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近年来,企业移动应用在整体无线业务和应用市场中所占的份额呈显著高增长的态势。IDC报告《中国企业移动应用市场2007-2011年分析与预测》显示,截至2007年底,中国整体企业移动应用市场规模达到123.4亿美元,与2006年同比增长15.5%。预测2008年中国企业移动应用市场整体规模将接近138亿美元,持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中国的经济大环境基  相似文献   

2.
移动互联是21世纪前二十年中最重大的经济活动,到2005年,中国将凭借其两亿多的移动用户在全球移动互联产业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正因如此,没有人掩饰自己对移动互联这一巨大市场的雄心,他们怀着极大的热情“跑马圈地”,要在这一领域树上自己的大旗。但是,技术的发展并不能成就现实的市场,唯有成熟的应用才是移动互联实现产业价值的源泉。换言之,移动互联的发展要以应用为突破口。  相似文献   

3.
刘学 《网络与信息》2012,26(6):14-15
移动互联、云计算、大数据,这三大技术已然成为2012年的IT热点。就在各大公司的CEO,CIO们对这三大技术进行研究的时候,移动互联和云计算,已经开始逐步融合,这无疑将会给业界带来巨大的"震动"。最近几年,企业级移动应用从仅仅提供一种便利的工作方式,已经进化成影响企业运营的关键因素。同时,云计算开始变成主流应用,给企业的IT服务部署带来了新变化。这两类技术的出现,都在重塑企业的信息化模式,而两者的融合会同时给企业带来机会和挑战。能否正确应对这一融合趋势,将决定企业能否抓住这个增长的新机会。  相似文献   

4.
《办公自动化》2014,(9):6-7
正2014年4月24日-IDC在北京召开了2014年亚太区企业移动高峰论坛。论坛上,IDC从技术演进变革、用户部署规划、流程应用设计、移动设备、厂商整合以及巨头动向等六个方面阐述了亚太及中国企业移动发展的状况。根据IDC研究发现,中国企业级移动应用市场在2014年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移动应用成为很多企业IT建设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预计2017年中国企业移动应用市场将形成具备一定规模的产业,企业移动解决方案市场将达到46.7亿美元。在本次峰会上,IDC亚太区分析师Ian Song总体介绍了当前亚太及中国地区企业移动的发展情况,并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全面融合,移动互联产业迅猛发展,呈爆炸式增长的智能手机及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正全面快速地渗透到人们生活、工作的每个领域.进而移动互联对整个线上交易过程产生了重大影响.移动商务规模正在扩大到可以对一个品牌或企业产生质的变化.移动商务必将引发新一轮对市场份额重新洗牌.忽视移动商务将会直接导致市场份额的丢失.移动商务需要纳入企业,尤其是受到电商巨大冲击零售商的发展战略中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6.
在SMB市场,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用户对网络产品和技术的应用度日益提高,这种契机,让人们对"万物互联"有了更真实的解读。根据全球知名网络互联解决方案提供商思科的最新预计,移动互联网的规模在2012年至2017年期间将会增长13倍,而人员、设备和事物间将会涌现出几十亿个新连接。可以看到,如今,人员、数据、流程、信息和设备间日益增长的连接性,为众多企业用户带来了新商机,尤其在  相似文献   

7.
随着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以及中小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移动互联技术在中小企业信息化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企业的信息化进程和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分析了中小企业对于移动信息化系统的需求,最后提出一些移动信息化系统在中小企业中的应用实例,并对于移动信息化技术的发展趋势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石菲 《中国信息化》2012,(10):48-48
随着全球经济增长压力不断增大,市场环境复杂性不断提高,传统的增长模式已经难以奏效。新的科技创新与应用,包括云计算、业务分析与优化(BAO)、移动互联及电子商务等,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机遇,并已经成为驱动企业实现更加智慧成长模式的重要推动力。  相似文献   

9.
<正> 高速发展的移动通信和网络互联领域日益发展,移动互联市场更是具有无限的发展空间,移动商务时代已悄然而至,一再触动业内的运营商和企业。运营商正在为企业营造这样一个环境,使得企业内部实现移动管理、合作伙伴移动协同,为客户提供移动服务,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提高服务质量和知名度,最终获取可观的商业利  相似文献   

10.
移动互联的发展到今天,前景并不十分明朗,3G最终的市场格局会是什么样的,与已有的互联手段会形成什么样的关系,技术链、价值链和产业链如何围绕用户展开并以应用为主线进行“有源”衔接,这一系列涉及产业多个领域、多学科、多层次的挑战性问题把学府、企业和媒体对移动互联的“会诊”推上了日程  相似文献   

