高血压患者和正常健康人的血脂水平有一定差异,可通过分析患者的血脂水平为临床防治高血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魔芋葡甘露聚糖(KGM)对肥胖伴高血压病患者的体重指数、血压、血脂、血糖等的影响。方法:68例肥胖伴高血压病患者在不改变原有治疗的基础上给予KGM口服,治疗12周后评价其对体重指数、血压、血脂、血糖等的影响。结果:KGM降低体重指数、血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糖基化血红蛋白(P<0.01);升高高密度脂蛋白(P<0.01)。结论:KGM防治肥胖伴高血压病及肥胖相关疾病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阴虚体质与患者的其他心血管高危因素之间是否具有关联性。方法:将524例患者按中医体质进行分类,301例患者纳入阴虚体质组(阴虚组),223例纳入非阴虚体质组(非阴虚组)。对两组患者的饮酒史、吸烟史、总胆固醇(TC)水平、甘油三酯水平(TG)、低密度脂蛋白水平(LDL-C)、血小板水平及空腹血糖水平进行对比。结果:阴虚体质患者与饮酒、高胆固醇(TC)水平及高空腹血糖水平呈明显相关性(P〈0.05);阴虚体质与吸烟、甘油三酯水平不具有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与饮酒、高胆固醇水平及空腹血糖水平较高等心血管病高危因素具有一定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讨论研究应用中医"治未病"理论对社区居民高血压疾病的预防及控制效果。方法:将社区登记的10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常规组。给予常规组日常干预;干预组在常规组基础上联合中医"治未病"理论进行干预。对两组实验者血压控制效果及血压控制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自我管理能力的比较显示干预组戒烟戒酒、遵嘱服药以及坚持运动人数均显著多于常规组(P<0.05);服药依从性比较显示干预组患者服药依从性得分显著优于普通组(P<0.05)。结论:对社区居民实行以中医"治未病"为理论指导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居民及高血压患者对疾病知识的认识并采取一定预防措施。及时跟进患者疾病发展情况和血压控制情况。有效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加快疾病恢复速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盐酸二甲双胍片与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联合川芎茶调口服液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效果。方法:将120例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两组都给予盐酸二甲双胍片结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治疗组加用川芎茶调口服液治疗,两组均治疗12周。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8.3%,对照组为88.3%,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与餐后2 h血糖值比较无明显差异,治疗后血压与血糖值都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血压与血糖值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生理功能、社会功能、生理职能与躯体疼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二甲双胍片与左旋氨氯地平片联合川芎茶调口服液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能有效降低血糖与控制血压,提高总体疗效,从而改善预后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