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芪注射液加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加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黄芪注射液40ml加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静滴qd,共用15天,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92例;对照组56例单用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静滴qd,共用15天。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3%,心电图改善有效率72%,均显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7.8%、心电图改善有效率的43%。治疗前后治疗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两方面均有显减少和减短。结论:黄芪注射液加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较单独使用复方丹参注射液疗效显增强。  相似文献   

2.
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缺血性眩晕3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对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22例。治疗组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对照组给予维脑路通注射液治疗,疗程均为14d,治疗2周后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4.7%,对照组为72.7%。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3.
李旭成 《中医药学刊》2005,23(7):1341-1344
目的:观察泰葛黄芪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探索一种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新方法。方法:79例病人分为两组,泰葛黄芪汤治疗组(41例)和复方丹参注射液对照组。观察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结果及TCD检查结果。结果:治疗组显著好转率(80.5%),对照组显著好转率(39.5%),治疗组总有效率97.6%,对照组总有效率71.1%。结论:泰葛黄芪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不足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刺五加注射液合化痰活血方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疗效。方法:运用刺五加注射液合化痰活血方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患者80例,并设50例对照组,作疗效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75%,对照组总有效率6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刺五加注射液合化痰活血方有扩张血管、增加脑动脉血流等功效,故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丹红注射液治疗组20例与复方丹参对照组20例,治疗组给予丹红注射液20ml人生理盐水250ml静滴,每日1次;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250ml+复方丹参20ral静滴,每日1次;7天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对照组为70%,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O.05),提示治疗组优于对照组,而且无明显副作用。结论:丹红注射液能有效治疗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天眩清合丹参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静滴天眩清和丹参,对照组静滴丹参,每日1次,7d为1疗程,连用2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对照组总有效率8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天眩清合丹参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较单用丹参效果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黄芪注射液加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早期血管性痴呆 (VD)的临床疗效。方法 :黄芪注射液 60ml加复方丹参注射液 2 0ml静滴 ,qd共 8周 ,治疗 5 0例。对照组 5 0例用维脑路通和脑复康治疗 8周。在治疗前后进行智能损评分 ,并测HDL、LDL、CHO、TG。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智能缺损评分升高显著 ,总有效率为 90 % ,明显高于对照组。HDL升高显著 ,LDL下降明显。结论 :黄芪注射液加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早期血管性痴呆能使患者的智能状况显著提高 ,脂代谢紊乱改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与复方丹参注射液配伍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法分为治疗组100例(男性54例,女性46例,年龄37-81岁)和对照组50例(男性32例,女性18例,年龄37-81岁),治疗组黄芪注射液40-60ml、复方丹参注射液14-16ml,加入5%葡萄糖液300ml中静滴qd;对照组复方丹参注射16ml,加入5%葡萄糖液300ml中静滴qd,两组疗程皆为20天。结果:治疗组对缓解心绞痛、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心电图等临床多种客观指标有显效果。结论:黄芪注射液与复方丹参注射液配伍是降低血液粘稠皮、改善微循环、改善心功能安全高效的药物,未见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丹红注射液和丹参注射液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对照组42例.治疗组给予丹红注射液.对照组给予丹参注射液静滴,两组应用其它常规药物治疗方案.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起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无毒副作用.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明显优于复方丹参注射液,疗效显著,且无毒副作用,值得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10.
葛根素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6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芸 《新中医》2001,33(3):55-55
应用葛根素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VBIV)62例,并与复方丹参注射液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105,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尤其在治疗椎-基底动脉粥样硬化合并高血压患者和颈部肌肉劳损患者,疗效较满意。提示葛根素注射液具有改善颈部血液循环、增加脑血流量及降压的作用,有利于预防和减少脑梗塞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红花注射液对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85例脑梗死病人随机分组,在综合疗效基础上,治疗组用红花注射液40ml加液静滴,对照组用复方丹参20ml加液静滴,均每日1次,15d一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5%,对照组总有效率78.5%,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红花注射液促使脑梗死康复,简便安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黄芪注射液联合灯盏花素注射液和单纯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疗效差异。方法:将75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VB IV)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36例;治疗组采用黄芪注射液联合灯盏花素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单纯采用灯盏花素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变化,对比观察其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44%,对照组总有效率81.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联合灯盏花素注射液较单纯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3.
黄芪注射液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50例黄立武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530023南宁市园湖路2号周丽玉林市人民医院关键词椎基底动脉;眩晕;黄芪;丹参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属中医的眩晕范畴。近年来,笔者运用黄芪注射液合复方丹参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与复方丹参注射液配伍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法分为治疗组100例(男性54例,女性46例,年龄37~81岁)和对照组50例( 男性32例,女性18例,年龄37~81岁),治疗组黄芪注射液40~60ml、复方丹参注射液14~1 6m1,加入5%葡萄糖液300ml中静滴qd;对照组复方丹参注射16ml,加入5%葡萄糖液300ml 中静滴qd,两组疗程皆为20天。结果:治疗组对缓解心绞痛、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心电图等临床多种客观指标有显著效果。结论:黄芪注射液与复方丹参注射液配伍是降低血液粘稠皮、改善微循环、改善心功能安全高效的药物,未见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患者随机分为银杏达莫治疗组50例与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静点对照组50例,均为每日1次,7天观察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对照组为70%,差异有显著性(P<0.05),提示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并无过敏及其他不良反应。结论:银杏达莫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复方田参胶囊为主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2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复方田参胶囊为主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24例采用常规扩血管治疗,治疗组26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田参胶囊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后平均血流速度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痊愈率治疗组分别为92.3%,50.0%;对照组分别为83.4%,20.8%。2组痊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2组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效果显著,其机理可能与改善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舒血宁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舒血宁治疗组50例与复方丹参对照组50例,治疗组给予舒血宁20ml入生理盐水250ml静滴,每日1次;对照组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复方丹参20ml静滴,每日1次;7天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对照组为70%,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优于对照组,而且无明显副作用。结论舒血宁能有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血塞通、盐酸叮咯地尔联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用血塞通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250ml中静滴,治疗组5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盐酸叮咯地尔0.2g加入5%葡萄糖250ml中静滴,其余治疗两组相同。结果:治疗组有效52例,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有效33例,总有效率71.7%。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二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血塞通、盐酸叮咯地尔合用治疗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显著、肯定。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盐酸丁咯地尔联合天麻素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近期疗效。方法将76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给予盐酸丁咯地尔氯化钠注射液和天麻素注射液静滴,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加低分子右旋糖酐静滴。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丁咯地尔与天麻素注射液联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近期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20.
观察化痰逐瘀法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60例确诊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130例,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和化痰逐瘀中药;对照组130例,用盐酸培他啶注射液和西比灵胶囊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8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31%,2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化痰逐瘀法是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