11.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持续发展,作为移动电子商务的一个重要分支,移动支付作为移动互联网与金融支付的融合类业务应用正蓬勃兴起,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据统计,2011年,我国移动支付用户数达2.2亿,比2010年增长61%;移动支付市场规模在2012年预计将达到235亿元;全球移动支付交易额预计将从2010年的320亿美元增长到2014年的2450亿美元。  相似文献   

12.
随着技术的成熟和智能终端的普及,移动互联技术在企业信息化中的作用愈发明显。据IDC预测,到2013年,36%的企业员工都将转变为移动办公人员,工作地点将不再固定,移动办公将成为惯例。  相似文献   

13.
《多媒体世界》2012,(7):15-15
信息科技正迎来新一轮的创新大潮。业务分析洞察、云计算、智慧城市智慧商务及移动互联为企业提供了可实践的新思路和新手段。通过用薪方式驾驭IT,企业将获得独特的市场优势和增长机会,而软件等领域的创新更将为实现智慧成长提供企业所需的关键能力。  相似文献   

14.
移动终端的便携性和实时连线的特性赋予了人们无限创新的可能。新的商业模式不断涌现。在各细分行业中,移动互联有可能颠覆和重构过去的商业模式,也有可能取代或延伸之前的商业模式。金融行业:移动支付带动移动金融发展据Gartner最新数据显示,截止2012年底,全球移动支付用户数将达到2.12亿,是2009年0.7亿用户数的3倍,年复合增长率达到了44.73%。预计未来几年,增长态势还将继续,到2015年全球移动支付用户总数将达到3.84亿。用户数增长的同时,全球移动支付交易金额也在不断增长,截止2012年底全球  相似文献   

15.
英特尔携合作伙伴,共话移动互联产业的增长和机遇英特尔携手移动互联产业的合作伙伴,以"创新智汇,起航未来"为主题,在深圳举办首届移动互联技术峰会。数百位来自电信运营商、原始设备制造商、独立设计公司、操作系统供应商、系统集成商、应用商店的专业人士及移动应用开发者汇聚一堂,开展产业对话、共同拥抱创新和移动互联产业快速的增长所带来的全新机遇。  相似文献   

16.
移动商务要打“巷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几年的酝酿,移动商务市场规模正在成几何式的增长。移动办公、移动数据查询信息管理、移动物流监控、移动客户服务、移动营销、移动交易……各种移动商务应用的新技术、新模式、新概念层出不穷。相关机构预测,2008年中国移动商务应用市场规模将达到306.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将达40.7%。  相似文献   

17.
移动代理服务器及其在移动OA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很多行业如政府,企业等都对提高管理效率、降低成本的信息化解决方案表现出了强烈需求,企业信息化市场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根据计世资讯移动信息化数据显示:2007年中国移动信息化市场销售额达到147亿,比2006年增长了31.3%。增长的动力来自于移动政务、移动商务和移动生活应用等方面的高速发展。本文研究国内外行业移动信息化系统解决方案的特点,结合目前行业客户系统的局限性,根据中国移动行业信息化系统解决方案MAS的规范,提出了一套基于业务支撑系统可管理的与网络资源优化整合的设计模式,并解决了包括具体移动OA应用在内的相关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8.
如果说过去几年中国市场IT经历着演进的过程,那么2016年将是中国IT技术变革的一年。宏观经济政策的改变,将加快通过IT突破创新的速度。新架构、新应用、移动互联正成为企业业务增长的核心支撑。综合中国上千人次调查和上百IT决策者的深访,中桥调研认为在2016年中国IT市场将出现以下十大热点趋势:1.“十三五”加速中国市场IT从“高大上”到“平民化”进程进入“十三五”阶段,经济结构优化、行业升级、全民创新  相似文献   

19.
在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的带动下,中国的通信业在过去的几年里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增长,其中最具革命性的发展当数移动互联应用。在移动互联的产业价值链中,它的基础是为最终用户提供更加便利和完善的服务;它的发展需要成熟的生态环境;应用软件开发商在产业链中起着桥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软件工程师》2012,(4):5-5
近日,第十届中国软件交易会国内组团工作会议在广西省南宁市举行,正式向海内外参展企业发出“请帖”。据了解,本届软交会确定了“创新驱动增长,融合深化应用一腾‘云’驾‘物’,智能互联”主题,将着重展示国内外在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技术方面的最新创新成果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